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4甲子馨香路 西港香科登場

THE MERIT TIMES
江俊亮
字級
收藏文章
243觀看次
西港慶安宮「送王」儀式。圖∕台南市觀旅局提供

【記者江俊亮台南報導】有「台灣第一香」之稱的西港香,名列國家重要民俗,傳承至今滿240年。西港香的特色在刈香、王醮合為一,甲辰年香科將於18日請王後展開,重頭戲為24至26日的遶境活動,香科全依古禮進行,綿延數公里的香陣將走過96個庄頭。

市府指出,台南有「眾神之都」、「藝陣之鄉」的美名,西南沿海將神明「遶境」活動稱為「香科」,多數為3年一科,祈求地方平安。西港慶安宮香科醮典為「南瀛五大香」之一,屬於曾文溪流域王船祭,也是台南香科年最後壓軸的香科。

西港慶安宮總幹事方一峰表示,西港香起源於乾隆49年(1784年),每3年一科,至今有240年歷史。今年甲辰年是第81科香,境內96庄頭參加的宮廟有75間,參與鑑醮的各路神明約600尊、文武陣頭62陣,其中以傳統文武陣和百足真人蜈蚣陣最為聞名。

傳說慶安宮所在地為「鯉魚穴」,日治時期開始有分靈「金鯉魚」令旗供信眾迎回家供奉的習俗,俗稱「鯉魚公」。每3年舉行一次西港香時,這些分靈出去的「鯉魚公」會返回慶安宮鑑醮,今年「回娘家」的鯉魚公約有3000隻。

方一峰指出,甲辰年香科醮典將於18日請王起展開,19日舉辦千歲爺南巡活動,23日請媽祖,24至26日香科遶境,27日燒王船。其中最長的香陣「百足真人蜈蚣陣」,往年有70名神童參與,今年增加至72名。慶安宮「百足真人蜈蚣陣」的神童採世襲制,與其他宮廟不同,相當特別。

台南市觀光旅遊局表示,今年「西港香」滿240周年,走過4個甲子,別具意義。「西港香」不僅傳承歷史文化,更譜出常民生活故事,24至26展開的「三日香」預計將吸引眾多信眾及遊客追香,而27日的「送王」燒王船活動,更是整個醮典的最高潮。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