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動物行星 | 人間福報

生活

印尼有紀錄來首例 紅毛猩猩「自製草藥」敷傷口30天痊癒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科學家發現,印尼一隻雄性蘇門答臘紅毛猩猩(Sumatran Orangutan)用植物自製藥膏,並反覆塗抹在臉上的傷口,1個月後傷口痊癒,是有記錄以來首次有野生動物使用藥用植物局部治療傷口。 CNN、BBC等報導,國外2名科學家伊莎貝爾(Isabelle Laumer)、麥克斯(Max Planck)在學術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研究論文,稱2022年6月在印尼蘇門答臘勒塞爾火山國家公園(Gunung Leuser National Park)進行動物行為研究時,觀察到一個特殊現象,一隻名為拉庫斯(Rakus)的雄性蘇門答臘猩猩咀嚼植物「黃蟬」(Akar Kuning)的葉子,接著用手指將汁液塗抹在臉上的傷口。 科學家發現,拉庫斯不僅使用汁液,後來還用了更固體的植物材料,且整個過程持續相當長的時間,因此是有意識地用這種植物來治療牠的傷口。他們還發現,傷口在5天內閉合,1個月後已經完全痊癒,幾乎看不見舊傷。 蘇門答臘猩猩拉庫斯(Rakus)當時臉上傷口非常明顯。圖/美聯社 科學家指出,「黃蟬」在傳統醫學中用於緩解疼痛、退燒和治療痢疾、糖尿病和瘧疾等疾病,還具有殺菌、抗發炎、抗真菌和抗氧化等特性,稱「這可能是一種創新的行為,是迄今首次有報告指出,類人猿物種使用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主動管理傷口。」 據了解,這並不是野生動物第一次被發現進行自我治療,像是黑猩猩曾被觀察到用昆蟲塗抹傷口,但這是野生動物首次被發現用已知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積極處理開放性傷口。 研究人員推測,拉庫斯可能是在和另其他雄性猩猩打鬥時受傷的,這種情況很少見,因為當地食物充足,猩猩間的社會容忍度高,還有相對穩定的社會等級制度,既然很少有機會受傷,拉庫斯又是如何學會療傷呢?伊莎貝爾猜測,可能是從出生地的其他猩猩那裡學來的。目前尚不清楚拉庫斯以前是否自己治療過其他傷口。 圖/美聯社

MORE

哈士奇等不到人認領 逃獄衝屋頂四處張望

【本報綜合報導】美國「亞當斯縣寵物救援中心」(ACPR)收留了一隻看起來有人養過的哈士奇,不過接下來幾天遲遲沒有人來認領。令人意外的是,這隻哈士奇不久後就自己突破籠子跑上收容所的屋頂,讓所方驚呼這或許就是飼主沒有出現的原因。 亞當斯縣寵物救援中心在臉書粉專發文,去年3月他們收留了一隻在外遊蕩的哈士奇,並且取名為露娜(Luna)。工作人員發現這隻哈士奇看起來並不像流浪動物,種種跡象顯示牠曾經有一個溫暖的家。所方原本預期沒多久後露娜就能夠被認領回家,然而計畫並沒有這麼順利。 確定在收容所落腳的前幾天,露娜的脾氣有些暴躁,所方還因此把牠跟其他室友分開。就在抵達後僅僅十天,工作人員發現收容所屋頂上有隻眼熟的哈士奇,確認過後發現竟然就是逃獄的露娜。這一幕讓大家開了眼界,心想或許這樣的逃脫技巧,正是飼主遲遲沒有現身的原因。 直到一年多過去,當初調皮的露娜幸運找到了寄養家庭。專門負責寄養計畫的協調員布里安娜(Brianna)表示,露娜真的是他見過最最最chill的哈士奇,無法想像他是如何度過在收容所的日子。 從寄養家庭分享的照片可以看到,露娜最喜歡靠著牆壁在地板上休息,一天當中有90%的時間呈現「省電模式」。不過只要一發現牽繩就會醒來活蹦亂跳,可愛的模樣瞬間融化大家的心。

MORE

黑面琵鷺全球普查 台灣是最受歡迎度冬勝地

【本報台北訊】黑面琵鷺是冬候鳥,每年秋冬由北方遷移來台度冬,台灣是全球黑面琵鷺最大的度冬區。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在臉書表示,曾一度瀕危的黑面琵鷺,全球族群數量逐漸增加,今年增加355隻,2024年全球黑面琵鷺數量破紀錄。 林保署表示,為守護黑琵,每年1月香港觀鳥會都會聯繫各國進行「2024年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今年統計出爐,全球數量共計6988隻。 其中,台灣在普查期間共調查到4135隻黑面琵鷺、占59.2%,仍是黑面琵鷺喜愛的度冬勝地。 這次觀察也發現,台灣濁水溪口(彰化雲林交界)及屏東的數量有明顯增加,林保署指出,顯示黑面琵鷺有往南北棲地擴散移動的現象。 林保署表示,台灣度冬的黑面琵鷺超過9成集中於西南沿海地區,其中台南數量最多,有2088隻。 台灣的數量首次微幅下降,確切原因尚不明,但因2011年也曾經大幅減少,次年持續調查結果又回升,顯示族群調查仍須看長期趨勢。 林保署表示,台灣將持續與各國一同守護黑琵,作為包括創造棲地,將與縣市政府合作,以「生態薪水」鼓勵漁民參加生態服務給付方案,將完成收成的魚塭再利用,作為黑面琵鷺的安全覓食地。 第二是持續救傷,2023-2024年台南市野鳥學會和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共累計救援86隻黑面琵鷺,其中25隻經救援後已野放。 第三是關注棲地品質,受傷黑琵多為肉毒桿菌毒素中毒,由於西南沿海冬季易高溫及雨水少,極端氣候加劇也可能使棲地環境中的肉毒桿菌產生毒素的機會增大。 林保署表示,感謝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全台各鳥會及保育團體等超過百名的調查員,一同合力完成台灣的普查工作,也希望更多漁民加入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一起維護候鳥在台灣度冬期間友善的覓食環境。 林保署提醒,若民眾發現黑琵受傷或其他特殊情況,可直接向當地縣市政府通報,以便及早發現問題。

MORE

虎斑貓最愛的時光 天天待魚缸旁看鬥魚朋友游泳

【本報綜合報導】虎斑貓凱西(Cashie)被飼主從收容所領養,來到新家後就對房間的小型水族箱相當有興趣,尤其迷戀其中的鬥魚「紫羅蘭」(Violet),凱西喜歡坐在魚缸旁邊觀賞紫羅蘭游泳的模樣。 凱西沒有把紫羅蘭當作食物或玩具,從未對牠伸出過魔爪,每天只是靜靜坐在魚缸前,看著紫羅蘭游來游去,似乎僅僅喜歡感覺有牠的陪伴。即使飼主將魚缸換位置,凱西仍會跑到旁邊和紫羅蘭度過一天中大半的時光。 在這期間飼主搬過一次家,將水族箱放在架子上,這導致凱西無法坐在魚缸旁,甚至讓牠發出不滿的叫聲;於是主人給牠搭了一個能爬上架子的貓塔,並在魚缸旁放了一塊座墊,讓凱西能舒適和紫羅蘭作伴。 某天紫羅蘭過世了,飼主把水族箱移除,凱西仍每天持續尋找紫羅蘭的身影,盯著已被清空的魚缸原址不時嗅聞,神情看起來很寂寞悲傷,甚至發出微弱的哭聲,讓飼主感到相當不捨心疼。 圖/tiktok almondandcashie 看到傷心的愛貓,飼主決定為牠再養一隻魚,甚至買了42公升的大型水族箱,做了更多飼養鬥魚的功課,並意外找到一隻和紫羅蘭長得很像的鬥魚,同時也採購更高的貓塔讓凱西能親近魚缸。 當凱西看到全新的水族箱以及牠的新朋友,又驚又喜衝進房間爬到魚缸旁邊,目不轉睛地盯著新的鬥魚,很高興又有魚友的陪伴了。網友表示沒想到貓和魚也能有純友誼,也讚歎飼主對貓咪的貼心。 @almondandcashie have you ever seen a cat & fish be friends? ❤️ #catsoftiktok #catlover #friendship #lovestory #love #cats #rescuecat #bettafish ♬ another love - ✨️

MORE

是愛的奇蹟 癱瘓汪天天水療幾個月後開始行走

【本報綜合報導】一隻年邁的哈士奇因老化導致後腿癱瘓無法行走,飽受病痛折磨的牠性格從開朗樂觀變得憂鬱,但飼主不放棄天天帶牠在自家泳池內進行水療復健,幾個月過後奇蹟出現了,哈士奇竟治好了癱瘓恢復正常行走。 美國有一隻哈士奇名叫肯恩(Kane),因為上了年紀的關係後腿逐漸癱瘓,看過獸醫後也沒辦法開刀治療,從此再也無法開心跑跳走路,但牠的飼主並不放棄,每天都帶著牠在自家游泳池內進行水療,就算是可能無法恢復行走能力,但至少希望能夠借助水的浮力讓肯恩舒服一點。 圖/Youtube KRONC27 沒想到飼主每天不懈幫愛犬做水療的行為竟引來奇蹟,肯恩就這樣每天泡在水中1小時進行復健,身體狀況開始出現改善,疼痛狀況也減少了,這也讓飽受病痛纏身而每天憂鬱的肯恩開始變回開朗可愛的模樣,每天最期待的事情除了吃飯之外就是跟爸爸一起在泳池內玩耍。 經過幾個月的水療復健訓練,肯恩竟然奇蹟似的從後肢癱瘓恢復過來,成功的可以在草地上散步,如此的奇蹟讓肯恩的飼主忍不住落淚,並將之前肯恩在泳池內進行水療的紀錄片貼上Youtube,吸引超過6百萬名網友觀看,網友留言表示「這就是愛所產生的奇蹟」、「有愛的飼主就能讓老狗重生」、「看到肯恩最後能走路的模樣好感動」。

MORE

知道媽媽在睡覺 下雨阿金收多件衣服回客廳

【本報綜合報導】大多數狗狗可以通過訓練來引導牠們做出特定行為,但一般人頂多就是教牠們握手、坐下,要達到像工作犬的優秀表現還是得靠天份以及專業。有飼主分享自家的黃金獵犬一發現外頭下大雨,竟主動跑去把衣服收進來,聰明程度高網友說沒白養。 飼主提到自己當時正在睡覺,外面突然開始下起大雷雨,畫面中可以看到家裡的黃金獵犬察覺到天氣變了,有點不安的東張西望,跑到房間想找主人,看見她正在睡覺,竟然自己跑到陽台把晾在外面的衣服收下來,再一件一件放到室內的沙發上,收拾完後又跑回主人房間靜靜趴著等她起來。 圖/取自微博 阿金知道下雨會淋溼衣服舉動讓網友直呼不可思議,紛紛留言:「這麼棒的狗狗值得一個大抱抱」、「主人誇獎狗狗的時候牠真的在笑欸」、「我們家狗說是演的」、「天使狗狗」、「還有一隻貓貓不知道在幹嘛」、「爸媽:老了誰照顧你? 請看VCR」表示狗狗聰明又乖巧之外,被主人誇獎後露出笑容的反應也非常可愛,有這麼懂事的毛小孩可以說是家裡的一大福氣呢! 女飼主表示,狗狗應該是平常看她的樣子學會收衣服,對於毛孩貼心的行為感到相當欣喜。圖/取自微博

MORE

搜救犬「木蘭」病逝 領犬員淚崩感謝此生相遇

【本報新北訊】新北市消防局搜救犬「木蘭」從初級到高級認證都一一過關,參加多次救難任務,但卻難敵病魔,日前癌逝讓打火兄弟也不禁唏噓難過,領犬員賴冠潔更是「眼淚變成了瀑布」。 花蓮強震,許多搜救犬在險惡環境中穿梭,不畏落石等危險,讓人們在新聞報導中看到牠們的勇敢與努力,而曾出生入死的搜救犬木蘭Mulan卻已解除任務了。 木蘭2018年出生不到半年就到了新北市消防局受訓擔任搜救犬,而牠幸運遇上了愛狗成痴的領犬員賴冠潔,她們就共同為了國際搜救犬組織IRO瓦礫堆搜索搜救犬認證,一起前進。 一人一犬相互信任,展現了人犬間信任,一路過關獲瓦礫堆高級認證,並創下新北市消防局搜救犬從初級至高級認證皆100%通過紀錄。 也因此,從山難、列車翻覆到地震等災害,都可以看到領犬員牽著搜救犬救災身影,希望儘速找到生還者,與天爭命,因此,細數過去參與重大勤務,包括2017年蝶戀花遊覽車翻車事故、2018年花蓮大地震、2021年虎豹潭事故、2023年卡努颱風南投仁愛鄉土石流。 新北市消防局搜救犬「木蘭」(左)因確診惡性肥大細胞瘤病逝,曾在多次災難中出生入死執行任務的英勇身影已無法再見。圖/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只是,木蘭2022年6月發現胸部有硬塊,經手術切除後做病理切片,該腫塊為皮膚肥大細胞瘤,已是第2期癌症且有區域淋巴結轉移,木蘭在消防局不放棄下,積極治療,但去年惡化,開刀手術住院治療,今年4月24日病逝。 由於木蘭死前的2個月因癌細胞有侵蝕到神經系統及呼吸系統跡象,四肢無法自由行動,4月時,癌細胞已往胸腺神經與些許胰臟蔓延,但領犬員們仍為牠準備了行動輔具以及拍下互動不易的影片,彙整成牠燃燒生命般走馬燈的一生。 而木蘭病逝貼文迅速在打火兄弟的臉書Facebook散播著,留言字句中充滿了唏噓,有人說「捨不得啊,都還記得他奔跑的模樣,哭哭」、「反覆看著這支幸福洋溢的影片,含著淚,也帶著笑。木蘭無疑是幸運的,因為她遇見了冠潔最佳拍擋」、「木蘭結束任務了,沒病痛了」。 賴冠潔在臉書貼文,木蘭被癌症惡整了好幾個月,「慢慢的無法站立,慢慢的無法行走,慢慢的無法抬頭,連最後一支能撥動奴才起床的左腳也慢慢的…而你選擇在我們連假的第1天,緩緩安詳地離去了。沒有發生任何恐怖的病徵,但卻非常突然,感到欣慰的同時,眼淚就變成了瀑布」。 她說,「謝謝讓我遇見你的老天爺,讓你成為我生命中第1隻搜救犬」,你用短短不到6年的時間,重新定義了木蘭這兩個字,認真、果敢、不屈不撓、非常厲害的搜救犬、真實的英雄、生命鬥士,何其有幸,與你相遇,永遠為你感動驕傲。 新北市消防局搜救犬「木蘭」罹癌病逝,領犬員賴冠潔感性透過臉書表示,「謝謝讓我遇見你的老天爺,讓妳成為我生命中第1隻搜救犬」。圖/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MORE

水下攝影賽 拍猴子竟然奪首獎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提到水中生物,一般人通常最先想到就是魚類,全球最大水下攝影獎「海洋藝術水下攝影比賽」(Ocean Art Underwater Photo Competition),今年稍早公布2023年得獎名單,最大獎「最佳展示」(Best of Show)拍攝的主題卻不是水下生物,而是一隻認真潛泳的獼猴,科威特攝影師阿拉蒂奇(Suliman Alatiqi)在泰國皮皮群島(Phi Phi Islands)拍下這張難得一見的作品〈水生靈長類動物〉(Aquatic Primate),還得到大賽的「肖像」類別首獎。 猴子游超快 難捕捉身影 阿拉蒂奇說,這些皮皮群島的獼猴早就適應環境,善於游泳的牠們,可在水下閉氣半分鐘,短距離內游得比人類還快。除了覓食,牠們也會為了降溫、清潔、玩耍等因素下海;阿拉蒂奇還以一幅群聚的灰三齒鯊的作品〈臥舖夥伴〉(Bunk Buddies)獲得「廣角」組首獎。 阿拉蒂奇聽說泰國獼猴會游泳時,開始記錄牠們的行為,阿拉蒂奇發現,猴子游得很快,因此很難捕捉好的鏡頭,他花了幾周時間耐心拍攝,最終得到他想要的畫面:一隻獼猴明亮的黃棕色眼睛在海中睜大,手伸到前面,長尾巴伸到後面。 波加尼(Peter Pogany)在菲律賓拍攝的作品〈婚禮後〉(After the Wedding)獲得裸鰓類第1名,他表示:「過去2年我在阿尼洛(Anilao)潛水3次,遇到這個物種,很高興發現牠們正在交配。」獲得廣角組第4名的〈面對面〉(Face to Face),則是馬扎雷塞(Giancarlo Mazarese)於印尼拉賈安帕特群島(Raja Ampat)拍攝的作品。 禁AI後製 100%真實 「海洋藝術水下攝影比賽」由《水下攝影指南》雜誌(Underwater Photography Guide)主辦,總獎金12萬美元(約新台幣389.5萬元),今年為第12屆,共收到來自90多個國家地區的數千幅參賽作品,展示前所未見的行為、迷人的黑水場景、有關海洋保護的鼓舞人心的信息、巧妙的照明技術和令人驚嘆的動物肖像,慶祝不斷發展的攝影技巧和技術進步。 為了回應人們對人工智慧如何改變照片的日益擔憂,主辦單位本屆加設禁AI後製條款:「儘管人工智慧(AI)革命迅速改變全球攝影格局,但今年的獲獎者證明了人類在攝影領域的創造性毅力,由於新規則禁止在我們的主要類別中使用生成AI圖像,因此這些照片100%真實。」不過有2項組別「水下數位藝術」(Underwater Digital Art)、「水下時尚」(Underwater Fashion)開放後製。

MORE

蒙古野馬全球求存

文/宋玉澄 美國阿薩提格國家海岸公園(Assateague Island National Seashore)有沙灘、溼地和森林,但最吸引人的還是生活在那裡的「野馬」。而這裡的野馬,和全世界各地的「野馬」相似,都源自蒙古野馬種群。 沒有主人豢養的馬被稱作「野馬」,文字定義上沒錯,但美國的這些野馬,其實是家馬的後代,只因逃逸、棄養等多種原因,才成為了生長在野外的馬。 原生地在蒙古新疆 話說回來,世界上過去真的有野馬,其原生地在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和蒙古國西部科布多盆地,按發現的地方,被稱為蒙古野馬或準噶爾野馬,據說已有6000萬年進化史,稱得上是「活化石」。 這些活化石,於1879年被俄國探險家普氏在蒙古發現,因而聲名大噪;兩年後,這種在蒙古、新疆一帶發現的野馬,遂正式命名為「普氏野馬」。 不幸的是,人怕出名,野馬也怕出名,因此在19世紀末,招來大規模的捕獵,再加上戰爭與生態環境的破壞,導致普氏野馬分布區急劇縮小。 外型可說極不上相 據2018年刊登在美國科學雜誌《Science》期刊的研究,認為普氏野馬是地球上最後現存的野馬種群,據研究,普氏野馬曾經遍布西歐和亞洲的大草原,但推測在1969年左右,就已在原始棲地蒙古戈壁地區滅絕,現在倖存的普氏野馬,實際上是脫逃的馴化馬。 這些馴化馬,說起來仍是真正的野馬後裔。普式野馬體型較小,頭大而鈍,頸部短粗,頸鬃短而直立,通常只有一種毛色,主要為啡黃色,到腹部漸漸變為黃白色。嚴格地說,與現代家馬相比,外形並不出彩,甚至可說「極不上相」。 不過,據此生物學家也大膽類推,人類的老祖先,長相應是:頭髮粗短、相貌不俊美、身形應該也不高大。 基因相近不利傳承 二戰以後,各國人工飼養的普氏野馬,數量持續增加中,但由於整個圈養族群,追溯起源僅來自共同的10餘匹野馬,故近親交配所引起的衰弱現象十分嚴重。時至今日,普氏野馬在全世界的圈養數量已達2000多匹,但因基因難免有缺陷,仍處於種群瀕危狀態。 普氏野馬的野生種群,約於1950年前後在中國滅絕,但從1970年末以來,中國陸續從歐洲引回普氏野馬,在新疆卡拉麥里和甘肅武威半散放養殖,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野馬基地。 近年,新疆烏魯木齊市近郊設有野馬公園—或稱作古生態園區,正式對外開放,其內有數匹圈養野馬,十分親人,遊人可近距離觀賞—這種古代生物!

MORE

母貓咪毛色奇特 一圈黑就像霸氣「落腮鬍」

【本報綜合報導】米克斯貓依花色而有不同名稱,常聽到的如:虎斑貓、橘貓、賓士貓,而同時具有黑、白、橘三種顏色的貓被人們取作「三花」,由於這種貓咪毛色豔麗,又通常都是雌性,因此又有「貓界大美女」之稱,然而四川有網友卻分享家裡養的三花貓長相可以說是相當「豪邁」。 影片中的三花貓身上雖然也是黑白橘三種顏色,但是臉上黑色毛髮的部分卻是剛好在下巴生成一圈,就像是留著落腮鬍的大叔,加上牠張開嘴巴打哈欠的模樣也是相當豪爽,讓人很難將牠跟三花美女的形象畫上等號。 網友們看到這畫面也笑說這隻貓咪真的是長得比較「潦草」,不禁聯想到古代的張飛、鰲拜、鍾馗等人物,紛紛留言:「說好的三花大美女呢?」、「可能是三花大壯漢」、「這個咪咪我叫不出口」、「霸氣的顏值」、「別的貓是三花公主,牠是三花主公」也有人覺得三花這副模樣怪可愛的,樣子獨一無二,而且辨識度超高,就算跟其他貓咪看起來不太一樣也沒關係。

MORE
/8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