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經典人物34】美聲界搖滾巨星 修爾 以歌藝昇華人性 | 人間福報

【經典人物34】美聲界搖滾巨星 修爾 以歌藝昇華人性

THE MERIT TIMES
文/楊慧莉
字級
收藏文章
23觀看次
對修爾而言,演唱會是一個神聖的儀式,能洗滌人心,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圖/StubHub
在這張專唱民謠的專輯封面,可以看到修爾的樣貌神似「超人」。圖/Spotify
修爾來自唱詩班,歌藝從小練就。 圖/Pexels
圖/Business Live
修爾和法國假聲男高音雅洛斯基(右)曾反串合唱。 圖/Bridgeman Images
修爾師從以假聲男高音和指揮巴洛克音樂遠近馳名的比利時音樂家約克伯。圖/推特
文/楊慧莉

德國假聲男高音修爾從年輕到中年,樂迷滿天下,他唱的《阿里郎》,感動許多韓國人。他音域寬廣、歌聲聽來無性別,終其生涯中,功夫紮實,也不忘創新突破,只為了一個目的……



步步為營

善用天賦

淨化人心

安德瑞斯‧修爾(Andreas Scholl, 1967-)來自德國,因擁有獨特嗓音和演出深情而擁有廣大樂迷,是當今最有名的假聲男高音之一;在過去三十年假聲男高音的復興上,扮演重要角色。

聲音獨特外型好

比起過去,現在有愈來愈多的假聲男高音,而修爾有如這個領域的搖滾巨星。他發行的許多專輯都在古典樂榜單上名列前茅。此外,他相貌堂堂,身高超過六尺,長得英俊。好看的外型加上一副辨識度高的自然純淨嗓音,曾被形容是「美聲界擁有天籟嗓音的克拉克‧肯特(超人)」。

一九九五年,修爾在英國古典樂頒獎典禮上獻唱一夕成名。二○○五年,他成為首位在英國知名古典音樂節「 Last Night of the BBC Proms」演出的假聲男高音。他對自己的強項很有自知之明,「我知道自己有一副很獨特的嗓音,那是一種天賦異稟,某種程度來說,違反身體自然狀態。人,通常不會那樣唱,但我很幸運有此嗓音。這種音質模糊了性別界限,讓人聽了為之動容,非常直接,難以學習。」

啟蒙老師說了算

修爾出身天主教音樂世家:母親彈奏曼陀林樂器;父親會彈奏管風琴和鋼琴、擔任唱詩班指揮,還有一副優美嗓音,本想在歌藝上鑽研,只是那並非二次大戰後的德國當時的生涯選項;姊姊則有女高音的長才。他七歲時,就遵循家族傳統,加入德國第二古老的唱詩班,而其姊是第一位獲准進入這個唱詩班的女生。事實上,修爾父母雙方家族數代都披上男童唱詩班的衣袍。

德國的男童唱詩班裡有一項傳統,如果有人開始變聲,就不能再唱,一年後再根據變聲後的結果,重新以男高音、男中音或男低音加入唱詩班,所以假聲男高音的歷史並不悠久。

修爾十三歲時變聲,指揮卻對他說,「你不用停唱,就唱過這段時間吧!」讓他覺得幸運,也因此保留了他的聲音。他的歌唱老師跟他說,「你的童音不在了,比較接近假聲男高音。」那是他第一次聽說有假聲男高音。老師給他放了當時知名假聲男高音的卡帶給他聽,讓他對這種先前從未聽聞的領域有所了解。

拜師學藝定志向

此刻,修爾仍前途茫茫,他去服兵役一年。不僅古典樂,他也深受當時流行樂手的影響,如英國寵物男孩樂團,結果跟一個朋友躍躍欲試,發行了一張專輯,卻只有兩首單曲問世,最後都沒造成流行。

儘管流行樂發展未果,修爾同時間也去參加入學試鏡,獲准進入瑞士巴塞爾的聖歌學校( Schola Cantorum)就讀,師從古樂大師李維特(Richard Levitt)和約克伯(René Jacobs)。約克伯是比利時音樂家,以假聲男高音和指揮巴洛克音樂遠近馳名。

聖歌學校走老式風格,卻是研究巴洛克音樂最好的地方。那裡的教育體系很傳統,卻也深入,讓修爾一開始覺得有些吃力,但也很深具啟發性。念了幾個月後,他的人生方向就逐漸清晰了。

舊曲新唱要感動

起初,修爾專注於傳統巴洛克假聲男高音的曲目。他發現巴洛克音樂有著強烈的即興表演特性,所以在教法上沒有固定的規則,他只要模仿老師,過段時間再慢慢從老師的表演中解放出來。

修爾從一開始走入演唱事業就懂得要突破框限。舉例而言,當他演唱韓德爾或韋瓦第的曲目時,就得決定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呈現,是要把它變成博物館那樣的宏偉巨作,還是要理出曲目中的故事、字句、情感,讓它與我們的生命產生連結。

他表示,今日音樂家的本事不是還原曲目當時的樣貌,那恐怕是過去的作法,而今是要讓聽眾感動之餘覺得耳目一新,一如其恩師約克伯所言,演唱曲目如果優雅但有點無趣,演唱者要去蕪存菁,說服聽眾好聽在哪,切不可對聽眾說,抱歉,有點無趣,但作曲家就是這樣寫的。



經驗傳承

成功智慧

人人受用

專長於巴洛克音樂的修爾,因演唱音域和興趣寬廣,也創作和演唱了其他類型的歌曲,如歌劇、民謠歌曲等,並演唱和錄製了許多作曲家的新作品。

至今,修爾在假聲男高音領域耕耘超過三十年,堪稱這個領域的開山鼻祖,讓聽眾從不熟悉到接受,甚至喜歡,「那時有些人對男人發出女人的聲音有偏見,我自己在台上就遇過,他們會問怎麼有男人可以唱那麼高,但這些年後,聽眾已有譜了。」

成功來自起步早

事實上,修爾也把假聲男高音的音域帶到一個難以想像之境。不過,一如前輩們都遭責難過,他也遭人非議過。比方說,在演唱歌劇《卡門》的哈巴內拉舞曲(Habanera),或是和法國假聲男高音雅洛斯基(Philippe Jaroussky)反串合唱普賽爾的曲目《我最親愛的,我最美麗的》(My Dearest, My Fairest)時受批評。對此,他反駁,並非要搞笑,而是為了詮釋人性,「凱特‧布蘭琪都能反串巴布‧狄倫,我們怎麼不能反串唱情歌,只要我們立意良好,就能創造偉大時刻,好不好,觀眾可以自己判斷。」

而今,修爾在美聲界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他將此歸功於起步早,「那會發展出不同的自我,一切順其自然。許多美聲界男性同僚也來自男童唱詩班,我們發展出兄弟情誼,訴說著同樣的故事,也與音樂發展出一種很健康的關係,我們唱歌時都充滿喜悅,從來沒有被動受迫之感。」

修爾在唱詩班一直唱到十八歲。期間,不僅讓他很早意識到自己是少數優異歌手之一,也很慶幸唱詩班指揮很信任他,給了他很多獨唱的機會。

如何成為好歌者

一路走來,修爾也見證假聲男高音這三十年來的發展。他表示,現在的競爭比以前大許多,演唱時字正腔圓已不夠,要有自己的藝人特質,就看每位藝人演繹角色的功力;現在光有天使、空靈的聲音已不夠聽,一如老師李維特所言,即便是假聲男高音,也要唱出自己的風格。

修爾認為,比起過去,現在的假聲男高音不用全方位,但要有自己的強項,同時也要開放自己,多方嘗試,因為現在的假聲男高音又細分成許多類別,並朝抒情和更戲劇化的方向發展。

繼承老師李維特在聖歌學校教授「音樂詮釋」課程多年後,修爾現在任教於奧地利薩爾茨堡莫扎特音樂大學,教導巴洛克唱法。他對學生有許多明智的建言,如要有耐心、要有雄心、不斷學習,讓自己有進步;跟比自己優秀的音樂家共事,在觀摩中得到激勵,如此一來就能助己成為一流音樂家。

修爾發現,現在的學生很沒耐心。很多人還沒上完第一學期,就急於表現,將自己的演出放在網站上。但歌藝之路上重要的是在平和的步伐中逐漸成熟。當他回想自己的就學歷程,覺得當時就是充滿熱情和喜悅,完全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自己。

此外,許多人對當一名歌者有個迷思,以為他們是心有靈犀一點通,但實際上養成過程很普通,就是需要很多辛苦練習、準備、腦力消耗和汗水。一如任何領域,想要有豐碩成果,過程必經苦幹實練,無法速成。

為何選擇當歌者

修爾自認多年來除了角色改變,聲音變化不大。他將自己的「長青」歸功於善待自己的聲音,最重要的是,想透過自己的歌聲傳遞歡樂。

除了歡樂,修爾也想透過自己的專長「假聲男高音界」傳遞人性。他表示,有許多時候,我們因擔心太多而壓抑部分個性。比方說,我們很開心看到一個人,想給她或他一個熱情的擁抱,但礙於性別,無法充分表達。因此,不管是哪種性別,恐怕都無法活出他們的潛力,但沒有性別之分的閹伶卻能在舞台上表現他們的人性。

如果演唱者是在舞台上傳遞共通的人性,演唱會對觀眾的意義又為何?

「演唱會就是一種神聖的儀式,在那裡人性獲得轉化。人們聽完一場演唱會後,應該跟他們進去前有所不同。觀眾不必信仰任何宗教,都能受到感動。比方說,我們聆聽巴哈時,便與巴哈產生精神交流。音樂讓我們從日常瑣事中分神,暫拋煩憂,只要音樂響起,萬事皆美。在聽到巴哈的《馬太受難曲》時,歷經一場死亡和痛苦的洗禮,因感動而潸然淚下,這代表音樂移除彼此間心裡的隔閡,大家共享生命的本質。所有人都該離開音樂廳,帶著這番啟發回到社會上,並散播其能量。這就是為何在疫情時代如果喪失這種文化性會有多危險。」美聲界的搖滾巨星這麼說。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