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兩岸 | 人間福報

全球

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副所長 胡奉雅 挑戰世界焊接難題

文/記者白湧泉 為惡補材料知識的欠缺,胡奉雅又一頭栽進圖書館。很多人都勸她,要不就算了吧,但胡奉雅不甘心,她一直有一種感覺,距離成功似乎就差一步。 長江大橋下,貨船往來穿梭。在安徽池州,長江幹流過江通道工程的防撞裝置上,首次使用了一種全新材料︱︱鈦鋼複合板。 一千七百多公里外,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焊接與腐蝕研究所副所長胡奉雅,正著手將這一科研成果繼續向前推進。 長髮披肩,鼻梁上架著一副大大的眼鏡。一九九○年出生的胡奉雅外表溫文爾雅,身上卻有一股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狠勁」。直至今天,胡奉雅的父母都想不通,一個女孩不坐辦公室,為什麼非要跑去當又苦又累的「焊工」。 反覆實驗反覆失敗 時光倒回至二○○八年。正在準備大學入學考試的小奉雅在電視上第一次看到二○○八年夏季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的結構。「電視上一位焊接女工程師說,好幾個人連續工作幾十個小時,才將鳥巢其中的一個焊縫成功焊接。」十六年後,胡奉雅對那個夜晚仍然記憶猶新。 簡短的一條新聞,在小奉雅心中埋下了一顆夢想的種子。三個月後,她被哈爾濱工業大學王牌專業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錄取。 從此,身穿工服,腳踩膠鞋,手握焊槍,成了她的常態。 二○一八年,胡奉雅盯上了一項世界性難題︱︱鈦鋼複合板焊接。 鈦材有萬年不腐的性能,廣泛應用於海洋材料領域,但鈦材價格高,雖然鈦鋼複合板能將成本大幅降低百分之七十五,卻面臨做出來用不上的尷尬境地。「只要超過攝氏一千度,鈦材和鋼材就會反應開裂,但焊接的溫度高達攝氏二千多度,不開裂是不可能的。」組裡的專家說。 作為焊接領域的頂尖科研機構,英國焊接研究所在國際上享有盛譽,號稱「什麼都能焊」。為了盡快找到辦法,胡奉雅踏上了登門「取經」之路。 但令胡奉雅沒想到的是,等待她的是一盆冷水。 「將鈦材和鋼材焊接在一起,且性能穩定是不可能的事。」研究所一位教授直接將胡奉雅的想法「判了死刑」。 胡奉雅心情跌落到谷底。彼時,鈦鋼複合板的課題還沒有立項,她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選錯了方向,內心也一直在犯嘀咕:是放棄還是繼續? 經過一夜輾轉反側,胡奉雅決定再試試。 反覆的實驗,反覆的失敗。這讓胡奉雅覺得,只靠焊接工藝的提升,已經無法達到既定目標,必須研發中間材料來阻斷焊接過程中兩種材料的無序擴散。 為惡補材料知識的欠缺,胡奉雅又一頭栽進圖書館。很多人都勸她,要不就算了吧,但胡奉雅不甘心,她一直有一種感覺,距離成功似乎就差一步。 花十二天找出原因 改造焊接平台裝備、研發新材料、深加工坡口……當實驗室傳來成功的消息時,胡奉雅如釋重負。此時,從她著手研發這個課題,已經過去了一千多天。 如果說,科研就是不斷失敗再重來的過程。那「技術大拿」(大拿,指在某一地區、單位或某一方面最有權威的人)就是在一次次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練成的。 不久前,某深海裝備焊接材料突然出現氣孔問題,用戶要求在十五天之內解決。胡奉雅和同事們第一時間分赴四個地方查找問題,二十四小時不休息,最終確認是生產過程導致質量不合格。胡奉雅趕緊跑到代加工廠,現場指導改進生產工藝。最終,用十二天完成找原因、改工藝、再生產,受到客戶讚賞。 「目前,我們的工作重點放在水下原位增材絲材開發及工藝研發上。」胡奉雅說,要盡全力解決高端焊接材料被掐住要害的局面。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MORE

南航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負責人 王璐璐 專修飛機「小心臟」

文/記者丁非白 2018年南航成立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是大陸民航局首批認定的民航維修領域唯一的工程中心,王璐璐成為工程中心四個研究室的負責人之一,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 她是獲得中國民航局、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歐洲航空安全局等多方維修資質認證的「全能型」女機務;帶領團隊歷時十五年實現了維修項目從無到有,與團隊累計修理裝置超過二千台,創造超過人民幣四十億元產值…… 她叫王璐璐,是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工程技術分公司瀋陽基地附件部副經理,連續二十餘年在民航維修一線奮戰。 完成機務人的夢想 二○○○年,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的王璐璐,來到瀋陽的民航維修基地。「那時我最喜歡在現場看師傅們幹活,一有空就請師傅們教我認各種零部件,陪他們加班。」王璐璐說。第二年,她申請到一線工作,「感覺做機務沒在一線做過,心裡不踏實。」 APU(Auxiliary Power Unit),即輔助動力裝置,位於飛機尾端,號稱飛機的「小心臟」,對飛行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它是除發動機外,維修精度和產值最高的部件,轉子每分鐘的轉速高達四萬九千轉,單台產值超過二十萬美元。因其結構複雜、維修難度大、修理費用高,是否具備該裝置深度修理能力是評價一個航空維修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標誌。 二○○四年,基地決定探索APU深度修理,王璐璐成為團隊負責人。 「一切都是從零開始。我們沒有經驗可借鑒,只有兩本簡單的手冊。」王璐璐帶領車間技術組的兩個人,從自學手冊開始,研究工藝,編寫工卡,從螺栓墊片到大型設備,準備各種APU深度修理用品。 為節省資金,所有的APU修理工裝都在本地加工。他們研究了一百多項工裝技術圖紙,對每個關鍵尺寸反覆推敲,以較少的資金完成了全部的工裝加工。沒有資金建車台,他們就改裝便攜式可移動測試台;沒有自動記錄測試設備,他們就手工完成…… 二○○六年七月八日,是王璐璐最難忘的一天。第一台修理後的APU連接到測試台上,等待最後的檢驗。她按下啟動按鈕,大家屏住呼吸,盯著監視屏,屏幕上各種數據不斷變化著。 「啟動成功!顯示滑油壓力正常,主軸振動正常……」王璐璐報出一連串監測結果。「我們成功了!」試車間內爆出熱烈的掌聲。 這一幕,團隊成員多年以後記憶猶新,他們完成了幾代機務人的夢想。 保持好奇敢於嘗試 隨後,王璐璐的團隊完成了首台A三二○飛機APU的翻修工作,獲得了中國民航局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翻修資質。後又逐步具備了包括陸產ARJ一二一飛機在內六種型號APU的深修能力,其對寬體機波音七八七的修理,成功填補了大陸民航維修領域空白。 二○一八年南航成立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為民航局首批認定的民航維修領域唯一的工程中心,王璐璐成為工程中心四個研究室的負責人之一。王璐璐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她帶領的團隊擁有十四項專利,發表各類核心期刊論文二十餘篇。 「保持好奇心,敢於嘗試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我會繼續這樣對自己要求下去。」王璐璐說。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MORE

赴大陸旅遊團 轉趨地下化

【本報台北訊】赴陸禁團令未解,不過如今業界卻盛傳政府「默許」業者可繼續接新團、做生意,不會嚴格執法,赴陸團轉趨地下化成了業界不能說的秘密。有旅遊業者直言,觀光署雖在二月間請旅行社暫停組團赴陸旅遊、停止招攬,但實際上「業者生意照做、照接團」,沒有真正被罰的案例,但對旅客而言,一旦有消費糾紛,求償恐有問題。 對此,交通部觀光署強調,業者需自律遵守規則,若查獲業者組新團到大陸,可裁處一萬元。 行政院長卓榮泰上月底宣布六月前已規畫的旅行團可繼續執行,未來再視狀況滾動檢討,儘管禁團令未解,不過據悉,旅行業界間接收到的訊息,卻是政府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該出的團就出,即便業者招募新團,也不會嚴格取締、開罰。有業者表示,現在私下招攬根本是公開的秘密,只能做不能說,雖然觀光署對外宣稱,估計六到八月有近一千團,然而實際上只要成團就能去,彷彿「一千團額度永遠還沒滿」。

MORE

官方下猛藥仍沒救起房市 大陸推「以舊換新」購房補貼

【中央社台北訊】儘管官方頻下猛藥,大陸房地產市場5月銷售依舊低迷。近日,多地政府相繼推出限期限額的「以舊換新」購房補貼,刺激民眾下手買新房。其中,江蘇蘇州市祭出高額退稅,最多可達房屋總價4%。 綜合錢江晚報等陸媒報導,蘇州2日推出房市新政16條措施,不再審核購房資格,還推出限期換購住房的個人所得稅退稅優惠以及購房契稅補貼。 自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對出售自有住房並在出售後1年內在市場重新購買住房的納稅人,蘇州對其出售住房已繳納的個稅予以退稅優惠。 蘇州還祭出3個月內換購新房可全額補貼契稅。在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間出售自有住房,並在出售後3個月內、3至6個月內、6至12個月內購置新建商品住房的購房家庭,分別給予新房契稅繳納額度100%、80%、50%的購房補貼。 報導指出,這意味著,如果是在今年6月賣房且在賣房之後3個月內購買新房,不但可以全額退還個稅(約為房屋總價1%),還可獲得新房契稅(最高約為房屋總價3%)全額補貼。若賣出的中古屋總價人民幣200萬元(下同,約新台幣900萬元),買入的新房總價500萬元,退稅及購房補貼總額最高可達17萬元。 寧夏銀川市則推出6000萬元購房補貼專項資金,其中,3000萬元針對商品房「以舊換新」活動中購買新房進行補貼;3000萬元針對單純購買新房進行補貼和「房展會」促銷活動補貼。賣舊房買新房的家庭每平方公尺補貼200元,單間最多補貼面積170平方公尺(約51.4坪),即每間最高補貼3.4萬元,直到專項資金補完為止。 浙江江山市近日也推出17項促進房市銷售措施,給予契稅補貼。2024年6月1日起,在江山購買90平方公尺(約27.2坪)及以下新建商品住宅和中古住宅的個人,按照已繳納契稅80%的額度給予補貼;90至144平方公尺按照已繳納契稅64%的額度給予補貼;144平方公尺及以上,按照已繳納契稅50%的額度給予補貼。以上補貼限定500間,每間住房補貼最高不超過3萬元。 河北石家莊市則對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給予分段定額補貼。購買90平方公尺及以下住房的補貼5000元;購買90至144平方公尺住房的補貼1萬元;購買144平方公尺以上住房的補貼1萬5000元。外地人員在石家莊購買新建商品住房,還可享受本市戶籍居民購房補貼政策及教育、醫療同等待遇。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4月底強調房市「去庫存」後,官方5月頻頻下猛藥救市,但統計顯示,5月份房市依舊低迷,百大房企銷售額雖比4月微幅增加3.4%,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大減33.%。 今年1至5月,百大房企銷售金額1兆4133億元,年減多達44.3%。

MORE

大陸高考7日登場 AI作文題登上熱搜

【本報綜合報導】2024年中國大陸高考7日開考,共有1342萬學生報名。第一門語文考試結束後,「AI、探月工程」入高考作文題登上熱搜。有作家認為,今年的作文題落腳點,都離不開對「人」與日常生活的關注,開拓學生思辨與創新思維。但也有觀點指出,用AI作為高考作文題,對貧困地區考生不公平。 香港文匯報報導,今年語文考試共有六套試卷,其中,北京、上海、天津三地語文試卷自主命題,作文題目單獨命制;其他省分高考語文試卷由教育部教育考試院統一命制,包括全國甲卷、新課標I卷、新課標II卷三套。 其中,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命制的試題共3道,包括「真正的相遇」、「答案與問題」、「抵達未知之境」。三道作文題均不在審題立意上設置門檻,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在題目說明中,互聯網、人工智能、嫦娥四號、天問一號太空之旅等字眼也入題引導考生思維。 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王寧說,「今年的作文題時代性鮮明。互聯網時代科技迅猛發展,人文思考顯得尤為重要。作文題很好地捕捉到了這一點。」 北京卷作文仍為二選一,以「歷久彌新」為題目,寫一篇議論文;以「打開」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天津卷關於「被定義」與「自定義」,上海卷是聚焦「認可度」。 專家表示,今年的作文題與考生生活息息相關,每道題可寫的空間與切入角度都很多,學生既可以書寫時代主題,也可以結合個人生活與學習,從身邊具體事例談起,表達個人成長中的感悟與思考,彰顯直面成長、勇立潮頭的青春擔當。 2024年大陸高考7日登場。圖/新華社 此外,今年吉林、黑龍江等七個省開啟了首次新高考,採用「3+1+2」模式,旨在為學生提供更靈活的選擇。與此相應,一些地區在志願填報和錄取批次上也進行了改革,簡化為本科批次,取消了一本、二本的區分。 明報報導,去年網上初掀AI試寫高考作文熱,今年AI更是進入考題。專欄作家葉克飛撰文指,題目探討個體、社會與AI之間的關係,充滿思辨性,也相當開放;其他試卷的作文題,也都以「人」為依歸。 也有觀點指出,用AI作為高考作文話題,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考生有失公允。微博用戶「王小展」說,不知道高考作文出題人在設立關於AI的題目時,有沒有想起過貧困學生,「我大概能猜到這個題目想拿高分就是引申到人工智能與人類文明的辯證和思考」。 另據香港01報導,北京、廣東、海南等多地將首次啟用AI技術協助監考。湖北襄陽的考場在今年多出通過安檢門須抬腳的規定,防止考生將手機藏匿在鞋底帶進考場。遼寧錦州考場、武漢考場皆在智慧安檢門安裝15至20公分的隔離墩。

MORE

兩岸貿易逐月回溫 今年前5個月貿易額年增8.2%

【中央社台北訊】中國海關總署7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兩岸貿易額為1092.3億美元(約新台幣3.5兆),年增8.2%,且無論是貿易總額、進出口的年增率都較今年前4月增加,兩岸貿易關係逐月回溫。 今年前5個月,兩岸貿易額為1092.3億美元,年增8.2%;台灣對中國出口799.44億美元,年增8.1%;台灣從中國進口292.85億美元,年增8.5%。台灣對中國享有貿易順差506.6億美元。 以上三項年增率,相較今年前4個月分別增加2.9、2.5、4.2個百分點。 今年前4個月也比前3月出現明顯恢復,顯示台灣與中國貿易關係逐月回溫。 從單月看,今年5月,兩岸貿易額為242.68億美元。 其中,台灣對中國出口177.21億美元,年增17.5%;台灣從中國進口65.47億美元,年增25.5%。

MORE

陸銀行分支機構加速退出市場 2024年前5月年增3成

【中央社台北訊】中國大陸銀行分支機構正在加速退出市場,據中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金融許可證訊息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已有1257家銀行業分支機構退出市場,年增30.41%。 中國媒體澎湃新聞7日報導指出,在退出市場的銀行分支機構中,農商行、農信機構占比較大。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2024年前5月,共有527家農商行分支機構退出,占比41.93%;有266家農村信用社及其分支機構退出,占比21.16%。 退出的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村鎮銀行分支機構數量分別為227家、94家、82家、34家,占比分別為18.06%、7.48%、6.52%、2.7%。此外,還有16家外資銀行分支機構、6家政策性銀行分支機構、5家農村合作銀行分支機構退出市場。 報導還指出,銀行新設機構的數量也在減少。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數據顯示,2024年前5月,僅有894家銀行分支機構設立。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婁飛鵬分析,目前銀行業淨息差處於低位,盈利能力下降,加大資本補充壓力,需要通過優化經營管理來降低成本。在線上金融服務渠道已經廣泛普及的情況下,減少網點有助於降低銀行的經營成本。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也表示,隨著金融科技蓬勃發展和客戶行為變遷,銀行物理網點的調整和優化不可避免,不肯做出改變、不適應時代趨勢的網點勢必被淘汰。

MORE

大陸經濟疲軟 5月進口驟減國內消費力低迷

【中央社/上海專電】中國大陸海關總署今(7日)發布5月進出口貿易數據。數據資料顯示,5月出口總值年增率7.6%;進口總值年增率放緩為1.8%,較4月掉了6.6個百分點,顯示國內消費的脆弱性。 中國海關總署官網今天發布5月進出口貿易數據(按美元計)。數據資料顯示,5月進出口總值5220億7390萬美元(約新台幣16.8兆元),相較去年同期增加5.1%。 5月出口總值年增率7.6%,連續2個月呈正成長,相較4月年增率1.5%,激增6.1個百分點;5月進口總值年增率1.8%,相較4月年增率8.4%,驟減6.6個百分點。 從進出口國家、地區來看,中國1至5月對歐盟、美國累計進出口總值,皆較去年同期衰退,累計年減率分別為4.5%、1.4%。中國1至5月對越南累計進出口總值年增率達21.9%;對菲律賓則為負成長,累計年減率6.4%。 圖/記者張睿杰 路透報導分析,中國5月出口總值成長快速,顯示工廠正在設法找海外買家,這可為經濟復甦提供一些支持;去年美國、歐洲等地由於通貨膨脹、利率等問題,壓縮了外部需求,這也導致去年數據基期較低。 中國5月進口總值成長速度放緩,進口總值年增率從4月8.4%驟降至5月1.8%,顯示國內消費疲弱、具備脆弱性。房地產危機依然是拖累中國經濟復甦最大原因,投資者、消費者信心低迷,進而削減了消費力道。

MORE

中國3至5月均溫攝氏12.3度 創63年來新高

【中央社/上海專電】中國大陸3至5月全國平均氣溫攝氏12.3度,創下1961年以來最高紀錄。專家預測,今年夏天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將較過往同期偏高,且高溫天數偏多。 中國氣象局專家朱定真在央視新聞報導中表示,中國3至5月全國平均氣溫較過往同期偏高,往年同期平均氣溫10.9度,3月氣溫偏低、不到1度,5月偏高1.1度。 他指出,3至5月中國全國平均氣溫創下1961年以來新高,前次測得最高紀錄落在63年前。 朱定真推估,由於偏暖趨勢主導,今年夏天在部分地區可能出現熱浪。 他表示,今年夏天大部分地區氣溫將較過往同期偏高,且高溫天數偏多。 華北、華東南部、華中南部、華南及新疆等地區可能出現階段性高溫熱浪,必須提前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準備工作。 朱定真強調,中國去年出版1份氣候變遷藍皮書,其中提到中國夏季平均氣溫創下新高、沿海的海平面高度創下新高,及冰川末端退縮距離創下新高,這些事證可以看出氣候系統持續變暖中。 他指出,透過海平面溫度、海平面高度、高原積雪變化、兩極積雪變化,以及大氣環流分布等氣候模型參數,可觀察出未來幾年整體氣溫變暖趨勢沒有減弱。

MORE

香港局勢改變 兩位海外法官辭任香港終院法官

【中央社/香港專電】香港終審法院證實,兩名海外法官辭任終院非常任法官,辭任是因為「香港政治狀況」。行政長官(特首)李家超今(7日)早對此表示遺憾,重申法院的獨立公平審判不會受到干預。 終院表示,非常任法官郝廉思(Collins)和岑耀信(Sumption)已向特首提出請辭。 83歲的郝廉思和75歲的岑耀信都是前英國最高法院法官;兩年前,英國方面也有兩位法官辭任香港終院非常任法官。 有香港媒體報導,郝廉思的代表接受查詢轉述,辭任是因為「香港政治狀況」,但強調對香港終院及法官的獨立性充滿信心。 圖/unsplash 兩人辭職後,終院的海外非常任法官由10人減至8人,李家超發表聲明,對兩人的辭任表示遺憾。 他並說:「香港已由亂到治,市民依法享有的人權和自由沒有任何改變,法院獨立公平審判案件不受干預沒有任何改變,唯一不同的,是國家安全已得到更有效保障,香港的安全和穩定得到更有效保障,市民安居樂業得到更有效保障。」 終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及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也對兩人的辭任表示遺憾。 張舉能說,現時終院有4位本地非常任法官和8位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非常任法官,香港將繼續任命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合適人選出任非常任法官,終院會繼續履行作為香港最高上訴法院的憲制角色,不會因其法院人員變動而影響運作。 圖/unsplash 香港於2019年爆發「反送中」運動和其後實施國安法後,美國方面宣布制裁香港特定官員,包括時任特首林鄭月娥、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警務處處長鄧炳強等人,其後擴大制裁對象至警務處高層。 去年底,美國參眾兩院有議員提案,要求白宮檢視對香港官員的制裁,把更多涉嫌違反人權的官員納入制裁名單;被點名的有49人,包括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及張舉能等多名法官和裁判官。

MORE
/20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