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

《菜根譚》

一點慈悲,不但是積德種子,也是積福根苗; 一念容忍,不但是無量德器,也是無量福田。 星雲大師

MORE

《迷悟之間》 器官移植

佛教裏有一段語言說:有一個旅行的人,錯過了住宿的旅店,就以荒郊野外的土地廟作為歇腳之所,那知半夜三更,忽然見一小鬼,背著一個死屍進來。旅人大驚:我遇到鬼了!那知此時,忽又見一大鬼走來,指著小鬼曰:「你把我的屍體背來,為何?」小鬼說:「這是我的,怎麼可以說是你的!」兩人爭論不休,旅人驚恐觳觫,小鬼一見:「喲,神桌下還住有一人!」當即說道:「出來,不要怕,為我們做個見證,這個死屍究竟是誰的?」旅人心想,看來今日難逃一劫,橫豎會死,不如說句真話:「這個屍體是小鬼的!」大鬼一聽,大怒,即刻上前把旅人的左手折斷,兩口、三口吃入肚內。小鬼一看,此人助我,怎可不管?即刻從屍體上扳下左手接上。大鬼仍然生氣,再把右手三口、兩口吃完,小鬼又將死屍的右手接回旅人的身上。總之,大鬼吃了旅人的手,小鬼就從屍體接回手;大鬼吃了旅人的腳,小鬼就從屍體接回腳。一陣惡作劇之後,二鬼呼嘯而去,留下旅人茫然自問:「我是誰?」 這是佛經中的一則寓言故事,主旨雖然是在闡述「四大本空,五蘊非我」,但是故事的情節不就是今日的器官移植嗎? 器官移植,是近代醫學科技的一大成就。器官移植讓許多生命垂危的人,得以延續軀體生命;也讓捐贈者的慈悲精神得以傳世。器官移植是內財的布施,佛陀當初割肉餵鷹,捨身飼虎,所謂「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二千多年前佛陀已經為我們做了一個最好的示範,到了今天,對於即將朽去的身體,難道我們還不可以廢物利用,還不捨得遺愛人間嗎? 當你捐出一個眼角膜,就能把光明帶給別人;當你捐他一個心臟,就能給他生命的動力;當你捐贈骨髓,就是把生命之流,流入他人的生命之中。器官移植,帶給別人生機,也是自我生命的延續。 器官移植,打破了人我的界限,破除了全屍的迷信,實踐了慈悲的胸懷,體現了同體共生的生命。只要有願心,人人皆可捐贈器官;透過器官移植,讓我們把慈悲、愛心,無限的延續、流傳吧!

MORE

【星雲大師全集253】海天遊踪2-74

文/星雲大師 1963/8/31 告別比叡山 今早在告別延曆寺前,先去佛殿上拜佛,但因疏疏的細雨仍未停止,不得已,寺中職事人開來吉普車,用吉普車接我們前去拜佛。 佛殿上,約數十信徒參加早課後,正在聆聽開示,說法的日僧見我們前來拜佛,當即結束,領我們參觀。 佛殿很大,沒有窗戶,裡面很暗,給人有一種陰沉沉的感覺。這座佛殿中,那盞有名的不滅之燈,並不太光亮。我覺得日人非常重視心理學,有意使佛殿裡陰暗無光,給信徒對宗教生起神祕之感,容易達到傳教的目的。 延曆寺,曾為一個沙彌有意的一把火,把整個殿堂燒得精光,目前的根本中堂(供藥師如來)、轉法輪堂(供釋迦如來),戒壇院等,大都是近代的建築。據說根本中堂是昭和三十年落成,轉法輪堂是昭和三十四年落成,因為殿內陳設國寶古物,大都被視為重要文化財產,所以有料(有錢買票)才可參觀。 延曆寺的殿堂,都是標準的日本木造,每一間殿堂,四周都有高大的松樹圍繞,前後不相呼應,若要全部參觀,必須相當時間。 當然,我們無法一間一間去看,參觀兩座佛殿以後,我們就被吉普車接回到宿處早餐。早餐後,天漸漸好起來了,濃霧均隨風散去,我們登車往大阪進發。途中,在未出比叡山時,送我們的事務總長招呼停車,要我們下車看看山下的琵琶湖,湖人像女人的裙帶,繞著山脈。這座有名的琵琶湖,可以在岸上眺覽風景,可以在湖中划著小舟盪漾。本來我們有遊湖的安排,但被天雨所阻。現在雨過天晴,又要急急忙忙趕去大阪,只有在山頂向琵琶湖注目一番,表示我們也遊過比叡山有名的琵琶湖了。 領事館與華僑商會 我們被延曆寺的私用汽車送到京都車站,轉乘火車向大阪而去。 據說,我駐日大使館及華僑商會,說我國外交部指示,凡我在外使領館及華僑商會,當我們到達時,要好好的接待我們。事先我們就聽說,我駐大阪領事館將發動華僑到車站來迎接,所以我們照預定時間上午十時趕到大阪。 哪知一切都出乎意料之外,我們走遍了約一里方圓的大阪車站,也不見一個接待的華僑影子。站在路旁,為了等兩輛計程車,又花去十多分鐘。日本計程車,飛馳而過,就是空的,也不易因你招呼而停下來。好不容易等到一輛,團中一半人先行,另一半人又等了數分鐘才再等到一輛,急急趕上去。趕到哪兒去呢?領事館和華僑商會雖沒人來接我們,但我們禮貌上不能不去拜訪他們。 我們到領事館,孫總領事不在館中,一位祕書很文雅的來招待我們,並告訴我們應去大阪華僑商會拜訪一下,因為華僑商會今晚要在北京飯館歡宴我們。 我們無心和他多講,老實告訴他,計程車在門外等我們,門外又不准停車,如果臨時叫車在大阪又很困難,我們只得失禮請他向總領事致意,就告辭了。 當我們去拜訪華僑商會的時候,會長也不在會中。記得這裡的會長在我們初抵京都時,曾接我們去。我們住在萬福寺時,他還去要我們到寺後山上華僑公墓前念經超度。 會長不在,坐下來就看看這華僑商會辦公的地方,雖不太寬大,但牆壁上掛了不少台灣來此各訪問團的錦旗,使我想到,一個訪問團到日本來,一定都要準備相當久的時間,因為各地華僑商會都得前去拜訪,而且要多準備一些錦旗,作為贈送各華僑商會的紀念品。 日本最早的佛寺 我們離開大阪華僑商會後,車行不久,就到了日本最早又最大的四天王寺。 這占地三十多萬坪的四天王寺,前院到後院,需要汽車代步。我們車子穿過前院,彎彎曲曲到了內殿,內殿門外大字寫著「歡迎中華民國佛教訪問團接待處」。大家一見都樂了,還站在歡迎字標旁照了相。我個人一向不歡喜人接送,在台灣各地行腳我都是獨來獨往。高雄常常數百信徒在車站接送,故我每次有高雄之行時,總覺為難,甚至討厭那些接送的場面。但這次因訪問團是我擔任祕書,除日本外,其他各地都是我負責聯絡,我得以團的榮譽為榮譽,團的歡喜為歡喜,因此,真奇怪,我竟然也關心起各地的迎送來。 在寬大的廳中坐下後,先由事務總長說了一些客氣話,然後管長才出來。這位善於言說的出口常順管長,在他四十分鐘的談話中,像有說不完的話。他告訴我們說:「四天王寺是日本最大的古寺,建於1360年前,是仰慕中國文化的聖德太子,仿中國叢林式而興建的。這位被日本譽為聖者君王的聖德太子,是日本佛教的恩人。奉行至今的日本憲法第二條『信奉三寶,以佛教治國』的憲章,就是聖德太子手訂的。 四天王寺曾七次毀於火,但每次都依中國式樣重建起來。目前四天王寺的事業辦有養老院、孤兒院、母子院、醫院、中學、高等女校、大學等。大學裡有女子學生三千餘人,可惜現在正值暑假,還有兩、三天就開學了,不然一定要請你們參觀,歡迎貴團指教!」 管長致辭後就告辭了,職事人員領我們參觀寺中各殿堂,有的緊閉不開,有的有料方可參觀(我們被優待不買票),有的給人求神問卜,香火很盛;有的地下出水,供人洗滌消災。 四天王寺中,比較有價值的一尊丈六金身的觀音聖像,那是用金銅鑄造的,觀音聖像胎內,藏納一萬卷的《般若心經》;伽藍中心的五重塔,在心柱裡供養了佛陀舍利六粒,聖德太子的頭髮六根;全堂壁畫,那是佛陀八相成道圖,出自日本有名的藝術家中村岳陵手筆,非常生動。可惜我們是走馬看花似的瀏覽,因為時間關係,無法一一仔細的欣賞。 在參觀時,我問清度法師,四天王寺是屬於什麼宗派?清度法師說不知道,我又問柳了堅先生,柳了堅先生抓抓他梳得油光光的頭髮,也表示不知道,我再問四天王寺領我們參觀的職事人員,他思索了一會說,叫什麼和宗派,我聽了半天也不懂,為什麼要叫和宗派,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日本的宗派太多了,據說有五十多個宗派。我想,連他們自己是哪一個宗派的,他們自己都記不清楚了。 人情味與公德心(1) 在古色古香中國式的四天王寺中,參觀一周後,時已12時,我們依照日本的習慣,跪坐在榻榻米上用餐,當我們正要念〈供養咒〉時,一位韓國人前來訪問我們。 這位韓人是韓國在日佛教會的事務局長陳圓明先生,他說從報紙上獲悉我們訪問大阪的消息,特地趕來和我們談談,並歡迎我們抽一點時間訪問他們在日的佛教會,留日韓僑將熱烈歡迎我們。 這麼一位盛意殷殷的韓人,並將他們會員名冊,送給我們全團每人一本,照理,依我們中國習慣說,我們應該請他坐下來,和我們一同用餐。我看到日本佛教會國際部長柳了堅先生請他坐在我們對面榻榻米上,並沒有邀請他和我們一同用餐的意思。(待續)

MORE

《佛光菜根譚》

有的人用忠貞「寫歷史」, 有的人用諂媚「寫歷史」。 ~星雲大師~

MORE

《星雲禪話》無上福田僧

曹山本寂禪師的法嗣弟子曹山慧霞禪師,最初參禮曹山本寂禪師的時候,探問說:「什麼是佛陀的袈裟?」 曹山本寂禪師回答:「等你披上了,我才告訴你。」 慧霞禪師又問:「如果學人披上了之後,又是如何呢?」 曹山本寂禪師淡淡地說:「那你就是無上的福田僧了。」 慧霞禪師問說:「那麼,和尚您有披過嗎?」 曹山本寂禪師微微一笑,說:「老僧我現在還披不得啊!」 慧霞禪師疑惑地問說:「要到什麼時候才披得呢?」 曹山本寂禪師說:「等你披得的時候,我自然就能披得了。」 慧霞禪師言下有悟,從此留在曹山本寂禪師的座下參學,並得到本寂禪師的法要。 佛制的袈裟,是出家的服飾,包括安陀會(即五條衣)、鬱多羅僧(即七條衣)、僧伽梨(即大衣,以九條至二十五條製成),稱為「三衣」,總稱為「福田衣」。 袈裟,是以一塊一塊的布做成,就像田地一樣。衣上一塊一塊的田地,象徵著披了以後,能作眾生的福田,能開導眾生,能服務眾生,是接受眾生植福的地方。故有偈云:「僧寶清淨不思議,身披如來福田衣;堪作人天功德主,堅持戒行學無為。」 比丘一般在禮拜、課誦、修持的時候,都披著入眾衣(七條大衣),沒有披最高的祖衣(二十五條大衣),因為這只有方丈大和尚才會披著。慧霞禪師問曹山本寂,有披無上福田衣嗎?這是當然的,因曹山本寂早已是方丈大和尚,但是他還有所等待,等待大家都能悟道,所以說「等你披得的時候,我自然就能披得了。」平等心,才是無上福田啊!

MORE

星雲說偈 -- 智愚之別

六塵不惡, 還同正覺, 智者無為, 愚者自縛。 ——〈信心銘〉北齊‧僧璨 這四句偈子,出自北齊時代僧璨大師的〈信心銘〉。 佛教說到人的身體,有眼、耳、鼻、舌、身、意,稱「六根」;依六根所產生的認識作用,則稱「六識」,是主觀的世界;六識所緣的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境界,稱「六塵」,是客觀的世界。 以現代的話來說,六根是生理的器官,六塵是物理的世界,六識是心理的作用。六塵如同塵埃一般,會染污、覆蓋我們的身心,能劫奪一切善法,所以又稱六妄、六賊。那麼,六塵究竟是善的?還是惡的?是染污的?還是清淨的呢?其實,並沒有絕對! 有謂「酒不醉人人自醉」,塵埃未必能蓋覆我們的清淨自心,只是人往往容易被外在的聲色所迷惑,好比我們誦經聞法、打坐參禪,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都是運用眼、耳、鼻、舌、身、心六根為修行的工具,本身並沒有好壞差別。只要六根不接觸六塵,六塵一樣可以清淨無染,幫助我們體證菩提正覺,所以說「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智者無為,愚者自縛」,有智慧的人,並不會被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動搖。對於聲音,他不會刻意去分別;即使分別了,一樣可以清楚辨別善惡;觸目所見,一般人看到的世界是污穢不淨,他眼中的世界卻猶如蓮花般清淨莊嚴。 所以一個有智慧的人,不一定要離開六塵,另外再找一個清淨的世界來修行,反而要在六塵上下功夫。就如過去有人問石頭禪師:「什麼才是淨土?」禪師並沒有進一步解釋,反而問他:「是誰染污你了?」 人能夠不受色的誘惑,不被音聲迷戀,也不貪求香味、觸覺享受,便是無為,無為就能得到心靈的解脫自在;反而是愚癡的人,往往被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束縛而不得解脫。 這段偈子提示我們:六塵本身無有善惡,會染污我們的,正是自己的貪欲習性。只要這顆心不為外境迷惑、動搖,無時無刻不是解脫正覺的生活呢?

MORE

【星雲大師全集17】佛法真義2 佛學思想70 一半一半

文/星雲大師 自古以來,人們喜歡圓滿,凡事總想求得百分之百的圓滿,但這似乎並不容易;甚至有的人想要統一這個世界,也不可能。因為宇宙萬有,早就形成「一半一半」的世界:白天一半,黑夜一半;陸地一半,河海一半;好人一半,壞人一半;貧窮一半,富有一半;佛一半,魔一半……雖然在時間的推移中,「一半一半」互有消長,卻也無法使一半完全替代另一半;不過,一半的世界看似不圓滿,卻也充滿了希望。 過去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時間的長河裡,分合也是一半一半;任誰想消滅或統一另一半,都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以好的一半去影響壞的一半。 有一位禪師收了一名徒弟,但他常在寺院裡偷東西,屢勸無效。有一天,大家忍無可忍,一起向禪師請願,令他遷單,否則全體離開這座道場。禪師看了看大家,就說:「你們統統離開,這個小偷留下來。」 「為什麼?」大家不解的問。 禪師說:「你們都是很健全的人,到哪裡都有人要;這個小偷身心不健全,若叫他走,能到哪裡去呢?」大家聽了心生慚愧,決定一起用慈悲感化他,最後這名劣徒在眾人的循循善誘之下,逐漸改過向善。 《大乘起信論》將一心分為二門,即心的「真如門」與「生滅門」,也就是真心與妄心。真心和妄心並不是兩顆不同的心,它是一體兩面,當妄心漸漸去除,真心就會慢慢顯現。所以,儘管世間上,善惡參半,只要善人肯用耐心去引導勸誘,善惡也不是絕對的。 老子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是一個禍福相依、佛魔共存的世間,生活在這一半一半的世界裡,善與惡、好與壞、佛與魔,不過是人們的一念之間。一念仁慈當下能超凡入聖,一念邪念也可能墮入萬丈深淵;心念一改就可以轉迷為悟、轉邪歸正。好壞各半的世間,我們無須過於計較,只要心存真、善、美,就可能會影響另一半。 過去藥山禪師曾經指著庭院的兩棵樹,問徒眾:「榮的好?還是枯的好?」結果有了三種答案:道吾說:「榮的好。」雲巖說:「枯的好。」最後,高沙彌說:「榮的由它榮,枯的由它枯。」其實,這個世間,只要我們懂得互相尊重、包容,彼此調和、平衡,就會發現,「一半一半」的世界也有無限的妙意。 例如,人的一生,有時歡喜,有時憂愁;歡喜、憂愁就如白天與夜晚,相互交替,你能調適、轉化,就能善用明暗與憂喜。我們也常看到有些人的一生,大起大落,錢財總是來來去去,一下子平地起高樓,家財萬貫;轉瞬間,卻是傾家蕩產,窮苦潦倒。所以世間的榮辱貴賤無常,一時失意,只要努力不懈,不放棄希望,還是會有成功的一日。 總之,在一半一半的世界裡,你喜歡月圓的明亮,就要接受它有黑暗不圓滿的時候;你喜歡水果的甜美,也要容許它通過苦澀成長的過程。一個好人,不管他做得怎麼好,一半的人讚美,總有另一半的人會毀謗;一個壞人,不管他做得怎麼壞,一半的人不屑理睬,另一半的人仍會同情的為他辯解。因此,在人生的苦樂、得失、毀譽之中,擴大心胸去包容不完美、不完善,就能隨境自在、隨喜生活。

MORE

感念師恩 帶團的喜悅

文/滿修法師(佛光山傳燈會退休徒眾) 要寫這篇文章,我很慚愧,不知如何下筆寫我們慈悲偉大的師父。師父是人間佛教行者,一生行菩薩道,給眾生快樂。我每天到舍利堂頂禮師父,請師父加被我有慈悲智慧寫好這篇文章。師父離開我們已有一段時間了,我們很想念師父。 想念師父時,想起師父對弟子的掛念:「福德因緣不夠圓滿,依然故我的胡混時光。」我反省慚愧、懺悔,往昔所造貪瞋痴、無明、煩惱的惡業,要勤修戒定慧佛法。我要誦經、拜佛、抄經、靜坐、閱讀《星雲大師全集》,做好事,做好本分事,藉此減少煩惱,增長福德因緣,感恩師父的教導。 有歡喜 則不苦 我於1991年佛學院畢業後,在弘法佈教組、社教組、巡山知客組,服務了將近二十八年的歲月,所帶的參訪團大約有一萬團以上,我至誠迎送的團體不計其數,很感恩師父給我這個與大眾廣結善緣的美好因緣。 1993年11月26日,在住持主管會議中,師父頒發「工作和平獎」給十個弟子,很榮幸歡喜榜上有名,師父頒給我「發菩提心」墨寶的獎項,我將作為生生世世的座右銘,我要永遠跟隨師父弘揚人間佛教,行菩薩道。 師父開示人間佛教的定義:「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凡是有助於幸福人生的教法都是。」我在帶團巡山時,以歡喜熱忱的心情來講解「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以及「有計畫,則不亂;有分工,則不忙;有預算,則不窮;有歡喜,則不苦。」等等好話,讓團員都很歡喜,因為他們馬上就能受用得到。 為了促進與參訪團團員的互動,我編了幾個團康活動,例如:佛光照耀著你、三好運動、佛教偈語大家唱、認識佛光山佛菩薩的益智早課。寓教於樂,帶來歡樂趣味的氣氛,很受大家的歡迎。 有一天因緣殊勝,我一共帶了八個團,這其中有預約團、不請之友團,一整天下來,到了晚上,我反省為什麼今天都不累?原來是我愛佛光山,原來是有歡喜則不苦。 至誠迎送 廣結善緣 還有一次,我帶了永和淨欣朝山團團長林憶修等大約四十人左右,在麻竹園門口巧遇師父,師父主動招呼與大家合影,令團員喜出望外,感動萬分,福報滿滿。 師父重視「至誠迎送」大家到佛光山本山的參訪團。有一年,信徒香會圓滿賦歸時,有數十部遊覽車即將下山,師父親自帶領大家到山門口歡送,信徒很感動,滿面燦爛的笑容,依依不捨跟師父說再見。 在多年前睡夢中,我夢見師父帶了一隊青年團大約四十人,四路縱隊,井然有序,排列整齊,我從師父手中接過這個團後就醒過來了,內心無限的歡喜。有這樣美好的夢境,很感恩師父慈悲的教導。 師父圓寂之後,今年的4月8日我在舍利堂服務,台北佛光會合唱團的一位師姐對我說:「您在二十多年前教的〈佛光照耀著你〉很好用,這一招就可以走遍天下,這要感恩師父的教導。」 友寺的法師帶團參觀本山時,以羨慕的語氣對我說:「你們有星雲大師。」其實,我們的師父是大家的,請聽我們師父的慈心悲願:「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問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州。」 我們盼望著師父早日乘願再來教導我們。師父的法身慈悲智慧,清淨光明永遠普照著大家,往人間佛教佛道精進。

MORE

我還在路上

編案:為緬懷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國際佛光會中華佛光青年總團於2023年8月5日至13日,舉行「佛光青年機車環島──跟著星雲大師去尋根」,由佛光山男眾傳燈會男眾教育培訓組主任慧喜法師帶領,從佛光山普門寺啟程,跨越十七個縣市,沿途參訪中壢圓光寺、新竹青草湖靈隱寺、苗栗法雲禪寺、宜蘭蘭陽別院等二十餘座早年星雲大師曾經留下弘法足跡的道場,海內外佛青共五十餘人響應,十人全程參與。以下是慧喜法師走訪此行後的心得感悟,以此感受大師風範,見證歷史。 師父上人曾開示:「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走出來,自己走不出自己的路,總是沒有把人生活得淋漓盡致。」2023年8月初,我和一群熱血的佛光青年完成一趟「2023年佛光青年機車環島──跟著星雲大師去尋根」。這一趟歷時九天、全程一千二百公里的尋根之旅,讓大家有因緣真正走進師父上人篳路藍縷,堅毅不拔的弘法之路。 他從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渡海來台,一如那個大時代的人們,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更遑論什麼個人抱負和理想。一路走來,他始終堅定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初心、自己的願力,直到這一期生命圓滿,不曾改變。常有人說,我們應學習歷史、以史為鑑,但我深深覺得,師父當年所經歷的種種,是無法被複製的。我們在此次的旅程,也只能從這些點,去感受他的風範,與他進行跨時空的對話,稍領略那分初心而已! 環島尋根 尋訪大師足跡 常有人問我,為何這一次會跟佛光青年們去環島尋根?我只能說,真誠的發心很可貴。記得在3月中旬,師父上人圓寂近一個月時,因教學所需,經常要翻閱及整理師父上人的事跡,當時我心中就自許不只在文獻中來認識師父,更應該好好實地走訪各地,從師父的足跡中,以心印心。這念頭生起不久,我就收到佛光青年總團有度法師告知三重佛光青年們,正打算籌辦以機車環島來尋根,擬找我當他們的顧問。就這樣牽上了線,促成了我一路開車,陪伴青年去環島。 旅程第二天早上,我們到了新竹青草湖靈隱寺。這是1951年11月,師父上人受大醒法師之邀,擔任台灣佛教講習會教務主任的所在地。物換星移,人事俱非,但當年的舊大殿依舊供奉著觀世音菩薩,當時的教室仍被保留下來。師父上人曾這麼說:「來台之初,我實在抑制不住自己弘法的熱忱,一心想要為佛教的發展打拚;但是想要教書,沒有地方可教,想要讀書,也沒有人肯得成就。直到有機會在新竹青草湖擔任『台灣佛教講習會』教務主任時,情況才獲得改善。」 是的,這是師父來台近二年多後,真正的第一個施展弘法理想的舞台。過去的他曾因打球而被師公開除,但他在這裡為同學們準備運動器材,卻因同學們太保守反而躲避接球。他在課堂裡,自告奮勇教授同學們國文,小說、活頁文選、報紙、副刊、《古今文選》等,都成為他文學的教材。 傍晚,他經常會到青草湖散步,思索著佛教的未來。也曾在1952年8月21日,寫下了我們日後所熟悉的〈星雲詩〉。 雖然,他只在這裡駐足不到二年,但也留下了許多文章和作品。師父上人在靈隱寺有了第二次學日文的因緣,邊學習也翻譯了森下大圓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 我們熱血的佛光青年在舊大殿的廣場前,念誦起〈星雲詩〉: 夜晚,我愛天空點點明星, 白天,我愛天空飄飄白雲; 無論什麼夜晚, 天空總會出現了星; 無論什麼白天, 天空總會飄浮著雲。 星不怕黑暗,雲不怕天陰; 點點的星,能擴大了人生, 片片的雲,能象徵著自由。 花兒雖好,但不能常開; 月兒雖美,但不能常圓。 惟有星呀! 則嬌姿常豔,萬古長新; 藍天雖青,但不會長現; 太陽雖暖,但不能自由。 惟有雲呀! 則萬山不能阻隔,任意飄遊。 夜晚,有美麗的星星, 白天,有飄動的白雲。 青年們真誠地一句一句,念著這首詩,彷彿看到七十一年前,那位二十六歲的青年僧,滿懷為教的熱誠,以無比寬廣的心胸迎接著未來。路在哪裡?在每一個因緣當下裡,在信心願力裡,向前就必定會有路。 青年們接著,唱出今年國際佛光青年會議大會歌曲〈一顆永恆的星〉: 一顆永恆的星 慈心悲願 遍布人間 一顆永恆的星 美好因緣 留給人間 永恆的星 點亮明燈 伴隨眾生 心懷度眾慈悲願 身似法海不繫舟 He promised to serve Sharing his compassion everywhere The Dharma path Spreading good seeds throughout the world What was his deed Happiness and peace shine above Compassionate heart A star lighting up the night His compassionate heart Like a cloud floating freely His compassionate heart Shining Buddha’s light on the world Vow to save all, mind of love Body like a cloud, free and unbound You may ask, my only wish Peace and happiness for all 不忘初心 慈心悲願 遍布人間 不忘初心 美好因緣 留給人間 不忘初心 無限明燈 點亮眾生 直下承擔 佛教未來希望 師父上人的色身雖已示寂,但法身卻亙古流傳,真正的盡虛空遍法界。青年的歌唱,就像是一場跨時空的相印。想必,當年青年的師父上人用盡心思,努力去帶好講習會的學生,法燈傳演。 此時的青年朋友,接下了這把法炬,是傳承,也是擔當。佛教有傳人,我們願意擔起,佛教就有希望。 師父上人出生在揚州,那裡是故鄉。但師父晚年在他的《百年佛緣‧我的鄉土情》中,卻是這麼看待鄉土:「其實,現在的我老了,過去曾行腳遍及世界,但對我來說,娑婆世界就是我的鄉土。 甚至我也常常想到佛陀的淨土、佛陀的世界,阿彌陀佛的淨土、阿彌陀佛的世界,佛國世界才是我們的故鄉。」我們要尋根,哪一個是師父的根呢? 中壢圓光禪寺是他真正第一個落腳安身之處。 在今佛光山中壢禪淨中心現址,昔日因吳鴻麟居士的協助,才完成報戶口;法雲禪寺,曾有他看守山林的足跡;台南白河大仙寺,是他1953年到宜蘭弘法前擔任尊證和尚之處,也是他人生最後一趟圓滿之處;宜蘭雷音寺,是他大展弘法願力的寶地;壽山寺,又開啟了興辦佛教教育之始。一輩子中,與眾弟子戮力開展的佛光山,讓法水真正流傳五大洲。普門寺又是台北第一個都市道場…… 根,不在一處、一地,因師父上人的願力,處處都是根。所有的地方,有的是師父上人曾播下無盡的善緣,不忘初心之志。 走過這一趟尋根之旅,願自己能繼承師志,繼續在這佛光大道上,大聲地說:「我還在路上!」

MORE

《佛光菜根譚》

一個人若老是輕易拒絕 一些因緣、機會, 久而久之, 自然就會失去一切。 ~星雲大師~

MORE
/1539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