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食譜 | 人間福報

蔬食

【蘭音齋】紫蘿蜜糖醋素排

文/史蒂芬 食譜整理/陳璐璐 老話說得好,冬吃蘿蔔夏吃薑。那麼,忽冷忽熱的春天,得了喉嚨不舒服的感冒、或是便秘等毛病,該怎麼辦呢? 此時,除了看醫生,接受正規治療外,若能多吃豆薯補充營養,也是不錯的。 豆薯,又叫洋地瓜。盛產在3月份。據古書上說它:性平、甘。能清喉利咽,排泄不暢快時,吃了也有幫助。 一般懂吃的人,常利用它近似水梨的爽脆質地,切絲煮湯或熱炒,當作蔬菜食用。 然而,只要肯多花點功夫,其實拿來製作賣相討喜的素食糖醋排,滋味也很棒喔! 首先,請先去素食材料行購買小麥條竹腸。切記要用熱水泡開,或是放在冷水裡,以微波爐熱過。然後再沖過冷水、擠乾水分,才能清除產品內含的少許油脂跟豆味。 接著,把切好與小麥條等長的「豆薯條」,先滾上澱粉,再一一填釀在小麥條竹腸裡,最後沾上乾粉,讓它反潮,才能入鍋油炸。 最後,煮好融合醃子薑(註1)的糖醋汁,再放新鮮或罐裝菠蘿(鳳梨)、奇異果丁出餐。 這道料理整體嘗來酸、甜、脆、微辣兼而有之,咀嚼層次十分豐富。無論是請客或當家常菜,都很適合。 所謂「紫蘿」,是廣東菜的搭配方法。「子薑」跟「菠蘿」,雖然沒試過的人,會感到不倫不類。但是,當您把素排炸好,快速燒開酸甜醬汁,添加醃薑提味後,邊煮的同時,居然食欲也會生起。 起鍋前,再放入菠蘿、青椒略炒,但為了怕小孩把青椒挑開,這回我盛盤後,才放了新鮮奇異果來作為配色。 記得從前老師傅傳授,素排製作時,中間以蓮藕條搭配口感最佳。但既然碰到豆薯盛產,有什麼比吃當季食物更棒呢?希望上菜場時,大家採購一小顆試試看。 港式豆薯料理 食 材 豆薯條250公克,小麥條竹腸15個、鳳梨片適量、奇異果1顆、醃漬子薑1大匙。 調味料: (A)工研辣椒醬2大匙、海山醬2大匙、水半杯、蔬菜粉跟鹽各半小匙。 (B)地瓜粉半杯、麵粉半杯混合。 作 法 ❶將小麥條竹腸用熱水泡開,再沖冷水漂去雜味,擠乾備用。 ❷將豆薯去皮,切成1cm寬,與小麥條竹腸差不多長的條狀,滾上(B)料之澱粉,再依序填入小麥條竹腸中。 ❸將做好的小麥條排,充分裹上一層(B)料乾粉,靜候反潮,讓它黏得更結實。 ❹把(A)料調勻,加入子薑煮滾,變為極濃發泡。試試口味,再放入鳳梨小片適量,再略煮便熄火。 ❺把小麥條排炸酥(註2),趁熱放入糖醋醬裡攪拌,就可盛盤。 ❻可視個人口味,放入奇異果,或是自己喜愛的水果點綴,即可供食。 適合做餡料或涼拌的豆薯 ◆豆薯的莖、葉及種子都不能吃,種子外觀似豆子,含劇毒「魚藤酮」容易誤食。 ◆只有藏在土底的「塊根」部位可食用。 ◆又名涼薯、刈薯、豆仔薯、地蘿蔔。清脆汁多,口感似水梨與荸薺,適合涼拌,做餡料口感倍增。 ◆挑選方法:結實、飽滿,重量感。鬚根少的水分較足。外觀圓滑飽滿者品質較佳。 粵菜特色料理「紫蘿」 ◆「紫蘿」為港式粵菜料理方式之一,取用醃漬過的子薑與波蘿一起料理,酸甜帶甘味,「紫」同音於「子」,「蘿」為波蘿。 註1.醃薑有軟袋裝、玻璃瓶兩種,可隨自己喜好選購。 註2.家庭兩個爐口,可一邊油炸,一邊煮糖醋醬,炸好小麥條立刻加入醬料翻勻,如此菜色口感最佳。  

MORE

春季香蕉風味佳 涮嘴零食這樣做

【記者趙奕寧台北報導】香蕉是國人愛吃的水果之一,全年皆有生產,依季節不同口感略有差異,除了直接食用,香蕉也常被用作甜點食材。農糧署在臉書分享製作香蕉脆片的食譜,讓民眾在家也能親手製作香蕉小零食。 香蕉脆片的製作方法有3步驟,首先準備較生硬的香蕉5或6根、細砂糖少許以及檸檬汁15克。 第1步驟,將香蕉去皮並切成薄片備用,同時,烤箱預熱100度;步驟2,在香蕉片雙面塗上檸檬汁,沾些許細砂糖後放上烤盤。 第3步驟,烤箱以100度高溫烤約30分鐘後取出烤盤,待香蕉片冷卻變硬,香甜濃脆的香蕉脆片即完成。 圖為示意圖。圖/Unsplash 香蕉家族又分為細長香蕉(華蕉類)和粗短香蕉(芭蕉類),它們的色香味形皆有些不同。 細長香蕉香濃甜美,果指彎曲呈月牙狀,果柄較短,果皮黃色、有5至6個稜;粗短香蕉甜中帶酸、口感較Q,它的果指兩端較細、中間較粗,果柄較長,果皮為灰黃色、有3至4個稜。 農糧署教挑選香蕉撇步,蕉柄黃色風味最佳,且無乾枯皺縮;果皮光滑飽滿,帶有微小斑點者佳;果指飽滿且外緣稜線不明顯。 香蕉果皮光滑飽滿,帶有微小斑點者風味佳。圖/Unsplash

MORE

夏煮綠豆

文/但漢蓉 在炎熱5月台灣南部的鄉間,能收到一包農家自己種的綠豆是十分珍貴的,讓人特別雀躍,總是聽農民口耳相傳著,綠豆是連續採收的,植株上掛著熟成、乾枯可以收成的黑色綠豆莢,同時也有正在成長的脆綠豆莢,綠豆又特別的細小,非常費手工,現在大多都是進口的居多了,每次收到綠豆就想要多買一些,但是通常得到的答覆都是只種一些夏天自己吃而已,台灣毛綠豆(粉綠豆)收成的季節剛好就是4~5月間,一碗甜甜的綠豆湯,是人們夏天的記憶。 冬吃蘿蔔夏吃薑,綠豆寒涼,煮綠豆同時,加入些帶皮生薑一起煮,或是先將綠豆炒出香氣再煮,吃起來可暖胃並防脹氣。 炒綠豆方法,可先將綠豆洗淨2遍,溼溼的放入不鏽鋼鍋或鐵鍋內,蓋鍋蓋,中、小火煮至冒出水氣,再開蓋均勻的翻炒、待水吸收乾。炒香綠豆,時間約10~12分鐘,待綠豆粒微微的爆開即可關火,關火後利用鍋子的餘熱,將綠豆放至冷卻,即可先裝盛起來需要時再取用。 夏季潮溼悶熱,純粹的綠豆湯,還能與四神及薏仁、薏米(珍珠米)、薑搭配,更能幫助身體排除熱氣,清涼飲用並養生。 方法很簡單,洗淨混和好的綠豆、薏仁、薏米與四神,須於煮前先浸泡5~6小時,再以冷藏方式浸泡著,要煮時再取用,這樣就可避免夏季炎熱,食材因溫度不一而變質。

MORE

【異鄉食情】亞麻子從原料變養生

文/童言 挪威人習慣吃雜糧麵包,於琳琅滿目的麵包食品中,常見一種扁橢圓形褐色種子於麵包上,它是時下流行的健康食物──亞麻籽。二十幾年前聽聞母親公司的一位同事得到乳癌,湊巧獲知亞麻籽具有防癌的功效,所含的植物動情激素可抑制乳癌形成,自此與它結緣,成為日常生活飲食中的一員。 我拿亞麻籽當烘焙的食材之外,也會磨成粉末,摻入米飯、湯粥、水果優格食用,主要是一整顆亞麻籽的纖維質不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經常原封不動地排泄而出,食用前磨碎,方能增進植物激情激素與Omega-3脂肪酸的取得效率,真正為健康加分。亞麻籽提煉的亞麻油亦有養生效果,只是氣味較不討喜。 在一次奧斯陸植物園舉辦的活動裡,意外得知挪威亞麻協會,見識到協會成員對亞麻的熱愛,由亞麻籽播種、栽培到收穫,現場使用傳統木質紡織機,展示如何利用亞麻植株的纖維紡織成線,以及亞麻的花染色。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亞麻的藍色小花,深深吸引我的心。 爾後在一次奧斯陸峽灣登島過夜的行程中,更進一步瞭解亞麻籽早期在挪威一直作為油漆原料,亦曾當作飼料,現代醫學的研究將它帶上飲食餐桌。從原料到養生,亞麻籽足足走了好幾世紀的路。 亞麻雜糧麵包 食 材 乾酵母25公克、水700c.c.、食用油3湯匙、全麥麵粉800公克、中筋麵粉200公克、鹽1~2茶匙、亞麻籽1湯匙、小米1/2湯匙、奇亞子1/2湯匙。 作 法 ❶取一大盆,放進乾酵母。將水、食用油放進深鍋攪拌,加熱至手指能接受的溫度,然後倒進裝有乾酵母的大盆,攪拌溶解均勻。 ❷全麥麵粉、中筋麵粉、鹽逐步加入❶中,攪和5~10分鐘,搓揉至光滑的麵團後,蓋上布發酵至少30分鐘。 ❸雙手沾上麵粉,在工作檯上撒一層乾麵粉,放上發酵好的麵團,分成兩半,各自擀成50 x 55公分的長方形麵皮。 ❹將麵皮的一長邊向中心摺疊,另一邊再摺上去,成為三摺後,分成10~12小長方塊。另一半的麵皮如法炮製後,將所有切好的小長方形麵團放在鋪有烘焙紙的烤盤上,蓋上布續醒約45分鐘。 ❺用水塗抹在續醒好後的長方形麵團上,再撒上亞麻籽、小米、奇亞子。烤盤放進以210℃預熱的烤箱中層,烤15~20分鐘,表面金黃即可取出,放涼食用。

MORE

【禪居食堂】甜苦結合好滋味 南瓜炒苦瓜

【記者張穎容台北報導】「禪居食堂」將香甜的南瓜和帶有苦味的苦瓜一同烹調,雖然味道不相同,但料理後,苦瓜不會傳苦於他物,反倒融入南瓜之甜,變成一道美味佳餚「南瓜炒苦瓜」,兩者食材都防癌之效,相當營養。 南瓜從外皮到籽都富含營養價值,堪稱「超級食物」,是美國癌症研究所挑選15種防癌食物之一。 南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C以及鈣、磷、鐵、鋅、硒等營養素,且南瓜豐富的β-胡蘿蔔素,經人體代謝後可以還原成維生素A,可保護視力。 圖/記者張穎容 南瓜的硒能防止癌症發生及惡化的效果;南瓜籽富含的鋅相當高,能有效預防攝護腺腫大或病變成癌症,也可維持紅血球的成熟,故民間因而有「南瓜補血」一說。南瓜皮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鈷,鈷能活躍新陳代謝,促進造血功能。 《本草綱目》記載,苦瓜有助除熱及解勞,適量攝取有助補充多元營養、促進食欲,含有葉酸,維生素B1、B2及鈣、鎂、鉀等礦物質,營養價值相當多元,其中維生素C在瓜類中排名第一,而有「瓜中C王」稱號。 苦瓜在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但因為苦味,讓很多人敬而遠之,但其本身雖苦,但從不把苦味傳給其他菜,不論配什麼菜烹調,除本身的苦味外,其他的菜則不受影響,照樣保有原本滋味,故苦瓜又稱「君子菜」。 《延伸閱讀》 古早味下飯菜 菜脯蒸豆包 食材 南瓜1/4顆 苦瓜半條 鹽 胡椒粉 油 圖/記者張穎容 作法 1、南瓜用熱開水燙5分鐘,會比較好切;苦瓜洗淨。 2、苦瓜對半切開去囊,切成薄片;南瓜切開,取1/4顆去囊切成薄片。 3、起油鍋,將南瓜先煎熟,再放入苦瓜,加入鹽、胡椒調味,再倒入一點水並拌勻,煎熟後就可以起鍋上桌。 (料理示範/妙具、拍攝剪輯/張穎容、張睿杰) 圖/記者張穎容

MORE

【夏日甜品】楊枝甘露

文/a greener soul 楊枝甘露是名氣最高的港式經典甜品! 以芒果、西谷米及柚子,組合成一道超乎想像的美味,同時也迎合了香港人對芒果類甜點的喜好。外地朋友可能有所不知,在我還小的時候,香港甚至有專吃芒果甜點的連鎖店呢!而在眾多芒果甜點中,實在很難說出比楊枝甘露更有名氣的了。要製作純素的楊枝甘露並不困難,還非常適合新手。讓我們來享受這道港式經典吧! 分量:3碗/ 需時:30分鐘/保存:冷藏3天 食 材 西谷米25公克、水75公克、有機砂糖20公克、芒果泥200公克、無糖豆奶120公克、椰奶90公克、紅肉蜜柚90公克、芒果肉150公克。 作 法 ❶把西谷米放入沸水中,以中火煮10分鐘,期間可用打蛋器把西谷米分散。 ❷西谷米外層變透明而中間還有一點白色時就可以關火,蓋上蓋子燜5分鐘,直到西谷米完全變成透明。 ❸用水沖洗煮好的西谷米1分鐘。 ❹把西谷米放入冰水冷卻,瀝乾。 ❺混合水和有機砂糖,拌勻成糖水。 ❻混合芒果泥、無糖豆奶、椰奶、糖水、西谷米、紅肉蜜柚和芒果肉,拌勻即完成。 不妥協的美味祕訣 冷藏一天後,西谷米會吸收掉一些水分,楊枝甘露會變得更濃稠一點。如果太稠,可以多放一點水或無糖豆奶、椰奶,口感會更佳。 ──摘自《不妥協的純植物烘焙》山岳文化出版

MORE

禪居食堂 紅棗黑米紅豆糕 象徵圓滿一整年

【記者張穎容台北報導】過年期間的收尾甜點,「禪居食堂」端出「紅棗黑米紅豆糕」,不僅健康養生,還非常適合親子一同手作,增添感情,且精緻小巧圓滑的外觀也象徵新的一年凡事圓圓滿滿,香香甜甜。 黑米屬於帶有米糠層的糙米,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更有18種氨基酸及鉀、磷、鐵等礦物質和維生素B1、B2,營養相當全面且豐富,有助胃腸消化、增強造血和調節免疫力的功能。 紅豆營養價值也很高,除了有高含量的膳食纖維和蛋白質,還富含維生素B、C、E、鉀、鎂、鐵、鋅等營養素。 食材: 大紅棗10-20顆、黑米1杯、紅豆1/2杯、桂花釀1小杯、黑糖2小杯、麥芽1小杯、油適量 作法: 1、紅豆、黑米分別洗淨,各加1杯水浸泡4∼8小時;泡好水後,紅豆直接放入電子鍋再加1杯水按煮飯鍵煮熟;黑米直接放入電子鍋加1小匙油按煮飯鍵煮熟;紅棗去籽放入鍋中,蒸約10分鐘即可。 2、紅豆煮熟後,倒掉鍋中的水,倒入平底鍋內,加入黑糖、麥芽,將它炒乾;黑米煮熟後加桂花釀拌勻,備用。 3、取一顆去籽紅棗,中間夾入紅豆,再舀一匙黑米在上面,直接放在烘焙小紙杯上,即可上桌享用。 (料理示範/妙具)  

MORE

水煮玉米筍

文/王美慧 玉米筍是玉米在成熟前就採摘下的果穗,它富含膳食纖維,可幫助消水腫。 朋友興哥長年堅持有機無毒耕作,田裡輪種玉米時期,疏果時,我家常獲贈一袋玉米筍,有機無毒的玉米筍,適合最簡單的料理──水煮玉米筍。 作 法 ❶玉米筍6~8根。將玉米筍舊外殼剝掉一些,留一些能包覆住玉米筍的細嫩外殼。 ❷將玉米筍放入鍋中,注入水,水略淹過玉米筍。 ❸電鍋外鍋放 1 杯水,開關跳起即可。 ❹不須加任何調味料,煮好撈起盛盤。 ❺食用時,再將外殼剝掉,就能吃到最鮮甜的玉米筍。 ❻若確定玉米筍是有機無毒耕作,煮玉米筍的湯汁,還可以留下當茶水喝,可食可飲,一舉兩得。

MORE

【花素麵食】花漾花捲

文/朵澐 那天外甥女在微信傳來一張豆沙餡花捲,看得我好不羨慕,雖然我已學會了包子饅頭的做法,但侷限於一般樣式,看著好看的花捲樣式,特別地想學,從傳來的步驟,外加觀摩其他相關的視頻,於是我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試做後發現作法簡單。 不會搓揉和醒發完整麵團的新手,可以嘗試變化一下,簡單易學。 食 材 中筋麵粉300公克、水150毫升、酵母粉3公克、紅豆沙餡200公克、沙糖些許。 作 法 ❶把麵粉倒入盆器中加入酵母粉(想加速發酵可加些許砂糖)。倒進牛奶一起攪拌搓揉成糰,蓋上溼布。 ❷待麵團揉至表面光滑不黏手,接著醒發2小時(溫度決定發酵時間)。 ❸紅豆餡料揉成9個圓球狀。 ❹作法❷發酵至2倍大,把麵團再次搓揉醒發,用筷子搓能回彈即是醒好,並再度醒發40分鐘。之後分成9份擀成圓扁狀,包入餡料(圖①)。 ❺接著以包包子方式,反過來收口朝下,用手壓扁,再擀成牛舌狀。 ❻在牛舌狀麵團淺表面上間隔斜切(圖②),接著捲起來(圖③)。二端接裹成一圓,做第三次醒發10分鐘至1~2倍大(圖④)。 ❼涼水上鍋約蒸15分鐘,蒸好再燜3分鐘即可開蓋,漂亮花捲就好了。 PS:豆沙餡可買現成或是自己自製,自製可以掌控甜度。

MORE

脆梅酸甜好滋味 助消化、解疲勞

【記者趙奕寧台北報導】喜歡鹹酸甜滋味的朋友把握現在,青梅產季是3至4月,只要準備青梅、糖、鹽,跟著農糧署的步驟,就可以做出美味脆梅,不僅能消除疲勞,還具有開胃解膩、助消化功效。 農糧署表示,自製脆梅前要準備的食材包括5、6分熟青梅600克、糖1000克、鹽60克和粗鹽少許,接著按照6步驟,殺菁、敲裂、鹽漬、漂水、脫水及糖漬,即可完成脆梅。 圖/資料照片 殺菁:青梅去除蒂頭,加入粗鹽搓揉10至15分鐘,直到果皮顏色變深排出澀水。 ️敲裂:用木槌或菜刀稍微敲裂梅子表皮,有裂痕即可、切勿敲碎。 圖/資料照片 鹽漬:鹽和冷開水的比例為1比10,將青梅浸泡6至8小時,水面需高過梅子,保持空氣流通以利發酵,期間可攪動梅子2、3次,使鹽分均勻。 漂水:以流動水清洗2小時,洗滌梅子過多鹽分及苦澀。 脫水:將梅子用洗衣袋裝好,放入脫水機脫水約3分鐘,盡量減少水分殘留,以免後續發酵變質。 糖漬:將煮好的糖水放涼後,共要糖漬3次,每次冷藏浸泡時間為1天,前2次糖水須換新,第3次浸泡10天後即可食用。第1、2次糖水比例為糖250克、水750克,第3次糖水比例為糖500克、水600克。 圖/資料照片 青梅富含鈣、鎂、鉀、磷、鐵等礦物質及檸檬酸,不僅開胃生津,還具緩解暈車和腸胃不適功效,也可促進新陳代謝、刺激腸胃活動、緩解脹氣、便祕和腹瀉等。 醫師表示,青梅可治嗝氣、食欲不佳和胸悶等症狀,以及抑制腸道內毒菌生長,如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結核桿菌、霍亂桿菌和痢疾桿菌等。另,天熱時梅子類飲品有助降火消暑。 營養師提醒,青梅多為醃漬加工品,因添加許多糖與鹽,可能造成糖尿病、高血壓、消化性潰瘍患者身體負擔,不宜過量攝取。 圖/資料照片

MORE
/3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