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21】隨堂開示錄 528 隨堂開示錄─青年勉勵32 如何樹立出家人的形象 5-4 為棲霞佛學院學生開示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21】隨堂開示錄 528 隨堂開示錄─青年勉勵32 如何樹立出家人的形象 5-4 為棲霞佛學院學生開示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7觀看次
圖/資料照片
慈悲要從人的身心裡散發出來,救苦救難,給人快樂,拔人痛苦。圖為佛光山大悲殿(1917落成)內供奉的觀音菩薩聖像。 圖/人間社 記者趙啓超
如何樹立出家人的形象 5-4

為棲霞佛學院學生開示   
時間:2005年10月29日     
地點:南京棲霞寺法堂

〈楞嚴咒〉是我在棲霞山上早殿的時候,聽人家念誦,聽了兩個月之後就會背了。另外,我是反對做經懺的,但是我代替師兄,乃至棲霞山偶爾也派我去做燄口,所以,燄口我也能背。你們不要以為我很新潮,傳統的《梁皇懺》、《水懺》我都能背的;為人家做佛事不能只是看錢,要念得讓人家受益。
說到參禪、念佛,我剛才講,光是打佛七,我就參加了一百五十場以上,也常常跑到金山寺、天寧禪寺去打禪七,甚至每年春季、秋季,寶華山傳戒,雖然我不是老師、戒子,還是會跑去看一下。所以,禪堂、佛學院、戒律堂、念佛堂……的種種規矩,我統統都很清楚。我也曾經要到靈巖山去念佛,只是為了一件事情,沒去成,因為進去那裡的念佛堂要洗屁股,甚至打過屁要洗屁股,上完廁所回來還要換鞋子。我那時候年輕,覺得規矩實在太多,現在想想,覺得還是有道理的。我曾經在法會時見到這樣殊勝的情況,當室內很安靜時,每一個燈光竟然都結出五彩的舍利,但是只要一有人講話、穿鞋子,它立刻就不見了,真是神奇!所謂「一片心香」,「佛法無量義,應以淨為本」,清淨是很重要的。
第七、每天寫字
要練習寫字,不管是鉛筆字、原子筆、鋼筆,或是毛筆都好。除了寫字還不夠,要能寫文章,寫日記也好、寫雜記也好,或是散文、詩歌、小說都好。在我過去的紀錄裡,一天可以寫一萬字以上,最多寫過一萬五千字,因為覺得有興趣,所以就不會感到吃力、辛苦。
各位要練習寫,每天至少要寫一千字。開始寫的時候,可以寫日記、寫雜感,或許你會感到很困難,但是天天寫,寫久了,腦筋就通了,思想、靈感也就來了。或者每天練習寫信,寫給父母、寫給朋友。我看現在一般的年輕人,不會寫文章,倒是寫信都寫得滿相當的,因為是抒情,不管歡喜、不歡喜,總之都能寫得出來。
第八、忍耐是必要的功夫
出家人最必要的功夫就是忍耐,忍耐是大力量,忍耐是大智慧,忍耐是我們的本錢。一個出家人不能忍耐,就沒有力量。忍耐不是你罵我,我不敢回口;你打我,我不敢回手,忍耐是一種智慧,也就是佛法裡所說的「無生法忍」。
說到學佛修行,我也不叫你們了生脫死,修行基本的功夫就是「忍」,在家人都要忍了,何況是出家人呢?外面稍有個風吹草動,就不自在,那是不行的。儒家談到修養,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糜鹿興於左而目不瞬」。如如不動;你罵我,我說:「謝謝,罵得好,我應該懺悔。」你批評我,我說:「好,批評得對,教訓得好,我領教了,謝謝!」先忍之於口,再忍之於面,口能忍,面也能忍,到最後心也就高興了。佛法的「忍」是有層次的,需要歲月的磨鍊和體會。
「忍」的第一個意思是「認識」,認識紅的花、白的花、紫的花;這是銅的、那是鐵的;這是張三、那是李四;這是好的、那是壞的;這樣可以、那樣不可以。不能認識,就會隨隨便便、一塌糊塗。
認識以後還要「接受」,好的當然能接受,不好的我也要能接受;對我有利益的當然會接受,對我沒有利益的,站在道義上,我也要接受、擔當。有的人不能忍耐,一點小事就受不了;有忍耐力的人,即使槍、刀出現在眼前,還是不畏懼。
有一個土匪來到寺院作亂,他說:「出家人,你們真有修行嗎?我這裡有一碗肉,你們如果能把它吃了,我就不殺你們,看你們哪一個人願意吃?」其中一個出家人就說了:「我來吃!」這是大勇敢、能擔當,為了救度眾生,他寧願犧牲自己,把那碗肉給吃了。
「忍」分為生忍、法忍、無生法忍。說到「生忍」,人類如何維護生命,如何生存、生活呢?就是要「忍」。忍就是能認識、能負責、能擔當、能化解;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把煩惱都化解了,把業障都消除了。
再往上學習的是「法忍」。「法」就是一切法,花是法、佛像是法、茶杯是法、桌子、椅子、衣服是法,宇宙世界都是法,用比較好懂的說法,「法」指的就是「東西」;這東西拿走、那個東西怎麼沒拿來,這就是「法」。佛法是法,宇宙萬有是法,是非好壞是法,萬法我都能認識、能接受、能化解、能消除、能擔當,我就有了「法忍」。經典裡常會提到某某人得「法眼淨」,所以「法忍」在修行裡面很重要。
再高深一點的是「無生法忍」。「無生法忍」就是不生不滅,一念不起,無分別智,是涅槃的境界。人要解脫成佛很難,但是在佛法裡,你有勝解,就能與佛接軌。
第九、慈悲是必要的美德
慈悲是出家人必要的美德,所謂「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出家人不能沒有慈悲。什麼是慈悲?慈悲要從人的身心裡散發出來,救苦救難,給人快樂,拔人痛苦。我願意做太陽,給大家溫暖;我願意做和風,給大家清涼;我願意當橋梁,讓大家通到彼岸;我願意做一棵樹木,讓大家乘涼;我願意做一杯水,給你解渴;我願意做一道牆,為你擋風。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就是慈悲。你若貪心,即使得到了,也不是你的;你能給人,人家就會給你。所以,要學習「給」,給一個笑容、給一句好話、給你服務、給你幫忙。
在佛教裡,你布施一百塊、一千塊,只有一百塊、一千塊的功德,但是你沒有錢布施,看到人家布施時,你能感到:「啊!真好!」這種歡喜或許比出錢布施的人功德還要大,因為拿錢布施的人,可能不是真正的歡喜,只是沽名釣譽,而你是發自內心的隨喜,功德就大了。所以,學佛人一定要歡喜,凡事往正面想。
最近我感覺到我們的青年常有一種負面想法,比如我說:「耶!你今天很歡喜嘛!」我用的是讚歎語氣,但是他卻說:「難道我昨天不歡喜、前天不歡喜嗎?你是什麼意思?」人家一句好話「今天很歡喜」,指的是今天,你何必想到昨天、前天呢? (待續)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