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29】隨堂開示錄 317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37 和諧社會──與鳳凰衛視劉長樂先生對談 4-2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29】隨堂開示錄 317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37 和諧社會──與鳳凰衛視劉長樂先生對談 4-2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3觀看次
劉長樂(右)到佛光山拜會星雲大師(左)。(2007.01.11)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37

和諧社會──與鳳凰衛視劉長樂先生對談 4-2

時間:2007年1月11日  
地點: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

大師:佛教的普遍信仰,對於國家的武力或許沒有絕對的貢獻,但是對於社會和平、人心安定、社會次序、風氣,卻有正面的貢獻。佛教是愛好和平的宗教,印度阿育王曾經說過一句名言:武力的勝利不能獲得人心,唯有法的勝利,慈悲、無我,才能懾服人心。
早期的阿育王如同中國的秦始皇,侵略各個國家。當他到那許多被侵略的小國巡視時,人民皆帶著仇恨的眼光迎接他。後來他不再以武力侵略,改以仁愛、慈悲對待,老百姓歡迎他的時候,各個都心悅誠服。所以,今後佛教對世界和平也將起很大的作用。
和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願望,強國欺負弱國,大國欺騙小國,是大家所不容許的。直至今日,世界上仍有許多宗教戰爭,但是,佛教在歷史上沒有搞過政治、沒有搞過革命,也沒有發動過戰爭。由於佛教徒能以慈悲、仁愛、互助、尊重、包容做為做人的根本,所以才有隋唐盛世的出現。希望今後中國可以復興佛教,奉行佛法;有佛法就有辦法。未來的中國只要有佛法,人心就會安定;有佛法,社會就有次序;有佛法,民族和民族之間就會和平、友愛,那麼胡錦濤主席倡導的「和諧社會」就有實現的一天。
劉長樂先生:前陣子我跟北京市市長王岐山先生有過一次對話,他告訴我一個非常嚴峻的事實,就是北京大學生的自殺比例,遠遠超過世界所有大城市。另外,我又看到一個數字,就是台灣大學生也有非常高的自殺比例,但是台灣、香港的自殺原因多半是經濟問題,而我認為北京大學生,並不是因為家境或經濟情況遇到挫折,很多是因為信仰危機。所以,我覺得給佛教一個發展的空間,給佛教一個新的歷史定位是很重要的。
大師:佛教在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三武一宗」教難,不只如此,還有太平天國之亂、文化大革命的摧殘。
這個世間需要和平,而和平相對的就是戰爭,你想要和平,他卻想要發動戰爭,這也就是生滅。所以,世間上的一切要能完全平衡發展不太容易,好比白天只有一半,黑夜很快就會來臨;黑夜也是一半,接著白天就來了。生滅的循環、生死的循環、善惡好壞的循環都是難免的,重要的是,雖然佛教在歷史的長河中,遭遇這許多災難,但是佛教不像其他的宗教,它有抗壓力。有人提倡「打倒孔家店」,不久之後,儒家就銷聲匿跡了;而佛教,很多人說要毀滅它,但愈是摧殘它,它就愈堅忍、堅強。
台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時,一尊佛像倒下來,翻了幾滾後又站了起來,讓我們一位法師歎為觀止,他說佛菩薩真靈感,沒有被地震震倒。我說你錯了!佛菩薩是木材做的,倒下來是很自然的事,重要的是我們的信心不能被地震、颱風、各種災難打倒。所以,中國佛教的未來,只要佛教徒信心堅強,必定有美好的前途。
劉長樂先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佛教的復興方面做了一些努力。比方剛才說的寺廟修復、南海觀音的修建;大師也親自參加了南海觀音的開光大典。在此之前,趙樸老提出「五方五佛」的理念,這個理念在無錫靈山大佛、香港大嶼山天壇大佛興建完成後,終於達成。(註:在此所指的中國大陸「五方五佛」是:東方的靈山大佛,南方的天壇大佛,西方的樂山大佛,北方的雲岡大佛,中央的龍門大佛。)
另外,去年在中國的土地上,召開了第一次的「世界佛教論壇」,全世界高僧大德齊聚,不但做了多場演說,還共同發表宣言,大師在論壇上也發表了重要的講話。從此處可以看出,中國社會在對待佛教復興的問題上,已經有了一些基本的認同,當然還需要有更多的認同。
佛教在我們心目中,是一個最正宗、最正統,也是最富有愛心、最善良的宗教,但是如果不能確立它應有的地位,當信仰危機出現時,邪教很容易就會趁虛而入。也就是說,不給正宗或正統的佛教一個名分,它就會遇到許多新的挑戰。這是我們需要面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大師:所以希望大陸的領導人,對佛教要重新估定價值,不可將佛教看作與犯人共。佛教是有歷史的,佛教的文化是豐富的,甚至佛教的般若智慧,能改善人類的生活。
人心的安定、社會的次序,需要佛教的五戒十善、因果報應、輪迴思想助其一臂之力。因此,一個國家懂得利用佛教,會得到很多利益。以「因果報應」來說,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這對教化社會人心具有很大貢獻。又如佛教的「輪迴」,若人懂得生命是不死的、有來生的,就不會做壞事,因為做了壞事,來生就要受報。所以「輪迴」給予人生善美的希望。
佛教有存在的價值、有運用的價值。目前有很多人在研究「宗教比較學」,我也希望每個國家、每個政治人物,都能為世界所有宗教做個比較,到底哪一個宗教對社會人心能起巨大、善美、淨化的影響力?恐怕只有佛教了。
信仰佛教不是倒退的,甚至可以說佛教不只是宗教,而是文化、是智慧、是真理、是生命、是自己,是最重要、最親近人生的一道光明,這道光明若失去了,黑暗來臨是很可怕的。(待續)

【佛教小百科】

三武一宗

三武一宗是中國歷史上皇帝迫害佛教最嚴重的四次事蹟,分別為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後周世宗,此四次法難中,前二次主要是基於思想上的原因,後二次則是基於經濟上的理由。宋朝志磐之《佛祖統紀》卷四十二將此稱為「四大法難」,或「三武一宗之難」。──摘錄自《佛光大辭典》「三武一宗法難」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