如是說

THE MERIT TIMES
整理/黃朵而
字級
收藏文章
29觀看次
整理/黃朵而

01

洪大川的父親是一位醫師,白天為病人看病,半夜還拎著包到病人家中看診,讓洪大川從小立志當醫師;從醫34年的他,在淡水馬偕醫院一路從加護病房主任當到院長,儘管生活忙碌,他仍保持良好作息,身體力行提倡健康生活。洪大川認為:

「健康應該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到運動時間才做。」



02

國手甘家葳的拳擊生涯從陪練員開始,一路成為「儲訓選手」,2016年代表參加里約奧運,卻因為太早站上最高殿堂,讓他走偏、染上惡習;所幸,在其他運動員及教練的鼓勵下,他回到正軌,今年杭州亞運在男子71公斤帶回銀牌,也拿下巴黎奧運門票。甘家葳分享:

「過去的低潮讓我錯過太多,未來我知道我還能變得更強。」



03

南非藝術家波普爾(Daniel Popper)以巨型雕塑聞名世界,他擅長利用玻璃鋼筋混凝土、木材、玻璃纖維及鋼打造藝術裝置,將自然景觀描繪成母親、女神等人物形象,藉此呼籲大眾要珍惜大自然。波普爾表示:

「樹木和自然有能力讓我們精神煥發,使我們重新煥發活力,並讓每個人重新與生活世界聯繫起來。」



04

趙昭欽是高雄農家子弟,心疼家鄉長輩因為務農,常三餐不定時,導致肝炎盛行,因此他決定投入肝膽腸胃科領域;畢業後就回到高雄長庚、台南市立醫院等服務,就近照顧父母,並在2003年接任高雄市立岡山醫院院長,一待就是20年。趙昭欽表示:

「我希望故鄉愈來愈好,有更好醫療環境照顧鄉親,這是我行醫、也是身為高雄子弟最大的盼望。」



05

巴西藝術家法比奧.戈麥斯.特林達德(Fábio Gomes Trindade)曾是一名瓦匠,後來他在同事的鼓勵下,決定走上藝術這條路;雖然經濟曾一度陷入困難,但他選擇堅持理想,如今不只能靠藝術維生,還常受邀到世界各地參展。特林達德認為:

「為自己的夢想而活!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瓦匠助手,都能靠藝術謀生,希望這個故事能激勵其他人。」



06

雲林縣新庄社區的樂齡學習中心,課程有烘焙、養生、歌唱,還有簡易美日語,全是老人想學的生活技能;不管是課程設計、教師聘任到招生,都由這群平均82歲的老學生一起策畫,今年第3度獲頒全國樂齡教育奉獻獎。97歲老班長張昆池表示:

「我有許多老夥伴相陪,快樂學習就是最好的長生藥。」



07

加拿大攝影師班傑明(Benjamin Von Wong)為了讓大眾關注塑膠汙染導致的環境問題,2019年與義工花了6個月的時間,回收16.8萬根廢棄塑膠吸管,打造出3.3公尺高的〈驚濤駭浪〉裝置藝術,象徵環境正遭受塑膠垃圾的迫害。班傑明說:

「希望大家明白什麼叫積少成多,不要以為一個人用一支吸管不會造成什麼影響。」



08

搖滾天后金智娟當年以一曲〈就在今夜〉紅遍大街小巷,就在事業一片看好的時候,她卻決定走入家庭生活;少了歌迷的掌聲和關注,曾讓她失去自我價值,後來她決定自己給自己肯定,並學習長笛、書法、芭蕾,找回生活的樂趣。金智娟說:

「即使是小小的一件事,都要不吝嗇給自己鼓勵。」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