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27】隨堂開示錄 270 隨堂開示錄─集會共修 38 發心行佛方為菩薩 4-3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27】隨堂開示錄 270 隨堂開示錄─集會共修 38 發心行佛方為菩薩 4-3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8觀看次
受戒的人,要自己懂得管理自己,自己懂得發心,去普利人天。 圖/人間社記者梁清秩
佛光山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戒會 
時間:2011年11月28日
地點: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

後來每一年,斯里蘭卡的比丘尼都到佛光山來學習,曾有過幾次,要請我到斯里蘭卡去傳比丘尼的菩薩戒。他們有這種發心,但沒有這種力量,由於我們也不是斯里蘭卡的人,更不了解這種情況,所以現在中南半島的泰國、緬甸、柬埔寨、斯里蘭卡等南傳佛教國家要樹立菩薩戒,恐怕還要等待一段時間了。
講到這裡,我覺得你們大家真有福氣,為什麼?我們現在在美麗寶島多自由,可以得受菩薩戒。然而受戒是一時,持戒是一生的。
假如說,自己對於目前所受持的戒法,持守得還不夠清淨,也不要懊惱,退失發心,但是要覺得慚愧。即使是出家人,也有一些是不守戒法,行為不軌,喝酒吃菸;當然還有極少數吃魚吃肉,甚至結婚、生兒育女的也有。但是,那許多我們認為很不好的出家人,都還比一般社會人士要好一點。
社會上的人一樣吃魚吃酒吃肉,沉迷於情色、愛欲之中,他不知道懺悔慚愧,也不知道修持,他不知道那樣不好。你看吃酒的人「來,再來一杯,再來一杯」,你說出家人,他敢「再來一杯嗎」?他吃了一杯,就「慚愧、慚愧,我哪裡像個出家人?」《佛遺教經》裡面說,慚愧心,就是我們莊嚴的衣冠。
儒家也講到,所謂知道羞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為八德。有時候罵人王八蛋,就是「忘八德」,為什麼?孝、悌、忠、信、禮、義、廉,第八個「恥」字,他忘記了。
有一個壞人,請一個有學問的人寫一副對聯,他上聯寫「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就寫「孝悌忠信禮義廉」,最初他很歡喜,最後才知道,一二三四五六七,怎麼沒有「八」?孝悌忠信禮義廉,怎麼沒有「恥」?因為他沒有八德,不知道羞恥。所以我們受戒的人犯戒了,要知羞恥,對於自己不守規矩,要感到不好意思。
(二)發心行佛,普利人天
五戒,是自己的管理學,要再進一步受菩薩戒,就不但是管理自己,還要行慈善、慈悲,把普利世人、普愛的精神遍滿世間,把歡喜方便,透過我們的發心行佛,普現於世間。因此受戒的人,要自己懂得管理自己,自己懂得發心,去普利人天。
你說「發心行佛」,不容易。就是這四個字,我們一生所行所為,能在這四個字裡面為自己打分數,能打幾分,就表示我做人的人格到達什麼程度。你說:「唉!我發心持戒,發心做好人,我們發心行佛,慈悲,有什麼好處利益?人家都笑我們很傻,這世間上不就是要戰鬥,要勇敢,要看誰神氣,誰有辦法嗎?」那只是一時的,我們的生命是永恆的;不為今生打算,還要為來生想一想。永恆的生命,在長遠的佛道上不能失足,不能走錯路。
昨天晚上,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從台北回來,他跟我說:「師父,你從台北頒發真善美媒體報導獎回來以後,我們委員會宴請了許多得獎人,我就代表你去參加。」那許多專家、媒體記者對他很重視,就請他講話。
我問他都講了些什麼?他說:「當初大師要做公益基金,要舉辦真善美的傳播獎,我覺培就是第一個反對。為什麼?因為今日台灣誰有夠資格,能做真善美的得獎者?哪一個媒體人有這個資格?不過,我講了以後,大師跟我說:『你不可以這樣講,我們出家人就是不可以失望。媒體,我們淨化它、改善它,會有希望的。』」他又說:「大師一生受媒體的傷害、汙辱,不知道有多少?但是,他一心只想著為媒體增上、淨化。」他告訴我:「我講過了以後,那些媒體得獎人,一個個都跑來跟我遞名片、都來跟我握手。」
所以我在想,我們出家人,要得到社會的尊重、敬重,我們自己必定要發心、要行佛。你們大家也都聽過曹仲植先生,他是台灣代理澳洲OAK奶粉的董事長。我記得四、五十年前,我不知道什麼因緣到北投一間寺廟,許多的信徒在那裡拜拜,我才剛進去不久,曹仲植先生那時候英氣風發,也走了進來。他的太太告訴我:「師父!我先生來了,你叫他拜佛。」我一聽,在那個時候,像這樣穿著西裝革履的大老闆,要叫他拜佛,這是很為難的事情。
我那時候也不知道從哪裡來的靈感,就說:「曹先生不必拜佛,行佛就好了。」曹仲植很聰明,他即刻說:「師父說得對,我不必拜佛,行佛就好。」就這麼一句話,他到現在,已經捐了一百萬輛左右的輪椅送給全世界,他就是行佛,要給人方便,給老弱殘障的人一些方便。
我在五十年前創建壽山寺,也是為了企業家潘孝銳先生經常要到壽山寺拜佛,我想他會感到很為難,於是改作講堂,讓大家不用拜,都坐下來念佛就可以了。有的信徒不喜歡,他們覺得坐下來念佛念不出味道來,一定要拜佛才夠味道。這是信仰的階段層次不一樣。
(三)普門大開,給人方便
最後,我講為什麼我要辦普門中學?為什麼我要建立普門寺?為什麼要去創刊《普門雜誌》,這當中有一段因緣,說出來給你們參考。
六十多年前我到台灣來,承蒙東初法師給我一個任務,要我替他主編《人生雜誌》。我雖覺得力有未逮,不過,人總要努力、要發心,要弘揚佛法,要行佛,於是就這麼主編起《人生雜誌》。
當時一期一期的出版,前前後後一做六年,沒有用過他一張郵票,沒有用過他一張稿紙、一塊錢,到最後東初法師還跟我講:「你們這許多年輕人,不是我辦雜誌,人家誰認識你們啊!」(待續)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