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迷悟之間》 供養心 | 人間福報

《迷悟之間》 供養心

THE MERIT TIMES
字級
收藏文章
27觀看次
在佛教裏,要選派一個寺院的住持,所重視的並非能力、才華;當一個住持,最先決的要件,就是要有供養心,有供養心的人才能當選。
確實應該如此!一個寺院的領導人,如果仗著權勢,自我養尊處優,自我公物私用,把大眾置於腦後,這如何得了?就如同一個國家的領袖,他一定要注重民生問題,民間的經濟照顧好,他才能安坐國主的寶位;如果民生發生問題,老百姓絕不會讓你一個人獨自享受。所以歷朝亡國,與民生凋敝,不能說不無關係。
說到寺院的四事供養,首先要看全寺大眾:一、衣服能保暖否?二、飲食能周全否?三、床具用品能合用否?四、湯藥都能調和否?飲食、衣服、臥具、湯藥,如果四事不調,四眾就不能安心辦道。
供養心,如果發自於一個信徒,所謂對三寶要有十供養: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如果是發自一個弟子,應該要以身、口、意三業來供養。供養心,在修道上是一個重要的制度,現在社會大眾也都在提倡供養,例如:做義工的人,他把時間撥出來供養大眾;有勞力的人,他把力氣提供出來服務別人。有的人有錢財,他把財物分散給大家,救助貧苦;有的人用智慧、說話來給人諮商,解決苦難;有的善於言詞,講學說法來開啟大眾的愚矇。這些都是需要有供養心才能做到的事。
所謂供養心,就是一種禮敬。以社會人士來講,你送我一籃水果,我送你一盒蜜糖;你送我一本圖書,我送你一份報紙。所謂禮尚往來,都是彼此供養之意。一個人如果只是接受別人的供養,自我不給人回饋、奉獻,久之必然惹人嫌厭。
供養、結緣,這是增進聯誼,增加彼此的情意。在諸供養當中,當然以心供養最為第一。即使布施財物給人,如果你沒有真心誠意,財物也沒有價值;就算你把金銀財寶捐獻給人,如果沒有歡喜布施,金銀財寶也不是寶貴的東西。
俗云:「秀才人情紙一張」;小小的供養,往往會有大大的幫助。但是人之貪心,只想接受別人的給予,養成了壞習慣,不如發起供養的喜捨心:我把我的歡喜布施一份給你共享,我把我的慈悲分一部份跟你共有。我的房屋雖然不能送給你,但歡迎你可以來住一段時間;我的田園雖然不能送給你,但你可以常常來觀賞、享有。出家的弟子在捨俗披剃的時候,都會發下供養的弘願:「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身心都能供養了,其它還有什麼好計較的呢?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