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我與星雲大師的書緣 | 人間福報

我與星雲大師的書緣

THE MERIT TIMES
文/黃智偉(佛光山佛光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兼教務處副教務長)
字級
收藏文章
47觀看次
佛光大學校園一隅。 圖/資料照片
文/黃智偉(佛光山佛光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兼教務處副教務長)

花若柳絮隨風飄

落地因緣結子成

宏願待得再相聚

花開花謝又一輪



服役因書結緣

2004年,博士班畢業後,歷經軍中的新兵訓練以及政戰學校的預官班專業訓練,那一年恰巧進入國防部陸軍總部服役一年,因緣際會之下,來到心理衛生中心,擔任少尉心輔官。

由於負責的工作,主要是當時全陸軍的自我傷害案件,進入陸總部之後,發現接獲的單位案件層出不窮,我與一同前來服役的搭檔少尉預官許崇憲,頭痛不已。最令人煩惱的是,由於我跟搭檔需要晚上輪流駐守心輔中心辦公室,接聽二十四小時的申訴電話,以及下級單位回報的自我傷害狀況。

剛去的時候,常常會接到半夜兩點至三點的緊急回報,回報上來的多半是自我傷害已遂的案子,我與搭檔要同時辦案追查是否有軍隊不當管教,也要釐清自我傷害的始末,並且撰寫案由報告,提供當天一早七點陸軍總司令的安全會報使用。

剛去的日子,很辛苦,我們一邊適應新環境,一邊困擾著如何讓案件數量可以減少一些、減輕一點。為此,自己於佛前發願,願於服役期間茹全素,祈求佛菩薩保佑工作順利、平安,讓我們順利退伍。當時很多時間除了輔導直屬連隊的兵、士、官之外,空檔時間都是讀書、撰寫文稿。

在那一段最艱苦的日子,自己會利用休假去參訪廟宇、道場,也開始接觸佛教經典,並且一有機會,會請購一些出家師父的講經DVD,有空研習佛法。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星雲大師撰寫的《十大弟子傳》,透過對佛陀身邊十大弟子的了解,使得初次學習佛學的自己,有更多的體悟。原來這些各自展現不同修行特點的佛陀弟子,在出家前也跟我們一樣有著相同的習氣與困擾,出家後有不凡的行儀與言語,並且顯現威儀攝受眾生。

透過星雲大師的文字,我了解到舍利弗尊者是當時佛陀僧團中,修行智慧第一的尊者,他與目犍連尊者在出家前就是好朋友,出家後更是很好的修行道友;目犍連尊者是神通第一,也是唯一獲得佛陀允許可以顯現神通的弟子,他曾經顯現神通,將五百名釋迦族的善男、善女收入鉢中,試圖避開琉璃王攻打釋迦族滅族的危機。

阿難尊者,出家前是佛陀的堂弟,出家後因為年紀較小,隨侍於佛陀身邊,當佛陀滅度後,記憶力最好的阿難,以其在佛陀身邊的記憶,一一轉述佛陀教法,成為現在我們閱讀的佛經。羅睺羅尊者是佛陀出家前的兒子,出家後也成為十大弟子之一。這些二十年前點滴的印象,都因為星雲大師的書籍,帶領自己進入佛教。

佛學辭典相伴

在那一段服役的日子裡,由於自己的直屬上司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又因為工作屬性常與生命、苦有關,自己花很多時間研讀佛經,研學的過程中,有許多艱澀的佛學專業詞彙、佛學用字,特別是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推出的電子佛典,其中三藏十二部經的文字與意思,都需要透過佛學辭典查閱,才得以了解佛陀當時告誡佛弟子的話,而星雲大師與僧團編撰的《佛光大辭典》電子版成了自己查閱佛教文字的最佳工具,我想這也是一種因緣吧。

求職結緣佛光

服役結束離開陸總部後,當時對於已經中斷了將近一年半學術工作的我,要找一份專職大學的教職工作,實在很不容易。歷經一年的時間,自己在大學兼課,服役後第二年投遞了許多的大學、研究單位、基金會等研究、教學工作,一直不是很順利,應徵、面談、試講、試教,求職都不如人意,大學的聘任是每年八月及二月,當時去過很多學校面談,到了五月還一直沒有消息,詢問的結果,都是還在等消息,還沒有決定好。

記得當年一直等到五月底,某天突然收到通知,佛光大學已經同意聘任,結果在接受佛光大學的聘任後,同一周內,陸續又有兩個學校來電,表示同意聘任。由於已經同意佛光大學在先,也就沒有再接受後面學校的聘請,能在星雲大師創辦的學校裡面服務,我想這也是另一個緣分,這段緣分到現在也有十六、十七年了。

在星雲大師創辦的佛光大學服務,自己也遇到許多的善因緣。例如,自己住家附近的衣服修改阿姨,她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也是佛光人,過去我父親拿我的衣服去修改、縫合,她都會說:「你兒子很有福報,能夠在佛光大學教書,很有佛緣,要在那邊工作很不容易,要有很大的福報。」有時候都會因此打個折扣,算我們便宜一點。

十二年前有一次,宜蘭區的佛光人來學校參訪,當時很多人、很多遊覽車,中午的時候,上滴水坊坐滿了人,我跟學生進去吃飯,看見角落有一位老爺爺一個人用餐,由於沒有其他座位了,我向他表示希望與他同桌,他答應了我們。他說他八十二歲了,也是佛光人,會跟隨星雲大師是早期,剛創立佛光山的時候。有一次聽星雲大師演講,大師說:「道場沒有教育就沒有未來。」他很認同這句話,所以皈依大師好幾十年了。

自己疫情前常帶學生出國開會,進行學術交流、發表,預防萬一,我會準備外交部提供的全球緊急聯絡電話,但是,我也會在網路上查一下,開會當地是否有佛光山的道場,若有需要,我們可以緊急求援。這些都是我所知道與大師的因緣,也是因為大師的善行、善心而獲得的受益。

結語

在初期來學校教書的前兩年,偶而有大師與教職員工生聚會演講的活動,大師關心我們的生活以及需要,深入淺出的講解故事,傳達佛教的教義與真理;不論是三世因果,還是緣起性空,有別於佛經上的艱澀難懂,大師總是能運用生活故事,以世俗諦表達勝義諦的佛法精要。

星雲大師從事的教育志業將繼續留在我們的心中並且延續,大師在我們的生活中,無形的影響,長久而深遠。

願大師乘願再來,如佛菩薩一般,再次於娑婆世界弘揚佛法,持續為佛教弘法利生的志業努力。



(轉載自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官網/星雲大師緬懷專區)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