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家庭 | 人間福報

閱讀

【生活快門】歲月靜好

文/梁純綉 午後遊苗栗日新島,暖陽普照,喜悅之情油然而生。島上有許多小動物亦漫步於步道上,想必牠們也領略了日光的溫煦。走著走著,瞧見涼亭前的柱子上,懸掛翠綠的波士頓蕨,母雞就蹲在草蕨裡呼呼大睡,任憑我在牠身旁尋找角度拍照,牠仍陶醉在夢鄉裡。眼前一切,不就是歲月靜好嗎?

MORE

【心情點滴】特調生活好果茶

文/和雅 吉安家客廳與廚房的地磚膨起破裂,經○四○三花蓮大地震後,傷勢加劇。外子自行動手將兩處地磚全數鏟起清空,流理台四周還需以砂輪機切割。我在灰塵、火花中擔任小工,初嘗從未有過的建地工作經驗。 我們夫妻以三天時間完成剷除、載運至掩埋場登記、安置卸下的地磚等工作,接近收尾時,剛好二妹偕夫婿來訪,我自嘲在「廢墟風」的環境中接待客人。二妹夫妻定居壽豐,住家也有地震災損,所幸經一番整修後,生活機能已恢復常態。 二妹夫婦理解我家狀況,聆聽我們下一步要鋪設新地板的計畫;姐妹倆描述強震發生當下驚恐心情,以及分享舒壓解悶心得。他們專注聆聽與關懷言語,對於我這個「多愁且玻璃心」的人極具「創後修補」作用。 二妹特地致贈鮮採芭樂與自製桑葚果醬。芭樂爽脆,淡紅內裡與淺綠果皮宛如春天田野的清新淡雅;桑葚果醬內含檸檬皮與金桔去籽果肉,口感豐富、層次分明,以冷開水調和,變身為令人驚豔的紅寶石色澤果茶湯,生津止渴,風味獨特。 人生不可能一味到底,而是集合酸甜苦辣,呈現多層次滋味。既然不可抗力之事已然發生,把心情收拾好,面對問題,一步一步解決就是了。感謝二妹夫婦帶來溫馨安慰與真誠祝福,就像那杯「特調」飲品,真材實料,不同果類兼容並蓄,品嘗起來,讓人暖入心坎裡,餘韻無窮。

MORE

【與有榮焉】不貪非分之財

文/小荷 女兒養了兩隻浪貓,連同我也收編一隻。三隻貓咪的飲食都不盡相同,因為我們十分在乎貓咪健康,七年來一直會跟固定的廠商訂主食罐。 那天,便利超商通知可以取貨,女兒要支付現金,店家卻說零元喔。明明就貨到付款,怎會說已經付過?滿腹狐疑的女兒取了貨,回家立刻打電話給出貨廠商確認。這下子換廠商傻眼,不知哪個環節出錯。因為是老客戶,廠商允諾最短時間查清楚後再聯繫,後來廠商告知是系統出狀況。 可怕的是有問題的當然不只女兒一件,但只有女兒電話告知。也因女兒是資深優良客戶,主動告知,廠商才發現,否則,要賠慘了。為呵護三隻貓咪,購買品質優良的罐頭,廠商賺取合理的利潤是應該的,非分之財,我們絕對不貪。廠商連聲感謝,也嚇出一身冷汗,這樣的意外,幸好因為女兒出聲而得以全面徹查止血。 我讚美女兒誠實善良,女兒說:「儘管我這回才買了兩千多元,但廠商生產也要成本呀,何況系統出狀況,不知有多少客戶根本沒預付款項卻被告知零元呢。」誠實是最美的品德,我對女兒豎起大拇哥,當母親的我與有榮焉。

MORE

【往日重現】畢業紀念冊裡的青春歲月

文/張燕滿 前一陣子在老家整理頂樓儲藏室時,赫然發現高中畢業紀念冊。迫不及待地翻開這塵封已久的相本,高中的點滴回憶在腦海中紛至沓來,青澀的、青春的……排山倒海直撲腦門。如獲至寶的喜悅讓我耐住高溫的不適,置身於燠熱的鐵皮頂樓,將自己所屬的班級頁面細細品味再三;意猶未盡,拍去附著在上的灰塵,繼續往前往後一頁一頁尋找認識與陌生的身影。 著軍訓服在籃球場上拉開喉嚨準備軍歌比賽,隨之而來的激昂情緒彷彿我們是一群不讓鬚眉的女軍官;一群臉上畫著濃妝的大女孩,各個猶如妖嬈的仙女般在操場正前方飛舞;一群高雅的大女孩引吭高歌,每個儼然是聲樂家獻唱;一群女兵準備前往射擊場,各個使出解數;科學館前信誓旦旦的期許自己能為台灣的科學研究盡一己之力;那一個個不論是否為飛毛腿也要在操場上體現運動家精神……隨著頁面的更替,代表性的回憶就像魔術師口中的彩帶般源源不絕地湧現。 高中班上同學畢業後,有的繼續升學,有的為達到自己的理想科系再戰一年,有的隨即投入職場,各自有其出路。經過學業、職場、家庭、年歲的洗禮後,每個人在不同的工作岡位,也都有不同的生活展現與生命體悟,當初名列前茅的同學不盡然都有愜意的生活,吊車尾的同學也有順遂得意的人生,默默無名的同學亦是各自精采。 最後,索性拿抹布擦拭封面,因為,我知道它會是我將要瀏覽再三的新物件,也是我想與家中兩位小學妹分享這個幾十年前大學姐的畢業紀念冊。一一介紹那個三十幾年前也和她們一樣的年紀,也在這個校園生活,為升大學而努力不懈,為青春喝采而留下各種英姿的我。 在那個升學掛帥的年代,我竟然能細數這麼多與同學共同的回憶,現在回頭看自己的高中生活,在載浮載沉的升學苦海中若能有同伴同行、鼓勵,還是能安然挺過!

MORE

【女子生活學】與老母親約會

文/曾箏 很久很久以前,我就跟老媽媽說要買輪椅帶她出門。她總是說不要,似乎是嫌坐輪椅不好看,還說出門有什麼好的,不如在家舒服。比同齡人老化更快的她,今年腿腳更加不便,幾乎是足不出戶。 舅舅對她說:「買個輪椅好,可以跟著孩子一起出門,走走看看很好的。」契機出現,老媽堅持不肯買輪椅的想法終於鬆動了。 在一個黃道吉日,我們一同挑選了輪椅,當天我就推著老媽到大學裡散步,就像遊車河一樣,一路上看到不少高齡長者坐在輪椅上,也許是外勞、也許是子女,推著、走著。在晴朗但不炎熱的午後四點,行至便利商店買了點心,在湖邊停下,邊吃點心邊聊天,像是野餐一樣,偶爾,老媽下來走走,練習一下腳力,我們都對這台體重八公斤的輪椅感到滿意。 從兩隻腳到三隻腳、四隻腳,三、四隻腳的材質形式或有變化,一開始還講究美觀,愈來愈趨向穩妥可靠,這次哄著加買在家使用的四爪手杖,讓老母親起身與行走時,髖關節較為不痛,她愈用愈滿意。 更為開心的可能是我。母親添了新玩具,其實是另類的戰袍,日後我便能推著母親,或去賣場採購物品,或沿著捷運路線採集都會風情,有閒情逸致時,來個野餐或下午茶,選擇交通與如廁方便的地方,一次一個點,不會累才願意出門看看,平日都關在家中,假日轉換環境,出門走走逛逛,心情或許會開朗些。 默默地找尋適合老人家走動的景點,我們母女的約會,即將開始。

MORE

【教育觀點】給孩子優質的陪伴

文/林彥佑 我始終相信,只要多陪伴,讓孩子在需要你的時候,能夠找到你,能夠給予解決問題的協助,能夠減少孩子的焦慮與不安,那麼就是優質的陪伴法則了。 隨社會及教育風氣的開放與進步,我們益發感受到親子教育的重要。有許多研究都指出,如果親子互動是有溫度且頻繁、活絡的,對於孩子的心智成長、品格陶治及所散發出來的氣質,都會是正向的,且此研究的後續追蹤,發現是有極高度相關的。 我目前在國小服務,眾所周知,國小中年級之前,正是培養良好親子關係的重要時刻,到了高年級後,孩子的陪伴關係會從家庭慢慢移到同儕、心儀的對象。因此,在談論親子教育的場合,我總會大力推動教養觀、教育觀、生活觀,期待家長和孩子能一起共學共成長。以下是一些日常親子互動的方式,可供家長們參考。 一、親子共讀、共寫:閱讀與寫作的重要性,已被證實為會影響孩子課業學習與人格陶養的重要關鍵之一,因此,家長不妨陪著孩子一起共讀共寫,或者畫畫、學習才藝。倘若沒有時間完整閱讀,不妨讀單篇文章,或一起寫寫字、寫寫句,甚至陪伴孩子完成回家作業也是可行的。在家裡,也可以布置一些與書籍、畫作相關的角落,都可以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二、影音欣賞:或許大家會認為,看電視、玩手機在普世觀念中是比較不好的。然而,適時且有意識地放鬆,對身心靈是有好處的。家長可陪孩子一起看優質的電視節目,或是搞笑、輕鬆、幽默的影音等,都是很棒的陪伴。孩子會因此感受到溫度,因而更願意與大人互動。 三、傾聽、聊天:以現代人的忙碌程度,若要下課、下班再繼續閱讀、談論知識性話題,可能會讓彼此感受到壓力。因此,親子間不妨聊聊有趣的話題,傾聽彼此的心事,都是很棒的親子互動過程。有時候,即使什麼事都不做,僅僅只是在一旁看著孩子玩、看著孩子的表情、聽著孩子的聲音,也是很好的親子陪伴。有人曾經說過:「就算什麼話都不說,也不覺得尷尬時,那就是最好的陪伴了」。 四、戶外踏青:偶爾讓孩子接觸大自然,也是親子共遊、同樂、陪伴的好策略。至於出遊形式,也可由親子共同來討論、規畫,順便考驗孩子對行程的熟悉度與掌握度,這對孩子的學習也有積極效果,家長僅需提供想法、傾聽想法,適時介入即可。 五、與教師合作:身為教師,我最期待的便是有一群能時時關心孩子的家長,因為,有了家長的關心,我相信孩子就不容易變壞,一旦孩子沒有變壞,在課堂上就不會有棘手的事要處理。因此,我會希望家長可以陪著孩子看今天的聯絡簿寫了什麼,隨時和老師溝通;陪著孩子看考卷、課本、作業、任務單,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成長。教師都是以學生的學習及人格做為第一優先,因此,好好的與教師合作,可以讓孩子得到最好的照顧。 提及教育,除了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之外,便是家庭教育,也是影響孩子人格性情的關鍵。一天中,孩子只有八個小時在學校,其餘時間,便需由家長規畫符合自身的親子陪伴活動。無論家長的教養觀如何,我始終相信,只要多陪伴,讓孩子在需要你的時候,能夠找到你,能夠給予解決問題的協助,能夠減少孩子的焦慮與不安,那麼就是優質的陪伴法則了。

MORE

【預先規畫】退休生活練習曲

文/莊曉明 距離退休還有六、七年之久,但我從去年開始,進行幾個過渡計畫,好讓自己一旦離開職場後,不會因為終日無所事事而覺空虛。 首先,我開始挖掘家族長輩過去的歷史足跡,從他們求學、成家、就業逐一整理歸納,這些庶民史也是探索台灣早期文化生活的一種考據,有些新奇的發現是值得被記錄下來。我花了一些時間去爬梳相關史料並蒐羅考證,再利用工作之餘,慢慢用文字書寫下來,發表在一些相關刊物上。 為何要做這種吃力的苦差事,其實是年近半百的體悟:「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未來還是留下這種文字資產給下一代,比較有意義。一來讓他們偶爾在懷念我時,還可以透過當年留下的隻字片語去追憶,二來也希望他們能對於自己的根,有更深入的認識。 另外,我也開始接觸一些新領域事物,從閱讀入門,去理解這些範疇的深度。能觸發我的好奇心者,就深入去學習,無法探囊堂奧者,也不勉強自己深研,畢竟退休後的學習不是為了工作或考試,只是要讓自己的頭腦還有隨時更新新知的能力,這階段要達到完全不惑的境界,是有其難度,讓自己快活度過下半生才是省心之道。 感念生活在台灣享受豐沛的醫療資源,健保制度帶給長輩後半輩子完善的照顧,我也發願要佈施,而定期捐款贊助「台灣腦庫」協會也被我列入計畫之一。台灣腦庫的建置是為了防治與研究台灣人的腦疾病,由台大醫學院副院長謝松蒼教授歷經將近三十年,多方奔走下,終於在二○二三年十一月成立。 我在一次演講中聽聞謝教授的說明,才了解台灣人的大腦有非常特殊的基因,必須經由建立台灣人自己的腦資料庫系統,才能解開很多未解之謎。腦庫目前還在草創階段,需要很多奧援,我除了簽署捐獻腦同意書外,也用小額捐款來表達支持。 生命的長度有限,與其留下有價遺產,倒不如讓生命價值永續,我在退休前開啟練習序曲,無起波瀾的悠揚,即使終章只留「滿船空載月明歸」的實相虛空,這一生和煦的能量亦能溫暖來時路。

MORE

【生活快門】明年有約

文/張威龍 春天來了,誰最知道?我想非櫻花莫屬! 經過寒冬的冷冽,櫻花樹養精蓄銳,一個個花苞像是小精靈般,在枝頭亂竄;也不管你春雨綿綿或是陽光朗朗,就是要開個盡興,燦爛奪目!叫懶得出門的人腳底發癢,「輸人不輸陣」地和「數大便是美」的櫻花湊個熱鬧。拿出相機、手機,擺出千嬌百媚的姿態,「喀嚓!喀嚓!」一聲聲興奮不已,一張張精彩萬分! 五月之後,櫻花漸漸消逝,不必傷春已去,花開花落,本是四季輪轉之常情,且保健安康,落「櫻」繽紛處,相約明年再見!

MORE

【教養心得】讓孩子自己動手

文/牧野 日前,七歲的長子說:「媽媽,我好熱。」於是,我很自然地幫他開了電扇。此時我倏地驚覺,我的孩子七歲了,竟仍然習慣「出一張嘴」。沒錯,我的確曾經訓練他學會說出自己的感受,也訓練過他學會操作基礎電器,但是有狀況時,他仍然是選擇開口說,讓媽媽代勞。 我對此感到憂心,一個曾經被老師誇是「小幫手」的孩子,且在我積極培訓下,絕大多數事情都能自理,卻只因我不假思索的「服務」,寵到缺乏主動性;反正只要說出口,媽媽就會動手。 我開始學習放手。孩子說:「我沒有餐具。」為了培養他們的主動性,我將原本置於火爐旁的餐具換到安全的抽屜,請他自己去廚房拿。一開始,孩子不太適應「凡事都要自己來」,甚至臉色不佳,但我選擇假裝看不見:雙手一攤,無能為力。若他不動手開電扇,就要承受高溫;若不自己去拿餐具,就無法吃飯;若不去冰箱拿水果,就沒有水果可以吃。 孩子終究是可塑性高的,費時數周,終於學會了凡事主動,以在家裡「生存」下去。有本書《為了不被孩子氣死,我成了育兒專家》,書上說「讓孩子高興是一種病,得治。」主張不討好孩子。我的兒子已經七歲,不再是嬰兒,委婉拒絕他的要求,並不會造成安全感的不足,反而是邁向獨立的一步。

MORE

【兒時回憶】烤橘子的滋味

文/Ada 到靈鷲山走春,從一位法師手上接過了一顆溫熱的橘子,一顆剛在小炭火爐上烤熱的橘子。冷冷的山上,吃著鹹鹹又甜甜的橘子,聞著微焦微香的橘皮味,腦海中瞬間闖進了一段幾乎要被遺忘的童年回憶。 家鄉位於海邊,家徒四壁的冬天總讓人特別難熬。有時媽媽會在客廳弄個炭火盆,我們幾個小孩就拿了板凳坐在盆邊烤火,雙手爭相放在火盆正上方,然後再用熱熱的雙手溫暖冰冷的雙頰。 最幸福的時刻莫過於家中剛好有橘子了。看著媽媽把橘子頂端的皮剝掉一些,抹上一點鹽巴,然後放在爐上的鐵網上烤。慢慢四溢的橘皮香,魔法般的轉變我們臉上的線條,瞪大的雙眼慢慢變成微笑瞇瞇眼,緊閉的雙唇漸漸合不攏嘴,口水都差點要不聽使喚的滴下來。總是迫不及待的接過媽媽分配好的橘子,總是聽不進媽媽說的吹涼一點再吃。 隨著年紀漸長,物資也豐饒了,反而不太吃柑橘,因為總覺得它太寒。甚至,近年來已很少買橘子,友人送的也常被遺忘在廚房角落。但自從在靈鷲山重溫烤橘子的滋味後,柑橘終於再度翻身成為我的最愛。用電鍋取代炭火爐,偶而也用烤箱,為家人準備暖呼呼的熱橘子,成功複製了媽媽的愛。現在雖然不是圍著炭火爐,也沒有往日孩提時垂涎欲滴的情境,但家人一起剝食分享熱橘子的幸福時光,正堆疊著日後的甜蜜回憶呢!

MORE
/205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