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號費回歸自由市場機制 基層醫界樂觀其成

THE MERIT TIMES
字級
收藏文章
47觀看次
衛福部取消醫療機構調漲掛號費超過150元向地方衛生局處報備的限制。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衛福部4日發文公告停止適用「醫療機構收取掛號費之參考範圍」,未來醫療院所可自行調整掛號費,但仍須向當地衛生局陳報調整情形。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說,醫療院所掛號費調整爭議及訴求多年,如今取消參考範圍「這是遲來的正義」,未來醫療院所調漲掛號費,將基於物價飛漲、健保點值過低兩大因素;但有部分醫療院所也會擔心漲價後流失病人,而不選擇調漲。

現行掛號費屬於醫療院所的行政管理費用,政府考量民眾就醫權利,衛生署(現衛福部)2010年公告,門診掛號費上限150元、急診300元,當醫療院所考量自身狀況,收取費用超過上限,須向當地衛生局備查,如今取消此規定。

林應然說,隨著物價上漲,多年來醫療院所人事、租金、設備等成本不斷攀升,以他的診所來說,人事成本與10多年前相比已成長兩倍,但掛號費從未調整;近年來,又因健保點值偏低,不斷的七折八扣,讓許多醫療院所經營困難。

其實,醫療是自由市場,國內醫療院所掛號費已非全體一致,多數為100元到150元,但有些診所是免掛號費,或只收50元。

林應然說,台灣醫療可近性高,民眾可以用「雙腳選擇醫療院所」,如自己診所周遭一公里內,就有高達30家診所,如果掛號費太貴,民眾可以選擇不看,但不應剝奪醫療院所反應經營成本,調漲掛號費的權益,許多醫療院所希望調漲掛號費「自救」,確保不被市場淘汰。

林應然指出,醫療院所門診掛號費上限150元、急診300元,為前衛生署(現衛福部)署長楊志良所規定,當時無相關法規規定,僅需送縣市衛生局「備查」,但有些衛生局卻要求醫療院所提供成本分析進行「審核」,通過後才可調漲,增加醫療院所許多負擔。

林應然表示,未來醫療院所調漲掛號費,免不了增加民眾就醫負擔,但有部分醫療院所也會擔心漲價後,喪失市場競爭力、流失病人,而不調漲;他提醒,往後醫療院所掛號費將是百花齊放,民眾就醫時應睜大眼睛,看清楚掛號費收取金額,以防發生醫療爭議。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