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科技 | 人間福報

生活

人工智慧浪潮興起 一文看懂何謂 AI 電腦

【中央社台北訊】近來微軟宣布聯手3大晶片廠、6大電腦業者,共組「Copilot+ PC」生態圈。宏碁、華碩、戴爾,到高通(Qualcomm)、英特爾(Intel),紛紛舉行新品發表會或發布新聞稿,宣布AI PC上市的最新進程,AI PC成為最火熱的搜尋關鍵字,尤其6月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即將到來,將為這波AI PC浪潮炒熱到最高點。 到底什麼是AI PC,為什麼需要AI PC,市場規模有多大?中央社整理專家看法,讓讀者一文看懂AI PC。 什麼是AI PC,與傳統電腦有何不同? AI PC,顧名思義,就是能夠執行AI運算的個人電腦。傳統電腦運算以CPU(中央處理器)為核心,CPU核心數少,但每個核心結構複雜,適合用來進行複雜的控制與運算。 但新的生成式AI,就像教導小朋友認識貓或狗,問題並不複雜,但背後牽涉大量資料的運算處理,進行「訓練」(training)與「推論」(inference),這時NPU(神經網絡單元)就比CPU更適合派上用場。因為NPU與CPU特性倒過來,其核心數非常多,但每個核心結構簡單,適合用來進行大量重複性的一般運算,也就是俗稱的平行運算。 目前AI PC的定義眾說紛紜,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分析師黃馨認為,AI PC最關鍵要素就是必須具備NPU,可在本地端執行生成式AI應用程式。 而微軟也提出最新定義,要能支援旗下Copilot AI功能的電腦機種,算力至少要達40 TOPS以上(NPU的單位,1TOPS代表處理器每秒鐘可進行1兆次操作),若離線使用Copilot的機種,算力要45 TOPS以上。另外記憶體容量至少要16GB,儲存容量至少要256GB,電池續航力也有相關要求。 為什麼需要AI PC? 這幾年,由ChatGPT掀起的生成式AI浪潮席捲全球,看好未來各種AI應用發展希望無窮,各大CSP(雲端服務供應商)或企業大舉投入布建AI基礎建設,帶動AI伺服器市場超火熱。 惟聯發科總經理暨營運長陳冠州觀察,目前大部分的LLM(大型語言模型)都放在雲端訓練,他認為這波AI浪潮接下來會逐漸從雲端走向邊緣裝置,帶動AIPC、AI手機市場起飛。 陳冠州所持4大理由包括,AI PC在內的邊緣運算比較便宜;其次如果所有運算都放在雲端,網路傳輸量會相當大;而且龐大的雲端算力所消耗的電力,可能會讓整個電網崩潰掉;第4則是安全性和隱私權,最後大家可能還是會希望資料或運算能放在自己身邊,比較放心。 AI PC市場何時起飛? 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認為,2024年是「AI PC元年」。隨著高通、英特爾、超微等晶片大廠下半年將陸續推出對應AI運算功能的電腦處理器,加上微軟的Copilot人工智慧應用平台下放到PC市場,到時候各種應用出籠,將為使用者帶來全新體驗,刺激PC市場開啟全新的成長週期,而且維持數年。 不過胡書賓也提醒,AI PC市場不是馬上爆發,因為AI要普及,必須硬體、軟體和各種應用服務相互配合,接下來會需要一段業者和消費者共同學習激盪的過程,大家才知道要拿AI用在哪裡,設備迭代改善。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則比擬,AI不是一個產品,而是科技進展到一個階段後,自然存在環境的重要要素,就像20年前的網際網路,現在大家已經不會去特別強調我的電腦有連網功能,因為這已經像呼吸空氣一樣是自然的存在,他認為把時間拉長看,未來所有電腦都會是AI PC。 AI PC市場規模有多大? 資策會MIC預估,大量AI PC新品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始進入市場,估計2024年AI PC之於全球PC市場的滲透率約15.7%,2025年倍增到33%,2026年提升到48.4%,到2027年成長到65.9%,等於屆時每3台新電腦,就有2台是AI PC。 剛宣布籌組「Copilot+ PC」生態圈的微軟,準備下放更多Copilot AI應用服務到PC端,微軟已經喊出,目標未來1年要賣出5000萬台AI PC。 同時,英特爾也預告,將於2024年第3季推出代號Lunar Lake的最新處理器,AI效能可達上一代處理器的3倍以上,超過40 TOPS,目標今年全年要出貨超過4000萬顆AI PC處理器。

MORE

日本AI工具以數據分析 預測員工何時離職

【中央社/東京綜合外電報導】日本研究人員研發出一項人工智慧(AI)工具,擔心員工流動或想知道新聘人員能堅持多久的老闆們現在能求助於AI,預測下一個可能離職的員工。 法新社報導,這項AI工具由日本研究人員開發,目的是要幫助管理階層為員工提供針對性的支持,防止他們離職。 由東京都市大學(Tokyo City University)教授白鳥成彥和東京一家新創公司合作研發的這個AI工具將處理公司員工出勤紀錄,以及年齡和性別等個人資料。 這項工具也分析已離開公司或請假員工的資料,為每家公司建立員工流動模型。 媒體教育專家白鳥成彥19日告訴法新社,這樣一來,當輸入新聘員工資料時,它就會「以百分點」預測誰有辭職的風險。 圖/Freepik 白鳥成彥表示,「我們正在與幾間企業合作測試這項AI工具,並為每家公司建立模型。」 他指出,由於AI顯示員工可能正面臨困難,老闆可以利用結果向高風險員工暗示,公司已準備好提供支持。 研究人員以先前一項研究為基礎來建立這項工具,研究利用AI預測可能輟學的大學生特徵。 他們現在正計畫進行升級,使這項AI工具能透過分析新進員工面試資訊、特徵和個人經歷,推薦適合新員工的工作任務。 日本企業傳統上每年都會在同一時間僱用畢業生,根據政府資料,這些社會新鮮人每10人中有1人會在1年內離職。日本厚生勞動省資料顯示,3年內約有3成大學畢業生會離職。 圖/Freepik

MORE

新 iPhone 傳重大改變 實體按鍵將消失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蘋果(Apple )iOS 18 將結合更多人工智慧 功能至iPhone系列中,不過這不是今(2024)年iPhone 16 唯一變化,據外媒報導,iPhone 16系列的實體按鍵 將會「全部被取代」。 據《PHONE ARENA》報導,iPhone 16系列傳出所有的實體按鍵將消失,包含側邊按鈕、音量鍵、動作按鈕 、靜音鍵等換成電容式觸控按鍵 ,不需要像實體鍵(機械按鈕)一樣需要按下按鈕,而是透過手指的觸摸來運作,如此一來可能會減少「實體觸碰感覺」,因此蘋果還會加入2顆Taptic Engine馬達,可以讓使用者在按下按鍵時出現觸覺回饋體驗。 除了上述按鍵外,iPhone 16側邊也將新增類似Sony手機 經典的快門按鍵(拍攝按鈕),在拍照時當快門鍵 ,或成為攝影的錄製鍵,且該快門鍵不只這些功能,更可在快門鍵上來回滑動調整大小、半按快門鍵時可以對焦正在拍攝的場景或主體。 蘋果內部將電容式觸控按鍵更換計畫稱為「Project Bongo」,並向日月光下此份巨額訂單,似乎更驗證此傳聞。但也讓人好奇,為何要使用電容式觸控按鍵取代所有實體按鍵,據了解電容式觸控按鍵不會像機械按鈕一樣重複使用而磨損,不少用戶都使用高階iPhone多年,最不希望看到最基本的「實體鍵」壞掉而無法運作。

MORE

國科會推動動物實驗減量 仿生皮膚、電腦模擬可替代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今天是世界實驗動物日,我國於2022年成立「台灣動物實驗替代科技跨部會平台」,為全球唯一涵蓋3R的跨部會推動機制,針對化粧品、化學品、農藥導入102種替代測試方法,如運用人類仿生皮層,進行皮膚刺激性及腐蝕性試驗,可達到動物實驗減量之目標。 為呼應4月24日世界實驗動物日(The World Laboratory Animal Day),表達對於實驗動物的感謝,回應動物實驗減量的國際趨勢,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今日舉辦「台灣動物實驗替代科技跨部會平台」推動成果記者會,展現我國在動物實驗替代方法推動上,達成實驗動物之取代、減量、優化的階段性成果。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我國於2022年10月成立「台灣動物實驗替代科技跨部會平台」,運用跨領域科技,致力達成動物實驗3R(Replace取代、Reduce減量及Refine優化)目標,減少不必要或不符合人道精神的動物實驗,同時加速生醫轉型,展現我國保護動物的核心價值。 吳政忠提到,動物實驗替代科技的發展主軸除了保護動物外,也是生醫產業進到AI與晶片世代的機會之一,在動物實驗外,闢建一條新興的生醫研究與新藥開發路徑,提高臨床前試驗及藥物測試的效率,對接未來精準健康需求,同時也強化未來因應新興疾病的反應速度與韌性。 國科會「台灣動物實驗替代科技計畫」期程為2024年至2027年;國科會簡報指出,台灣動物實驗替代科技跨部會平台是全球唯一涵蓋3R的跨部會推動機制,目前農業部、環境部、衛生福利部採納替代方案,法規中導入102種替代測試方法。 國科會舉例指出,可運用人類仿生皮層,取代實驗兔,進行皮膚刺激性及腐蝕性試驗,包含化粧品、化學品、農藥;另外農業部建立「新穎皮膚過敏性評估平台」,不同於以往進行動物實驗,運用AI電腦模擬結合人體細胞試驗,試驗期程可縮短8成以上,且不需要犧牲或傷害任何一隻動物。

MORE

AI產業熱門 全端工程師月薪逼近15萬

【本報台北訊】聊天機器人ChatGPT開發公司OpenAI最新發表ChatGPT 4 omni(簡稱GPT-4o),已能進行逼真的人機對話、即時回應、語氣自然,並融合文字和影像。截至目前最新,104人力銀行「AI」關鍵字相關職缺已達9,731筆,若每筆職缺平均需求2.5人,AI相關工作機會已超過兩2萬4千個,賦語科技公司徵求全端工程師,開出月薪12-15萬元行情。如果關鍵字精準限縮在「ChatGPT」,相關職缺則有320筆,換算工作數約800個。 104人力銀行集團行銷長張寶玲指出,AI相關工作的類型極廣。硬底子相關多為開發端的「做AI」,例如:Prompt Engineer (AI ChatGPT 提示詞工程師)、資料科學家、AI工程師、演算法工程師、全端工程師、後端工程師軟體程等,月薪上看6萬所在多有、主管職上看12~15萬爭搶人才。商務端多為產品應用優化的「用AI」,例如:AI應用專案經理用在徵才企業所屬電商領域的業務零售、媒體、新聞、寵物、電商和餐飲等多個領域,月薪5萬~9萬之間;創意數位編導用在雜誌媒體運用ChatGPT生成式圖像製作大型專案影片等,以利產業創新數位轉型,薪資面議具有談判空間,因市場人才稀缺,相關職缺多半不限工作經歷,企業同時招募大學或碩博士實習生、提前預約高手。 104人力銀行集團行銷長張寶玲也觀察,暑假將至,畢業季接近,AI和ChatGPT已成求職者找工作、或是職場工作者的好幫手;會用ChatGPT等AI軟體通常可以額外加分,但仍需分辨輸出成果的優劣,照單全收或者不知其所以然的直接複製貼上,反而無法突顯個人知識和價值。 104人力銀行專為職場工作者打造學習平台-104學習精靈也觀察到AI火熱程度,職場學習最熱門關鍵字即為AI,課程中心自2023年4月上線AI課程數成長超過2倍,AI高效生成簡報、善用ChatGPT飆升英文自學力等AI熱門課程,顯示職場工作者期待運用ChatGPT等AI軟體,提升工作生產力與競爭力。

MORE

氣象署與太空中心簽合作備忘錄 獵風者將與福衛七號攜手探測

【本報台北訊】台灣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去年10月順利發射升空,中央氣象署今與國家太空中心(TASA)簽訂合作備忘錄,今年6月將和福衛七號攜手,利用經海面反射的導航衛星訊號反演出海面風速和浪高,提升海洋上的監測能力,可提供颱風強度預測、海氣交互作用研究等,增加海象預報的精度與劇烈天氣的掌握。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署長程家平與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轄下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今就雙方氣象及太空的監測資料和專業技術合作簽署備忘錄,將福衛七號和獵風者衛星收集的數據,應用於太空天氣和海氣象測報作業,提高氣象預報的準確度,助益未來太空任務執行、民眾生活需求及災害防救。 吳宗信表示,過去海面上的氣象觀測資料稀少,「獵風者」所使用的任務酬載GNSS-R(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與福衛三號及七號所運用的大氣折射科學原理不同且可互補,可蒐集經海面反射的導航衛星訊號反演出海面風速和浪高,將有助於提升海洋上的監測能力,提供颱風強度預測、海氣交互作用研究,進而增進海象預報的精度與劇烈天氣的掌握。 TASA衛星操控組組長陳坤林指出,獵風者衛星已完成第一階段的資料校正,並進入到風速資料反演階段,預計6月可開始提供海面風速資料,並透過國內學研團隊進行測試與驗證,評估此新型資料對氣象測報的效益,海面風觀測資料加入氣象署的預報作業模式後,可望提高氣象預報的準確度,對民生以及防災有所貢獻。 吳宗信進一步指出,台灣可以自製GNSS-R儀器,也將進一步研製GNSS-RO儀器,後續的太空任務也將與氣象署合作,規畫提供掩星折射及海面反射訊號觀測資料,進而反演得到精準的大氣和電離層狀態,除了持續對天氣預報與氣象科學研究作出貢獻,也能減輕運載火箭與科研火箭發射過程受到天氣狀態的影響。 程家平表示,2005年氣象署即成立台灣資料分析中心(TACC)處理福衛星系計畫的掩星(RO)觀測資料,自福衛三號計畫籌備階段就與國家太空中心有密切合作。由過去數值模擬的比對分析,顯示福衛七號的資料能提升氣象預報準確度6至10%,並增進颱風路徑預報能力,平均能減少72小時颱風路徑預報誤差約5%。 陳坤林也說,TACC在衛星接收訊號後30分鐘內產製的資料,可即時提供國內外使用。目前福衛七號每天產製近5500筆大氣資料和4000筆電離層資料,而自福衛三號時期迄今,已協助太空中心處理近3000萬筆觀測資料,促使開發我國太空天氣測報作業的能力,可供在軌衛星、航機和衛星導航等所需的電離層太空天氣預報資訊,對於衛星操控、航機通訊安全與定位精準而言相當重要。

MORE

日本東京國際發明展 台灣奪29金23銀6特別獎世界第1

【中央社台北訊】2024年日本東京創新天才國際發明展今天揭曉成績,台灣代表團共獲得29金23銀6特別獎,總成績排名世界第1。 中華創新發明學會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日本東京創新天才國際發明展至今舉辦38年,是日本歷史悠久的發明展覽活動,今年有美國、加拿大、韓國、中國、泰國等12國、120多件作品參加。 台灣代表團團長、中華創新發明學會執行長吳智堯表示,台灣代表團有63件作品參賽,最後奪得29金23銀6特別獎,總成績排名世界第1。 今年台灣代表團也獲得2個青少年組特別獎,台北市中正國中八年級學生趙作芙、趙作迒與仁愛國中八年級學生陳家鈞以「Double Zip壓縮垃圾桶」獲得1金、1面青少年特別獎。 趙作迒提到,常在學校或公園公廁發現垃圾掉滿地,既不雅觀又不衛生,雖然將垃圾壓一下就能解決,卻因擠壓時接觸或噴濺覺得噁心而沒人想做,因此設計腳踏式開蓋,關閉時可自動下壓,將垃圾往下集中就不易掉出,可容納2倍垃圾。 新北市光仁中學國中部科學組學生蔡昱瑪、楊承恩、張植鈞、吳松澤、林宛寯、劉軒辰等人,發明「運用眼球控制自行車安全帽方向與減速燈號裝置」也獲得1金、1青少年特別獎肯定。 指導老師王妤文說明,騎乘自行車轉彎時,常以手勢提示後車,不僅危險也不明確,學生們在安全帽後貼著LED燈條,帽內靠近眼皮處還裝設紅外線感測儀器,騎士「眨眼」就能控制安全帽燈條,向右轉就眨右眼,右邊燈條就會閃爍燈號、伴隨警示音響起,兩眼一起眨就會亮起紅色警示燈,表示減速。 新北市光仁中學國中部學生發明「運用眼球控制自行車安全帽方向與減速燈號裝置」,獲得2024年日本東京創新天才國際發明展1金、1青少年特別獎肯定。圖/中華創新發明學會提供

MORE

氣象署發磁暴特報 11日凌晨起24小時有通訊干擾

【中央社台北訊】氣象署今天表示,因太陽表面發生太陽閃焰,11日凌晨至上午通過近地太空環境,預估地磁擾動將明顯增強並持續影響約24小時,無線電通訊可能中斷或有干擾,但民眾應不會受影響。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發布磁暴特報,因太陽表面活躍區(AR3664)於5月8日發生X1.0級太陽閃焰並伴隨產生顯著的日冕拋射物質事件(CME),預期11日凌晨至上午將通過近地太空環境,造成行星際空間中的太陽風風速及密度明顯增加。 氣象署說,依據模式資料分析,預估地磁擾動將有明顯增強並持續影響約24小時,最大規模可能短暫達到強烈磁暴等級(Kp=8, G4)。 氣象署指出,預估太空飛行器操作系統可能導致表面導電及追蹤問題,飛行器姿態需要進行修正;其他系統方面,管線電流將對預防設計起作用,高頻無線電通訊干擾,衛星定位準確率下降達數小時,低頻無線電通訊中斷,極光活動最低可發生在磁緯45度的地區。 台灣民眾生活方面,氣象署表示,群眾生活中會接觸到的電波通訊以行動電話訊號、無線網路或藍牙等頻段為主,這些訊號所用的頻率並不會受到太空天氣的影響。 氣象署指出,強烈磁暴事件發生頻率依統計資料,每太陽週期(約11年)約發生100次(約60天)。

MORE

微軟發表全新Windows電腦 內建人工智慧

【中央社/華盛頓州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科技巨頭微軟(Microsoft)執行長納德拉20日在新品發表會展示一款新的個人電腦(PC),特點是直接在微軟作業系統Windows中內建生成式人工智慧(AI)工具。 外媒報導,微軟急於將新興技術融入其業務產品中,並與Alphabet和蘋果(Apple)競爭。鑑於人們對採用ChatGPT技術的設備興趣濃厚,微軟預計未來一年將售出超過5000萬台AI PC。 納德拉(Satya Nadella)在華盛頓州雷孟(Redmond)舉行的發表會上說:「我們正推出一款全新的Windows PC,以釋放智慧終端(on-device AI)的力量。」 他補充說:「我們將這種新的電腦類別稱為Copilot Plus…這是歷來速度最快、最支援AI的Windows PC」。 在所有科技巨頭中,最積極將生成式AI力量注入自家產品的是微軟,經常迫使競爭對手谷歌(Google)奮起直追。 微軟的ChatGPT式人工智慧稱為Copilot,可用於該公司所有產品,包括Teams、Outlook和Windows作業系統。 微軟甚至試圖透過生成式AI的能力,來重振表現不佳的線上搜尋引擎Bing,但迄今尚未成功。 微軟表示,Copilot+ PC採用強大的AI晶片,速度比蘋果配備M3晶片的MacBook Air快58%。這款新電腦起價為1000美元,並於6月18日開始出貨。 微軟說,終端設備搭載AI功能的目標即將實現,使用者將毋須等待資料往返遠端資料中心或支付訂閱費用。 AI將提供即時翻譯、圖像生成以及透過聊天和簡單提示與電腦互動的最先進能力,毋須點擊文件或下拉式選單。 直接在電腦上處理AI資料的能力讓Copilot+有了一項名為「回顧」(Recall)的功能。這項功能可以追蹤使用者在電腦上所做的一切,從網頁瀏覽到語音聊天,創建儲存在電腦上的歷史紀錄,用戶可在需要時進行搜索。 此外,微軟也展示了Copilot語音助理為電玩遊戲Minecraft用戶充當即時虛擬指導。 報導指出,聯想(Lenovo)、戴爾(Dell)、宏碁(Acer)和惠普(HP)等公司表示,他們也將推出搭載微軟新Copilot+軟體的個人電腦。

MORE

找理想工作 AI技術助求職者一臂之力

【本報台北訊】想找理想工作,104人力銀行用最夯的AI技術助求職者一臂之力。104人力銀行「2024職涯博覽會」6/15-16在台北華山登場,超過百間企業釋出上千筆職缺,活動官網啟用「104 AI職涯顧問」,求職者只要「關注公司」或「關注職務」,徵才企業即可看到求職者部分資料,人資和求職者可相互聯繫,卡位進入心儀的企業,用AI推薦專屬於個人職務的媒合成功率也能提升12%。 主計總處預估2024年台灣全年經濟成長率3.43%,為近3年最佳表現,帶動企業徵才動能未停歇。104人力銀行行銷長張寶玲指出,5月人才缺口為112.7萬,再攀歷史新高,主因為民生消費維持高檔,住宿/餐飲服務業缺23.1萬人、批發/零售/傳直銷業缺17.4萬人,高居前兩名,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缺16.8萬人位居第三,已連續4個月人才缺口正成長,逐步甩開產業低迷的陰霾。 104人力銀行6/15、16在台北華山舉行「2024職涯博覽會」,微軟旭日計畫、緯穎、廣達電腦、遊戲橘子、宜得利、迪卡儂、鼎泰豐等上百家頂尖知名企業,提供上千筆職缺。為幫助求職者卡位理想工作,104人力銀行「2024職涯博覽會」官網啟動104 AI職涯顧問,透過AI三步驟,成功卡位。 1、求職者關注心儀企業或理想職務:求職者可隨時掌握企業動態,先與未來可能的雇主培養私密的虛擬員工關係。 2、讓心儀企業看見求職者的資歷亮點:經由雙方的私密互動,預見發現彼此在未來成為雇傭關係的適合性。 3、心儀企業對求職者發出菁英人才邀請:當企業確定求職者是他們的千里馬,會正式邀請成為高階或關鍵專業人選。 104人力銀行「2024職涯博覽會」活動當天,再到現場與人資談工作,加深企業好印象贏得理想工作;對於還不清楚方向者,104 AI職涯顧問則會依照最新工作、求職者興趣,推薦個人化職缺,媒合成功率可提升12%。

MORE
/5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