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一筆字古德悟道詩】(14)憨山大師勸世文 | 人間福報

【星雲一筆字古德悟道詩】(14)憨山大師勸世文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150觀看次

求籤與法語   文/星雲大師

人到了迷惘的時候,就會想要算命卜卦,求神問行藏。神明有否管人間的窮通得失?算命卜卦真能卜出吉凶禍福嗎?甚至神廟裡的求籤,有所謂的上上籤與下下籤;神籤真的能為迷惘的人提供出路嗎?

明朝憨山德清禪師說:「拋卻身心現法王,前程不必問行藏;若能識得娘生面,草木叢林盡放光。」人生,要交代給因果,交代給自己;不要交給神明,不要讓神明來定自己的吉凶,不要請神明來做自家的顧問。

然而,人就是愚痴,自己對某些事情不能了知的時候,便想要請神明幫忙,神權因此就控制了人生。一個人的吉凶禍福,都有一定的因緣果報之關係,為什麼我們不能自我了知,而要求助於神明呢?

求神卜卦、算命求籤;籤條最大的缺點,就是為人定吉凶,也不考慮好事有好事的因果,壞事有壞事的因果。比方說,有人要辦一所學校,想跟某人購買土地,結果他說要求籤問神明,可不可以賣地給他?政府在某地修建一座橋樑,本來是一件好事,但經過社區村莊集眾反抗,認為這是神籤的指示,這樣合理嗎?正如漢朝的賈誼說:「不問蒼生問鬼神」,豈不愚痴!

正信的佛教認為,世間諸事,都有一定的因果關係,好有好的原因,壞有壞的原因;好的因必能有好的果,壞的因也必有不好的結果,此理不問自明。所以,佛光山為了糾正社會大眾的迷惑,為了幫助大家解開迷悟的情結,因此特別在佛光山設立「大佛法語」,也隨順求籤者列出六十條古德的開示。

法語最大的特點,不為人斷吉凶,只為人說明好因好事的因緣,惡行惡業的結果。我們希望藉助法語,能給無助的人一些方向。

其實,人生不是上上籤,就是下下籤。上上籤的人,升官發財,榮華富貴;下下籤的人,橫逆挫折,一生困頓。上上籤或下下籤,都不是神明所能左右決定,都是自己的行為造作而來。因此,對於世間上迷茫的人,我們雖然寄予同情,但是我們希望大家徘徊在難定之間的時候,最好能自問:此事合乎道德否?合乎正義否?合乎公理否?合乎法律否?而不要一味的求籤問卜。如果再不能,你也可以問因果,問因緣;甚至就請你問問自己的聰明智慧吧!

 

──摘自《迷悟之間》第五冊 第二九二頁

 


明.憨山德清

紅塵白浪兩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處隨緣延歲月,

終身安份度時光。

賞析

「紅塵白浪兩茫茫」,說明一個人生存在娑婆世間,就如置身紅塵白浪,今日不知明日事,前途茫茫。要如何因應這麼錯綜複雜的世間生活呢?

「忍辱柔和是妙方」,要想創造一番事業,圓滿人際關係,必須經常給人讚美、鼓勵,此外還有個妙方,就是忍辱與柔和。

所謂柔能克剛,不管遇到什麼艱難與挫折險阻,只要柔和泰然地面對它,事情往往會有轉機;甚至我們的人緣、因緣也會隨之改變。

除了忍辱柔和,我們也要有「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份度時光」的人生觀。好事就隨境,善事就隨行;好人就隨他,好念頭就隨心,不管遇到什麼事,都是隨順因緣、不強求。

那麼,要如何「安份度時光」呢?這裡的「安份」,並不是固守本位,不思進取,反而是勉勵我們積極行善。佛門有所謂的「四正勤」:已生惡,令斷除;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能夠依此奉行,隨緣安然度日,自然會增長我們的善因好緣,處人處事皆能合宜得體,何樂而不為呢?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