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 115】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 68 如何做個如法的出家人 7-6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3觀看次
圖/Pixabay
文/星雲大師

我一生不好做經懺,當然也不是都不做。二十歲那年,我從佛學院出來,回到自己出家的寺院,看到擔任當家的師兄好可憐,人家寺廟常常要找他做佛事。我覺得和師兄共住,是應該要體貼他、幫助他。見他那麼忙,沒有時間去,我就自告奮勇。所以,曾有一段時間,我早上三、四點就起來,打著燈籠就出去做佛事,放燄口,走到下午三、四點才能到。

後來到了台灣,遇到信徒往生,怎麼辦呢?信徒貧窮,我就幫忙他買個棺木,念經、送葬。

不變隨緣 隨緣不變

我自己一生也有幾件比較得意的事情,過去宜蘭有一個台灣水泥公司的常務董事,他的母親死了,多少飛機在空中散發傳單致敬。我當時是宜蘭佛教會理事長,他就找宜蘭縣社會科,也就是專門負責宗教的主管,到雷音寺來找我。那時候我們正要建講堂,一塊錢也沒有,這個社會科長就說:「某某人的母親過世,請你有時間的話,到他母親靈前拈香,所有講堂的水泥,他要全部支付。」

我當時聽了,真覺得受了很大的侮辱,你怎麼能用水泥來買動我?你不講送水泥的事,我可能還會去。於是我就說:「張科長,水泥有什麼了不起?你用黃金來替我建講堂,我都不去!」那時候年紀輕,知道這麼說是很狂妄的,不對。但我也有自己的性格,雖然我很隨和,卻也有自己的原則,所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我很能懂得其中的道理。

為辦教育 奉獻己力

民國四十年(一九五一)左右,我替《人生雜誌》做編輯,有時候來到善導寺,就朝客廳一坐,等待佛事排班的時間。因為當時善導寺佛事盛行,一天下來都有好幾堂,但人眾不夠。

我看到當家師在我面前繞來繞去,一會兒又去打電話:「拜託!少一眾,你來幫忙吧。」但是他看到我,就是不敢開口說:「星雲法師!幫個忙吧!」我也感到非常自得,終於把自己的形象做出來了。我不做經懺、不做佛事,跟憨山大師一樣,「寧在蒲團靜坐死,不做人間應付僧」。所謂「不做人間應付僧」,也就是不做經懺鬼。

有一天他去做經懺佛事,放燄口,半夜回家的時候,狗子汪汪叫,要咬過路的行人。房子裡面有一對老夫妻,丈夫說:「這麼晚了,狗子還在咬人啊?」老太太就說:「在這個時候,狗咬的人,不是小偷,就是經懺鬼。」所以,憨山大師就說出:「寧在蒲團靜坐死,不做人間應付僧。」

做佛事重要,但是不能職業化,要是為人服務的。三十年前我來到高雄,經常到太平間、殯儀館替人念通宵,從晚上念到天亮,為什麼?因為我辦佛學院需要經費,卻求助無門,而到太平間、殯儀館念經,得到的錢會多一點。

當時慈莊、慈惠法師就是被我感動,想要幫忙念經而剃頭出家的。我的意思是,出家人有所為、有所不為。

講經說法 弘揚佛法

經懺佛事,結緣可以,感謝施主、信徒可以,但職業化不可以。尤其人家對寺廟有恩情,你也要給人助一臂之力。就是蓮池大師,對這個事也是指導得很有道理,認為佛事不要職業化。

我怕佛光山未來的青年子弟,弘法利生的本領沒有學會,念經、拜懺卻高明得很。因為現在講經的人,沒有人對他恭敬,念經的人,卻有人恭敬。

譬如,就曾經有信徒聽經後對法師說:「法師啊!我昨天有來聽經呢!」法師說:「喔!謝謝!」他就說:「你講得很好,以後你再講,我會來捧場的!」他是為了捧場而去的。

念經比較受重視,甚至信徒也會很願意跪下來禮謝師父、感謝師父,但是我們不能如此,我們要想到佛教的前途,我們是為了傳教的。我們不能不講經,而光是停止在念經的階段啊!

台灣多少大學的學生組成佛學社團,多少在家居士研究佛教,佛光會也有多少的檀講師。甚至現在有一些老師、在家學者、專家幫忙宣揚佛法也很好,有限度的沒有關係,但講經說法主要還是出家人的責任,如果都淪落做念經趕經懺,不講經說法,那就真的是末法的現象了。(待續)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