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我行遲遲】閒話三兩事 | 人間福報

【我行遲遲】閒話三兩事

THE MERIT TIMES
文/葉含氤
字級
收藏文章
41觀看次
蘇州博物館一景 圖/葉含氤
文/葉含氤

有位大陸朋友跟我說:「妳來大陸都不抱怨,馬上可以融入環境。很多人來都只會嘲笑跟批評……」

我想,大概因為我有閒吧!從前人講「閒」,指的是心態,常說閒情、閒意、閒適……。出門玩,不也是秉持著「閒」?閒,有鬆弛、散漫之意,沒有汲汲營營的比較性與目的性。因此,本文姑且稱之為「閒話」。這個閒話不是議人長短道人是非,而是悠著說,說幾件尋常中的不尋常,這不尋常,正巧都是心境上的化險為夷,柳暗花明之處。

中國有很多博物館都是免費參觀,只要預約就能進入,因此人潮眾多,例如蘇州博物館與陝西博物館。逛博物館的時候,展品前都有一則介紹,說明名稱與時代。不知為什麼,年紀稍長的老爺大媽逛博物館時,幾乎都有一個獨特現象,就是看一字,讀一字,彷彿不知道什麼是默讀,又或是唯恐別人不知他識字似的,堅持著心眼口合一。剛開始我有點厭惡,每看完一個物件,若發現這類人走近,都會快步挪開,很怕他們又演示心眼口合一給我看。但後來想想,心眼口合一也不是壞事,反而還挺可愛的,像小孩似的不虛偽,有什麼說什麼,遇到不懂的字還會問人,單純得沒心眼。

人最怕的,不是心眼口不一嗎?

再說排隊。排隊是常識,是文明的表現。但在大陸的景點,完全顛覆我對「排隊」的認知。

曾在蘇州虎丘外等公車,隨著候車時間增加,人也愈來愈多。好不容易車子來了,我正走向車門時,眼角餘光看到旁邊有幾位大爺背著雙肩包,拄著登山杖,滿頭汗正急著上車,於是我頓了一下,想著先讓他們吧。怎知我這一讓,後面、左側、右側又一群人越過我,迅雷不及掩耳地搶先上車,真是展示了什麼叫中國速度!我回頭看,後方還有烏泱泱的一群人,心中驀然湧起一陣危機感——再這樣「讓」下去,有可能上不了車。於是我決定不讓了,緊緊跟著前人的腳步,不再給人見縫插隊的機會,終於在車門關閉前一分鐘很驚險地擠上了車。當時以為自己因禮讓吃了虧,但接下來的這一路,我用的可是司機的大視角,看老蘇州城的美麗風光。

想來還是覺得自己是幸運的。

這種情況,多著去了。不只一次有朋友問我,不覺得那裡很亂,人也沒文化嗎?我總會想起一件在日本火車上發生的事。

數年前,有回我在關西機場往京都的火車上,是自由座車廂,我坐的是靠近車廂門的位置。當時滿座了,一位五六十歲,矮矮胖胖的男士提著公事包站在門邊,看起來不像遊客。當時我不以為意地漠然掃視而過。

走道的另一側,是四人同行的中國人,三大一小,坐了四個位置,並將座椅調整成面對面的方向。三位大人都年輕,約三十歲年紀,其中一對是夫妻,另一位似是他們的妹妹。小孩三四歲,很安靜。他們聊著天,突然其中一位女士將孩子從位置抱到自己腿上,騰出了一個位。此時孩子的父親起身,邀請那位站在門邊的男士過來坐,那男士用日語客氣地推辭了一下,不過後來還是坐在那空出來的座位上。

是的,他們讓了座。那一幕讓我印象深刻,反觀當時我是冷漠的,絲毫沒有萌生感同身受的惻隱之心,他們讓我看到了我的不足之處。

那麼,我哪有資格去評說別人無禮不文明?

今年五月,在蘇州留園外等公車時,聽見一男一女在站牌處聊天,都是已退休的年紀。聽內容,知道他們素不相識。男的說:「拙政園、獅子林要一起逛,都在附近。」女士說:「我去了拙政園、平江路……」他們分享著彼此的旅遊資訊,又問對方從哪裡來,一個說南京,一個說瀋陽。我很喜歡聽人說話,發現在蘇州街上說普通話的中年人,多是外地來的,當地人多是說方言。因此我毫無障礙地聽著他倆東聊西聊。兩人都客氣,將旅遊的滿足與喜悅寫在臉上,不顯擺也不炫耀,車來了還提醒對方,氣氛融洽且充滿善意。多好的一刻。

閒話說到底,說的還是行旅途中。不只可聽人言三兩事,還可養天地浩然氣,妙趣甚多。♣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