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副刊 | 人間福報

閱讀

【小品人間】愛,將在最後才會離開

文/碧雅翠絲 舊地重回,輕輕轉動手中時光的鎖鑰,再也推不開的家門外,細細梳理著每一段身影、每一吋記憶,綠意蒼蒼、不曾滿布青苔、沒有塵泥風霜。 滿地熟透的杏子無人收拾,幾度春泥、埋藏了往事,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美麗的杏花在院落的寒風中飄舞。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一切都在,一切,也都已不在…… 滄桑世事,飄渺虛無,回憶的餘溫仍熨燙著,告訴我,愛,將在最後才會離開。♣

MORE

【生活百味】不耐症

文/煙雨 據說,在台灣,每十個人當中,就有八點八個人喝牛奶後會感到不適,例如脹氣或腹瀉。 我期盼自己是一個穩定生產文字的工作者,但執行起來並不順利。嘗試過好幾次、好幾種寫作節奏,漸漸發現將自己的紙筆放在咖啡店的時候,文字就會流暢地從手中的筆尖長出來。咖啡店彷彿是我的文字溫床,不論是咖啡機的運作聲、客人之間的細語,店員煮咖啡時的氳氤、烤甜點時的香氣,都是使我文字發芽的沃土。在此,寫字的人也成了肥料的通道,通過筆桿,在字裡行間散逸著掌心遞送的營養。 記起某天,我去到一間未曾造訪的咖啡店,點了一杯白薄荷拿鐵,文字即刻在我的筆記本上不間斷地產出,我寫生活、寫情感、寫對評論的看法、寫對論文的鋪陳,整整六頁。我的文字似乎很喜歡那間店。 然而,我的軀體卻抗拒白薄荷拿鐵的輸入,儘管如此,我仍想記寫這飲品的質感:帶點清新、帶點綿密、帶點苦澀,還有漂在表層的奶泡,帶點難消化的虛幻飄渺,又在胃裡充飽氫氣,長出一顆飛不出軀體的氣球。氣球還讓軀體清醒一整夜,又在稍晚幻成流狀物,在腸道中攪擾著,軀體在文字的輸出與拿鐵的輸入之間拉扯。 後來我想,我好像就是那杯白薄荷拿鐵。她含有使八點八比例的人們觸動「不耐症」的成分,因此人們選擇不輸入那些令人脹氣或腹瀉的資訊。她那帶點難消化的虛幻飄渺,僅有一點二比例的受眾,但偏偏有些人曉得自己的不耐,還是耐著性子接收她的訊息。 至終,軀體將她排出,在淨房裡不留筆跡、不帶眷戀。她反過來戀上文字通過她產出的過程,令人驚喜的筆畫線條長出的過程。 要再去那間店點一杯白薄荷拿鐵嗎?我想,我得先準備一支能流暢書寫的筆和一本足夠頁數的空白筆記,還有…… 一整包衛生紙。♣

MORE

【小腳的跋涉】壽星

文/楊富閔 最主要五月四日是姪子滿五歲的生日,連帶一併慶祝一周後的母親節,又碰上台南麻豆代天府的遶境,家族生活節目滿檔。五四兩字在文青叔叔的工作領域也是重要的詞彙,而我們重新定義改寫自己的五四,每一年都不一樣。 那天一早我們騎著三台機車,出門要去追廟會,台南王爺信仰的根很深,麻豆香極有名。我們主要是來追孩童裝扮的蜈蚣陣,而我很光榮負責載壽星。結果顧著要趕,從山區一路趕至市區,沒做功課,也不知道繞境隊伍走到了哪裡,八個人風風火火就出發了。 我騎車速度向來很慢,沒想到這次更被遠遠甩在後頭,有什麼好趕的呢?我發了簡訊在家族群組,說在黎明中學旁邊的7-11集合,脫隊演出。這個滿是柚香的春天,我想帶著姪子看飽台南的風景。此時此刻的風景。 騎經大內營區,大路兩側盡是綠意,這是一顆離開故鄉的長鏡頭。其中一棵莿桐樹開得搶眼。不知為何只有一棵;也有一棵近年常常熱搜的花旗木,同樣開得盛大。為什麼都只有一棵呢?姪子問我這個問題,我卻不知如何作答。出大路接上台一線,名義上我們就離開大內了。 台一線車很多,我選擇沿著快速道路的基座道路慢行,一路經過渡子頭、西庄。台鐵在此有座可愛的拔林車站,我們追廟會也追火車,剛好一輛新型的3000呼嘯而過。3000是姪子急著喊出來的數字。我是跟著他的語言,認識了什麼是PP自強號,什麼是EMU700、800和900。於是相約今年夏天要替他設計一個一人營隊。我們要把這些車型通通都坐一遍。 車子離開快速道路,我們回到一七一縣道。姪子很快認出,過了路口,直直騎進去就是西庄阿祖的家。我已一兩年沒回去了。老人家都在二○二一年過世。前陣子我與外景隊回去錄影,第一次以屋主身分回來開門,還不適應,也不敢適應,對著空屋,竟不自覺地說出阿公阿嬤我回來了。 機車騎在一七一縣道,幸運的話可以遇到高鐵,可惜時間沒有對準;又經過總爺文化園區,特地停車去看蒸汽火車頭與超大隻的梅花鹿。深怕姪子知道得不夠多,我一直講一直講。想著三個姪子的成長,從今開始,我可以幫上什麼忙? 幾年前寫了一本《合境平安》。回顧從小在台南追廟會的日子,記得爸爸載著大哥與我,同樣在麻豆街上到處鑽。機車是必備,臨停方便,那時我們常常站在中山路的保寧宮、三商百貨,三皇三家的騎樓,站在廟會的第一排,展開了這座港鎮與我甚深的緣分。 今年我也帶著姪子,一家八口,再續前緣。那天我們沒有走散,順利和另外兩台機車會合,也順利追到了蜈蚣陣。神仙打扮的孩童,不停從天而降發送糖果、紅包、以及各種名為祝福的事物。有人開傘攔截,有人用帽子去接、有人帶著臉盆、水桶、安全帽……。姪子的手很小,滿頭大汗的他獲得不少寶貝,而他急著要送給四歲的妹妹與兩歲的弟弟。我問他你撿到了什麼?他雙手攤開,對我笑笑。姪子問我晚上吃蛋糕的時候,叔叔你會在嗎?我說我當然會在。 是的──我要在。他是爸媽的第一個孫子,出生於母親數次化療結束之後的春天,驅散病氣,也帶來喜氣,替我們一家注入了一股強而有力的生機。這個五四寶寶今天是主角,他是壽星,也是我們家的福星。我送他一組太魯閣號的模型,同時告訴他:時間是最好的禮物,不知道他有沒有聽懂?而這個夏天,我們就要一起出發去旅行。♣

MORE

文/石德華 這個字,連讀音都很鬆,tháu,舌彈一下,將氣送出去。 我在騎樓吃麵,切仔湯麵最後喝湯,將整個湯碗捧起遮面,梁山大口喝酒那種,和我的長捲髮,長衫裙,超違和。我剛被醫生叮嚀,這幾小時,最好這幾天,頭不要甩晃。 我暈眩,剛被醫生喬了脫落的耳石。這症候無解,也無解藥,多注意自己的生活作息就是了。 以為自己雖足底筋膜炎、膝蓋卡卡、偏頭痛、肩頸長年僵硬,照樣也行走工作作息如常,算是一點不方便而已,這哪算生病?不料,暈眩到來了,我真的多了一個不請之友,他讓我明白暈眩還沒發生前的日子,我是多麼的自由無慮,而那時候我還是有煩憂但我已忘了那時的煩憂是什麼。他讓我體驗眼前型態各異直立起的秩序世界會剎時偏斜晃旋一如長長人生突來的變奏時刻。他讓我也無什麼預警不過尋常的一個躺仰就可以全盤皆非。他讓我見識醫者在你躺下頭垂出床沿偏右喊暈嗯眼振右耳石脫落不要動你坐起頭遂隨握住你顱的醫者的手輕挪微移。他讓我確定世間最動聽那句話,台詞就是「今晚你應該就會好多了」。 還沒到星雲大師「腿子斷了,往好的方面想,從此不必奔波,可以靜心閱藏了;開心手術,也讓我認識了很多仁心仁術的醫護人員;視力糢糊了,在糢糊的世界裡看見清楚的自心」的境地,但以病為友,我已學到這許多,且不慌急不氣悶的,將油香微燙口的麵湯整碗捧起全遮面喝,碗落,氣敨。 一日與朋友聚餐,席間談起霸凌的話題。A說他從前在校園曾是被霸凌者,B說他自己曾是霸凌者群中的一員「猴子」。 我問A怎麼脫離困局的?他說有一天在廁所他痛揍狠打了那個一直霸凌他的人。 我問B曾不曾有過一次手軟或告訴同夥「算了吧」?B說不曾,人生重來他也還是會在「猴子」群,因為要生存。 話題頭是我閱讀的一本書《孤立圖鑑》。我告訴A、B,對我這種關心校園霸凌可是毫無新見解又提不出有力改善方法的「卒仔」,這本書有讓我敨氣。 作者大坦誠,從小被霸凌,長大成為國小老師,自稱「很肥、很醜、很沒用、愛發瘋、過氣」,他這本書是寫一些「被排擠的小孩的文章」,總共二十四個故事,沒有任何解方或良藥,作者說,他只是拚命捕捉那些被霸凌孤立的身影,讓他們知道自己不孤單,復仇成功太偶像劇了,作者是要讓被孤立排擠的人知道「你不是一個人」,讓人從不孤單淬取到一些力量,去撐過眼前的惡意與寂寞。 其實所有故事也告訴大家,這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會愛你,有些人就是會討厭你,讓你難受。 其中〈校園怪談〉一篇,弱者的反撲,善良的芒刺,靜靜的顛覆,真是一篇讀完讓我敨氣的黑色小說。 我驚恐地抬頭環顧教室,發現地板上鋪滿了符紙,而我最怕看到的那個人,就坐在符紙中央,濃濃的線香味撲鼻來。 ……… 「真的要他們死嗎?」我想故作輕鬆但我知道我的聲音在顫抖,因為孫子昊前面擺著嚇跑潘昱凱的壁虎乾屍,還有一隻剛剛掛掉的珠頸斑鳩。 符紙、線香、壁虎乾屍、死掉的珠頸斑鳩,全是陰暗詭異的死亡意象,是的,長期受欺壓霸凌的孫子昊反擊的方式是──作法,這一段的描寫非常出色,胖子孫子昊還跳到桌上跳電音熱舞扭動電臀召喚魔神,魔神也果真駕到…… 用作法反擊霸凌,以虛化實,沒辦法中的辦法,我認為極有創意,但是,反撲根本沒成功。這昏暗教室裡撞見的一段,寫得有聲有色、魔幻寫實兼具,原來只是後設的,敘事者自己的夢境而已。 班上作頭的二個霸凌者,因手機摔裂事件互毆而出大事住院了,到畢業也回不了學校,全班都以為是孫子昊拿符紙作法成功,而使他成為班上受歡迎的「算命仙」。 胡逸妍,敘事者,班上一個靜觀所有亂象的女生,毫無作為的多數第三者,被孫子昊算出「最愛的課是體育課。」 是,胡逸妍真愛體育課,體育課可以講八卦、可以補作業、可以不用背煩死人的古文,最後她還說出,體育課可以跑回教室將某人的iPhone抽離手機殼先摔裂,再製造兩人爭端,讓他們因手機相互追逐毆打出事,最後,把這份功勞算在自己的暗戀對象頭上。胡逸妍暗戀孫子昊。 雖然小說,虛構的,怪談,誇張的,但在長期的溫和被說無效,忍讓就會過去,傷痕自己清理,旁觀者只能無力的沉默之後,我感到這篇文章真敨氣。 找個道理,找個方式,找個角度將氣送出去,敨。♣

MORE

【遇見荷】藏在花裡的回音

文/歐銀釧 昨夜的月光 翩翩起舞 清風流動 寫給你的信藏在花裡 幽香停留 層層疊疊 時間之河緩緩 失去的記憶滿荷塘 夏天做夢 天空叫喊 蝴蝶旋轉 你牽著我的手 穿越沼澤 走過悲喜邊緣

MORE

【分享時刻】在江西遇觀音

文/平郁 數年前的某個三月下旬,我參團去了一趟江西,前後八天,最大的目的是去看婺源的油菜花田。 我們運氣很好,下了飛機就看到陽光,除了第二天爬三清山被大雨淋得像落湯雞之外,到哪個景點幾乎都是陽光露臉。 知名的油菜花梯田確實很美,我算是得償夙願,心滿意足。當然,既是旅行團,免不了會安排行程,南昌、滕王閣、鳳凰溝等各處的著名景點,都是風光明媚,尤其正值春季,櫻花桃花梨花盛開,青山綠水,美不勝收。 重要景點之一,少不得去參觀遠近馳名、有「瓷器之都」之稱的景德鎮。導遊讓我們在這裡停留一個小時,觀賞各種陶瓷文物與技藝。我信步閒逛,店家很多,各有特色。當初參團,我就打定主意不再買紀念品了,於是我以純欣賞的眼光,看著各家精細雕琢的藝術品。 逛了一陣,我發現一家店門口擺置了幾個雕塑,多半是西洋仕女的陶瓷作品,而最吸引了我的,是一尊觀音菩薩像。祂一身白瓷,慈眉低目,嘴角微抿著笑,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看就喜歡。 這尊觀音讓我心動。細觀了許久,我想到家裡那一堆從世界各地買回來的紀念品,終於嘆口氣,打算放棄。我繼續閒走,幾條街後,卻有意無意地又回到那家店來。 怎麼辦?愈看愈喜歡。店主人正好在門口整理貨品,我就問他,為什麼獨獨將這尊觀音像放在門口呢?店主說,他們正在進行轉型,以前的陶瓷藝品已剩餘不多,就擺在店門口,折價出讓。店主作勢向店內一揮手,果然,店內的擺設盡是一套一套的高級陶瓷茶具,色彩繽紛,做工精細。但是,我獨獨就只喜歡那尊素淨的觀音。 我詢問了價格,似乎還真的不貴。但是,陶瓷難以攜帶吧?店主說,沒問題,他會仔細包裝,絕對能完整帶回台灣。 就這樣,我從景德鎮帶回了那尊白瓷觀音。回到家,我將祂放在案頭,什麼時候看見我都心生歡喜。我覺得,這尊觀音菩薩像一定是跟我有緣,才會千里迢迢讓我帶回家來。 過了幾個月,兩位老朋友來家裡找我,大家頗久沒見,開心相聚。我看到其中一位注意到了我的觀音像,我就很得意地述說了祂的來歷。這位朋友一向直言直語,聽了我的故事,立刻噗嗤一聲笑出來。「哎呦,桃園鶯歌那邊到處都是這樣的觀音像啦!」另一個朋友白了她一眼,但沒接腔。 我立刻明白了,難怪店主要價並不高。怪的是,我完全不以為忤。我笑對那位直言的朋友,謝謝她告訴我「真相」,不過我買下這尊觀音本是出於歡喜心,價格或是出處對我來說,完全無礙於我的喜愛。 確實,這些年來,我依舊早晚向這尊觀音像問安,而祂也一逕溫柔地淺笑著,讓我心定不少。我常想,我慧根淺薄,但在我的生命中,總是受到恩慈對待,光是這個念想,就讓我十分感激我與這尊觀世音菩薩像的邂逅。那是我當年江西行的巨大收穫。♣

MORE

【5-6月主題徵文母親節 禮物】自己決定善終

文/梁純綉 陪伴母親健檢,流程做完之後,義工人員詢問我是否有意願簽署「安寧緩和醫療」。 坐六望七的我,對有尊嚴走完生命最後一哩程的課題向來關注,也極為認同DNR(Do-Not-Resuscitate,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就是未付諸白紙黑字的確認。心想,義工的諮詢,不正是最好的機會嗎?趕緊坐定填妥資料。 義工人員又小聲問我:「可以向媽媽提此方案嗎?她能接受嗎?」母親聽到了,大聲對義工道:「好事,好事,你們是在推廣有意義的事,我當然要用行動表示支持。」義工豎起大拇指,讚美母親開明豁達。 義工逐條向母親說明DNR的內容,八十六歲的母親頻頻點頭,且不時說:「就是要這樣啊!這樣做就對了。」當她要簽名時,特別戴上眼鏡,一筆一畫,慎重書寫;簽完名字之後,審視一會,才將文件雙手交還義工。 回家的路上,母親感性地說:「每當母親節來臨,妳開心為我慶祝,吃大餐、旅遊、送紅包……都是一番美意,但以我現在的年齡,還有什麼比可以自己決定善終,更具實質意義的呢?而且母女同行、有志一同,知道女兒也能平穩走完人生旅程,這是我覺得最實惠的母親節禮物。 母親一席話,讓我想起星雲大師之言:「安排自己能獲得快樂,充實自己能獲得知識,掌握自己能獲得平安,創造自己能獲得成功。」是的,我們母女都在實踐大師的生命智慧。♣

MORE

【人間情味】房間

文/逗好 我推開房門,走向父親:「要不要起來吃東西?」從洗腎中心洗腎回家,父親總感覺特別疲累。他閉著眼,回答不要。 我坐在隔壁床看他。想起以前,我不敢這麼靠近父親,與他有著很大很大的距離。我出生遇到他創業,我還沒斷奶就住到外公家,直到高中畢業才回來。童年不懂爸爸這個詞,總跟著鄰居玩伴喊爸爸。 我環顧四週,這裡陽光充足空氣好,是我出嫁前的房間。這房間那時是兩間房,分別是我和妹妹一間,兩個弟弟一間。後來重新裝潢改造成現在的一大間。父親生病後,住進位於一樓的這個房間。 我不吵爸,看他繼續睡。傍晚時分,聽著爸的鼾聲,我原本倚靠牆坐著,慢慢地身體傾斜,躺在床上,閉起眼,彷若回到想逃家那年。 那時他在我心中,是嚴肅、脾氣不好的父親。他跟我說話,總是繞一圈由媽把話傳給我,不直接跟我說。我們都害怕彼此、躲著對方。 記得有天清晨,夢裡情景還沒散去,陣陣哭聲吵醒我。我揉了揉眼,見媽坐在床邊,眼睛浮腫,正擦去滿臉淚痕。她哽咽的說,一早被爸罵,代替我被罵。爸罵我不會打扮,還放下狠話:「不去燙頭髮,就搬出去。」捨不得連累媽,雖然很氣爸,但無力獨立,只能乖乖聽話。燙過的頭髮不聽我話,膨鬆散開亂翹,沒讓我變漂亮,只讓我心煩睡不著。 那年,我過了適婚年齡,還不曾交過男友。父親擔心我嫁不出去占了個房間,又生氣我不會打扮對外表無所謂;最讓他難堪的是要當起媒婆,說謊般放大我的一點兒好,遊說人來相親。 那時我想找個男人嫁,逃離這個家。無奈父親安排的對象,我全不喜歡。後來我自己找到個男人,願意我嫁他。我與那男人甚少見面,他也不曾打電話到家裡找我。媽和妹從沒看過我談戀愛有人約,聽我說要嫁人,她們搖頭直喊:「要想清楚,妳以後可能很淒慘。」而我父親,不僅沒反對,還直說:「有人要就好。」他不管我嫁給誰,嫁給怎麼樣的人。 結了婚,離了家,我與父親不再天天見面,不用躲著彼此。少見面反而感覺血脈相連,不知不覺拉近關係。我在育兒過程深深體會父親說那些搖動我自信的話,其實是愛。現在他衰老我漸老,曾經的誤解,被時間沖淡,還能像笑話般從我嘴裡說出。 現在我敢跟父親說話,敢開他玩笑,不再緊張害怕,不再需要媽媽傳話。我躺在出嫁前的房間,看著隔壁床正熟睡的父親,回憶似乎變得美麗。♣

MORE

以筆墨鑄造 美術家永恆形象

文/李賢文 美術出版,是我終生志業。 美,更是我一生所嚮。 冰裂紋,之所以美,是因為土與釉,收縮係數不同,在燒製中,產生出美麗的裂紋;同樣的,歷史經緯,也會因為不同資料與角度的穿插對話,而編織成錦。 在官方歷史與資訊文獻的隙縫中,當更多個體記憶與個別材料去填充時,歷史,或將具備更豐富的解讀可能。拾遺可以補缺,傷痕變成紋樣,斷裂得以癒合。 起初,只是一次的參訪;後來,竟成為創作的一次壯遊!圖繪典範人物,走讀台灣美術,正是《走在臺灣美術的最前面》一書的起點。 二○一七年底,赴余承堯故鄉福建省洋上村參訪,有感於余老雄強的山水巨構,返臺後遂畫余老頭像,嵌入洋上山壁中,創造出〈向余承堯致敬〉的肖像畫。沒想到這張有感而發的畫,日後竟成為我臺灣美術家水墨肖像系列的第一件作品。二○一九年,從「洪通」接續創作,一直到二○二一年底完成「李再鈐」為止。共計二十件作品,統一尺寸63X40公分。 一九七九年,因為月刊「前輩美術家專輯」的推出,我得以近距離接觸、採訪並攝影許多前輩美術家,肖像系列中所描繪的,大多是在那個特別時期內,所認識的特別的人。他們一個個,從我記憶的大海中浮現,形象分明,意義非凡。 我把他們的身影,或聯結在其所創作的天地中(顏水龍在蘭嶼、李霖燦在玉龍雪山、熊秉明在展覽現場),或出現在畫室中(李石樵、林之助、林玉山、陳夏雨),或與其作品合而為一(立石鐵臣、席德進、洪通、陳雲程、張光賓),或置身於大自然中(楊三郎、劉其偉、洪瑞麟、李再鈐)。 每一位美術家,背後都有一則動人的故事;每一則故事,後面更有那個時代的光輝!透過畫像,去呼喚記憶;透過筆墨,來記取美好。他們不只活在過去,他們也同時活在未來。因為,他們的生命,必將透過作品,不斷在世代交替中,與我們交會並對話,接力並微笑。 臺灣美術的視角,如果能夠包含對歷史的敬意與對人性的溫情,那麼,這樣的史觀,必然更貼近歷史真實,也更具創造性的想像!於是,我試圖用「文字」記錄當年與先行者的關係與對應;用「繪圖」表現他們「走在臺灣美術的最前面」的音容樣態。以意像與圖像,雙重建構出臺灣美術更具景深的願景。當回憶細節與文學情境,再度綻放歷史的光影,一個又一個美術前輩的出列,也站立出臺灣美術發展的稜線。 沒有敬意,就沒有歷史。 失去溫度,也就失去了真相。 讓春天,再一次走在臺灣美術的最前面。♣ 【重見臺灣美術史.向臺灣美術致敬: 雄獅美術暨李賢文畫作捐贈展】 開展典禮:5/30上午10:00 展期:5/30 - 8/15,10:00 - 17:00(周一休館) 地點:臺北國家圖書館藝文中心1樓展覽室 《走在臺灣美術的最前面》新書發表會暨演講 時間:六月一日下午二點至四點 地點:臺北國家圖書館三樓國際會議廳 講題:走在臺灣美術的最前面——李賢文追憶前輩美術家 主講人:雄獅美術創辦人李賢文 主持人:允晨文化發行人廖志峰 報名連結 : https://actio.ncl.edu.tw/activitydetails?uid=2&pid=542

MORE

【貓眼看人生】貴人

文/歸靜 唐代詩人鮑溶說:「山河不足重,重在遇貴人。」生命旅途,反覆無常,遭逢艱困,或需貴人的指引,低谷時拉一把,落魄時給予支持;而生命的圓滿,有時也離不開貴人的提攜、成全與祝福。貴人,或是生命的重中之重,重之幸運。 也有人說,如果眼睛睜開第一眼看到的父母,是自身生命中的貴人,那麼一生都有貴人庇佑,這大概就是好命;反之,父母不是貴人,甚至是衰人,那麼從生命的起跑點開始,就註定了人生賽道將會充滿更多的泥濘、坑洞。 貓狗生亦如此。我想講兩個最近在我身邊發生的一隻狗跟一隻貓的遭遇。 吳阿姨家的這隻狗叫小武。養狗,本不在他們一家人的計畫範疇,但輾轉之間,因緣讓他成為吳阿姨家的第五個家人,因是男生,故而取名小武。聽聞小武非常好動、頑皮,不到一歲的他,已經二十多公斤。一天要出門三趟,吳阿姨一家四人,為了他還安排每日值勤表,確保小武無論晴雨,都能獲得充沛的體力消耗的機會。 吳阿姨傳給貓奴小武三餐的照片,貓奴脫口而出:「他吃得比我還好,妳要不要順便幫我做一份便當?」有椰米飯、花椰菜、紅蘿蔔、豆腐……兼顧蛋白質與蔬菜營養。 反觀另一隻名叫十一的狸貓,每到用餐時間就出現在巷口超商,貓奴和其他人會輪流餵食。前陣子不見她蹤影,據說有人帶她回家了,但這陣子又看見她,瘦了點,身體也髒了點,眼神游移,還有些瞻前顧後……大家不約而同認為還不如原本在巷口的生活。 小武與十一,很大的差別就在於出生的瞬間,小武的原主人雖無法照顧七八隻狗,但他們負責任地為每一隻小狗找到合適的家;反觀十一,不知她從何處來,也不知她能去向何方? 有幸遇貴人,能度自己一程,同十一,雖在外流浪,卻多少有人能看護她一日兩餐;更幸,如我、如小武,則一生得依靠。

MORE
/145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