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紀錄片《消失的紫斑蝶》】維繫生物的多樣化與生存環境 | 人間福報

【紀錄片《消失的紫斑蝶》】維繫生物的多樣化與生存環境

THE MERIT TIMES
文/吳孟樵
字級
收藏文章
42觀看次
圖/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
圖/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
圖/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
圖/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
圖/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
圖/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
圖/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
文/吳孟樵

紀錄片《消失的紫斑蝶》導演詹家龍,不僅將長年來的拍攝與紀錄,出版成書《追蝶人:詹家龍與臺灣最美86隻蝴蝶的故事》,也在今年發行紀錄片《消失的紫斑蝶》。



羽化成蝶,是我們對蝴蝶終其一生展現美麗的羽翅之後,飛揚在花間、水澗舞動時的驚豔。但是,隨著氣候暖化與建築物的興起,蝴蝶的生命史會產生哪些變化呢?

臺灣有「蝴蝶王國」之稱,曾吸引許多外國遊客。蝴蝶標本的製作更是在經濟起飛之際,成了輸出的重要經濟象徵。紀錄片《消失的紫斑蝶》導演詹家龍在小學五年級時收到姑姑送給他的一冊蝴蝶圖鑑,自此開啟他對蝴蝶的愛,成為「追蝶人」。保護牠們,成為他一生的職志。

不僅將長年來的拍攝與記錄出版成書《追蝶人:詹家龍與臺灣最美八十六隻蝴蝶的故事》,也在今年發行紀錄片。蝴蝶瞬間展翅的色彩隨著光線多變,閃耀牠們的一生。那必得有耐性的生態紀錄與超高的畫素,試著以大眾可以懂得的語彙說明紫斑蝶。

旁白由創作歌手安溥隨著畫面,以平穩又生動的音調帶領觀眾穿越紫斑蝶一生的軌跡: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紫斑蝶媽媽找尋產卵的地點,一找再找,都是為了紫斑蝶寶寶出生時方便覓食。寶寶成為蛹,蛹的用途是蝴蝶的生存機制,不僅保護了自己、餵養了自己,也具有最天然的方式與更具競爭力的演化。

重新記憶蝴蝶王國

蝴蝶位於大自然食物鏈的底層,是牠們的天敵想要獲取蛋白質的重要獵物。因此,蝴蝶的世界從小即充滿各類危險,也因此,蝴蝶具有幾種保護自己的方式,例如:把卵產在葉片下;聲東擊西藉以逃走;變色模擬成別的生物;產生異味嚇走天敵;本身鮮豔的顏色等於是警告說明自己具有劇毒,勿靠近;假裝已沒性命,等天敵離開,又揮動羽翅。

全世界有兩種蝴蝶會像候鳥一樣隨季節遷徙越冬,一是墨西哥的帝王蝶;另一就是臺灣的紫斑蝶,牠們飛過國道,到達南部度過冬天,聚集的地方被名為「紫蝶幽谷」。因為愛蝶人詹家龍的呼籲,國道高速公路局終於有了「國道讓蝶道」的保護措施,在清明節、紫斑蝶飛返北部之前,於護欄上加裝四公尺的防護欄,並且封閉北上國道三號外側車道,降低車流傷害飛行的紫斑蝶。這項重大的保育創舉,連續吸引CNN、BBC、國家地理頻道與NHK等國際媒體來臺採訪,重新記憶臺灣的「蝴蝶王國」。

呼籲拯救生物多樣性

紫斑蝶在臺灣不是特有種,也不是保育類物種。原本有五種紫斑蝶,最大、最漂亮的大紫斑蝶在一九六○年代消失。詹家龍從時間點研判,是臺灣當時正在經濟發展,各種建築物興起,使得紫斑蝶失去棲息的家園。那麼,剩下的四種紫斑蝶會消失嗎?詹家龍表示:「不會,但我們會失去紫蝶幽谷。」

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曾語重心長地形容氣候變遷是我們送給地球的一份災難性禮物,例如水資源短缺、兩極冰帽面積大量減小、瀕危物種增加等等。他更預言,這些都是可以解決,卻又都是尚未解決的問題。

被喻為現代達爾文的演化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森曾經大力疾呼:「將半個地球留給大自然」。只有守住大範圍的生態系,才能挽回物種滅絕的趨勢。野生動植物是人類續存的基礎,因此,呼籲拯救生物多樣性。

那麼,至少我們看了臺灣紫斑蝶的紀錄片以後,可以更懂得紫斑蝶的生態,嘗試了解地球的共生環境,維繫生物的多樣化,就是保護地球的人類與動植物的生存。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