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207】 釋迦牟尼佛傳(2)-60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207】 釋迦牟尼佛傳(2)-60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4觀看次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大迦葉尊者像。
釋迦牟尼佛傳
文/星雲大師


十大比丘弟子7


頭陀第一大迦葉


大迦葉尊者是佛陀弟子中的頭陀第一!
頭陀就是修習苦行的意思,凡是修苦行的人第一要選擇空閒的地方,第二要過托鉢乞食的生活,第三要常居一處,第四要一日一餐,第五要乞食不擇貧富,第六要守三衣具,第七要常坐樹下思惟,第八要常在露地靜坐,第九要穿著糞掃衣,第十要住於墳墓之處。修學頭陀苦行的人就是要過這樣簡單的生活,也是清淨的生活。
這樣理想的頭陀修行者,就是尊者大迦葉。
大迦葉還沒有皈依佛陀以前,他就被人稱讚是志氣清高,不著欲染的青年,即至父母為他娶親,他竟和他妻子分床而臥。後來在竹林精舍聽聞佛陀說法,生大信心,皈依佛陀,佛陀曾說過若非明徹宇宙的大覺者,是受不起他稱老師的。
大迦葉尊者是過著捨富乞貧的托鉢生活,有一次他在王舍城行化的途中,見到一位貧困的老婦人,窮得衣不遮體,食不解飢,臥在街巷陰暗的地方,大迦葉尊者很憐憫他,就向他行乞說道:「老婆婆!我看你窮苦的情形,心中非常難過,也很同情,你為什麼這麼窮苦,都是你過去慳貪沒有布施的關係,我是佛陀的弟子,是人間的福田僧,現在望你多少布施一點食物給我,讓你種種福田,將來免除這貧困的生涯。」
窮苦的老婦人回答道:「呵!你是一位尊者,我很榮幸得你向我說法,不過你要我布施供養你食物,這叫我感到非常為難。說出來不怕尊者見笑,我三天以來已沒有粒米可充飢,現在所有的是很少的米汁,臭惡難聞,人家將要丟棄而被我討來,這怎麼可以用來供養你尊者呢?」
「這沒有關係」,大迦葉說:「你就把米汁給我一點吧,我是捨豪富乞貧窮的大迦葉,我很歡喜地接受你的供養。」
貧窮的老婦人聞言大喜,即刻取出米汁供養,大迦葉恐怕老婦人不信,就當著老婦人的面前,把米汁一飲而光,老婦人後來以此功德,壽終之時即生天享樂。
大迦葉尊者利人的悲心很值得人敬仰,但弘法的熱情,比起舍利弗和目犍連等顯然不如,當舍利弗和目犍連還沒有涅槃前,就常勸說他忘去自我,來從事弘法利生的真理運動,大迦葉尊者總是堅定地回答他們道:「我實在是不行了。弘揚正法,教化眾生,全不是我的分內之事了。忘去自我,多麼不容易啊!我充其量頂多在自己的生活中,豎立起更艱苦卓絕的修行榜樣,讓後來者對於少欲知足的頭陀苦行,知道尊重與實行。弘法利生那些艱鉅的任務,全賴你們去擔當了。」
舍利弗和目犍連聽了這些話,並不感到失望,反而稱讚道:「長老能夠在這一方面樹立法幢,也是非常難得,佛法是多方面的,各人可以依著自己的志趣去實踐自己的理想,我們為長老祝福。」
長老大迦葉對於他的頭陀苦行,任何人的勸說,他都不會停止。
大迦葉尊者,不懼狂風暴雨,不怕日曬夜露,總是住在深山叢林的樹下,或是白骨遍野的塚間,他的年齡逐漸的衰老,佛陀很同情憐憫他,有一天當他到祇園精舍的時候,佛陀就勸他安住在祇園精舍。
可是,他反而向佛陀說道:「佛陀!不行,我不能住在祇園!佛陀的慈悲,弟子深深了解和感激。不過,弟子住在這裡,一定非過團體的生活不可,那時我的頭陀苦行會感到很大的不便。這裡無論是靜坐、經行、聞法,樣樣都合乎理想,清風明月,鳥語花香,環境真是太優美了。但我是修頭陀行者的人,住在這裡是十二分的不宜。這裡聞不到一點屍臭,看不見半根白骨,生活過得是這麼適宜舒服,對於修無常、苦、空、無我、不淨觀等,無論如何不適合。我很樂於塚間的生活,那裡,長年累月的獨自一人,或在樹下,或在露天,或經行觀屍,或補破衲衣。歡喜乞食行化,就自由的進城,不願意乞食行化,就隨便找些野果草根充飢。我不為衣愁,不為食憂,沒有人間的得失,我只感到清淨解脫自由。
當然,有人會說我這樣的生活太過於自利,像舍利弗、目犍連、富樓那、迦旃延尊者等,他們負起代佛陀宣揚的任務,不懼阻難,不惜身命,推動著真理的法輪,讓眾生普霑法味,同獲法樂。我雖然沒有那一股勇氣和毅力,但我不會忘記佛陀給我的恩德,為了報答佛陀的恩惠,我才更要過頭陀的生活。因為眾生能否得救,全靠僧團的弘法,僧團中布教的弘法者,是人民的親教法師,他必須自身要健全,才能擔當弘法的工作。僧團的本身如何才能健全呢?當然只有從嚴肅的生活中去培養自己的德行。頭陀的行門,就是一種最嚴肅的生活方式,如能習慣於這種生活,便能吃苦,便能忍耐,便不貪名聞,不求利養,一心一德,為法為人。佛陀!我為了直接的鞏固僧團,間接的利益眾生,所以歡喜願意居住深山叢林,或是塚間,絕不捨棄苦行,絕不能長住在祇園!懇求慈悲的佛陀,能夠原諒我大迦葉的固執。」
佛陀聽完大迦葉的稟告,十分歡喜同意,看看大迦葉,又看看諸比丘,說道:「很好!你們諸比丘聽到長老大迦葉的話嗎?將來佛陀正法的毀滅,不在天魔外道的破壞,而是在僧團的腐化與崩潰!大迦葉的話說得很對,要弘揚佛法,讓真理之光永照著世間,則必先要鞏固僧團。要鞏固僧團,就必須嚴肅的生活。我的正法,如大迦葉尊者,就能負責住持。」
大迦葉尊者的修行被佛陀稱讚,從此,他在僧團中受著普遍的尊敬!




天眼第一阿那律 1


阿那律尊者是佛陀比丘弟子中的天眼第一!
阿那律和摩訶那摩(摩訶男)是兄弟,同是甘露飯王所生的王子,當初他弟兄二人約定,兄不出家,弟即出家;弟不出家,則兄出家。後來阿那律和跋提王子等七人同時皈依佛陀,披剃出家做了沙門。
阿那律長得很英俊,沒有出家時就有很多王族的少女希望嫁給他,但阿那律卻不易為愛情女色動心。
出家以後,有一次阿那律從祇園精舍往拘薩羅國去的途中,路上沒有比丘的宿處,沒有辦法,他只好向民間投宿,這人家有一位年輕的少女。
阿那律走到少女的門前說道:「天快黑了,路很遠,想在貴府投宿一夜!」
少女一見大喜,即刻迎接阿那律入其內舍,阿那律尊者沒有想到其他,他在內舍中結跏跌坐,一心的念佛念法念僧,希望早點天明,以便趕路。
夜半,燈光漸漸的黯淡,朦朧的月色照在窗前,門聲響處,年輕的少女走到阿那律的床前,溫柔多情的說道:「你是一位沙門,我知道,但我見了你,怎樣也壓制不住我對你的愛慕。近來有很多有名有財的長者婆羅門,向我求婚,都被我一一拒絕,但我看到你端正秀麗的容貌,我不怕羞的自願將身許你,你就住在我的家中不要他去。」
阿那律尊者雙目閉得緊緊,像高聳的山岳,巍然不動,少女即以手向前推動他,阿那律嚴肅的把眼睜開,他就莊嚴的呵斥欲的種種不淨,少女生大慚愧,當即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作了在家優婆夷。
(待續)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