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佛法真義2 佛法義理55】皈依 | 人間福報

【佛法真義2 佛法義理55】皈依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3觀看次
每一個人都有佛性,我們要相信自己、皈依自己,肯定自己本來就是佛。圖/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
文/星雲大師

我們進了佛教之門,第一步就是先要「皈依」。皈依誰?皈依三寶。三寶就是佛、法、僧。世間上一般人以金銀為寶;佛教則把佛、法、僧,也就是教主、教義及宗教師,定為我們今生信仰上的財寶。

三寶以法最為尊貴。佛陀在許多經典裡都不斷提到,三寶不是以佛為尊,佛也是依法才能成佛的;佛不依法,哪裡有佛呢?所以三寶當中,「法」才是最為尊貴、最重要的。佛陀沒有把自己神格化,他沒有藉由造神運動來提升自己,所以不管佛也好、人也好,都要依真理而行,真理才是第一。

真理就是佛法,諸如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乃至慚愧、感恩、惜福、結緣、布施、平等、慈悲、般若等都是;佛陀因為擁有這些才能成道。所以佛陀如實的告訴我們:佛、法、僧三寶,以法為尊,以法為貴。佛陀依法而成道,然後再把佛法真理告訴眾生,只要大家依法而修,總有一天都能成佛。

因此,若問佛是誰?則與每一個人自己有關。所謂「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要皈依自己、皈依佛法,不可以皈依其他。你皈依自己,自己本來就是佛;每一個人都有佛性,你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本來就是佛,才不會被神權給控制。你皈依法,就是皈依真理,也就是要「依法不依人」,才不會被感情、人我、是非給蒙蔽。所謂諸法平等,你皈依了佛法,就能有平等心,就有平等觀,就能平等的對待世間;就算你還沒有成佛,可是你擁有一顆平等心,你就已經超越了一般世間上對立的、醜陋的行為了。

皈依不是拜師父,而是確立自己的信仰,表示我從此要信奉佛教,成為正信的佛教徒。故而「皈依」是皈投、依止本師釋迦牟尼佛,他才是我們的老師。所以在皈依典禮時,如果有一個出家人在上面說:「你們是皈依我,拜我做師父。」那是完全不懂佛法,他也不夠資格做老師。

主持皈依典禮的大和尚,應該是這許多皈依、入門弟子的證明師;等於人家結婚,要有一個證婚人,或是要簽訂什麼契約,須要有見證者一樣。因此,為你們皈依的主法大和尚,只是為你們做一個證明人而已,怎麼可以說你們都是他的弟子、都是他的信徒、都是以他為師父呢?這是妄自稱大,這是不當的啊!

當然,「皈依」還是要從佛法的究竟意義來看,皈依最主要的是皈依我們自己,因為自己本來具有佛性,所以說「我是佛」,就是有這種的神聖性。皈依法,是平等的真理,這也是真正的緣起中道;真正的佛法,眾緣和合,一切平等,這才是佛法。因此佛教講皈依三寶,實際上是皈依自己,皈依真理,不皈依其他。

在世界上的各個宗教裡,沒有人敢有這樣的思想言論;而這個吻合當代自由、民主、平等的時代精神,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佛陀就已經告訴我們:「眾生皆有佛性。」如此石破天驚的偉大宣言,不但提升了每一個信者的地位;尤其佛陀的教示,「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更幫助眾生自己找尋出路,自己就是自己的貴人。你說,這還不夠說明我們信奉佛教、皈依佛法的真實意義嗎?



五和

佛門有謂「叢林以無事為興隆」。實際上,「無事」的前提一定要先做到「人和」;能夠「人和」,才能「無事」。所以僧團裡,平時以「六和敬」來維繫人事的和諧;對於社會大眾,我則提出「五和」的理念,即「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以下依序說明。

第一、自心和悅:人是世界的主人,心是人的主宰,當我們的心能夠清淨、真誠、坦白,能擴大心的世界,能在心裡擁有他人、擁有社會、擁有佛法,那麼無論是看人、看事、看物,心裡自然能歡喜和悅。

第二、家庭和順:一個家庭裡,想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婦隨,唯有彼此相互了解、體諒、尊重、包容;所謂家人一條心,即使泥土也能變成金。

第三、人我和敬:與人相處,大家要能和氣、尊敬,凡事互相幫助、體貼、諒解,彼此之間不對立、不衝突,凡事往好處想,所謂「觀德莫觀失」,能夠經常記起別人的優點,那麼人我之間就能相互和敬。

第四、社會和諧:社會是由很多不同族群所組成,各自有不同的成長背景、生活習慣及不同的訴求等。在很多的「不同」裡,要讓社會和諧,必須依靠彼此尊重、互助、友好,並願意真誠的交流、對話,才能維繫社會的和諧。

第五、世界和平:世間最怕的就是彼此對立,家庭裡,夫妻、兄弟姊妹對立,感情怎麼會好呢?國家、種族對立,問題更不容易解決。如果每個國家都能講信、崇德,以慈悲喜捨之心包容異己,自然戰爭的侵略事件不再發生,願意以無我的精神對待其他國家、民族,世界就能和平共存。

所謂和平,是我先去跟別人和平,不是要求別人來跟我和平。凡事要求別人先做,比較不容易,應先從自己做起,主動釋出善意,有善因才有善果。因此,人和人之間只要不執著這個「我」,就能達到和平。基本上,戰爭與和平都在「人為」,如果大家的瞋恨心不停止,一直想要用武力去征服別人,就無法達到和平的目標。

而我所提倡的「五和」,是從小擴大,先從自我做起,能自心和悅後,再慢慢擴大到家庭,就能家庭和順,進而擴及社會,在與人相處上,人我和敬,自然就能夠社會和諧,甚至逐漸達到世界和平的目標。

一個團體裡,能幹的人,大都能促進和諧;不能幹的人,則容易引起紛爭。人與人之間,能夠容許異己的存在,尊重包容,就能和諧。如花園中,美麗的花需要有綠葉的陪襯才會更美麗;一首歌,配樂和諧才會動聽;一桌菜餚,酸甜鹹辣味道和諧,才會美味可口;人的五官,眼、耳、鼻、口長得勻稱,人才會美麗。相對的,不論國家、種族、宗教之間,唯有「和」才能真正的和氣、和平、和好、和悅、和順、和諧,世界也會變得更美好。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