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社會觀察】湖北十堰 古城蛻變汽車城

THE MERIT TIMES
文/記者惠小勇、皮曙初、李勁峰
字級
收藏文章
34觀看次
無人機航拍的十堰城區全景。圖/新華社
房縣第五屆詩經文化旅遊節開幕式。圖/新華社
遊客在十堰市博物館內參觀恐龍化石。圖/新華社
東風商用車輛工廠,工人手拿隨車卡片準備接車下線。圖/新華社
學堂梁子遺址「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考古方艙。圖/新華社
文/記者惠小勇、皮曙初、李勁峰

原以為十堰城區是由1967年第二汽車廠開工起步建城,是個新型「汽車城」,卻沒想到,隱藏著許多令人意料之外的「今古傳奇」。



湖北十堰是一座常常被外界誤解的城市:地處大山深處,是個山溝溝裡的城市,只有幾十年的「建城」歷史;一些外地人不知道著名的武當山就在十堰,甚至只知道有武當山,不知道有十堰市……從仲春到初冬,記者數訪十堰發現,山水之間還隱藏著許多令人意料之外的「今古傳奇」,蘊含著一個內陸開放型城市獨有的個性。

古城見證厚重文脈

十堰位於鄂豫陝渝四省市交界之處,北抵秦嶺,南依巴山,境內群山綿綿,溝壑縱橫。地如其名,十堰城區所在地,確曾有十條築土壅水的堰壩。初進十堰城,新建的健康步道依山就勢,蜿蜒盤旋,站在步道上遠眺,群山環繞下的車城,車水馬龍,不由令人感慨人在城中、城在山中,難免顯得有些逼仄。

但是,出十堰主城區往北,經十堰大道驅車約半小時,眼前豁然開朗,呈現出一片開闊地帶。漢江至此,水面寬闊,兩岸地勢平坦,展現出不一樣的城市格局。這裡便是古時候的鄖陽府、今天的十堰市鄖陽區,已有三千多年建城史。

「這是一個能建設百萬人口大城市的漢水河谷。」漢江師範學院副校長吳冰表示,作為比長江、黃河還要早七億多年的中國最古老河流,漢江在這裡橫貫秦嶺巴山之間,形成兩山夾一川的壯美地形。史料記載,早自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建城記載,坐擁漢江之便,上津碼頭連南接北,曾經舟楫穿梭、商賈雲集。古城見證了十堰的文脈厚重,但十堰的厚重遠不止於此。

在鄖陽區,漢江受群山阻隔形成連續四個大拐彎,成為三千里漢江彎曲最密集的河段。連續拐彎尾端的南岸,鄖陽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內,曾發現世界上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分布最廣、龍蛋共生的恐龍蛋化石群。曲流拐彎的啟首處,青曲鎮彌陀寺村學堂梁子遺址,因發現距今百萬年的「鄖縣人」頭蓋骨而震驚於世。

走進學堂梁子遺址的考古方艙,二百多平方公尺的發掘現場,動物化石密集疊壓,大量新出土的石器等待清理登記。二○二二年五月,學堂梁子遺址第六次考古發掘,在「鄖縣人一號頭骨」發現三十三年後,相距三十三公尺遠的發掘地層壁面上,「鄖縣人三號頭骨」破土而出。

大陸國家文物局對外公布,「鄖縣人三號頭骨」與此前同一遺址發現的一號、二號頭骨,同屬於至少百萬年前的直立人,且頭骨保存更加完好、形態更為清晰,是迄今歐亞內陸發現的同時代最為完整的直立人頭骨化石。

因車而建因車而興

今天的十堰城區是由一九六七年第二汽車廠開工起步建城,二○○三年九月,東風汽車公司總部從十堰搬至武漢。十堰一時間陷入沉寂,倍感失落、迷茫,甚至委屈。

彼時,東風及配套汽車的工業產值超出全市GDP的百分之六十。東風總部搬遷,給十堰帶來巨大衝擊:工業產值和地方稅收大幅下降,酒店門前車少人稀,旺盛的樓盤交易日漸冷落,商場裡原本走俏的商品變得無人問津,城市「空心化」論調不斷……

來自五湖四海的十堰人,用山的樸實建起了一流的東風,用海的胸襟理解了東風的選擇。自此,十堰開啟了沒有退路的「二次創業」。

陸續建成高速公路、民航機場、高速鐵路,打通交通束縛;新建一批工業園區,大力招商引資培育電力、醫藥、設備製造等新產業;發掘汽車產業基礎雄厚優勢,重塑「車城」競爭力。

總部搬遷,但東風商用車生產基地還在。走進東風商用車生產線,數百名工人在流水線上和自動化機器人各司其職,每三分鐘一輛東風商用車下線。二○二三年前三季度,東風商用車累計銷量達二十六點零七萬輛,同比增長百分之十點零八。

不僅東風商用車,十堰汽車產業近年來全面挺進新能源賽道。十堰遠景動力零碳智能電池產業園車間內,新能源電池製造的勻漿、塗布、輥分、模切、卷繞、裝配等數十個工序高速高精度全自動化運行。

目前十堰已布局二十六家規模以上新型動力電池企業,已建、在建或將建的新型電池項目總投資超過人民幣五百億元。二○二三年前三季度,十堰共生產新能源汽車七點三萬輛,占湖北省總量的百分之三十,出口占全省百分之五十一點三。

發掘汽車產業鏈整體優勢,十堰正在全力建設「汽車零部件供應鏈發展聯合體」。眼下,十堰共有汽車零部件企業二千餘家,生產零部件總成一千餘種、零部件四千餘種,出口七十二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大陸產業鏈最完善、規模最大的商用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聚集區之一。「到二○二五年,我們規劃汽車工業總產值將超過二千五百億元(人民幣)。」十堰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負責人介紹,聚焦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一個全新的汽車工業基地正在顯現「新質」活力,一個新型的「汽車城」依然名副其實。



古老《詩經》千年傳誦

陶淵明筆下桃花源真實地

走訪十堰各地,記者注意到,流傳至今的許多成語,與當地自古以來的多元文化密切相關。「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正是楚國先民早期在漢江中上游一帶艱苦創業的生動寫照。先秦時期,這裡有庸、絞、鄖、房等上古方國。絞國被楚國圍攻,被迫在國都之下訂立「城下之盟」。戰國兵戈不斷,十堰一帶處於秦楚兩個大國相互征伐交鋒區,有的地區一時為秦所占,一時又為楚所併,歸宿反反覆覆,因而有了「朝秦暮楚」之說。

多元文化在此聚集

十堰還是一個移民流入之地。西晉末年「永嘉之亂」,造成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移民遷徙潮。十堰地處水陸交通要道,成為「衣冠南渡」的移民聚集地。明清時期的戰亂紛爭中,這裡也是「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移民集中流入地。

「朝秦暮楚」之地,移民、流放之所,帶來多元文化在此聚集、碰撞。「民多秦音、俗尚楚歌」等民俗風情保留至今。

「關關雎鳩往前走,在河之洲求配偶,窈窕淑女洗衣服,君子好逑往攏繡,姐兒見了低下頭……」在房縣門古寺鎮草池村,一陣陣高亢嘹亮的歌聲不時傳來,打破大山的寧靜。這是當地老人正在唱著流傳已久的民歌。

起初,村民們並不知道歌詞出自《詩經.關雎》,他們只是覺得這些民歌唱的是家鄉的山水和自己的心聲。直到後來有專家到房縣采風,竟然發現古老的《詩經》一直在當地民間傳唱。

房縣村民世代好歌,直至今日村村有「歌布袋」,鎮鎮有「民歌王」。當地曾經開展過民間文化普查,蒐集到民間歌謠上萬首,其中竟有百餘首含有《詩經》元素。穿越兩千多年時光,《詩經》以民歌的形式在大山深處流傳,不得不說是當地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一些研究者認為,《詩經》的主要編纂者尹吉甫就是房縣人。房縣民間流傳著許多尹吉甫的故事,「尹吉甫傳說」還被列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考證這些現象,學者認為是流放者帶來的宮廷文化與本土文化發生融合,催生了特有的地域文化。

黃髮垂髫怡然自樂

泛舟武陵峽,山巒俊秀陡峭,飛泉流瀑。由於峽谷平均寬度僅五公尺左右,抬頭仰望,九曲回腸、青天一線,最狹窄處僅容一人,通過後別有洞天,恰似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描繪的景象。

「這兒可能真是陶淵明筆下桃花源所在地。」曾擔任竹山縣文聯主席的華賦桂介紹,竹山自秦時就被稱為「武陵縣」,竹山「桃花源」目前仍有數戶農家居住,這裡地處秦楚交界,更貼合「避秦時亂」躲進深山的描述;《桃花源記》說南陽劉子驥「聞之,欣然規往」,而竹山就緊靠古時南陽郡。

世外桃源或許出自陶淵明想像,但「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卻成為世代以來人們心目中農耕生活的理想狀態。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