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閱讀 | 人間福報

閱讀

91歲郭中興 從射擊找到歸屬感

文/劉肇育 身為台灣射擊運動的拓荒者,高齡91歲的全國射擊協會前理事長郭中興,儘管在2014年後就將推廣射擊運動的重擔交棒,不過仍可在全國各大射擊賽事以及一手催生的桃園公西靶場中看到他健朗的身影,他也透露身體狀況能維持的如此好,除了從20多歲維持至今的運動習慣外,保持爽朗的心態是最大關鍵。 1932年出生的郭中興,青少年時期幾乎都是在戰亂中成長,還因此與家人斷了音訊選擇投身軍旅,後來在1975年肩負起國內射擊運動的發展工作,不僅帶頭向立法院爭取合法運動權益、建立發展制度、籌錢興建靶場,更是我國射擊邁向國際的重要推手。 在2014年卸下協會理事長的職務後,郭中興雖然不再過問所有行政事務,但退休生活仍與射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不僅時時研讀不斷更新的世界射擊規定,也不時出現在一手催生的公西靶場以及國內各大射擊賽事,就像是一名親切的老爺爺給予選手、教練精神鼓勵。 每天伏地挺身 幾十年未間斷 儘管已經高齡91歲,但郭中興身體依舊十分硬朗,他直言跟30年前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最主要的原因是規律的作息、飲食與運動,「我從20歲讀了蔣總統的書後,知道他有在床上運動的習慣,從那時候開始我每天起床就做伏地挺身,從一開始做不了3、4下,到最多時一天做到80下,現在年紀大了,就稍微減到一天50下,幾十年來沒有一天間斷。」 除了規律的生活作息外,郭中興直言保持心情的開朗,是他的另外一大養生之道。平時他就熱愛與體育圈的好友一同小聚笑談人生,疫情爆發前也因為在國際射擊組織的職務,得以到全球各地開會、結交射擊同好,包括與科威特親王一起喝咖啡,到墨西哥籍的國際射擊聯盟前會長家中餐敘等,繼續為我國射擊運動做好敦親睦鄰的工作。 瞄準看似簡單 專注力是關鍵 郭中興總自謙自己是一個沒有生涯規畫的人,但大時代造就了他,加上天生的堅持,讓他大半人生都投入射擊運動的推廣,這輩子也注定無法、也不想與射擊分割,因為射擊讓他找到朋友、家人,甚至因此看到世界,「每次看到選手、教練和體育圈的朋友,總覺得就像是看到家人一般,找到歸屬感。」 從射擊運動的拓荒者到退休後的終身義工,郭中興總是形容,射擊僅是一個舉槍、瞄準、扣扳機看似簡單,但要能命中靶心卻是相當困難的過程,其中,心思能否靜下來、保持專注是最大關鍵。 而這也正如同郭中興的射擊人生,從早年接受命令舉起推廣射擊的槍,瞄準設定好的發展目標,到最後扣下扳機完成一次次艱難的任務,一生的堅持換來了我國射擊運動發展的甜美果實。 本版與聯合報「橘世代」周報合作

MORE

【親子共讀】《愛哭鬼阿力》 如果眼淚有魔法

文/陳玫靜 《愛哭鬼阿力》的文圖呈現的方式和以往的繪本或橋梁書完全不同,以漫畫語法做為圖文呈現的表現手法,透過一格又一格的圖像,帶領讀者刻畫文字的想像。 小時候,你曾經被叫做「愛哭鬼」嗎?你是否為那個眼淚撲簌簌落下就是無法止住,已經夠難過的小孩,卻還要被叫「愛哭鬼」而心疼?又或者,你家就有一個「愛哭鬼」小孩,他的眼淚真的就像水龍頭,說開就開,開了就關不了,讓人不知所措,叫他「愛哭鬼」真的一點也不誇張。 融入奇遇魔幻元素 《愛哭鬼阿力》裡的阿力就是那個超級愛哭鬼,他只要一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是哭。妹妹拿走了他的蠟筆,哭!媽媽不小心弄倒了他的鋼彈超人,哭!被球打到,哭!一天當中,阿力不哭的時候是少之又少……直到有一天,愛哭的阿力遇見了一位老爺爺告訴他一個小祕密:「眼淚可以賣錢」,從此以後,阿力開始努力蒐集自己的眼淚,除了可以用眼淚賺零用錢,卻也因此發現了眼淚「珍貴的祕密」……最後,在不知不覺中,停止了哭泣。 如果眼淚可以賣錢,哭泣時是不是就不再那麼難過? 如果眼淚有魔法,它會是什麼魔法呢? 作者黃汶婷在書中悄悄給了我們答案,這些問題也是阿力在「愛哭」這件事上,所有轉折的開始。繪本或兒童故事中,有不少以「愛哭」為主題,帶孩子和家長面對、探討情緒的抒發,但《愛哭鬼阿力》卻走出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故事風貌,除了故事融入奇遇和魔幻元素,卻不失兒童故事的溫暖外,文圖呈現的方式更和以往的繪本或橋梁書完全不同。整本書的呈現方式為近年備受關注討論的「圖像小說」,以漫畫語法做為圖文呈現的表現手法,透過一格又一格的圖像,帶領讀者刻畫文字的想像。 學會感受不同眼淚 看完了《愛哭鬼阿力》,孩子也和阿力一樣,終於有點懂了:「原來眼淚是有用處的」,會哭都是因為心有所感,那些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都是為了回應自己的渴望;學會了理解和感受眼淚其中的不同,它才能真正成為被小動物需要和感謝的眼淚。原來,許多的情緒和感受能力,不見得每個人都能與生俱來就擁有,我們需要和不同的角色互相學習,才能完成那些期待。 故事最後,阿力的聯絡簿上終於出現了笑臉,阿力和朋友間的距離也由遠而靠近,他不再是「愛哭鬼阿力」;仔細觀看對照書中的畫面,也會發現繪者用心排比故事前後的呼應,照片中的阿力與一開始的他截然不同,呈現出一種自信。如果你是阿力,也會選擇將祕密藏在心中,不告訴任何人嗎? 下次當你遇見另一個愛哭鬼時,或許可以告訴他《愛哭鬼阿力》的故事,說不定,有一天戴帽子的阿伯也會來找他買眼淚呢!

MORE

【生活智人96】解夢大師華勒斯: 認識夜夢 開啟圓夢之路

文/楊慧莉 許多人都有做夢的經驗,甚至有些夢境還一再出現,何以如此?除了夜夢,有人喜歡做白日夢,這兩種夢是否有關聯?心理學家華勒斯,擁有三十多年的解夢經驗,跟著他一起探索夢的世界吧…… 夢夢相連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伊恩‧華勒斯(Ian Wallace)是心理學家,以解夢廣為人知,有「夢的心理學家」之稱;不僅有豐富的解夢經驗,其解夢方式專業又具同理心,寓教於樂,因而成為媒體界最受歡迎的解夢大師。 夢是情緒的流轉 做夢,是多數人睡覺時會有的經驗。夢境,有好有壞。好夢,讓人回味再三,開啟美好一天。壞夢,讓人當下害怕,但也在醒來後慶幸「還好,只是一場夢」。 華勒斯等心理學家均相信,夢顯現了我們的心理狀態,有些甚至傳遞了重要訊息,一旦忽略,可能引發心理不適,錯失了紓壓的機會。 如果現實生活中,有人自認從不做夢,這可能也是一種誤解。根據華勒斯的研究,「每個人都會做夢,這是生理需求。若有人以為自己不做夢,那只是他們醒來後已經不記得夢境內容。」 他表示,「作為人類,我們的睡眠以九十分鐘為一個周期,每個周期會做一段夢。如果每晚有睡到七個半小時,就代表總共做了五段夢。入夜後,一開始做的夢,短而鎖碎,可能只維持十到十五分鐘,但到了早晨可能就會長達四十到四十五分鐘。如果每晚有兩小時在做夢,就代表每個人有十二分之一的人生在做夢。」 我們為何會做夢?上個世紀七○年代,UCSF醫學院曾做過實驗,發現我們醒著時只能對所經歷之事意識到百分之二,而其他百分之九十八無意識的部分都是情緒上的。 華勒斯說,「我們在白天吸收大量情緒上的經驗訊息,腦袋必須加以處理。做夢的基本功能是處理我們的情緒,以便對自我感受、我們是誰、我們的需求和信念有所了解。同時,也在用這段時間鞏固我們的記憶。人們常以為夢是一堆意象,但它們其實是情緒的流轉。」 解夢還需做夢人 夢,除了是晚上睡覺時的產物,也可用來指稱對生命的遠大抱負或是對生命的希望。雖然這兩種意思看似不同,但根據華勒斯的研究,基本上都發自一個更深層的自我意識;兩種夢看似無關,夜裡在夢中的「探險」其實一直在照亮你完成人生夢想的道路。因此,藉由探討晚上做的夢,更明白它們的意思,就能與自己的意識連結,更踏實而一以貫之的實現你最深層的想望。 不過,華勒斯也提醒,「探索夢境時,很容易只聚焦於夢,而忽略做夢者本身。」他認為,想真正了解每場夢的意義和訊息,要先對做夢者和其潛在的行為模式有所認知。這也是心理學在解夢時的所扮演的角色:「心理學研究人類行為,超越單純的意識層面和人之所以為人的身體表象。雖然心理學研究有許多看似矛盾的複雜探索,心理學的基礎卻是關於你是誰、你的需求和信念。」 把解夢當作生涯重點,華勒斯認真以對夢在現實生活中可發揮的效用,「留意它們便可助我們完成夢醒後的人生目標和抱負。」 夢,需行動落實 「夢的心理學家」最愛說的一句話是,「夢,不會不請自來,而是你讓它們來。」換句話說,「你創造了夢中的每件事。夢裡,你遇到的每個人、到訪的每個地方、經歷的每件事都來自你的潛意識。」因此,「藉由了解你創造獨特夢境的原因,你總能深刻了解你的真實身分、需求和信念。」 同樣的,你的偉大抱負和深層想望,也不會無中生有,都是經你主動創造出來。一如前面所言,對夜夢有所了解,將讓你跟日夢產生更深的連結,因為它們都來自同個源頭,即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華勒斯表示,不管哪種夢,如果出現了,當事者卻沒有任何作為,就只是「夢」;而對於夜夢,拿出行動的最簡單方法就是開始注意它們,夜夢透露了很多真知灼見,可助人解決夢醒後的難題,即便是最嚇人的夢也是在幫你解決生活中的挫折壓力,讓你能超越它而繼續前進。 認識自我 解夢,找回主控權! 夢,一如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有各種樣貌。有些美好、有些可怕,或是讓人摸門不著。有時,甚至噩夢連連,為何會這樣? 為何會做噩夢? 根據華勒斯的研究,噩夢是人腦對情緒的反應,如果有同樣的噩夢一再出現,代表潛意識想告訴你一件重要訊息,「當你以夢的形式創造了某些可怕、紛擾的景象,其實是在處理某些強大的情緒。面對生活中有壓力的情境,我們會想轉身逃走,做噩夢時,也是一樣,我們會努力把自己搖醒!」 噩夢,固然讓人警醒。還有一些夢可能在暗示你需要注意某些事。華勒斯表示,有個最常出現的共通夢境是,尋找回家的路,而房子是夢中頭號意象;我們之所以常在夢中看到房子,是因為它有內外之分,象徵擁有內在和外在的自我。 「如果你夢到自己找不到回家的路,可能就是你想重新與自己的身分連結。或許,你在現實生活中用了一個跟本色不符合的形象,以取悅他人,長期下來可能會造成很大的壓力,做噩夢,可能就源於此。」 可以說,做噩夢,其實是幫我們紓解壓力、焦慮和沮喪心情,但前提是不能對噩夢置之不理。 記錄夢與改變夢 那麼,要如何留意夢境?主動回應? 華勒斯的建議是,寫日記!「醒來時,就記下夢中的重點事項,或是藉助手機錄下你對夢中的描述。一段時間後,你會開始看到一些主題出現。通常,這些主題是配合你生命中的大幅情緒波動。」 做記錄的重點是,你留意到自己有哪些傾向,「對一些夢境置之不理,真的不好,因為不去聆聽其中的訊息,就會重複做相同的夢。基本上,透過一再出現的夢境,你向自己傳遞相同訊息,除非你在醒來時接收到並採取行動,否則會繼續做相同的夢。」 除了醒來記錄夢境,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華勒斯也提供一個做噩夢時化解「危機」的方法:「假設你被一個可怕的怪獸追趕,你可以在半夢半醒之間,學著改變怪獸的樣貌,把它變小、變得像漫畫版或更明亮。知道你有能力改造夢中意象,會讓人備感力量。」 華勒斯常告誡他的客戶,「不要怕做夢、甚至噩夢。夢,可以幫助你更了解自己、設定界線,並明白你始終有能力和選擇去改變自己的人生,比你想像的多更多。這件事讓人振奮,值得謹記在心。」 夢境解析 有做過這些夢嗎? 華勒斯的解夢經驗裡,有以下六個夢經常出現在人們的生命裡。它們有一些象徵意義,簡述如下: 一、被追趕 代表清醒時正面對一個不確定該如何處理的問題,但它往往是你追求個人夢想的一個重要契機。雖然追趕者有點恐怖,但他們其實是想讓你留意自身在圓夢過程中有些未曾留意的天分。 二、找不到廁所 廁所是我們回應最基本需求的地方。做這個夢,代表你遇到一個該清楚表達個人需求的挑戰。這種夢往往出現在你花太多時間關注他人需求,而忘了自己的需求時。 三、在公共場所一絲不掛 我們選擇衣物向周遭人展現自我形象。做此夢,暗示你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一個讓自己感到很脆弱或曝露的處境。或許,處境讓人有些不好意思,但有時你需做的就只是向他人敞開心胸,讓他們看見你真正的天分。 四、考試沒準備 考試,是用來評斷我們表現的能力。做此夢,代表現實生活中你常高度檢視自己的表現,但其實你該慶祝自己的知識和成就,而非不斷檢視它們,藉此接受自己的天分,展現自己的個性。 五、 墜落 做此夢,代表你清醒時固著在某種特殊狀況,有點緊抓不放。因此,你需要放鬆、甚至放下。與其擔心失控,有時你要做的,就只是信任自己和他人,讓一切順其自然。 六、遲到 做此夢,代表現實生活裡你常常錯失某些圓夢的機會,有可能是因你太忙於一些並無太大意義的活動,而非投入有意義的行動。除非你能投入某個決定,否則你會始終發現自己舉棋不定、無效運用自己的時間。

MORE

名醫林肇堂罹癌重生 手術刀疤變勳章

文/沈能元 胃腸肝膽科名醫、義大醫院副院長林肇堂,10多年前健檢發現罹患「胸腺瘤」,手術切除後的病理報告竟顯示,腫瘤是少見混合兩種癌細胞的「胸腺癌」,經再次手術才治癒。受訪時林肇堂打開衣襟,一條很長的疤痕直直地在胸口,「這個傷口,是我人生中最大的疤記,也是勳章。」每天洗澡看著它提醒他,要更重視健康。 2012年,林肇堂和太太到台大醫院健檢,並採用低劑量電腦斷層進行肺癌篩檢,沒想到太太沒事,他的影像檢查卻有問題。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診斷,「看起來像胸腺瘤,一顆直徑約2公分,沒有向外侵犯跡象,不像是惡性。」但他不放心,再詢問現任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胸腔外科教授陳晉興,建議3個月後再追蹤。 選擇退休 與太太雲遊 雖然追蹤沒有變化,但一顆小小的胸腺瘤埋在胸口,是林肇堂心中沉重的石頭,於是決定開刀,由陳晉興執行胸腔鏡手術。不料,術後第3天準備出院時,台大病理科告知,腫瘤看起來不是良性的,令他相當驚訝。 病理報告顯示,是惡性腫瘤,裡面混合兩種癌細胞,一是神經內分泌癌細胞,另一是鱗狀上皮癌細胞。林肇堂立刻查書上面寫:「如果得到胸腺癌,半年內會死。」當下他慌了、很難過。罹癌的心情與其他癌友一樣,面臨「生氣、為何是我?」想找出罹癌原因,最後就是接受,不會因自己是醫師而有所不同。 林肇堂尋求日本德島大學胸腔外科教授近滕和也意見,近滕問他:「開刀前判斷是良性還是惡性?開刀前有沒有進行電腦斷層篩檢,查看其他部位有沒有癌細胞轉移?手術時,有沒有將整個腫瘤及周邊的縱膈腔、淋巴腺清除乾淨?」3個問題。林肇堂回說:「只把腫瘤拿掉而已。」近滕因此強烈建議,兩周內立即再度手術,把剩餘的胸腺組織、淋巴腺清乾淨,若錯過治療黃金期,開刀傷口會沾黏,增加再次手術困難度。 仍由陳晉興為林肇堂再次執刀,且採行「開胸手術」,為了治療癌症,「再痛,我都要開。」林肇堂說,手術將胸骨鋸開,胸口留下20多公分傷疤。 術後,林肇堂選擇與癌細胞共存,不化療、電療,「但心情掉到谷底。」體認到他是一名癌症病人,體內癌細胞隨時會復發,像一顆不定時炸彈,因而選擇從台大醫院退休,與太太遊山玩水、放空2年,享受人生。 活在當下 珍惜每一天 2年後,在輔大校長江漢聲力邀下,2014年林肇堂擔任輔大醫學院院長,2018年成立輔大附醫,後來轉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醫學中心院長,目前則擔任義大醫院副院長。 林肇堂探究罹癌原因,可能是台大醫院擔任總醫師2年期間,穿著鉛衣為病人進行膽管、胰管攝影,每次攝影都要經X光檢驗確認,長時間受到高劑量輻射所致,但也是因為此經歷,他成為「台灣內視鏡之父」,國內內視鏡做最好的人。「這可能是一個福報,腫瘤是透過健檢發現,而不是發病才發現。」 如今癌後逾10年沒復發,林肇堂說,得知罹癌時,以為「人生到此為止」,但後來又回到學校、醫院服務,可見人生真的很難規畫,現在「每天都是多賺的一天,開心面對,活在當下。」

MORE

【趨勢人物70】 卡西迪 善用網媒 發揮影響力

文/楊慧莉 盡其在我 網紅養成記 泰勒‧卡西迪(Taylor Cassidy, 2003-)是非裔美國網紅,以推出《快速黑人史》(Fast Black History)系列走紅,藉此用一種快速而熱情的方式向抖音(TikTok)和其他平台的閱聽大眾介紹黑人歷史。二○二○年,她因線上系列作品《黑人女孩的神奇瞬間》(Black Girl Magic Minute)從美國女藝人寇希(Liza Koshy,也是她的偶像)手中抱回流光獎的創作榮譽獎,並名列抖音百大榜單裡,成為當年十大「改變的聲音:最有影響力的創作者」之一。二○二一年,她是《美國青少年時尚》雜誌「二十一位二十一歲以下精英」之一。 抖音出現顯身手 卡西迪,芳齡二十,已在網路平台上站穩腳步,小有成就。除了拜科技之賜,個人努力亦是關鍵。日前,她上公益平台大方分享自己的網紅之路和心得。 說故事和喜劇式的表現手法,是卡西迪的影片特色。原來,成長過程中,有兩件事深深吸引她。一個是拍攝影片,她常拿著家庭攝影機拍出玩辦家家酒的故事;另一個是父母要她先認識自己的黑人史,因為他們知道黑人史並非學校教育首選。每周五,全家人還會一起觀看講述黑人發展史的經典電視影集《根》;她的母親有時會在車上出考題,看他們對黑人歷史了解多少。因此,很小的時候,她就對個人發聲、創意和訊息傳遞很有感。 高中時,一個新的應用程式「抖音」出現,所有喜歡耍酷的孩子都躍躍欲試,卡西迪也不例外,深感此時是她大顯身手,把兩件興趣整併為一的好機會。結果,她坐在房間地板上拍攝了她的第一支黑人歷史影片,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介紹一個黑人人物。影片上傳沒多久,就爆紅,有數千人看到這支影片和其中想傳遞的訊息,讓她好興奮,覺得人們不僅喜愛她對黑人史的熱情,還將這種熱情傳播開來。 創作靈感和哲學 於是,她再接再厲,又拍攝了《快速黑人史》系列和其他影片。心態上,也從原本的玩票性質,開始正視自己的拍攝行為。她找到一個更大的目的,要讓黑人史熠熠發光,並推廣正面和賦權的訊息。 而今,卡西迪在抖音網上就有兩百多萬的追隨者,吸引廣大的閱聽大眾觀看她的影片。《快速黑人史》系列裡,她最喜歡的影片是關於弗里曼(Elizabeth Freeman,也稱為Mum Bet)的故事。弗里曼是第一個在麻薩諸塞州贏得自由訴訟的被奴役非裔美國人。卡西迪在製作這支影片時,用了很多不同效果,包括拿一條圍巾當金髮。原本有些擔心閱聽者的接受度,沒想到觀賞者多達兩百四十萬,讓她喜出望外。 卡西迪的逗趣影片沒有固定的模式,靈感來自八方,有時是所看到的雜誌或聽到的一首歌。她有一本「創意記事本」,專門記載每一支影片的製作概念、創意點及生涯目標。她將自己在抖音的出奇致勝歸功於「把對黑人史的熱情搬上檯面,且用一個朋友的方式分享故事」。她用在抖音的製作配方:正能量、自愛和天馬行空,總結她的創意哲學。 影響力正在發酵 有了抖音的成功經驗,卡西迪開始有更多網路影片上架計畫,也接觸了更多的合作媒體和廠商,包括奮進公司(WME)、 YouTube頻道等。她希望有一天也能跟自己的偶像藝人合作,「寇希一直深深影響我,上回從她手中抱回獎座是莫大的肯定。」她視寇希為有色年輕女性的真正典範。 卡西迪的《快速黑人史》系列,在佛洛伊德事件引發全美種族抗爭後,再掀熱議,並產生新的共鳴。這也讓她進一步深思「自己該做些什麼」。於是,她又創作好幾支影片,包括一支解釋「所有的命都是命」和「黑人的命也是命」差別性的影片、一支探索美國警察殘暴史的影片及一支關於白皮膚特權的影片。 她表示,「大家對於說出真相,都很害怕,而對很多黑人來說,經歷種族歧視,已成家常便飯,但我想用自己的平台,讓人們對這些議題有更多的了解。」 而今,卡西迪念紐約大學,未來打算當一名電視劇本創作者。此外,她也是「尼克兒童頻道」的通訊記者、抖音廣播電台主持人,以及在聯合國奴隸制和跨大西洋奴隸貿易受害者國際紀念日上,第一位發表演說的青年。 為所當為 超越得失心 除了當網紅,卡西迪多才多藝,她會設計衣服,還喜歡畫畫。她不僅在網路上傳播正面訊息,也很熱中於鼓勵他人一起追夢,包括上公益平台分享自己成為網紅過程中的心情起伏和心得。其中不乏真知灼見,值得聆聽。 陷入名聲的迷思 原來,卡西迪在二○二○年嘗到勝利的甜果後,隔年趁勝追擊,推出續集,以為會有更多的人觀看,結果大失所望。比起前一年,不到一半的人觀看,讓她不禁懷疑到底哪裡出錯。當然,還是有數千人觀看,只是她忍不住想,「如果沒有幾百萬人觀看我的影片,我的訊息還重要嗎?」 此想法一出,不安爬上心頭,卡西迪開始大大改變影片內容,以符合潮流。結果,這招還真管用,之後的多支影片繼續爆紅,只是她再回頭看那些影片,卻沒有滿足感。她發現,有些影片是爆紅了,但評論都只是一些表情符號,而她製作的那些影片裡頭的用語都言不由衷,她自己事後再看,都覺得不感動,而且流於低級趣味。那一刻,她終於明白,網路社群上的爆紅並不代表影響力。 卡西迪也同時檢視了整個大環境變化,「二○二○年爆發疫情,平時的社群網被拿走了,大家都湧入社群媒體,尤其是抖音的使用率大增,代表要讓數百萬人聽你想說的,比過去都容易,因為只要按個鍵,而一旦想爆紅,我們用以界定影響力的方式也改變了。」 除了疫情,卡西迪也反思自己成長於一個名聲掛帥的世代,「以為成就和影響力要透過名聲取得,以為有愈多的追隨者影響力愈大,以致讓人很難相信,少了眾多追隨者,自己的聲音和觀點還會重要。」 分享成功的祕訣 經過種種反思和網友的正面回饋,卡西迪悟出一個道理:網路爆紅不代表就會改變這個世界,與其在乎觀看人次,不如專注於影片的品質和訴求及如何發揮影響力,「不管有多少人觀看,我必須愛自己的作品;如果自己看到最後都很滿意,我就知道那必屬佳作。我必須要有一個目標,不一定要多大,但得是我能專注和完成某種目的的創作物。」 換句話說,要有清楚的訊息和目標,然後堅持到底。卡西迪把這些都記在日誌裡,還放上任務宣言,一旦過程中迷失、挫敗,就回頭查看以提醒自己。她也強調,即便有人也做了相仿的事,但個人觀點不同,還是可以做出區隔,只要觀點成熟、有益世人,就能說話擲地有聲,這就是每個人可以建立的超能力。 此外,當個成功的網紅,還要有一個重要素質,卡西迪也不忘提醒。那就是,把決心擺在對的位置上,不為盛名所累,「知道自己有能力影響人,並改變他們的生命,就算只有一個人,而這人如果也有能力改變世界,還是很棒。」 集中在影響單一個人後,卡西迪整個眼界都開了,也看到她影片的真正實力,「有人看了我的影片後貼文表示,因受感動起而行,人生改變了。有人甚至還說要去學校反應,希望學校未來能教授更多的黑人歷史。」有趣的是,她那些改變別人生命的影片都沒爆紅,這讓她更加確信,有影響力的影片,比起迅速竄紅的影片,更有價值和持久力。 以小我完成大我 綜上所述,當一名網紅,要有確切的目標和訊息,以及正確的心態。不過,卡西迪發現仍有很多人不敢大膽分享自己的觀點,登高一呼,而其原因就出在對隱私曝光的恐懼。事實上,她自己也曾經歷那樣的恐懼。 高中時,她為了參加一個短片競賽,拍攝了一個關於一個年輕黑人女孩上學,在同學、同儕所強加的刻板印象中,努力尋找自我身分認同的故事。拍此片,她很害怕,因為那是她的切身經歷,有點不想讓個人故事曝光。最後,她還是照計畫進行。 結果,有個女孩在看了卡西迪的競賽影片後,跑來跟她說,很能理解故事主角所經歷的一切,並謝謝她拍攝了這樣一部跟她有關的影片,讓她覺得自己被看見了。 那一刻,卡西迪明白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我因害怕出糗、失敗或沒人回應,而不敢傳播訊息,大概也永遠看不到別人釋放他們的恐懼;對想傳遞的想法和訊息,一定要有超越恐懼的熱情。」 卡西迪鼓勵所有人,不管從事商業、藝術或想當直播主,「切記堅定自己的訊息,別為了追求名聲而扭曲自己的聲音,專注於對觀眾群中單一個人的影響,並明白你的觀點、你與世界的互動方式將是改變世界的關鍵。」

MORE

【圖文書】《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 培養面對危機的能力

文/廖淑儀 插畫作家林廉恩善用壓克力顏料、水性蠟筆等多媒材創作作品,曾榮獲第45屆金鼎獎和波隆那書展拉加茲獎,在本書中,她以圖像小說的形式講述什麼是漠視危機?以及人與環境的關係。 林廉恩是我一向欣賞的插畫作家,她善用壓克力顏料、水性蠟筆等多媒材所創作出來的作品,總是令人驚喜,讓人不得不帶著新鮮的眼光,重新去審視如一棵樹、一隻鳥,一些日常生活中微細因素造成的巨大影響。 《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打破了大部分人輕鬆閱讀繪本的習慣,製造了許多轉折、停頓的畫面,也塑造了不同一般觀感的人物。例如流動的壓克力顏料形成黑壓壓的樹木,在靜默中透光;粉紅色的住屋看似甜美,卻是歡樂中的憂患警示。而大批鮮豔的蟲子是災害,倒豎眉頭的「眾鳥們」成了嚴肅的環境鬥士,眼睛圓潤的主角達西先生潔身「自好」,卻成了不願正視危機的人。 林廉恩把主角達西的形象塑造得太吸睛:圓潤的眼睛、齊整的穿著;有計畫的存錢買下溫馨的粉紅居所,還用植物裝飾家裡。他過著規律的生活、固定採集美麗花朵,也對小松鼠呵護有加……一下子讓人以為他是徹底善良的好人。 眼前危機視而不見 然而,就像完美的照片不敵潮溼天氣的侵襲,其中一角已經慢慢糊掉,我們卻依然興高采烈地讚歎。繪本也同樣藉著大幅色彩中沉澱的黑暗,訴說著生活中一些非常的災禍,會以蠶食的方式侵蝕我們。而習於太平日子的我們,是否有能力去意識到這些危機,並且妥善處理呢? 達西先生或許就像大部分的我們,一樣努力,一樣的規律,有一定的美感,還有一些善良,在安穩的生活之中,以為災禍不會那麼剛好降臨在自己身上,以至於對迫近眼前的小小危機視而不見,直到家破人亡,再也沒有機會彌補。 三幅大跨頁的慘烈無字場面,對照以圖像小說分格描繪的達西先生的規律日常,一半是日常生活舒爽有致,交織著另一半陰影危機的侵襲,讓人愈看愈驚悚,最後達西先生的粉紅樹屋倒塌,只剩寵愛的小松鼠從廢墟中逃出,也只看到其他鳥居民彼此扶持著出走樹林。 災禍沒有繞過達西先生,這一幕描繪得異常殘酷,讓人心跳加快。雖然感覺得到作者急於昭示讀者的企圖心,以及關切世界的熱情。但對於達西先生的下場,我還是有些不忍卒睹。 為了讓世界更美好 或許因為繪本描繪的方向,讓人覺得我們都可能是某部分的達西先生:安於現狀而漠視危機。因此反而讓我停下來思索,難道對於危機的處理,只有無知於現實而毀滅,以及積極成為理直氣壯的環境鬥士嗎、兩種互相對立的方式嗎? 尤其書中運用了許多戰爭的字眼:武器、戰鬥、戰士、鳥與蟲的勝負等等,似乎也是認為對於危機的處理,不是戰鬥就是自我毀滅,如此非黑即白……想想,這可能就是我之所以感到殘酷、心跳加速的原因吧! 但或許我是樂觀的,也相信對於環境,人們不只有一種應變能力,也有轉圜與共好的方式。例如找出蟲害原因、防治蟲害,或者跟蟲蟲談判(在鳥與昆蟲、森林的世界),看看能不能使得災害減少。至於形象可愛的達西先生,我甚至願意相信他其實更接近無知但善良的人,所以不需那麼慘烈的下場,例如也許有人伸出援手拉了他一把,讓他從此與人為善,願意為大環境付出;也許他為了保護松鼠,在臨死前突然大徹大悟、懊悔自己的作為…… 如果初衷是為了讓世界更好,那麼是不是不一定要殺雞儆猴,而相信人們潛能多一點呢? 但回頭想想,正是因為《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色彩與批判如此強烈,也才能讓人在驚嚇之餘,還能繼續深入思索,關於什麼是漠視危機,人與環境的關係又該如何調整,甚至一個對大環境無感的人,是不是追根究底其實是個缺乏人際互動、孤單的人呢?但這似乎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MORE

創火車漫遊社團 劉昭輝助長輩出遊

文/林琮恩 「踏出第一步,就會發現世界有更多值得玩樂的事物,快樂將會不斷延伸。」69歲的劉昭輝是百萬成員臉書社團「599坐火車漫遊台灣」創辦人,創立目的是希望懼怕踏出家門的退休長者,獲得充分的旅遊資訊,消除恐懼、勇敢出遊。 出身農家的劉昭輝多次轉換職涯跑道,從磚窯場、紡織業、電子業,最後在金融業落腳,在50歲就退休雲遊四海的公司副總激勵下,設定55歲退休的目標。一次赴義大利龐貝古城旅遊,見到一位老婦人因身體虛弱,要家人進入遊覽,自己則在門口等待,他深感若有錢、有閒,但沒有體力,即使世界遺產就在眼前,也無緣一探究竟,更堅定了提早退休的想法。 搭大眾運輸趴趴走 發現樂趣 退休後,劉昭輝嘗試不同興趣,從園藝開始,也到處參加演講、活動課程,還為「搶票」創立「大台北好康活動報報」。他也至國外遊歷,上世界遺產相關課程後,對文化資產萌生興趣,便搭乘郵輪,轉乘巴士、貨車,到義大利「五漁村」地區遊歷。 雖然無法走完每個漁村,但在過程中感受到搭乘大眾運輸旅遊的樂趣,在心中埋下創立火車旅遊社團的種子。某天女兒建議,自己既在社區大學上課,應善用「學生」身分,購買5天599元的台鐵優惠票,趁著暑假享受旅遊,這即是「599坐火車漫遊台灣」社名由來。 劉昭輝說,在女兒提醒前,自己從不知有599元就能玩遍台灣的優惠價格,深感旅遊資訊不足是長者跨出家門的阻礙,便從全台火車站周邊機車租賃站開始整理,後來整合飯店資訊,加上社團成員互助分享,幫助長者跨出最困難的第一步。不過社團也設有限制,擔心長者遭不肖人士詐騙,規定社友不得在群內揪團。 興趣有動態、靜態 同時培養 靠著口碑行銷,社團內已有100萬以上成員,每到連假入社人數就暴增,曾創下一周增加兩萬人的紀錄。劉昭輝透露,社員年紀偏大,55歲以上占4成,若以45歲以上計算,超過7成。 一位暱稱「阿伯」的社友,心臟裝設多支支架,但只要體力稍微恢復,就會四處遊歷,貼文在社團分享,都會獲得社員鼓勵。搭乘火車是最適合退休人士的旅遊方式,與參加鄰里長或旅行社舉辦的遊覽車旅行團相比,更能自由選擇在景點要待多久,不必被人要求說走就走,也不會因自駕舟車勞頓,到飯店倒頭就睡。 「動態、靜態興趣要同時培養。」劉昭輝說,隨年紀增長,未來總有一天無法遊山玩水,靜態興趣也須及早培養。自己最近嘗試「漢詩吟唱」,剛開始不太敢唱,至今可在文史導覽時吟唱給遊客聽,成為自己的特色。他呼籲,長者把握能動時盡量動,即使體力退化、不能遊山玩水,也要對世界懷抱熱情。

MORE

【精選書摘】當體貼為自己帶來困境

文/蘇鈺茹、蔡詩詩、陳祺杰 擅於覺察與回應他人需求是一種體貼的表現,適當的同理心、體貼有利於我們與他人互動交流,但過度關照他人需求,甚至到需要犧牲自我的程度時,恐怕就不是處理人際關係適切的作法了。 體貼是一種有同理心,能夠理解他人需求的表現,在人際互動中也常被視為一種優勢能力。體貼的人通常給人溫暖、包容的感受,並且擅長察覺他人的需求與提供協助。這樣的人格特質可能來自原生家庭的養成,個體透過年幼時與家人的互動,學習觀察與理解他人的情緒反應並做出回應,並從這樣互動的過程中建立起同理心。然而,有些人可能因為家人較情緒化,而變得擅於察言觀色,以避免受到家人高漲的情緒波及。 當善意成為束縛 家人之間的相處雖大多出自善意,但即便生活在同個屋簷下,彼此的成長背景和生命經驗也不會相同,若將自身的想法強加於其他家人,善意也可能成為一種束縛。此時,過度體貼的人可能會將完成家族的願望放在第一位,擱置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他們願意這麼做的原因,可能出於他們的能力可以勝任,或是希望藉由幫忙家族解決問題來得到關注或認可。 家中的長子、長女或單親子女特別容易落入這樣的困境,因為他們從小就被賦予照顧弟妹,承擔家中經濟等等責任。長期累積下來,就容易形成需要為他人感受負責的錯覺,並且誤以為自己是在照顧他人,但其實他們可能正在以忽略、逃避原本應面對與處理的問題來作為解脫。 具有上述特質者一開始或許會有些成就感、滿足感,但長久下來,會感到疲憊、自我懷疑、想要逃離,若想卸下原先的使命或有所調整就變得相當困難,也會衍生出自己不孝、沒有幫到家裡的罪惡感。 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為心理學家蘇珊.佛沃(Susan Forward)在1997年首度提出的概念,指一種利用恐懼(fear)、義務(obligation)和罪惡感(guilt)在關係中控制他人的行為。此為人際互動中,尤其是家庭中,最為常見的一個現象。 從情緒勒索中解套 一般在健康的家庭中,每個成員都有其界線,彼此有清楚的位階,也允許每個人獨立做選擇,即使出現衝突、矛盾,也能試著釐清彼此的想法,尊重彼此的選擇。但也有部分的家庭,成員間的關係缺乏界線、過於權控,而發展出情緒勒索的相處模式。 例如父母親運用威脅、罪惡感等方式來控制孩子;或是孩子認為自己已經夠大可以自行做出選擇,結果卻被父母以羞辱或是沉默等方式否決;抑或是家庭成員需要服從家族的決定,無法依循自己的意見進行選擇,就像英國皇室的哈利王子想離開皇室,也需要經過家族成員討論來決定。 家庭的限制、困境、榮耀感、使命傳承等因素,都可能讓個體忽略自身感受,做出為了家族好,對自己並非最好的選擇。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長期受到這樣的思惟模式制約,甚至可能因擔心受到他人的批評而無法做出選擇(例如:「你已經生長在不錯的家庭,怎麼可以這麼不知足?」)。 因此,個體面對無奈或痛苦等情緒時,需要找到一個避難所、一個可以喘息的空間,以便做短暫的放鬆,並在適當的時機點,將累積在體內的壓力、情緒宣洩出來,就像水庫需要定期洩洪,以便擁有更大的蓄水能力,避免走向潰堤失控的局面。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不想談也沒關係:心理師帶你以非語言方式,為封閉的心靈打開些許空間,擺脫失落,獲得療癒》一書)

MORE

【佛法初衷】重視女性平等精神

文/郭鎧銘 在上古印度,印度河谷一帶曾經歷過一段母系社會時期,彼時女性為社會之中堅力量,從生產、戰鬥、祭祀等各方面,都由女性擔任要角,除了由女性出任族長外,崇奉之神祇亦以女神為主,荼羅毘堤族(Dravidians)人甚至還建立出梵天女性生殖信仰。彼時之女性,集祭司(婆羅門)、族長、領袖之大權於一身。 然而,在雅利安人進入印度河谷,落地生根之後,社會權力結構逐漸轉變為以男性為主,女婆羅門(祭司)漸漸式微,雅利安人更在經過二十一次的抗爭之後,取得政治上的主導權,建立起以男性為主的父系社會,更將社會區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種階級的「種姓制度」。隨著雅利安人向恆河流域的征伐,「種姓制度」也被帶到他們所征服之地。在此情形下,女性的政治、宗教權力相繼失落,社會地位也隨之低下,從《夜柔吠陀》(Yajurveda)中已可看見貶抑女性的內容,到了《摩奴法典》(Mâava-Dharma-Sâra)的年代(約成書於西元前二○○至西元後二○○年),更是明文規定:「女子絕不能獨立自主」,須「不分晝夜地被其家中男子置於從屬地位。」甚至說:「不名譽的根源是婦女,不和的根源是婦女,陋習所以存在的根源是婦女。」在《摩奴法典》的記載中,婦女彷彿是集眾惡於一身者。 在這種貶抑、歧視女性的社會氛圍下,佛陀為了姨母摩訶波闍波提(Mahāprajāpatī Gautamī)的請求出家,曾躊躇再三。然在阿難(Ānanda)的懇請之下,佛陀依據緣起深悟的平等精神,慈悲應允女眾出家了,並為出家女眾成立了比丘尼僧團(bhikSunī-saṃgha)。為了適應當時的社會情況,保護比丘尼的安全,以及協助比丘尼在道業上的修學,而有了「八敬法」的制訂。從歷史背景來看「八敬法」的制訂,其原始用意應是「比丘尼尊重比丘僧,而比丘負起監護與教育的義務。這是啟發而誘導向上,不是輕視與壓制的。」 摩訶波闍波提與阿難向佛陀請求應允女眾出家的首要問題都是:「女人可得第四沙門果耶?因此故,女人得於此正法、律中,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耶?」這是個關鍵的問題,女人能否修證得阿羅漢果?如果可以,那為什麼不能出家修行呢?昭慧法師認為,這個關鍵的問題,便是佛陀應允女眾出家的最大因素。佛法強調「眾生平等」,首陀羅都可以隨佛出家修行證道,既然女性亦能證得聖果,那麼有何理由拒絕世界上一半人口獲得證悟的機會呢?面對摩訶波闍波提的三度請求,佛陀之所以猶豫再三,主要應是考量現實環境對於女性的不友善,以及女眾出家後如何避免世俗的譏嫌,能夠適應當時社會,不致障礙佛法的弘通。 女眾出家表現亮眼 「在慈悲普濟的佛陀精神中,女眾終於出家,得到了修道解脫的平等機會。」佛世時代,比丘尼的表現絲毫不遜色於比丘,證得聖果者所在多有,不僅比丘有所謂的「十大弟子」,比丘尼亦有,其中「說法第一」的達摩提那(Dharmadinnā)比丘尼,其論究法義的內容更被編入《中阿含經》,成為原始佛教的聖典之一。在《雜阿含經》卷四十五中更記錄著阿臈毘(Aḷavikā)等十位比丘尼在面對魔波旬嬈亂時,以己身之修證,令魔波旬知難而退之經過。足見佛陀時代的比丘尼之傑出,更可證明在佛法的修證中,男女是平等無差別的。 然而如此傑出的比丘尼僧團最後卻於印度本土銷聲匿跡。二千五百餘年後的今天,南傳、藏傳的比丘尼僧團傳承早已斷絕,僅剩漢傳佛教中尚有比丘尼僧團存在。以台灣而言,比丘尼人數多於比丘,不管是在弘法利生、慈善公益、社會關懷等面向,表現都極為亮眼,堪與佛陀時代的比丘尼相媲美。 印度本土的比丘尼僧團傳承之所以斷絕,與佛滅度後,歷次經典結集權與解釋權均為男性僧伽所掌握有關。以首次結集而言,由厭惡女性的大迦葉主持,然在結集開始之前,先細數阿難的種種不是,其中女眾出家便被歸咎為阿難的過失之一,要求阿難懺悔,阿難不認有罪,最後為了不引起紛擾,而向大眾懺悔。這當然是大有問題的!若阿難懇求佛陀讓女眾出家是有罪的,那麼佛在世時為何大迦葉與其他僧眾不向佛舉發呢?之後厭惡女性的保守上座們更利用「八敬法」中的「二部僧授戒」,讓比丘尼僧團逐漸凋零殆盡。 (摘自《漢唐時期文殊菩薩信仰研究》,佛光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郭鎧銘 喜雜讀百家,頗認同「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之語。曾任出版社編輯,編有《王國維年譜(增訂版)》、《明清科考墨卷集》等書;並擔任談話性電視節目主持人多年及與談學者。現為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中國歷史學會祕書長,專於中國中古史、中國史學名著、中國思想史、佛教史、佛教思想史及佛教藝術等。 2023法寶講座— 遇見文殊菩薩 日期:2月19日 時間:週日早上9:30-12:00 地點:佛光山法寶堂 報名專線:07-6561921#2300-2

MORE

【文化借鏡】讓世界擁有更多顏色

文/劉晉亨 很多事情是否「理所當然」,有時候當下真的是霧裡看花。 來瑞典之前,我當然知道粉紅色不該只是女孩的專利,藍色或黃色也不應該是男孩專屬,但或多或少還是會被刻板印象綁架,無法真正做到「顏色的真平等」。 瑞典在這方面可說是不遺餘力,努力想摘掉大家的有色眼鏡。 前公司坐我隔壁桌的好同事是個型男,我們每天工作之餘都會聊天喝咖啡吃午餐。愛迪達的Stan Smith鞋當紅時,他買了一雙桃紅配色的,穿起來非常有型。同事很自豪地說,這是他太太幫忙選的,他倆都覺得這顏色很適合他。 同事後來當了爸爸,兒子的衣服顏色有藍有紅有黃有粉紅,他們決定要用無性別差異的方式撫養孩子。有次他太太帶孩子來公司探班,胖嘟嘟白嫩嫩的小嬰兒穿著柔和粉紅色連身裝,衣服上還有幾個桃紅色小蝴蝶結,任誰看了眼睛都會冒粉紅泡泡。我好奇詢問同事太太,為什麼讓小孩穿有粉紅桃紅蝴蝶結的衣服,她不太理解地回問,為何不呢? 鼓勵運動風氣是瑞典的企業文化之一,許多公司都與各大健身房結盟並提供員工優惠價。前幾年隨著換公司,我也換了健身房。第一天去運動時,健身房給了一份內含水瓶和大浴巾的入會禮。健身房櫃檯男員工順手拿了一個黑色水壺與桃紅色浴巾給我。我拿了後想一想,問說能不能換條黑色的浴巾,表示桃紅色對我來說有些尷尬。他禮貌性地笑了笑,說「我也是用桃紅色的,我覺得沒什麼問題」。 最後我當然還是拿到了想要的黑色浴巾,卻一邊跑步一邊想了足足三十分鐘桃紅色到底哪裡有問題?我的顏色觀被性別刻板印象綁架了。 另一個同事是數位設計師,他女友是攝影師,兩個人對於顏色或許都有比一般人更敏銳的見解、也更不想落入俗套。我們一起工作了兩年,讓我學到很多關於顏色的運用和協調。當我在發想公關活動的圖像時,同事都會提醒我不要讓刻板印象主導了溝通方式。我的想法經過他的巧手之後,原本不敢用的顏色都變得和諧又恰到好處。 讓顏色回歸本色 二○一三年有一篇新聞鬧得不小。瑞典最大的連鎖超市在當期廣告型錄裡刊登了藍色與粉紅色的兒童腳踏車,並在藍色腳踏車上標示「Perfect for boys」(很適合小男孩),引起了許多家長的反彈,再加上媒體的報導與評論,最後超市不得不出面澄清並承認不妥。 或許等我們拿掉了有色眼鏡,顏色就真的只是顏色。 很多時候在解釋瑞典與台灣乃至東亞社會的異同時,我都很害怕落入俗套,讓人誤以為我在闡述「國外的月亮比較圓」。瑞典自然有許多值得借鏡參考之處,但也有許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可是在性別平權上,我的確認為瑞典是走得比較成功的國家之一,那不在於他們多做了什麼,而在於他們讓原本該是什麼的性質就是什麼。大至國家政策,小至顏色的選擇。 讓顏色不被性別綁架、讓顏色回到它們原本的初衷。讓這個世界多一點顏色,我們就能更豐富自由地選擇顏色。 (摘自《斯德哥爾摩宜居指引:劉先生的十二年瑞典駐地觀察與剛剛好文化剖析》,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劉晉亨 筆名「瑞典劉先生」,原以為人生就像許多人一樣北上念書工作,卻一不留神走得太北,自2011年起深入寒帶國家一住至今。斯德哥爾摩大學媒體碩士畢,行銷公關專業,替營利與非營利機構服務過。專心體驗人生、讀書寫字之際也喜歡獨自旅行,已走訪六十個國家。關心性別、人權、勞權等議題,文章散見實體報紙與網路媒體,也擁有自己不定期更新的Podcast節目「瑞典劉先生的頭殼」和臉書專頁「瑞典劉先生」。

MORE
/45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