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迷悟之間》 國寶級 | 人間福報

《迷悟之間》 國寶級

THE MERIT TIMES
字級
收藏文章
26觀看次
自從聯合國訂定國際文化財保護法,許多國家紛紛將國寶級的山川文物向聯合國報備,由聯合國護持。
國寶是國家的文化財,中國第一國寶佛指舍利及兵馬俑,與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瑪哈陵等,都是經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世界奇蹟,已經成為世界唯一而且無可取代的國寶。
一個國家如果懂得重視國寶級的文物,這個國家就已經躋身於世界有歷史文化的國家行列裏了。而能夠成為國寶級的文物者,必有其牽動人心的精神內涵與歷史意義,或以其巧奪天工的建築實體取勝,如中國的敦煌石窟、印度的阿姜達,乃至韓國千年以上的寺院、日本具有藝術價值的佛像等,都受到嚴密的保護,成為國寶級的藝術文物。
國寶級的文物固然要妥為珍藏,對於國寶級的人物,也應該給予尊重、照顧。中國國寶級人物如張大千、齊白石、溥心畬等,都因繪畫的成就名揚國際,成為舉世之寶,為國爭光。
動物中,也有名列國寶級者,如澳洲的國寶「無尾熊」、大陸的國寶「熊貓」、台灣的國寶「櫻花鉤吻鮭」,他們因為數量稀少而被列為保育動物;印度的國寶「聖牛」、泰國的國寶「大象」,則是以多取勝,一提到印度、泰國,自然令人聯想到滿街遊走的聖牛與大象。
國寶受人尊重保護,古今中外皆然,但也有例外者,如一年前阿富汗回教神學士政權,公然毀壞巴米揚大佛,引起舉世公憤。此外,戰爭、蛀蟲、氣候等,都成為國寶之敵。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化古國之一,目前已有二十七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名列世界文化遺產總數之第四位。然而遺憾的是,中國許多國寶級文物至今流落海外,如懷素的金剛經,以及敦煌石窟中無數的佛像雕刻、繪畫等藝術文物,殊為可惜。
文物無處收藏,人才無人聞問,都說明中國人缺乏愛護國寶的觀念。如一代學者蘇雪林教授老來無人照顧,寂寞以終;一代大師黃海岱、陳達,雖然蔣經國總統任內曾經前往拜訪,表示尊重他們的份量,但也並無實際上的待遇。
其實也不一定是國寶級的人物才應重視,只要對社會有所貢獻,乃至在事業上有所成就者,國家都應該愛才,要保護珍惜,而不是嫉才,甚或糟蹋人才,因其成就是屬於大眾的。因此國家應該擬定辦法,每年選出五至十人,讓全民尊之敬之,激發見賢思齊的情操。尤其對於曾獲諾貝爾獎的得主,國家更應該給予應有的定位、尊重與禮遇。
私人有寶,皆知收藏;國家之寶,何以無人重視?佛教的佛法僧三寶,佛寶受人禮拜、法寶供人誦讀、僧寶有人供養。可見宗教比較懂得重視「寶」。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