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動物行星 | 人間福報

生活

日本公布火災調查 54起火災跟家裡飼養的寵物有關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製品評價技術基盤機構(NITE)彙整得知,截至2022年度止的10年內,總計有54起火災跟家裡飼養的寵物有關,近半數都是犬貓於飼主外出期間誤按壓瓦斯爐或電磁爐開關引發。 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NITE負責人員呼籲,飼主外出前應確實採取關閉瓦斯總開關等多重對策。 NITE表示,54起火災之中有26起是寵物按壓到瓦斯爐或電磁爐開關,其中有2起導致貓咪死亡;另外有17起是寵物便溺等排泄物滲入電器產品導致,還有7起是寵物咬斷配線設備等裝置造成短路所引發。 圖/unsplash 誤按壓到瓦斯爐等開關的26起火災中,有19起是由貓引起、6起由狗引發,剩下的1起是小羊造成。 根據彙整資料,除了上述26起跟瓦斯爐等開關相關的火災以外,其他火災可以看到貓經常對擺放於高處的電子產品排尿,而狗則經常咬斷配線設備,原因被認為跟貓狗特有的習性有關。 NITE指出,作為預防火災發生的對策,飼主若要外出並把寵物單獨留在家中時,應關閉瓦斯爐的總開關及拔掉電磁爐插頭。 NITE提到,飼主也可以在外出時將寵物關進籠內,或是不要在瓦斯爐及電磁爐附近擺放吸引寵物興趣的物品,「希望大家採取雙重或三重對策,來保護家人及寵物的生命安全」。

MORE

汪星人挨罵會有反應 5種行為表示在道歉

【本報綜合報導】很多狗狗在被責罵時,幾乎都能察覺自己好像做錯事了,並會做出類似「對不起」的舉動,只是很多鏟屎官看不懂,以為狗狗還在調皮、不知悔改。根據日本寵物網《わんちゃんホンポ》整理,以下5種行為就是狗狗想和主人「道歉」的舉動。 1.抬頭看主人:很多狗狗被罵時會抬頭看著主人,並擺出一副十分委屈、擔驚受怕的表情,希望主人看到可以心軟放自己一馬。 2.耳朵低垂、駝背:狗狗被罵時會稍微垂下耳朵或拱起背部,表現出自己很害怕焦慮的樣子,想跟主人說「我知錯了」。 3.露出肚皮:當你正在跟狗狗講道理時,看到狗狗突然仰躺露出肚皮可能會更生氣,覺得「撒嬌這招沒有用」。然而狗狗露肚子其實有「投降」的意思,想求求主人別再罵了。 圖/記者張睿杰 4.躲在某物後面或下面:很多狗狗知道自己做錯事之後,會躲在桌子或沙發底下不出來。狗狗這麼做代表牠非常焦慮,想等主人平靜一點再出來,而不是想逃避責任。 5.眼神閃躲、打哈欠:很多狗狗在被主人罵時會故意移開眼神或打哈欠,但其實這是狗狗面對緊張、壓力等負面情緒時的安定訊號,並不是對主人的責罵感到厭煩。 圖/記者張睿杰 雖然狗狗無法理解人類「道歉」或「對不起」的概念,但牠在被罵時也會產生負面的情緒表現,因此下次看到狗狗挨罵時表現出「我知錯了」的表情與行為時,別忘記摸摸狗狗跟牠說「我沒有討厭你,我很愛你喔」。

MORE

水下攝影賽 拍猴子竟然奪首獎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提到水中生物,一般人通常最先想到就是魚類,全球最大水下攝影獎「海洋藝術水下攝影比賽」(Ocean Art Underwater Photo Competition),今年稍早公布2023年得獎名單,最大獎「最佳展示」(Best of Show)拍攝的主題卻不是水下生物,而是一隻認真潛泳的獼猴,科威特攝影師阿拉蒂奇(Suliman Alatiqi)在泰國皮皮群島(Phi Phi Islands)拍下這張難得一見的作品〈水生靈長類動物〉(Aquatic Primate),還得到大賽的「肖像」類別首獎。 猴子游超快 難捕捉身影 阿拉蒂奇說,這些皮皮群島的獼猴早就適應環境,善於游泳的牠們,可在水下閉氣半分鐘,短距離內游得比人類還快。除了覓食,牠們也會為了降溫、清潔、玩耍等因素下海;阿拉蒂奇還以一幅群聚的灰三齒鯊的作品〈臥舖夥伴〉(Bunk Buddies)獲得「廣角」組首獎。 阿拉蒂奇聽說泰國獼猴會游泳時,開始記錄牠們的行為,阿拉蒂奇發現,猴子游得很快,因此很難捕捉好的鏡頭,他花了幾周時間耐心拍攝,最終得到他想要的畫面:一隻獼猴明亮的黃棕色眼睛在海中睜大,手伸到前面,長尾巴伸到後面。 波加尼(Peter Pogany)在菲律賓拍攝的作品〈婚禮後〉(After the Wedding)獲得裸鰓類第1名,他表示:「過去2年我在阿尼洛(Anilao)潛水3次,遇到這個物種,很高興發現牠們正在交配。」獲得廣角組第4名的〈面對面〉(Face to Face),則是馬扎雷塞(Giancarlo Mazarese)於印尼拉賈安帕特群島(Raja Ampat)拍攝的作品。 禁AI後製 100%真實 「海洋藝術水下攝影比賽」由《水下攝影指南》雜誌(Underwater Photography Guide)主辦,總獎金12萬美元(約新台幣389.5萬元),今年為第12屆,共收到來自90多個國家地區的數千幅參賽作品,展示前所未見的行為、迷人的黑水場景、有關海洋保護的鼓舞人心的信息、巧妙的照明技術和令人驚嘆的動物肖像,慶祝不斷發展的攝影技巧和技術進步。 為了回應人們對人工智慧如何改變照片的日益擔憂,主辦單位本屆加設禁AI後製條款:「儘管人工智慧(AI)革命迅速改變全球攝影格局,但今年的獲獎者證明了人類在攝影領域的創造性毅力,由於新規則禁止在我們的主要類別中使用生成AI圖像,因此這些照片100%真實。」不過有2項組別「水下數位藝術」(Underwater Digital Art)、「水下時尚」(Underwater Fashion)開放後製。

MORE

哪種貓最長壽?答案是這兩品種

【中央社/紐約專電】台灣與英國學者合作的大規模研究發現,在常見的寵物貓品種中,伯曼貓(Birman)和緬甸貓(Burmese)平均壽命最長,無毛貓(Sphynx,又稱斯芬克斯貓)則最早夭。 總部位於紐約的科學新聞網站「科學實況」(Live Science)報導,本月7日發表在「貓內外科獸醫學期刊」(Journal of Feline Medicine and Surgery)的研究檢視了英國近8000隻寵物貓的資料,這些貓咪於2019年1月到2021年3月間逝世。 研究共同作者、倫敦「皇家獸醫學院」(Royal Veterinary College)同伴動物流行病學家歐尼爾(Dan O'Neill)說,研究主要動機是利用資料,以讓人們「在瞭解情況的前提下,做出攸關寵物貓健康的決策」。 某個貓咪品種的平均壽命可被視為有用的衡量標準,但無法說明一切。為更瞭解貓咪的預期壽命,研究人員製作了「壽命圖表」,用來估計貓在任何特定年齡的平均剩餘壽命。 圖/unsplash 研究主要作者、中興大學小型動物流行病學者鄧紫云說,「壽命圖表」可讓飼主和獸醫在考慮做出認養、醫療或安樂死等重要決定時掌握更多資訊。 研究發現,英國寵物貓出生時的平均壽命是11.7年。整體來說,俗稱「米克斯」的混種貓咪約可比純種貓多活1.5年。 緬甸貓和伯曼貓的出生時的平均壽命各達14.4年,居眾貓之冠。無毛貓的平均壽命則只有6.7年,這可能是因為其天生體質較易罹患心臟病等疾病。除品種外,還有其他因素會影響貓的平均壽命,比如母貓平均比公貓多活1.3年;切除卵巢或閹割的貓咪則會比沒有動這類手術的同類多活1.1年。 研究人員指出,社會文化偏好,例如是否應把貓養在室內或允許貓咪外出,可能也會影響牠們的預期壽命。這類偏好會帶來巨大差異,但在研究中很難量化。 圖/unsplash 這項研究也意外引發部分「鏟屎官」的情緒反應。鄧紫云說,她的一位朋友在社群媒體分享研究,結果引來諸多迴響。 她告訴「科學實況」,看到研究結果後,很多人都會說,「貓生苦短,我要更疼我的貓」,或是「我會更珍惜我們共有的時光」。由此看來,這項研究還可讓飼主更珍惜寵物相伴的時間,以及「飼主和寵物的連結與關係」。

MORE

真實版寶可夢「藍龍」現身德州海灘 誤觸恐被螫傷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德州海灘近期出現大量罕見的美麗「藍龍」(blue dragons),像極了寶可夢的小精靈,令許多遊客又驚又喜,但專家警告,藍龍其實就是海蛞蝓的一種,誤觸恐會被螫傷,並留下傷疤。 BBC報導,藍龍的正式學名為「大西洋海神海蛞蝓」(Glaucus atlanticus),是海洋裡的神祕生物,近期在德州海灘上大量湧現,但專家指出這其實並非偶然。 德州海洋生物學家坎貝爾(David Campbell)解釋,藍龍的游泳能力非常弱,會隨著風和水流漂浮,無論牠們到哪裡,都會以藍色背部朝上的姿勢出現,但牠們並不是很受歡迎。 德州農工大學科珀斯克里斯蒂分校海洋生物學家傑斯(Jace Tunnell)警告,「不要碰藍龍!」由於「藍龍」會吞噬一種名為葡萄牙戰艦(Portuguese man-o-wars),又名「藍鈕扣」的管水母,將其身上的有毒刺細胞挪為己用,好應對外來威脅。 傑斯進一步表示,若不慎誤觸,牠們可能一次性釋放所有刺細胞,就算是已死亡的「藍龍」也仍會螫傷人。 對此,坎貝爾也透露,自己小時候在澳洲海灘上曾踩到一隻「藍龍」,父親當時為了幫助他,就被牠刺傷並留下了疤痕。 有目擊者聲稱在德州海灘上看到至少60隻藍龍,而坎貝爾也警告,「人們會做非常愚蠢的事情,包括去摸漂亮的小東西」,建議民眾可以用雙眼看就好,不要觸摸,或是在安全距離外拍照。

MORE

小狗小雞一起玩 畫面卻讓飼主傻眼

【本報綜合報導】一位飼主同時養了小狗和小雞牠們感情融洽,有一天牠們倆一起玩樂瞬間一幕讓飼主哭笑不得,不知情的人看了還以為出大事。 俗話說「眼見為憑」,然而有時候眼前所見的也可能不是事情的真相。有網友在微博分享令人噴飯畫面,大家看了誤以為狗狗要吃掉一隻活生生的小雞,卻沒料到其實狗狗是無辜的。 畫面裡阿金原本把一隻小雞推在牆邊,看起來像是把小雞當成了玩具,沒想到小雞突然無預警自己走進狗狗的嘴裡,只見阿金當場愣在原地,不知所措地看向主人,嘴巴露出兩隻雞腳的一幕相當搞笑。 阿金看見飼主發現這一幕表情無奈,網友看到這一幕也笑翻留言:「露出雞腳了」、「這是我新長的獠牙」,有網友說是別人是露出馬腳而這隻阿金則是露出雞腳,可以說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MORE

貓都不跟我玩 專家說培養感情是上策

【本報綜合報導】你都怎麼和貓咪培養感情呢?相信所有鏟屎官心中都有一個終極目標,就是貓咪黏人又聽話。但理想總是豐滿現實很骨感,很多貓咪不是看到你就跑,就是總對你哈氣,想跟貓咪變熟怎麼那麼難呢? 根據Royal動物醫療中心文章指出,和貓咪培養感情其實比多數人想得更容易,有七個技巧可以幫助飼主更快與貓咪拉近距離、建立信任感。 1.建立玩耍時間:和貓咪變熟最有趣的方法就是和牠一起玩,玩耍除了可以讓貓咪更健康快樂,更會讓牠覺得你是個好玩伴。每天只需要拿出5~10分鐘和一根逗貓棒,就能讓貓咪更愛你,超簡單的吧! 2.觀察貓咪性格:花時間了解你的貓咪性格與行為很重要,不要太著急,耐心觀察牠的一舉一動,了解並滿足牠的需求,如此一來,貓咪一定會注意到你的用心。 圖/記者張睿杰 3.撫摸貓咪:這一招超級簡單,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撫摸貓咪,像是出門前輕拍貓咪跟牠說掰掰,或是看到貓咪靠近你的時候就摸摸牠,你們之間的感情就會不知不覺變好喔! 4.幫貓梳毛:就像撫摸一樣,幫貓咪梳毛也會讓貓咪感到舒服、有安全感,而且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藉機檢查貓咪的身體是否有受傷、腫塊。 5.不要對貓吼叫或打牠:貓咪常常會做出搗亂的行為,但是打罵只會讓貓咪更討厭你,也不利於建立持久的信任關係。 6.餵食:加強和貓咪之間的聯繫,最直接的就是成為餵食者。但只是偶爾把飼料倒到牠的碗裡還不夠,重點是每天要一直反覆執行,而且還要不時給牠一些好吃的零食,久而久之,牠就會把你當作衣食父母,從此離不開你。 7.要有耐心:跟貓咪培養感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每隻貓咪與飼主建立信任感所要花費的時間都不一樣,特別是流浪貓或成年貓,需要付出更多的等待跟努力。但當你看到貓咪對你撒嬌的那瞬間,相信過去這些付出都會是值得的! 圖/記者張睿杰

MORE

印尼有紀錄來首例 紅毛猩猩「自製草藥」敷傷口30天痊癒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科學家發現,印尼一隻雄性蘇門答臘紅毛猩猩(Sumatran Orangutan)用植物自製藥膏,並反覆塗抹在臉上的傷口,1個月後傷口痊癒,是有記錄以來首次有野生動物使用藥用植物局部治療傷口。 CNN、BBC等報導,國外2名科學家伊莎貝爾(Isabelle Laumer)、麥克斯(Max Planck)在學術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研究論文,稱2022年6月在印尼蘇門答臘勒塞爾火山國家公園(Gunung Leuser National Park)進行動物行為研究時,觀察到一個特殊現象,一隻名為拉庫斯(Rakus)的雄性蘇門答臘猩猩咀嚼植物「黃蟬」(Akar Kuning)的葉子,接著用手指將汁液塗抹在臉上的傷口。 科學家發現,拉庫斯不僅使用汁液,後來還用了更固體的植物材料,且整個過程持續相當長的時間,因此是有意識地用這種植物來治療牠的傷口。他們還發現,傷口在5天內閉合,1個月後已經完全痊癒,幾乎看不見舊傷。 蘇門答臘猩猩拉庫斯(Rakus)當時臉上傷口非常明顯。圖/美聯社 科學家指出,「黃蟬」在傳統醫學中用於緩解疼痛、退燒和治療痢疾、糖尿病和瘧疾等疾病,還具有殺菌、抗發炎、抗真菌和抗氧化等特性,稱「這可能是一種創新的行為,是迄今首次有報告指出,類人猿物種使用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主動管理傷口。」 據了解,這並不是野生動物第一次被發現進行自我治療,像是黑猩猩曾被觀察到用昆蟲塗抹傷口,但這是野生動物首次被發現用已知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積極處理開放性傷口。 研究人員推測,拉庫斯可能是在和另其他雄性猩猩打鬥時受傷的,這種情況很少見,因為當地食物充足,猩猩間的社會容忍度高,還有相對穩定的社會等級制度,既然很少有機會受傷,拉庫斯又是如何學會療傷呢?伊莎貝爾猜測,可能是從出生地的其他猩猩那裡學來的。目前尚不清楚拉庫斯以前是否自己治療過其他傷口。 圖/美聯社

MORE

野鳥體重大公開 屏科大棲架增設體重計

【本報屏東訊】屏東科技大學鳥類生態研究室近期在臉書發文,「你知道棲架上常見鳥類體重是多少嗎?」,他們在棲架上放秤子幫鳥兒量體重,分享棲架上常見鳥類站在指針秤重量是多少,引發網友熱議。 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的博士後研究員洪孝宇表示,野外鳥類量體重很困難,通常進入救傷中心救援野外鳥類時,才能幫鳥量體重。 棲架上放秤子,也可以記錄鳥類抓到獵物重量,這些都是野外很難記錄到資訊,初步嘗試,但鳥一直移動很難準確測量。 他表示,首次嘗試在棲架上放秤子,過程中做調整,找到市面上最小的指針秤,最重是500公克,今年初開始記錄,從上千張拍攝到照片,選出棲架中常見鳥類放上臉書,包括紅尾伯勞鳥、大卷尾、黑翅鳶、領角鴞、紅隼、魚鷹。 從鳥類體重,可以觀察出公鳥、母鳥,分辨公母;猛禽抓老鼠,外觀看不出來老鼠多大隻,透過體重計,可以知道老鼠的重量,計算一隻猛禽所需的食物量、一天要抓到多重的獵物量,甚至換算出一年抓的老鼠量有多少。 根據體重計測量,紅尾伯勞鳥最輕,不到30公克;最重是魚鷹、體重計爆表約1公斤;黑翅鳶250公克,加上獵物超過300公克;領角鴞約200克。 野外鳥類站在棲架上量體重的照片引發網友熱議,網友留言,「好有趣,但鳥有同意公開體重嗎」、「忽然間就被秤了體重」、「收集建立本土鳥重量資料,很有想法」、「看來身高測量表也很快會架上」。 猛禽棲架是在空曠田區,設立6米以上棲架,吸引猛禽和多種食蟲鳥進入田區捕鼠抓蟲,是一種鳥類生物防治法。

MORE

立院本周四審議野保法 動保團體籲法規納管山豬吊

【記者吳亭頤綜合報導】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將於4月11日審查「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法中「全面禁止使用獸鋏等」,多個動保團體今日發表聯合聲明指出,傷害野生動物不只獸鋏,法規也要納入更具殺傷力的金屬套索(俗稱山豬吊)陷阱等獵具,且罰則應擴及涵蓋一般野生動物。 行政院會2月15日通過農業部擬具的「野生動物保育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除全面禁止使用獸鋏外,也增訂原住民族非營利自用獵捕、利用野生動物行為規定,以及飼主通報保育類野生動物逸失義務等,後續函請立法院審議。 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台灣動物共生聯盟、台灣愛狗人協會、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台灣浪愛不流浪關懷動物協會、台灣樹人會、中華動物福祉國際交流協會、台灣動物方舟協會等14個動保團體於修法前夕發布聯合聲明。 動保團體指出,禁止使用補獸鋏及金屬套索陷阱山豬吊等非人道、無差別捕捉陷阱器具已是全民共識,2月15日出行政院版本第十九條並未禁用山豬吊,而部分委員版本除禁用之外,並沒有禁售、製造,也未管制電商販售平台。 動保團體表示,法規應全面禁用、持有、販售、製造、陳列及輸出入,才能杜絕利用漏洞傷害野生動物之不法行為,而販售禁止之陷阱管道應包含廣告、網際網路等電商平台。 以保育動物台灣黑熊為例,根據動保團體統計,近四年來共16隻遇難、其中5隻死亡,光去年數量更攀升高達9隻,監察院也因此主動啟動調查。 聲明提到,自2020年10月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消極的推行交換精準改良獵具,主要在仿造日本縮小踏板直徑預防黑熊誤踩,但其他線徑、壓力調整、限位器等改良機構實際上也無法證實能防止誤捕其他野生動物,且獵具再怎麼改良也須落實控管機制。 另現況相關罰責還是只限於罰保育動物,動保團體認為應涵蓋一般野生動物,否則修法後又開一個大漏洞,動物的生存權還是受到極大威脅。 此外,依野生動物保育法例外使用捕捉野生動物方式,不管農損或原民祭儀等,皆不得利用捕獲之野生動物進行宰殺、加工、販售及其他營利行為,以杜絕利用漏洞造成野生動物傷害之不法行為,並行商業營利之實。 動保團體最後提到,另違規行為人使用之工作物、施工材料及機具,亦應納入沒入範疇,以避免違規行為人心存僥倖。

MORE
/10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