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2 在人間歡喜修行 ── 維摩詰經21】╱第六講④ 不計較不執著 超脫有無之外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2 在人間歡喜修行 ── 維摩詰經21】╱第六講④ 不計較不執著 超脫有無之外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8觀看次
磅得叻盧寺佛傳圖之二商奉食(局部)/1925年/柬埔寨磅清揚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文/星雲大師

(十)我、無我不二

說到「無我」,一般人以為人死,才是「無我」。其實不是,我和無我不是兩個,而是一個,舉凡講話、吃飯的時候,都可以有「無我」的體悟。

在歐洲,踢足球是很熱門的運動,經常都是十萬人看一場足球賽,眼睛不停的注視著球場中那一顆來來去去的足球。

正當雙方足球踢得激烈的時候,有一個人看球看得入神,忘記有菸在手,一不小心,香菸觸到鄰座一位男士的西裝。不一會兒,西裝燒起來,男士痛得大喊:「是哪一個人把我的衣服燒了?」

抽菸的人趕緊道歉:「對不起,對不起!是我的香菸燒了你的衣服。」

這樣的事情,若換作是在平常,雙方一定會吵架。但是這位男士因為看球看得忘我,竟然說:「算了,算了!回去再買一件!看球比較重要。」

只是沒想到,火苗並沒有撲滅,火勢繼續延燒到隔壁一位小姐的頭髮。小姐大驚,叫道:「我的頭、我的頭!」

抽菸的人想,是自己闖禍,趕快道歉:「小姐,對不起,對不起!」要是平常,必然是大吵大鬧一番。但是這時候看球重要,小姐也說:「不要緊,不要緊,我回去再買一頂假髮!」

當然,這只是在「忘我」的階段。還沒有到達「無我」的境界,已經能化解一些煩惱,何況是「無我」呢?

《般若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照見五蘊皆空」,即是「無我」。我們若能進一步參透「我」和「無我」的境界是不二,沒有苦惱,就能「度一切苦厄」。

(十一)色、空不二

《般若心經》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說色和空是不二的。色是物質的,是有形有相,有障礙的;空是精神的,是無形無相,沒有障礙的。一般人認為物質是有的,因為有形有相,房子就是房子、人就是人、花草就是花草,而認為空是沒有的,因為它沒有形相。

其實,有形有相的東西,花草、房子、人等,有的未嘗有,因為世間是無常苦空的,總有一天會變壞。無形無相的真心、法身,我們的精神靈魂、自性的世界,雖然看不到,但也不能說沒有,儘管我們在五趣流轉、六道輪迴,但是真心佛性是一點都不會少。所以說有的未嘗有,無的也未嘗無。

多少年前,有一個乞丐討到一點錢,買一張愛國獎券,沒想到中了第一特獎,獎金至少上百萬元。為了將愛國獎券保管好,他藏在做一個乞丐都會有的打狗棒裡。

中了第一特獎,乞丐心裡頭相當高興,心想:從此以後我還要做什麼乞丐呢?棒子丟到大海裡去吧!就這樣,中獎的獎券隨之拋到大海裡。所以,沒有的會有,有的也會沒有。

在有和無之間,我們應該如何自處?有一位音樂家,琴彈得很好,國王對他說:「假如你能七天七夜彈琴給我聽,我就獎賞你十二頭牛。」這個音樂家一聽,歡喜的不得了,想到只要彈奏七天七夜就能得到十二頭牛,便日夜拚命的彈琴給國王聽。

很快的,七天過了,他對國王說:「您承諾要送我的十二頭牛呢?」國王說:「你琴彈過了以後,我什麼都沒有得到,只是一場空歡喜。我先前承諾你十二頭牛,也是一樣,只是給你個空歡喜,彼此彼此。」

一般人認為,有和無是兩個東西,有的不是無,無的不是有;實際上有的就是無,無的就是有。像陽明山上的櫻花,到了冬天,枝上一片葉子都沒有,但是春風一來,山頭盡是百花燦爛。由此可見,「有」的時候忽然「沒有」,是色即是空;「沒有」的時候忽然「有」,是空即是色。空和有是不二的。

「空中生妙有」,要空才能有。比方,皮包裡所以能放很多東西,因為它是空的;房屋所以能住人,因為它是空的;過去我每年在國父紀念館講經說法,假如沒有那樣大的空間,又怎能讓大家聚會聽講?因此,人在有無之間不必過於計較、執著,而要學習超脫在有無之外。

(十二)正道、邪道不二

世間有正法、邪法之分,用究竟的眼光來看,正法、邪法也是不二。好比良藥,吃得不如法,它也會產生副作用;反之,砒霜毒藥,有時候也能為人治病。正如:「正人說邪法,邪法也成正;邪人說正法,正法也成邪。」佛陀的十大弟子當中,許多是從邪道回歸佛法的,但能認為他們是邪道嗎?他們往往在轉念之間,就證得阿羅漢果。

當然,不是要大家以後都去信奉邪道,要重視的是這一轉,「轉」很重要,假如不轉,邪道仍然是邪道;在「轉」之間,兩者才能有交通。

有一個小沙彌不小心踏死一隻青蛙,師父處罰他,說:「你犯了殺生的罪過,這是很嚴重的,該怎麼謝罪?」

小沙彌聽後不知如何是好,師父接著說:「我想,你就從後山懸崖往下跳,以死來謝罪!」

小沙彌聽從師父的意思,獨自來到懸崖邊。當他準備縱身一跳的時候,腦海裡突然閃過一個念頭:這一跳,必定粉身碎骨!但是不跳又違背師父的意思……他不知如何是好,不由得哭了起來。

一位殺豬的人從那裡經過,看到沙彌哭得死去活來,問他:「沙彌,你哭什麼?」小沙彌說:「我因為踏死一隻青蛙,師父要我跳下懸崖,以死謝罪。」這個屠夫一聽,「還得了,踏死一隻青蛙就要跳懸崖謝罪,我天天殺豬,罪過豈不更大?」

念頭一轉,屠夫再說:「你踏死一隻青蛙罪不致死,真正罪過的是我,讓我替代你跳吧!」屠夫話一說完,就縱身往下跳。正當身體往下墜落的時候,天空中忽然飄來一朵祥雲,將他接住,屠夫因而生還。此即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掌故。人生惡念一轉,善念一生,往往能得救。



二、文殊菩薩遣言顯道

在三十一位菩薩發言後,維摩居士問文殊菩薩:「這麼多人對不二法門表示意見,你是上首,請說一說什麼是不二法門?」

文殊菩薩說:「據我了解,世間任何一個事理,都是『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的。在離開語言,離開文字,離開心緣,離開一切的時候,才是真入不二法門的境界。」



三、維摩居士無言顯道

文殊菩薩說過話後,對維摩居士說:「我們都說了,維摩居士,你也說一說什麼是不二法門?」等於演戲,愈演愈見高潮。「不二法門」這一齣戲到這個階段,是要到達最高潮。我們看維摩居士怎麼表現「不二法門」這個高潮?

只見他眼睛一閉,也不開口。大家心裡都覺得納悶,但是文殊菩薩一看,讚歎說:「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這即是後人讚美維摩居士「一默一聲雷」的由來,不講話的聲音比雷響還要厲害。

俗語說:「有理不在高深。」有的人講話,總是滔滔不絕,卻盡是說些無關緊要的話,不如要緊的話說一句、兩句就好,無言勝有言。

我見過一個生病的人,不斷反覆叫喊:「我好痛苦!我好難受!我不能忍耐!」可是旁邊的人聽了卻無動於衷。

另有一個人,不小心被刀子切到手指頭,鮮血直流,只見他趕緊握住受傷的手指,也沒有叫喊,大家看到都擔心的說:「那還得了!」反而給予種種同情、關心。

這麼看來,有時話語很多,無病呻吟,不一定能起效用。好比青年男女交往,男孩子為了追求女孩子,不斷的寫情書,或者口頭讚美:「你是天上的女神!你好美麗,我好愛你!」可是最後,女孩子卻嫁給了一個從來沒有跟他說過「我愛你」的男士。為什麼?因為愛不是嘴上講的,往往「心中愛你口難開」,心中有愛才更重要!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