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生死自在】一期生命最後一哩路的 模擬考及預作準備 (二) | 人間福報

【生死自在】一期生命最後一哩路的 模擬考及預作準備 (二)

THE MERIT TIMES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字級
收藏文章
30觀看次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緣起 (續)

在上周的專欄文中,特別談到台大晨曦學社陳椿榮學弟的往生,令我不勝感慨。慶幸的是,椿榮學弟在生前有交代子女不要急救,子女也都謹遵他的遺願,也因此他在臨終時,沒有遭受到現代醫療的干預及折磨,他的千金惟文還把握機會,趁椿榮還有意識反應,有抬頭動作之際,讓我在電話中對他說了最後的開示以及念佛的叮嚀,開導他要放下萬緣,一心一意念佛求往生,椿榮終於能夠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安詳捨報往生。

然而,因為事發突然,讓他的家人措手不及,沒有充分的時間可以好好準備,也無法從容地做臨終關懷與告別,令我感到難過與遺憾。不過,比起大多數在臨終之際遭到現代醫療折磨,或者因為家屬的要求而不斷強力急救,最終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而死,或者變成植物人的不幸案例,椿榮學弟得以安詳捨報往生,還是很有福報值得慶幸的。不過,這也促使我構思要寫這篇系列文章,一方面為了紀念椿榮學弟以及功德回向,祝禱他如願往生佛國淨土,見佛聞法,早證菩提,乘願再來;另一方面也為了提醒各位讀者,我們都需要及早預做生死大事的準備以及模擬演練,從而提升自己和家人的「死亡尊嚴」與「死亡品質」。

寫這篇系列文章的動機,還有第二件事,就是林進一董事長一行十人來南華大學找我,想探討「生死」的課題。今(二○二三)年五月二十一日,透過南華大學哲生所(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畢業校友楊春茶的聯繫與安排,嘉義縣百九塑膠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也是財團法人嘉義「北回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進一老先生,帶領基金會的副董事長、監察人、董事、榮譽顧問等人一共十位,專程來南華大學拜訪,想和我座談,探討如何面對「死亡」的課題。

林進一董事長出身農家,從小在艱困的環境中成長,求學的過程歷盡辛酸,但是他沒有向命運低頭而力爭上游,不斷鞭策自己奮發向上,壯年辛勤創業,造就了今日的成就。事業有成之後,林董事長不忘回饋桑梓,致力於社會服務。退休之後,他廣邀企業界好友成立了「北回文化藝術基金會」,服務大眾,回饋社會。

「北回文化藝術基金會」為了推廣藝術的保存、發展與創新,立足於嘉義,深耕在地,讓藝術扎根,進而推動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同時連結國際文化,致力於推廣傳統孝悌倫理,語言文化傳承,讓年輕一代能夠承先啟後。

林進一董事長今年高壽八十六歲,目前他的耳力已經退化,需要配戴助聽器,腳力也比較差,不過已經通過手術處理。從生理上的種種跡象來看,都顯示人生已經走到了必須認真面對「生命畢業」以及「人生畢業考」的階段,所以他開始認真地思考「生死」問題,也因此想到要組團來南華大學「取經」,探索面對生死大事的學問。

經過春茶校友的介紹與說明,有感於林董事長一行來訪的誠意與目的,我準備了拙作《生命是一種連續函數》,五月二十一日當天每一位來賓都簽名致贈一本。

當天楊春茶偕同夫婿林聰耀(也是南華校友)陪同林進一董事長一行人一同前來,並且擔任校園導覽以及座談會主持人。經過與林董事長及同行成員一番交談之後,我了解到他們的來意,除了想要探討生死的奧祕,以及想要知道如何面對「死亡」的功課之外,林董事長主要是想為自己辦一場「生前告別式」,希望我能夠為他提供一些具體的意見。

林董事長雖然已經高齡八十六歲,身體仍然十分硬朗,講話中氣十足,不顯老態,更難得的是,對於生死的議題,毫不避諱,甚至於想要為自己辦一場「生前告別式」,足堪作為生死教育的典範,值得讚歎!

我對林董事長和來賓說,「生前告別式」的想法很好,但如果只是行禮如儀地辦一場單純的「生前告別式」,可能還無法彰顯它的意義。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將我們這一期生命的「謝幕」(亦即死亡)看作是「畢業」,那麼「告別式」就有如「畢業典禮」。

從佛教「三世生命觀」的視野來看,肉體的「死亡」只是一期生命的「謝幕」,而不是生命的「終結」,接著還有下一期生命的續起;因此,在舉辦了畢業典禮之後,還有畢業之後的出路問題。畢業典禮辦得再怎麼風光,不足以保證畢業之後的出路是否順暢。這麼說並不是要否定「生前告別式」辦得風光隆重,而是要在「生前告別式」中展望「往生之後」的生命出路。(待續)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