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一筆字佛光菜根譚】(69-3) | 人間福報

【星雲一筆字佛光菜根譚】(69-3)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89觀看次
譬喻問號(三) 
文/星雲大師


靜默似雷聲,大聲小聲?
無明似烏雲,是耶否耶?
妄語似汙垢,淨乎穢乎?
業力似影子,隨也離也?
人死似搬家,此處彼處?
殺人似殺己,是也不是?
憂慮似盜賊,是偷是搶?
煩惱似塵勞,陳乎留乎?
內心似田地,種草種穀?
信仰似寶藏,要與不要?


操之在我
文/星雲大師


人,對自己的喜怒哀樂,應該「操之在我」;對自己的成敗得失,也應該「操之在我」。人生何去何從,應該「操之在我」;成王成寇,成聖成賢,更應該「操之在我」!人,應該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俗語說:「沒有天生的釋迦,沒有自然的彌勒」,一切都要靠自己不懈的努力;只要你肯奮發進取,自然會還給你一個適當的所得。
世間上,有人為了他人的一句閒話,自己就憂愁掛念,三餐飯菜也食不下嚥;有人因為一點不滿意的小事,自己就心情煩悶,晚上覺也睡不安眠。像這樣的人生,苦樂都被別人所操縱;要你歡喜,讚美你兩句好話,要你煩惱,批評你幾句壞話,人生都活在別人的掌握之中,豈不可悲!
相傳地獄裡的趙判官,奉閻王之命,到人間來告知世人的陽壽還剩多少。
趙判官坐在路邊,手拿搖鈴,對著告老還鄉的甲說:「你的壽命只剩下三個月;三個月後我會到你的家中搖鈴,只要鈴聲一響,你就要隨我的引導而亡。」
趙判官又再搖鈴一聲,對著經商路過的乙說道:「你的壽命也是只剩三個月,三個月後我會到你府上搖鈴,在鈴聲中,你將隨我而亡。」
甲乙二人聞言,心生恐懼,忐忑不安。從此以後,甲每日憂傷煩惱,想到自己只剩下三個月的壽命,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每天只是看著自己所賺得的錢財發愁,手中不斷的數著自己一生辛勞所積聚的財富,不知如何是好!
另一方面,乙一想到自己還剩下三個月的生命,深覺人生苦短,即使擁有萬貫家財,於我又有何用?因此他廣行布施,到處造橋鋪路,隨緣濟貧救困,如此一忙,竟然忘了自我。
當三個月期限一到,趙判官依約來到甲府,本來已因憂鬱煩惱、心神不寧,導致身體衰弱的甲,一看到趙判官,根本鈴聲都還沒響起,他就已經倒地而亡了。然而乙則因為行善布施,造福鄉里,社區感念之餘,為表謝意,聯手贈送牌匾。一時鑼鼓喧天,熱鬧不已,因此任憑趙判官的鈴聲再響,乙某均未聽見,仍然自在的生活,深感為善最樂。
所以,人生的前途,得失苦樂,一切操之在我,不由他人也!


──摘自《迷悟之間》第三冊 p.176


【生活佛法】


(接前期)
六、人我無別:人活在這個世間上,有很多的苦惱都是從分別人我而來的。我們常常會計較這是我的,那是你的;這是我喜歡的,那是我不喜歡的。由於有這種種的妄想執著,因此產生苦惱。所以我們應該了解,人我相互存在的關係,例如,這個世間上如果沒有人,只有我,誰供應我生活所需?因此人我之間應該相互助成,因為人我無別,人我是一體的。
七、道魔無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使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只要有一念悔心向善,也能轉魔成佛。一個人罪惡不可怕,迷惑也不要緊,只要懂得轉念,就能轉迷為悟,轉邪為正,轉惡為善。
八、是非無別: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是非分別太強烈,就有鬥爭,就有痛苦。是非,其實只是立場的差異、看法的不同罷了。我們處理是非的態度,所謂「是非朝朝有,不聽自然無」,只要我們能夠不怕是非、不傳是非、不說是非,管他是是非非,我一如也,是非自然止於智者。
九、愛瞋無別:「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愛與恨常常糾纏不清,有的時候,兩個人今天愛得難分難捨,明天卻勢如水火;有時今天恨他恨得要死,將來不一定需要他的幫忙。因此愛恨不要太強烈,何妨「禪心一任娥眉妒,佛說原來怨是親;雨笠煙簑歸去也,與人無愛亦無瞋」。
十、世出世間無別:佛教有世間與出世間的生活。有的人太過強求出世的生活,因此顯得枯寂無趣。其實,太過執取世間的五欲六塵,固然欲壑難填;過份排拒,則不免冰冷空洞。所以,最好能將世間、出世間調和起來。
所謂「生活佛教」,就是要用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也就是一樣在世間生活,只是把佛教出世的思想,無邊深廣的悲智運用在救度眾生的事業上。生活是在於我們處理的,我們要過超越的生活,不要被生活牽著鼻子走。
東晉陶淵明「結廬在人間,而無車馬喧」,雖是在世間生活,而能不為世間所執,不為世間所迷,這就是禪宗六祖大師要我們過的一個「有無不二」,無分別、無念法門的生活。(全文完)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六祖壇經講話》第一冊,〈般若品‧問題講解〉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