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當代人間佛教的 新高度和典範 | 人間福報

當代人間佛教的 新高度和典範

THE MERIT TIMES
文/楊維中(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字級
收藏文章
28觀看次
文/楊維中(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我與星雲大師的因緣

1989年,星雲大師帶領「國際佛教促進會中國大陸弘法探親團」訪問大陸,其中有一站,即4月3日上午到達西安法門寺和法門寺博物館。

當時我從大學畢業剛屆滿一年多,分配到法門寺博物館工作,擔任宣教部講解組的組長,而接待星雲大師的講解員是我建議的名單,後由館長決定安排的。大師參觀法門寺的時候,我一直隨行在隊伍的後面觀摩。

當時我還沒有決定要學習佛教、研究佛教,直到1989年10月,才有個初步想法要看一些佛教的書,認真考慮自己未來的人生方向,乃至於後來轉職,成為專業的佛教學術工作者。大師圓寂之後的日子裡,我回憶起第一次接觸大師的這段經歷。

1995年,我到了南京大學讀書,我的導師賴永海教授跟星雲大師的關係是眾所周知的。大約在1998年之後,我跟隨賴教授與星雲大師見過好幾次面,只是當時年輕,沒有直接跟大師說話。但星雲大師很慈悲,只要是參會的,哪怕是年輕的學生,他都會和其單獨照相。

後來有次印象比較深的接觸,是南京大學在揚州辦學習班,大陸的僧尼將近七十多人,星雲大師剛好從台灣過來,為班裡同學做了一上午的開示。那次,我和聖凱法師都是經歷者,聖凱法師在對大師的悼念文章裡也講過這個事情。但我當時還是沒有和星雲大師有過直接對話的機會,想起來覺得很遺憾。

2009、2010年之後,我因為經歷不足,對現當代佛教的研究沒有再接著做,很遺憾對人間佛教的研究就停留在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層面,沒有寫相關的文章,後續佛光山人間佛教相關的總結性、提升性的一些研討會沒有參與。

回憶起跟佛光山交往的點點滴滴,自己作為初出茅廬的學者,得到佛光山的幫助確實很多。第一件比較大的事情,程教授也多次回憶過,其實是我參加過《法藏文庫》的編輯工作。賴教授曾指定我參加一些小的活動,以及南京大學需要負責的一些組織工作。

另一件事就是佛光山編的《普門學報》,大概每年我都會發表一篇比較長的文章,大約五、六篇是有的。

除此之外,佛光山對我點點滴滴的其他幫助也有很多。星雲大師的人格魅力,其他老師都講得很充分,因為自己不太習慣在微信群及朋友圈裡發表文字,所以借此機會表達對佛光山、對星雲大師的敬仰之情。

受益於星雲大師

若將星雲大師以及佛光山的事業放在近代以來,也就是1911年一直到二十一世紀第一個百年和第二個百年前半葉的時空中來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事業確實具有非常重要的典範意義。

這個典範性若放在撰寫佛教史的高度上來總結佛光山的事業和星雲大師的弘法成就,是不是可以通過對佛光山為代表的人間佛教建設的成就和規模,以及世界性的影響給一個明確的定位?或者說,佛教的現代轉型,至少在佛光山的示例中已經確然的、完全的完成了,即佛教的現代轉型意味著適應了現代化的社會。

我想起賴教授經常講的一句話,他是在學術界最早講這句話的人之一。賴教授是這樣說的:「人間佛教是二十一世紀佛教的主流。」1995、1996年我在南大上學的時候,他就預言人間佛教會是二十一世紀佛教的主流。

過了二十多年,現在我們談起新時代二十一世紀世界佛教發展的成就和發展的現狀,是不是可以從漢傳佛教的角度做這樣一個斷言:佛教的現代轉型,特別是從漢傳佛教整體而言,世界佛教的現代轉型確然完成。雖然還有不周之處,但至少我們可以這麼說,佛光山和星雲大師創立了一個成功的現代轉型的典範。

我們緬懷星雲大師,從佛教現代轉型的成功典範和案例這一角度來總結大師的貢獻,可以給其他未完成現代轉型的層面、地區和方面提供一些成功的經驗。我認為這是後星雲時代研究和展望人間佛教時應特別關注的。如果以後有因緣、有時間轉到這個研究上,我就想做這樣一個題目,因為需要對上個世紀一百年的佛教史做歷史的建構和敘述。

整體的人間佛教在二十世紀佛教史當中,乃至於新時代佛教史當中,應當如何表述與總結定位,是我們學者應當關注的。希望可以通過學者的共同努力,把這一論題完善、做好。在未來撰寫進當代中國佛教史的時候,應有非常成熟的表達。至少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這些還是未完成的、有空白點的敘述框架。

在這裡,我再次表達對星雲大師的深切緬懷。(轉載自《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47期,2023年9月)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