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食譜 | 人間福報

蔬食

【惜食料理】 蘆筍 營養豐盛內涵

文/朵澐 蘆筍是我很喜愛的蔬菜,白蘆筍也是,但白蘆筍現價較高。 記得小時候,媽咪總喜歡買蘆筍給我們吃,那時候是台灣蘆筍的黃金歲月,大家對某品牌的蘆筍汁印象也特別深刻。 幾十年後才知道,原來當初市場上之所以會生產蘆筍汁,乃是因為蘆筍加工業者,在將蘆筍製作成罐頭後,留下的蘆筍前端部位尚可食用,惜食的觀念,於是業者靈機一動,利用這些部分加工製作成好喝的「蘆筍汁」,因而在當時風靡一時。 我的媽咪也會煮這樣的蘆筍水給我們喝,不用買。 關於世界食用蘆筍的記載,約莫於2千多年前歐洲人就已經普遍食用蘆筍了,在現存最古老的烹飪書籍裡也記載著烹調蘆筍的方法,記錄著吃當令新鮮的蘆筍。在歐洲,蘆筍的栽種也始於2千多年前,經由歐洲傳入美州。 台灣在1970年間,大力推廣改良,並研發出蘆筍的氣味遠勝於歐洲所產,因而成功地打入國際市場,當時亦成為世界蘆筍罐頭的重要產國,尤其最受法國人青睞,特別是白蘆筍。也因如此產量,小時候的我才能吃到媽咪親手做的綠蘆筍、白蘆筍菜餚,過去那輝煌的十多年也讓台灣淨賺不少外匯,成果亮眼。 蘆筍佐枸杞 食 材 蘆筍400克、枸杞適量、橄欖油適量、水適量。 作 法 ❶清洗蘆筍後,把尾端纖維質較粗的部位摘除留著利用,接著用手或是刀子切成段。 ❷枸杞以清水洗過,接著用熱水汆燙一下備用。平底鍋倒入適量橄欖油,放入蘆筍翻炒,加入清水適量,接著放入枸杞、鹽巴。最後翻炒攪拌後關火,即可盛盤。 蘆筍汁 作 法 ❶取蘆筍前端部位,與清水適量,以比例1:7的口味調整。 ❷拿個小深鍋,放入蘆筍與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20分鐘,濾去蘆筍渣。想喝熱的或是冰涼的蘆筍水皆可,一點都不浪費的惜物料理。 蘆筍營養 ❶蘆筍含葉酸,維生素C豐富,富含植化素,抗氧化。 ❷蘆筍適合汆燙,不宜長時間及高溫烹調,營養才易保存。 ❸蘆筍維生素C含量豐富,可消除體內多餘自由基抗衰老,是女生與長者補充葉酸、預防貧血的好食材。

MORE

【台灣風土好料理 六月 李子】 六月淘氣食光 紅肉李酵素氣泡飲

文/但漢蓉 立夏節氣開始進入了李子的產季,台灣的李子品種非常多,立夏至端午節這段期間,在市場上常常能看到各式的桃與李,有紅肉李、黃肉李、胭脂李等品種,以顏色、形狀、產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市場上看到的恐龍蛋、進口的黑李子,同樣都是李子。 俗話說:「立夏得食李,能令顏色美」,端午節前後是紅肉李的盛產的時節,李子酸、甜、助消化,愈接近皮,愈酸、澀的部分,營養素愈高,加一些蜂蜜,發酵成氣泡飲,發酵中產生的益生菌,是搭配粽子時的健康飲料。 李子,是薔薇科植物李樹的果實,列為「五果」之首。李子含豐富的醣類、維生素B群、維生素C以及果酸,有醒酒通腦、增進食慾、促進新陳代謝、加強胃腸蠕動的功效,其富含鐵質,能促進血紅蛋白再生,消除疲勞、改善貧血,李子的甘胺酸和絲胺酸具有清肝除熱、生津止渴的功能,花青素是強效抗氧化劑,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力。 李子味甘酸、性平,具有清肝滌熱、生津利水,以及解酒毒的作用,適用於胃陰不足、口渴咽乾、大腹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唐代名醫孫思邈則提到,李子「肝病宜食之」。《黃帝內經‧素問》裡稱李子為「肝之果」,李子味酸,可刺激食慾、幫助消化、紓解肝氣不順,在炎熱的夏季,適量食用李子蜂蜜發酵飲品,可以生津解渴、消除疲勞。 紅肉李酵素 食 材 紅肉李1斤、冰糖150g、蜂蜜200g。 容 器 玻璃瓶罐(容量約1200c.c.) 作 法 ❶將李子快速洗淨2遍,靠近蒂頭處仔細搓洗乾淨,果皮表面本身有白色的霜,不需要過度刷洗,洗好後再過一遍溫涼開水,不要有生水就可以,不需要晾乾。 ❷根據李子大小,可於李子尾端,選擇十字劃刀,幫助糖與蜂蜜的入味發酵,放入玻璃瓶罐中,加入糖與蜂蜜每天搖晃、攪拌1~2次,如果期間有遇到下雨、氣候潮溼,則需要每天留意表層有沒有發霉現象,每天搖晃或攪拌1~2次,大約10天左右發酵完成。 ❸發酵完成後可以取一些紅肉李酵素出來沖水喝,或淋在優格上面當作果露,或簡單加一些氣泡水,就是紅肉李酵素飲,瓶罐中發酵剩下的李子,再加入釀造醋浸泡2個星期左右,就是李子醋,在夏季裡沖泡飲用,生津解渴。

MORE

【養生DIY】消暑聖品去心火

文/但漢蓉(屏東摩尼生機生活館負責人) 夏屬火,主心。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夏季炎熱,火邪熾盛,萬物繁茂,這是一年氣溫最高的時期。內應心臟,此夏令之時,人體臟腑氣血旺盛,採用清淡、清熱之品,調節人體陰陽氣血,使情志保持愉快勿怒,令氣機宣揚疏泄,此乃夏季養生的原則。 農諺:「芒種逢雷美亦然,端陽有雨是豐年。」芒種時節,經歷了豐富梅雨的潤澤,天氣溼又熱,進入典型夏季氣候。台灣南部的一期「稻穗」金黃成熟,中部紅褐飽滿的「紅薏仁」結實纍纍,即將進入忙碌的收割期。 美味的食物來自情感的連結,「芒種」也是一個甜蜜蜜的時節,飽水香甜的荔枝、芒果、西瓜都進入盛產期,冰涼甜膩。再加上端午的粽子,吃多了容易造成脾胃的負擔,造成體內溼熱凝聚,水腫、皮膚長疹。 煮一鍋健脾除溼的「薏仁羹」方便應景,不加糖當成粥飯取代白飯,就是簡單營養又飽足的一餐。堅硬的穀類經過浸泡、燉煮,香軟好食,方便長者攝取多種營養,又可以兼顧穩定三高,是炎熱的六月最清淡爽口的點心。 杏仁薏仁羹 使用材料 糙薏仁(紅薏仁)1米杯、四神1/2米杯、小薏仁1/2米杯 、白木耳 10g、水2000CC~2500CC、冰糖1/2米杯、杏仁粉3大匙、蜂蜜適量。 製作方法 1. 將薏仁、四神、小薏仁(大麥仁)清洗數遍,浸泡約5~6小時,充分的浸泡,比較好煮軟。 2. 乾燥白木耳沖洗一下,加水泡開、撕碎,泡軟後,一同放入電鍋燉煮,外鍋約放1.5杯的水,待電鍋開關跳起,燜1小時,外鍋再加入1/2米杯的水,再燉一次,香軟後加入適量冰糖、杏仁粉、蜂蜜即可食用。 養生小語 小薏仁又稱「小薏米」,就是「大麥仁」,味甘性平,平胃止渴、益氣調中,消積進食,緩解消化不良等症狀。大麥仁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β-葡聚糖,能使腸內好菌增生,促進腸道蠕動,通順排便,維持飽足感。 據《本草綱目》記載,薏仁性味甘淡微寒,歸脾、胃、肺三經。有利水滲溼、健脾止瀉、清熱排膿之效,對於排便不成形、小便不順、水腫等身體溼氣重的人十分適用。 (摘自《五季五行養生蔬食》,福報文化出版)

MORE

【禪居食堂】素味苦瓜盅 消暑清熱增食欲

【記者張穎容台北報導】夏天是苦瓜的盛產季,「禪居食堂」端出「素味苦瓜盅」,相當適合在悶熱潮溼的天氣食用,幫助消暑清熱。 苦瓜有助除熱及解勞,適量攝取有助補充多元營養、促進食欲,且含有葉酸、鉀、鈣、鎂、膳食纖維等營養,維生素C在瓜類中排名第一,因此被稱為「瓜中C王」,營養價值相當多元,是一等一的好食材。 苦瓜在日常生活中相當常見,但因為苦味,讓很多人敬而遠之,事實上它的功效除了眾人皆知的改善食欲、降火氣外,由於維生素C含量豐富,還有防癌護肝、提升免疫力、助代謝,還能幫助皮膚修復、加速傷口癒合速度。 挑選苦瓜時,應選擇沉甸有重量、果瘤飽滿且密集、表皮光亮尤佳,表面果瘤愈細粒瓜愈苦。另提醒,孕婦、低血糖者、脾胃虛弱者、蠶豆症患者不宜食用。 《延伸閱讀》 雪蓮子密番茄 鬆軟綿密好下飯 圖/記者張穎容  食材 苦瓜 板豆腐 金針菇 蓮藕粉 薑 鹽 油 醬油 素蠔油 胡椒粉 圖/記者張穎容 作法 1、苦瓜、金針菇和板豆腐洗淨。 2、苦瓜切成約5公分厚圈狀,去除籽囊;板豆腐壓成泥;金針菇切小段;薑切末。將所有食材放入一大碗中,倒入蓮藕粉、胡椒粉、醬油、鹽和油,攪拌均勻即完成餡料。 3、將餡料填入苦瓜內,放入電鍋中,外鍋加入2.5杯水,等電鍋跳起來,即可上桌。 (料理示範/妙具、拍攝剪輯/張穎容、張睿杰) 《延伸閱讀》 頂級開胃菜 手撕杏鮑菇拍黃瓜 圖/記者張穎容

MORE

夏煮綠豆

文/但漢蓉 在炎熱5月台灣南部的鄉間,能收到一包農家自己種的綠豆是十分珍貴的,讓人特別雀躍,總是聽農民口耳相傳著,綠豆是連續採收的,植株上掛著熟成、乾枯可以收成的黑色綠豆莢,同時也有正在成長的脆綠豆莢,綠豆又特別的細小,非常費手工,現在大多都是進口的居多了,每次收到綠豆就想要多買一些,但是通常得到的答覆都是只種一些夏天自己吃而已,台灣毛綠豆(粉綠豆)收成的季節剛好就是4~5月間,一碗甜甜的綠豆湯,是人們夏天的記憶。 冬吃蘿蔔夏吃薑,綠豆寒涼,煮綠豆同時,加入些帶皮生薑一起煮,或是先將綠豆炒出香氣再煮,吃起來可暖胃並防脹氣。 炒綠豆方法,可先將綠豆洗淨2遍,溼溼的放入不鏽鋼鍋或鐵鍋內,蓋鍋蓋,中、小火煮至冒出水氣,再開蓋均勻的翻炒、待水吸收乾。炒香綠豆,時間約10~12分鐘,待綠豆粒微微的爆開即可關火,關火後利用鍋子的餘熱,將綠豆放至冷卻,即可先裝盛起來需要時再取用。 夏季潮溼悶熱,純粹的綠豆湯,還能與四神及薏仁、薏米(珍珠米)、薑搭配,更能幫助身體排除熱氣,清涼飲用並養生。 方法很簡單,洗淨混和好的綠豆、薏仁、薏米與四神,須於煮前先浸泡5~6小時,再以冷藏方式浸泡著,要煮時再取用,這樣就可避免夏季炎熱,食材因溫度不一而變質。

MORE

【逸饗蔬食】端午 午時菜

文/林乃光 今年芒種一到,我們就要準備過端午節了。 端午節傳統習俗,祭拜佛神祖先,要在大門前插上艾草、榕葉、菖蒲,婦女孩子們配戴香包、大人喝雄黃酒液。在端午這天正午(11時~13時)喝「午時水」,俗諺說「午時水飲一嘴,較贏補藥吃三冬」。還有立蛋、划龍舟的熱鬧活動。這些習俗都是為了驅除疫病、避邪化煞、除穢氣,為的都是守護家人,保佑平安的用意。 應景的食物當然是粽子,這日還要吃「午時菜」:茄子、菜豆、蒲仔。 以閩南語說時,吃茄子會「搖」(意思是有活力就有健康)、吃菜豆會「吃到老老」(意喻長命百歲)、吃蒲仔會有「財」(白白圓圓的代表很有財富),有健康吉祥的含義。但這些都是老祖先的智慧,粽子吃多時,也要吃最新鮮時令的蔬果,營養均衡,清熱解毒,還能有助消化。 茄子味甘、性寒,有清熱、活血、消腫的功效。但脾胃虛寒、有過敏體質者不宜多吃。茄子含有各種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有助於降膽固醇,抗發炎,還能減緩老化、保護微血管,提高微抵抗力。 菜豆,又名長豆、豇豆。蛋白質、膳食纖維相當豐富,也是補鈣冠軍。可以健脾、利水,有助體內水分排出,並促進胃腸蠕動。 蒲仔也稱蒲瓜、瓠瓜、葫蘆。性偏寒,水分多、熱量低,當中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強化腸胃道功能,協助毒素與廢物排出,所含的豐富礦物質可以調節電解質平衡,提升抵抗力。 夏季到了,天氣逐漸炎熱,空氣潮溼,體內、外溼度都太高,導致全身乏力,食慾不振,腸胃容易脹氣或腹瀉。所以這季節首要消暑、排溼和養護脾胃,午時菜還真是很好的夏日食療選擇。 和風午時菜 食 材 茄子2~3條、菜豆半斤、蒲仔半個、白芝麻2大匙、嫩薑、辣椒適量。 和風醬材料 白醋3大匙、糖1大匙、味霖1大匙、香油2大匙、醬油1大匙、鹽適量。 作 法 ❶將和風醬的材料調勻。 ❷白芝麻以淨鍋小火炒熟黃,放涼。取約1大匙,以刀背略壓破、或研缽略磨,使之香味迸出。加進和風醬汁內,調和。 ❸蒲仔去皮,以刨刀刨出一片一片。菜豆洗淨,折一段段的。茄子,切段剖半,泡進加醋的水中(約1000c.c.水+2大匙白醋)浸泡。 ❹滾水中,加1大匙鹽,少許油,先燙蒲仔片,一滾即撈起,泡浸冷開水中。同鍋水煮菜豆,至熟軟,撈起過冷開水。茄子濾出醋水,進滾水,以網杓將茄子全壓進滾水中煮熟,再撈起。 ❺蔬菜擺盤,淋上醬汁,再撒上芝麻,即可食用。 品味小撰 1.每家買到調味料品牌不同,調醬汁可以斟酌自家喜歡的酸鹹甜度。 2.茄子泡醋水、全壓進滾水中煮,都可以可使茄子儘量保持鮮色。

MORE

【禪居食堂】雪蓮子密番茄 鬆軟綿密好下飯

【記者張穎容台北報導】鷹嘴豆是近期蔬食界或健康餐盒常見的食材,「禪居食堂」將它和番茄一同燉煮,端出「雪蓮子密番茄」,鮮紅色的菜餚讓人看了胃口大開,吃起來口感鬆軟綿密、帶點酸甜味,相當適合下飯。 鷹嘴豆又稱雪蓮子,是南亞、中東及西式料理的重要食材,已知有數千年的食用歷史,近年研究出它富含植物蛋白、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等,備受營養師推崇,使它知名度大開,在歐美被稱為「超級食物」,也是茹素飲食的新寵兒。 許多人認為鷹嘴豆有個「豆」字,屬於「豆蛋類」,可以攝取豐富的蛋白質,但鷹嘴豆在食物分類並不屬於蛋豆類,而是全穀雜糧類。 圖/記者張穎容 食用鷹嘴豆不僅可攝取到大量纖維,還能吃到高水平的維生素A、E、C、葉酸、鎂、鉀和鐵。錳是人體產生能量所需礦物質,能保護細胞、支持骨骼強壯,也與凝血和免疫功能相關。 鷹嘴豆不含麩質,對於麩質過敏的人也是好食物,有助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心臟病和肥胖的風險,並增加有益腸道的細菌,以支持消化系統健康。 此外,鷹嘴豆是對環境友善的作物,有助抗旱、抗寒,還能滋養土地,減少對化肥的需求。 《延伸閱讀》 頂級開胃菜 手撕杏鮑菇拍黃瓜 圖/記者張穎容 食材 煮熟雪蓮子(鷹嘴豆) 番茄 黑胡椒粒 鹽 醬油膏 油 義式香料 圖/記者張穎容 作法 1、番茄洗乾淨切丁。 2、起油鍋,倒入番茄丁、加入黑胡椒粒、鹽、醬油膏、義式香料調味,煮到番茄稍微軟一點後,加入雪蓮子和一些水,煮到稍微有點收乾湯汁就可以起鍋上菜。 (料理示範/妙具、拍攝剪輯/張穎容、張睿杰) 《延伸閱讀》 芥菜地瓜湯 鮮甜美味

MORE

【記憶的味道】金黃法式吐司

文/美玉 至泰國旅遊,某日早餐用膳,飯店推出限定「法式土司捲」,採現場現訂現做;看到「限定」二字,忍不住嘗鮮心態油然而生。 吃第一口,瞬間,彷彿美食入口;滑、順、香、柔,濃郁口感,打開五感;先生和我對望,吐出一言,只是吐司,怎麼能那麼美味呀!接著問我,只是吐司的簡單食材,再加上簡單配料,就能如此可口。老婆,妳會做嗎?我回應,應該不難吧!回台北研究研究,做給你吃,請耐心等待。 這道樸實的美食,也勾起我兒時的記憶;小時候,父親很重視孩子營養,早餐從不馬虎;記憶中,父親都會為我們準備早餐,其中有一道食物和此美食極相似。 記得父親曾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尤其重要;當初父親營養早餐招牌「饅頭夾蛋」,因我們早起味口不佳,太乾,趕時間吃常噎住;後來,父親改良成另一款,又稱黃金銀絲。 其實,是把饅頭切片,浸溼在蛋液中,放入鍋中微煎;馬上提升口感,美味加倍,於是,在家中不但可立馬吃完,走出門時,口中還有淡淡幸福感之香味! 回到台北,我透過父親中式「黃金銀絲」記憶,想改良另一款西式食材,實有異曲同工之妙!果不其然,熱騰騰的吐司出爐上桌,和先生一同享用早餐;一片接一片,直到空盤,先生又吐一句,真的不錯吃喲! 食 材 鮮奶吐司2片、無鹽奶油適量、蜂蜜3匙、開水200c.c.。 作 法 ❶準備一個中淺盤與小碟子。 ❷於盤中放進蜂蜜與開水,拌勻備用。 ❸將2片吐司放入盤中,2片雙面各浸上3秒鐘,再置於小碟上。 ❹取適量的奶油塊放入平底鍋,溫熱融化。 ❺再將已浸蜂蜜汁的吐司放入作法❹平底鍋中,微中火兩面煎烤,待兩面皆呈金黃色淡淡奶油香氣,即可切塊盛盤享用。  

MORE

【台灣風土好料理】五月 綠豆 古早味綠豆露

文/但漢蓉 5月分是進入炎熱夏季的開始,一碗香甜、冰涼的綠豆湯、粉圓冰是童年的記憶,記得國小時,老師在課堂上發了一把綠豆給同學們種,在方正的小牛奶盒裡鋪上一張紙,淋上一點水分,放學前就已經露出了雪白的芽點,隔了幾天,白胖、強韌的莖已經抽長,甚至其中幾株已經長出了子葉,直挺挺的,彷彿跟著小牛奶盒比高矮似的昂頭挺胸著,展現了旺盛的生命力。 後來還把綠豆苗帶回種在家裡的小花圃裡,開花又結了翠綠的豆莢,待豆莢乾燥、變黑後,又取出一顆顆的綠豆,捧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把玩、滾動著,雀躍歡喜的心情,至今記憶猶新。 綠豆屬性比較偏涼,雖然解毒、降火氣效果好,但是課堂中常常聽到長輩們分享,接連喝了幾天綠豆湯,感覺口不乾、皮膚不癢了,可是到了夜間感覺會咳嗽、甚至流口水,後來發現先把綠豆炒香,不但多了一股穀香古早味,更是消卻了寒涼的感受。 炒綠豆的方法: 先將2米杯綠豆快速洗淨兩遍,溼溼的就放入不鏽鋼鍋或鐵鍋內,蓋上鍋蓋,中、小火煮至冒出水氣,再開蓋均勻的翻炒、待水吸收乾喔!綠豆炒香,有一些微微的爆開就可以關火了,炒的過程大約要10到12分鐘左右,關火利用鍋的餘熱再放一下,冷卻以後就可以裝瓶保存,每次煮綠豆湯的時候就可以加一些增加香氣。 古早味綠豆露 食 材 炒好的綠豆1米杯、綠豆蒜1米杯、水約2500c.c.、黑糖1米杯。 作 法 將炒好的綠豆、綠豆蒜及水放入電鍋裡面,外鍋約1米杯半的水蒸熟、燜軟,再分次放入果汁機裡攪打約1分鐘左右,就是好喝的古早味綠豆露,溫熱的喝,解暑、消除疲勞,冷藏在冰箱後又是不同的風味,濃厚的綠豆沙,也可以加入豆漿或牛奶一同飲用。

MORE

【記憶的味道】素芸豆包子

文/巴爾虎蜜兒 這是藉著懷念父親的一篇食物記,如果不是多年前回父親家鄉正式認親,可能我的包子記憶只有「四季豆包子」。 記得初相認的小堂姊做著「東北芸豆包子」給我們吃,我眼睛一亮,想起小時候曾經吃過的些許記憶,堂姊說:這是芸豆包子。接著媽咪說:早先年代沒有芸豆,所以就用四季豆替代,而堂姊口中的芸豆,就是台灣人口中的「醜豆」。 而我唯一的記憶就那麼一次的四季豆包子,如今我們替父親嘗著他的家鄉味,但是父親再也吃不到,回台灣我試著從最蹩腳的包包子方法做起,如今我可以直接上手不成問題了,而我把包子內餡用蔬食來替代,這款東北道地包子,其實不難喲!我學會了,相信你們也可以的,就按照步驟學起來吧! 食 材 中筋麵粉600公克、酵母粉6公克、芸豆(醜豆)300公克、黑木耳10公克、蘋果半顆、綠豆芽100公克、胡蘿蔔適量。 鹽(殺青用途)、醬油、黑麻油皆適量。 麵粉發酵 ❶將麵粉放入盆中,酵母粉倒進20毫升溫涼水中,融化了再倒進麵粉中,陸續分批加入清水260毫升攪拌搓揉成糰,揉麵團以不黏手為主,然後蓋上溼布,之後進行醒發2小時。 ❷靜置2小時後醒發約1~2倍大,把麵團倒出來在工作檯上壓揉,雙手邊壓邊揉,大約5分鐘表面光滑,即可再度醒發40分鐘。 ❸把麵團搓長條,之後切割均分為16份。 芸豆餡料 (趁著麵團醒發空檔製作) ❶黑木耳浸泡1小時,洗乾淨放電鍋蒸30分鐘變軟,拿出切細丁或是攪拌機絞碎備用。 ❷芸豆洗淨後去頭摘尾,接著切細,備鍋清水燒熱,倒入芸豆汆燙3分鐘,撈出來用涼水浸泡5分鐘,濾乾水分放涼(讓芸豆不會太生澀)。 ❸綠豆芽去頭尾切段(增加爽脆口感)、胡蘿蔔洗淨刨絲,兩種加入鹽巴殺青濾去多餘水分,蘋果去皮刨絲。 ❹取個大深碗,把所有材料倒入,倒入醬油、黑麻油攪拌均勻,此時可以試味道,不夠加入適量鹽巴即可,接著放冰箱備用。 包包子 ❶工作檯上撒些麵粉,把16等分麵團壓扁,擀成中間厚周邊薄的圓形。 ❷把光滑面向外,中間放入適量的內餡料,一邊折一邊轉,最後把收口捏緊。 蒸包子 (分3梯次蒸) ❶盤子襯墊著不沾烤紙,生包子放上去。 ❷外鍋加入1杯水蒸,待電鍋開關跳起,不開蓋續燜2分鐘即可開鍋。 PS:試過用蒸鍋與電鍋蒸,個人發現用電鍋蒸出來比較不會塌陷皺皮,可以試著,找出蒸漂亮的方法。

MORE
/3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