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一筆字詩歌偈頌】(23)-4 | 人間福報

【星雲一筆字詩歌偈頌】(23)-4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85觀看次
埃及黑白沙漠,位於埃及西部沙漠中,因沙礫表面呈現獨特的黑白色彩而著名。其中的「黑沙漠」乃沙粒上覆蓋著火山噴發而留下黑色砂石;而「白沙漠」是因裸露的白色岩石而呈現出白色,並在大自然的風化下,形成各種千奇百怪的形狀。圖為埃及吉薩省西部沙漠中拍攝的「白沙漠」日出景色。圖/新華社
讚僧詩 5-4

金烏玉兔東復西,
為人切莫用心機;
百年世事三更夢,
萬里乾坤一局棋。
禹開九州湯放桀,
秦吞六國漢登基;
古來多少英雄漢,
南北山頭臥土泥。
──清‧順治皇帝


無常

文/星雲大師

佛教有一個非常好的真理,那就是「無常」,但是一般人都不喜歡聽到,以為人生無常、世間無常、國土無常,什麼東西都不長久,感到沒有希望。其實,那是從消極上去解釋。如果從積極面看,「無常」很好。比方,我沒有學問,這不是天生注定,因為「無常」,只要我肯用功,肯努力向上,我慢慢會有學問。我很貧窮,沒有關係,因為「無常」,只要我辛勤努力,我可以賺錢、我可以發財。什麼是「無常」?以下四句偈說明:
第一、積聚皆銷散:世間上的物質、錢財,不論積聚多少,終有散失用罄的時候,假如你過於執著放不下,那麼積聚也僅僅作保存而已,無所功德,甚至還容易為它所役,患得患失,苦惱不已。反之,倘若你能善加利用,用於正途,用在有智慧的地方,造福社會、利益大眾,即使銷散之後,一旦有因緣,它也會再積聚。
第二、崇高必墮落:一個人擁有再崇高的聲望,好比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當大限來到時,再叱吒風雲,也是過眼煙雲。因此,當位崇名高時,當思敬謹,常思「如何有益於人」、「如何培植福德」。倘若一時失敗,也不要緊,只要反省奮發,你也會有再成功的時候。
第三、合會終必離:合會是歡喜的,別離是悲哀的,這是人人都有的感受,所以古人言:「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有「會」,就會有「離」,這是必然的真理,若不能體會放下,別離就會成為世間最傷痛牽掛的事。因此,與其掛念別離的不捨,不如積極珍惜眼前相聚的時刻。就算離別了,只要因緣聚集,將來也會有再會合的時候。
第四、有生必有死:面對生死問題,佛陀明示弟子不要傷心,有了生,就會有死,這是世間的真理,天地萬物都是如此。同樣的,有了死,也會有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好比一江春水向東流,不管流到那裡去,仍會流回來;如木柴一根根的燒完了,但延續生命的火種仍然存在。所以死亡並不代表滅亡,生死並不可怕。
世間上什麼都可以改變,因為「無常」,我有希望;因為「無常」,我有未來;因為「無常」,我可以改過;因為「無常」,我可以進步,「無常」實在美好。
以上四句偈,可以給我們警惕,給我們面對真實而不恐懼。

第一、積聚皆銷散。
第二、崇高必墮落。
第三、合會終必離。
第四、有生必有死。


──摘自《星雲法語》第三冊 p.52



【佛教問題】

一、我們應該如何規畫這一期的生命?如何才能圓滿人生?

每個人都應該有人生規畫,孔子「十五有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就是孔子的生涯規畫。
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開發內在的般若智慧,去除無明愚痴。從佛法看,不能了知生死就是愚痴。愚痴是心性的暗昧,沒有通達事理的智慧,也就是「無明」,所以起惑造業,輪迴生死,受著無窮的痛苦,不能解脫,不能認識自己。
如果從「佛性本具」的觀點來看,每個人都具足成佛的性能與智慧,只因煩惱、無明覆蓋,不能見到自己的真如自性,就如明珠蒙塵、烏雲蔽日,因此有憂悲苦惱,有生死煩惱,有人我是非,有好壞善惡,有種種的不如意、不滿足等,這些都是人生的缺陷。
學佛修行就是要拂拭心中的塵垢,讓我們的心光顯現,獲得一個圓滿自在、沒有人我對待的解脫境界。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就必須「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因此,人生要如何求得圓滿?學佛便能充實人生、認識人生,進而圓滿自己、完成自己。

二、過去的人相信「人定勝天」,真的是如此嗎?

人是萬物之靈,人有無限的能量。例如能早能晚、能冷能熱、能飽能餓、能多能少、能有能無、能忙能閒,尤其人能成佛,所以人要好自珍惜,不要妄自菲薄。不過,人雖然有無限的潛能,但對於「人定勝天」之說,我覺得人不一定要勝過天,人不但要和人和平相處,與天也要和平共存。
一般人都希望自己比別人偉大,但是一旦有了勝負之心,爭執也就層出不窮;如果我們能真心尊重別人的偉大,能誠心擁護、成就別人,自然能化戾氣為祥和。人與人、人與天地之間,能夠和平共存、相互尊重最好。所以做人能夠發揮人性柔和、善良的一面,過著柔性的人生,我想這是未來社會最需要提倡的。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下冊,〈佛教對「宇宙人生」的看法〉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