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說偈-- 不揚己長彼短 | 人間福報

星雲說偈-- 不揚己長彼短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0觀看次
圖/妙顯
常省己過,

不訟彼短,

恆以一心,

求諸功德。

──《維摩詰經》

這四句偈,主要是提醒我們要時時反求諸己,常省己過。

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在佛教裡,不怕犯戒,不怕有過失,最怕的是不肯懺悔。就如杯子髒了,要用清水洗淨,才能再裝水飲用;房子裡塵埃遍布,也要打掃清潔,才會住得安然舒適。外在的環境、器物髒了,我們都知道要拂拭清洗;內在的心靈有了污染,該怎麼辦呢?

懺悔的法水,可以為我們洗清罪業,讓我們恢復身心清淨。因此要「常省己過」,就如儒家有謂「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勉勵我們要時時懺悔、改過。歷來多少聖賢,因勇於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過失而蔚為千古美談。如子路「聞過則喜」,大禹「聞善則拜」;甚至過去的祖師大德,他們從不曾說「我沒有過失」,反倒自豪於「改過不憚」,不怕改正自己的過錯;佛教裡的菩薩、羅漢,也講求隨時觀照自心,懺悔修正己過,而能在道業上有所增上。

當然,過失有大有小,我們常形容一些人「大過不犯,小過不斷」,這是不行的。一個人縱然沒有犯下大過失,但積習不改,小過不斷;不要認為小過不要緊,所謂「滴水雖微,可以穿石」,小過失累積多了,終究也會成為大過。比方順手摘採別人的一朵花,順手拿走他人的一支原子筆,看似不嚴重,但經常順手牽羊、竊盜成習,最後會錯誤地認知別人的東西就是我的,甚至犯下殺人搶劫的惡行也不以為過錯,那就很嚴重了。

「不訟彼短」,佛教有句話說「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意思是要我們經常反省、檢討自己的過失,閒談之間不可談論及他人的是非。經常說三道四、傳播是非者,反而得不到眾人的敬重。為什麼呢?因為「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有時雙方訴訟、打官司,打贏的人真的就贏了嗎?也不盡然,因果、天理自會給予公斷。所以做人最要緊的,就是「恆以一心,求諸功德」。如果我們能時時心懷正知正念,行事之中自然會產生無上功德。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