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師父! 此生徒兒最想NG的彩排 | 人間福報

師父! 此生徒兒最想NG的彩排

THE MERIT TIMES
文/知賢法師(佛光山南華大學終身學習學院院長)
字級
收藏文章
53觀看次
文/知賢法師(佛光山南華大學終身學習學院院長)

師父,十年前,當您道出了〈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徒兒心中無比忐忑,但,您還在台上啊,您仍在我們身邊啊,看著您淡定且自在的說著,您仍慈祥,您仍挺直腰桿高山巍巍般的坐在那兒,那天的告白,原來,這是您給我們第一次的「彩排」……

師父,幾年來,當您一次次要我們唱著〈惜別歌〉,徒兒心中充滿疑惑,但,您還在台上啊,您仍在我們身邊,看著您欣賞且自然的聽著,您仍慈祥,您仍挺直腰桿高山巍巍般的坐在那兒,每次的惜別,原來,這是您給我們一次次的「彩排」……

師父,您說:「對於死亡,我早已準備好了,就怕他們(徒弟們)沒有準備好。」

師父,如同我們對佛菩薩的渴仰,對佛菩薩的依靠,哪怕千年萬年,哪怕千劫億劫,徒兒怎可能準備好?

師父,您為了此生這場劇的落幕,您用心帶著徒兒們彩排告白了十年;師父,您為了此生這場劇的圓滿,您用心領著徒兒們訓練惜別了數年;但,師父啊,您還在台上,您仍在我們身邊,所有那一次次的「彩排」,在您心中,想來都是NG的彩排,因為面對要和您告別,因為面臨要失去您,徒兒像一隻鴕鳥,任由自己的覺知埋進於無明沙漠裡,任由自己的覺悟摧殘於無常的沙麈暴……

徒兒從來沒有用心去演您編排的劇,徒兒從來沒有真誠的對待您那真誠的引導,而今,您就像一次次上台時,看著徒眾們忙進忙出,想把事情做到最好,還沒好,還沒好,您曾說:「把我輪椅推出去,大家就會準備好了……」





師父,一次次NG的彩排,這次您真的就把自己推出去了,徒兒有沒有準備好?有沒有做好?真的不知道;為了您的讚頌大典,長老們、宗務委員會的指導和帶領,並和所有師兄們徹夜彩排,全山徒眾團結一心,一次次彩排,悲傷哀慟……

您對徒眾們這震撼教育,您對這十年彩排的圓滿之劇,很多人都說:「你們師父把你們教得很好。」很多人都說:「不愧是佛光山。」很多人都說:「佛光山是佛教的標竿。」很多人都說:「只有佛光山做得到。」很多人所說,只能說,師父,成為您的徒弟,就是福報;佛光山的宗風,就是師父您教給我們大家的家風!

師父,佛陀教示著我們,人成即佛成;師父,您帶領著我們,弘揚人間佛教;師父,老病死生,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流,是佛法給我們最好的指導。面對您的捨報,是徒兒此生最想NG的彩排,但望來世,師徒的修行之道,師父之恩,再等您世世驗收,向您回報!

奉獻燈給師父,願師父之慈光加被,令所有大眾皆慧日光照;淚乾了,師父也乘願而來了。弟子說:「師父,來世還要再當您弟子。」師父說:「我可以做得到,你……可以嗎?」欲結師徒來世緣,先修己身福慧圓,師父,徒兒們會謹記,準備好!

受益師父身體力行的恩德

舍利如佛如心,無所在,無所不在



「空」真的是空嗎?

「無」真的是無嗎?



真「空」卻是能生妙「有」。

說「無」卻不能礙妙「有」。



一個具有才華之人,說自己沒有才華,其才華會因為其人說沒才華,而真沒有才華?一個具足功德之人,道自己了無功德,其功德會因為其人道無功德,而真沒有功德?

師父!您真不愧是大禪師,您處處都在教示佛法,時時都在演示禪機,這些日子來,面對外界的謗毀,面對風風雨雨,徒兒從不解、憤慨、難過……內心吶喊,這是什麼樣的末法?這是什麼樣的頑強眾生?這……又是什麼樣的菩薩願力,還要再回來繼續當和尚?

日夜難思難眠,徒兒想著您說的「有佛法就有辦法」,想必這也是您丟下一個「禪機錦囊」給我們參吧?





師父!午夜時分,一想到惡人詆毀,徒兒仍是一介小僧,不免令我怒火攻心,但就在徒兒再回顧看著您圓寂讚頌大典的照片和影片,當看到我們一一拿著獻供品「香花燈塗果……」向您獻供,突然讓我想起《粱皇寶懺》中的十供養,乍然從心底竄出了您曾告訴我們,達摩祖師和梁武帝的「了無功德」公案:

南北朝的時候,南朝的梁武帝蕭衍是歷史上最虔誠護持佛法的君王,他在位的時候,奉佛教為國教,曾經廣建佛寺,修造橋梁道路,造福百姓,廣建寺廟,還身體力行,堅持素食,早晚禮佛誦經。一本佛門的慈悲心腸為國為民。

當時達摩祖師從天竺(印度)來中國弘法,一時,梁武帝聽說從天竺來了一位名為達摩的高僧,極為高興,立即下令差人將達摩高僧護送到京城,非常虔誠的禮請他到朝廷說法。

武帝問達摩祖師:「像我這樣為了佛法建造寺廟、印經書、造橋修路,做了這麼多的善行,會有什麼樣的功德?」

達摩祖師回答:「了無功德。」

梁武帝聽了達摩祖師的話後,非常不高興,就問為什麼?達摩祖師默然不答。

師父!徒兒豁然明白,這個公案的啟示,真的是亙古恆今啊!這不正解了我們的困惑和困境嗎?





我們所認知真正的「福德(功德)」與「福德性」,其實在本質上是有差異的,梁武帝所做的種種齋僧建寺、造橋鋪路,這些都是非常好的事情,這是福德,然而,當談到了「福德性」,也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如自性,這裡面其實本自具足,它本來就有無量恆沙的功德,我們做了功德,它沒有多一點,我們沒有做功德,它也沒有少一點,因此「如是功德不以事求」。梁武帝用世俗眼光的「表相有(福德)」來問達摩祖師,而達摩祖師其實是以禪心的「自性空(福德性)」來為梁武帝解釋,境界不同,兩人不相應,達摩祖師認為時機未到,因此拂袖而去。

這不正也如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和其師兄神秀大師各寫出兩首不同境界的開悟詩:「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以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神秀大師從相上來修,六祖惠能大師是從性上來觀。

師父,徒兒愈來愈感到您的慈光普照,似乎有點心開意解,其實,佛法的根本就是「因果」,而因果的定理之下,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功德豈是我們嘴巴上說「有」就有?說「沒有」就沒有?我們深入去想,梁武帝的善行,哪裡是無功德,達摩祖師的禪心所言的「了無功德」,是說明在禪心裡是無相的、妙莊嚴的功德,這些豈是不能以一般事相上「有無」對立的觀念來計較功德的多少大小。

我們應該要超越「有無」對待的妄執,超越「大小」對待的分別,才能透視諸法「是無是有,非無非有,是可有是可無,是本有是本無」的實相。我們必須要用「超越」、「向上」、「向深」、「向廣」、「向內」,這才是我們真正禪宗必經的途徑,而這種境界才是我們真實禪家的本來面目。

師父,您說無舍利,卻有舍利,您是大修行、大福德、大智慧、大願力之高僧,舍利顯化,非您說「無」便無,這不就是因果,這不就是您連揮一揮僧袖,也要留下一抹禪機給徒兒們,也要留下一個課題給佛光人們,衛佛衛教,刻不容緩。





《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世人執念於外相、外言、外境,故無法「觀」、無法「透」、無法「悟」、無法「明」,一味追求相上執著,故您說「我沒有舍利子」,但真正能圓通了達佛理之人,便能夠清楚,從您的說「無」而乃至真身舍利的實「有」背後,要看到「相性不二」、「真空妙有」,「因果不昧」的真理啊!

師父!在您的「舍利公案」裡,您如達摩祖師和六祖惠能大師一樣,為大眾說「無」之法,而世間之人是否能夠清明洞察,亦或仍困「無」之迷呢?!



是無是有,

非無非有;

是可有是可無,

是本有是本無,

乃禪家本來面目。



師父!徒兒明白了,舍利之形有之,舍利之性無之,若無佛心,有舍利,也只如見世間珠寶,形同沒有。若有佛心,便能借假修真,觀有悟空,通達無礙!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