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不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3觀看次
文/星雲大師

做人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當所做的事情於人有益,即使辛苦也「不要緊」,對人有用的好話,要「不怕多」說;自己遇到傷心煩惱,或逆境挫折的時候,要能「不怨恨」、「不退卻」。此之「人生四不」,說明如下:
第一、工作辛苦不要緊:青年守則說:「人生以服務為目的」。服務就要工作,工作裡辛苦自是難免,但是若把工作當成服務,就不會感到辛苦。例如,下班時間到了,主管卻要你加班;平常好幾個人做的事情,忽然要你一個人獨立承擔。這個時候如果你嫌累,你抱怨,你覺得不平,只會苦上加苦;何妨轉換一下心情,想到一定是自己能力強,所以主管才會交付重任。甚至工作多,雖然苦了一點、累了一些,但可以多為別人服務,自己也可以累積經驗,人生不是更有意義嗎?所以,事多的時候不要嫌煩,不要覺得辛苦;起早待晚的加班,也不必皺眉頭,你能帶著歡喜樂觀的心情工作,自能體會忙的意義、忙的樂趣。
第二、對人好話不怕多:說話,是一種技巧,也是一種藝術,更是溝通人際往來的工具。人都喜歡聽好話,一句讚美別人的好話,可以使人心生歡喜,終身為其效命;反之,一句傷透人心的語言,可以使多年的知己反目成仇。台灣有一句俗諺,把不會說話、經常說錯話的人喻為「烏鴉嘴」,意思是不會說好話,經常說話得罪人,或是經常說話給人難堪。其實,一個會說話的人,一句話說出口,不但是為了傳達自己的意思,也總希望對方能歡喜接受。所以,人要學習說好話,而且「好話不怕多」;會說好話的人,才能帶給別人歡喜,自己也才能成為受歡迎的人。
第三、遇事煩惱不怨恨:人生最大的煩惱是欲望,因為有欲望、有所求,當所求不得,或所求與所願相違時,煩惱自然由此產生。佛經裡把煩惱比喻為「如病」、「如箭」、「如火」、「如毒」等。意思是說,當一個人有了煩惱,就像生了病,又像中了箭、著了火、喝了毒一樣,自然痛苦不堪。人,不要與煩惱為伍,有了煩惱,要自我慚愧,要「轉煩惱為菩提」,而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所謂「思量煩惱苦,歡喜便是福。」人要懂得製造自己的歡喜和快樂,不要將憂愁煩惱傳染給別人;有歡喜的人生,活著才有意義。
第四、逆境挫折不退卻:人的一生,不可能永遠在順境裡長大,因此,遭遇逆境、挫折,是人生必然的際遇。一般人在遇到逆境挫折時,容易感慨世事滄桑、人情無常,因此消極退卻。但是,有人說:「人生如球」,一粒球如果經不起拍打,它就不能彈跳,也就失去球的價值。所以,人要把逆境當為增上緣,在逆境挫折時,只要堅持自我,永不退卻,則未來歷史會肯定我們的定位。
人的一生,不必然一定要活出什麼亮麗的成績,但要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有尊嚴,這就是成功。人生四不,提供參考:
第一、工作辛苦不要緊,   
第二、對人好話不怕多,
第三、遇事煩惱不怨恨,
第四、逆境挫折不退卻。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