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

學教成事

文/星雲大師 每個人從小到大,從壯到老,大部分的時間都處在學習的狀況。有的學習是好的方面,對於人品、智慧日有所長;有的學習是壞的方面,對於人品日有所損。有的學習是自覺的,如讀書、修行;有的學習是不自覺的,如生活習慣的養成。有成效的學習,不僅自己能增長智慧、完成品格,還能夠幫助他人成長。吾人要具備什麼樣的態度,如何學習,才能有效且能潤澤他人?下列四點,提供大家參考: 第一、學所以治己:我們讀書、學習,不是為了應付別人,而是為了修養自己,對治自己的毛病。比方,脾氣不好、瞋恨心重的人,可以學習慈悲及寬恕,來對治自己的瞋心;常喜歡損惱他人者,就學習尊敬,體會他人的不足,來對治自己的害心;常常愁眉苦臉者,可以學習喜心,來對治自己的悲觀消極;貪欲心強烈的人,學習布施喜捨,來對治自己的貪心。所以,學習是為了對治自己的毛病,讀書識理,也是為了修養自己。 第二、教所以導人:古人說:「學而優則仕」,意思是希望讀書有成的人,能為社會貢獻一些力量。我們學習有了心得、成效,要不吝與人分享,佛教也有謂:「諸供養中,法供養為最。」能引導別人向善、向好,也是貢獻社會大眾的一種方式。 第三、勤所以改惰:無論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要勤勞。佛教講發心,所謂發心,就是面對任何事,都發自內心勤懇以對。只要能夠勤勉學習,而且確切實踐所學,就可以改除自己的惰性。 第四、行所以成事:要完成一個目標,除了規畫藍圖、撰寫企劃,最重要的還是身體力行。俗話說:「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有再好的企劃與目標,不靠力行,都是無法成事的。 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不斷的學習,讓自己常保持前進的姿勢,是人生最有意義的事。對於學習所應抱持的態度,在此提供四點意見,貢獻給大家: 第一、學所以治己,    第二、教所以導人, 第三、勤所以改惰,    第四、行所以成事。

MORE

自 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世界上主宰自己最大的力量,就是「自強」。人要自信而後可以自強,自強而後能夠自立。甚至人都希望幸福快樂,但是幸福快樂不是平白從天而降,也不是等著別人賜與;幸福快樂一定要靠自己生生不已,靠著自己自立自強,靠著自己自動自發的爭取、創造,才能獲得。至於如何才能「自強」呢?有四點意見: 第一、丟棄失敗的挫折:你有失敗的經驗嗎?失敗以後你有挫折感嗎?要把它丟棄!有的人經過一次挫折,他堪受不起,從此一敗塗地。其實,每一次的失敗、每一次的挫折,只要我們能記取經驗,則愈是歷經困難挫折,愈是未來成就的逆增上緣。所謂「經一分挫折,得一分識見」;面對挫折,只要你不氣餒,更能養深積厚。所以,跌倒了,要勇敢地爬起來,自然會走得更遠。 第二、摒除不軌的行徑:我們日常的身、口、意行為與作風,你要經常自我檢討、自我反省,是否合乎軌則;假如有逾越規矩,不合法的、不道德的,或是大眾所不認可的行徑,都要把它排除。你不排除不規的行為,最後將成為自己的拖累,成為自己前途的障礙。 第三、抹去自私的念頭:人生最大的毛病是自私,一個心量狹隘自私的人,處處與人計較,所以往往無法成就大器。但是,「人不為己」確實很難!人都很自私,因為自私的念頭經常鼓動自己造罪業、做壞事,所以要把自私的念頭去除。能夠大公無私,心中自然一片光風霽月,則時時刻刻都能活得心安理得。 第四、忘懷難堪的屈辱:在我們的一生當中,即使是一個再偉大的人物,也難免受到一些屈辱。例如,耶蘇曾被門徒出賣,釘在十字架;釋迦牟尼佛曾受提婆達多毀謗,甚至施加傷害;韓信曾受胯下之辱,蘇秦曾有父母不以其為子之恥。所以,愈是難堪的屈辱,要能忘懷,才能化為上進的力量。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其實,凡人皆當自強,自強才能活出自信。如何自強?有四點: 第一、丟棄失敗的挫折, 第二、摒除不軌的行徑, 第三、抹去自私的念頭,  第四、忘懷難堪的屈辱。 

MORE

四種惡行

文/星雲大師 一個人的行為,有善、有惡。所謂善惡,「勢可為惡而不為,即是善;力可為善而不為,就是惡。」另外,在《善生經》裡也講到「四種惡行」: 第一、自私的欲望:一個人有欲望不是絕對不好,因為欲望有時是「善法欲」,例如我要用功讀書,希望出人頭地;我要為人服務,希望自己的道德更高尚,甚至我要成佛等,這種善法欲是很好的。但是有一種欲望是「染污欲」,也就是自私的欲望,一心只顧自己的安樂、溫飽,不顧別人的死活,只求自己得安樂,不管他人的痛苦,這種自私的欲望,就是一種惡行。 第二、瞋怒的恚心:有的人滿肚子的偏執,滿腔的嫉妒,看到別人成功,他就不高興;見到他人受苦,他就感到歡喜。甚至看到別人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感到不順眼,而且處處與人結仇、結怨,因此每個人看到他,莫不敬而遠之。《佛遺教經》說:「瞋恚之害,能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法苑珠林》也說:「瞋是善心之大賊,惡口之府藏,禍患之刀斧。」所以,瞋怒的恚心是一種惡行。 第三、顛倒的邪見:有的人雖然有宗教的信仰,但是不見得有正確的見解。例如不相信「如是因,如是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法則,這就是邪見。有的人不接受「人有前生、有來世」的三世輪迴觀,這也是邪見。有了邪見的人,就如行走於黑暗中,看不清道路的方向;又如船隻航行大海,不辨正確的方位。我們但看社會上一些綁票、殺人、吸毒等案件,都是由於顛倒邪見,不懂得辨明人生的方向而引起,所以顛倒的邪見是一種惡行。 第四、愚癡的執著:生活中,有的人因為固執己見,無法接受別人的善言而造成自他的痛苦。因此,人之所以產生煩惱的根源,主要是由於執著;執著是貪心、瞋恨、愚癡的展現。執著的人,不能接受真理,甚至執著自己所學的知識,因此碰到任何事物,往往不究其好壞,只要與自己所知者相違,就會立刻產生對立與無明。甚至執著世間有一個永恆的我,或是認為死後一了百了、無有來生,因而肆無忌憚地耽溺享樂、為非作歹,因此沉淪生死不得解脫,所以愚癡的執著是惡行。 學佛修行,就是要修正自己不當的行為,所謂「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消滅。」所以對於如下的四種惡行,應該努力去除: 第一、自私的欲望, 第二、瞋怒的恚心, 第三、顛倒的邪見, 第四、愚癡的執著。

MORE

星雲大師開示 生活保健之道

影片來源:Youtube/ibpsradio/身體要如何管理 文/星雲大師 有句話說「英雄只怕病來磨」,人在身體狀況良好時或許還有方法掌握自己的情緒,一旦病痛來時,身體與心理的雙重煎熬,實在令人意志消沉。對於身體自古多少帝王煉丹冶金、派人尋求不老之藥;現代更充斥著健康食品、營養補給品、生機飲食等等,為了這六尺之軀衍生出許多名堂。 在這個新時代,有的人好吃美食,吃出病來;有的人遊手好閒,閒出病來;有的人資訊太多,多出病來;有的人工作壓力太重,壓出病來;有的人是非太多,氣出病來。許多人看我終日忙碌,卻能從容應付,不見疲態,紛紛問我保健之道,其實四大五蘊假合之身,孰能無病?老病過程,誰能免除?只不過我從不刻意趨逸避苦,我覺得養生之道無他,疾病本身就是一帖良藥。 圖/unsplash 延伸閱讀:星雲大師開示 空靜心悟 回顧自己這一生的「病歷」,以香港腳與口腔破皮而言,人皆畏之,然而兩者不僅長久與我為伍,而且時時交相為患。多年來,我非但不以為苦,反而深感慶幸,因為我認為這是身體排除瘴氣的徵兆。十七歲時,罹患瘧疾,忽冷忽熱,全身無力,心想應是回天乏術了。家師志開上人,派人送來半碗鹹菜,令我感動不已,當下發願盡形壽將身心奉獻給佛教。沒多久,居然不藥而癒。 二十八歲那年,我患了惡性風溼,兩膝關節劇烈疼痛,醫師診斷必須鋸斷雙腿,以免殃及五臟六腑。當時我一點也不驚惶恐懼,反而覺得行動不便,正好可以掩關閱藏,專心寫作,一樣可以盡棉薄之力,弘法利生。只是由於法務繁忙,開刀時間一拖再拖,或許因為能夠將生死置之度外,後來竟然痊癒了。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日清晨,我在浴室滑跤,將腿骨跌斷,雖說真正嚐到「寸步難行」的苦頭,但是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既不用會客開示,也沒有一大堆的計畫公文讓我傷腦筋,感覺真是舒服極了。 圖/unsplash 尤其我的糖尿病已經跟著我四十多年了,這些年又導致視力模糊,多次接受鐳射治療,也動過心臟手術,醫生一再叮嚀我要多休息,但是在勉強能識物、能行走的情況下,我依然四處弘法。我學會了「與病為友」,我不討厭它,跟它好好相處,自覺也有無窮的妙趣。 一生經歷大大小小的病痛,但我從不以為意,不曾因死之將至,而煩憂懊惱,也未曾因生之復得,而慶幸歡喜。我認為不管是天賦異稟也好,是諸佛護佑也罷,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世壽的長短,色身的強弱,而在於利用有限的生命,為眾生謀取福利,為世間留下貢獻。 佛教講「因緣」,世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所以我們的身體有生、老、病、死,如同器世間的成、住、壞、空,季節的春、夏、秋、冬一般。對於身體的管理,應該是「當閒,要讓它閒;當忙,要讓它忙;當老,要讓它老;當病,要讓它病。」我們要求「長生不老」、「永遠沒病」,是不可能的,就像要求「東西不壞」,也是不可能,因此不必太過介意自己的身體,即使病了,有時還能「久病成良醫」呢! 圖/unsplash 所以有病不要緊,只要我們能正視疾病,對症下藥,就能迅速恢復健康,最怕的是逃避現實,諱疾忌醫,如此,則縱使華陀再世,佛祖降臨,也難有治好之時。佛陀是大醫王,佛教經典中,有許多有關身體保健、醫療方面的記載,如:《佛醫經》、《醫喻經》、《療痔病經》、《治禪病秘要經》、《除一切疾病陀羅尼經》、《金光明最勝王經》、《四分律》、《十誦律》、《摩訶僧祇律》等,都有談及醫藥的問題。佛陀不僅治療眾生身體和心理的疾病,更能「識病」、「知病因」。 中醫將病因分為內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與外感六淫(寒、暑、燥、熱、濕、風)。七情是五臟之主,「喜和恐太過激烈,傷心;怒則傷肝;憂則傷肺;思則傷脾;驚悲則傷腎」。中醫從內外因來談疾病產生的原因,與佛經闡述有頗多相似之處。例如《佛醫經》中說,人得病有十種因緣:「一者、久坐不臥;二者、食無貸(飲食無度);三者、憂愁;四者、疲極;五者、淫佚;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風(呼吸);十者、制下風。」 圖/unsplash 《摩訶止觀》亦指出造成疾病的原因有六種,即四大不調、飲食不節、坐禪不調、鬼神得便、魔神所擾、惡業所起。前三種因素引起的病,只要改善飲食,不受病菌感染,即可治癒;後三者則與患者自身的業力相關,必須藉由拜佛禮懺修福,才能減輕病苦。 身體有病,要找醫生治療;心靈生病,除了靠善知識勸告提醒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來醫治。我曾仿效石頭希遷禪師的「心藥方」,開了一帖藥方:慈悲心腸一條,真心本性一片,惜福一點,感恩三分,言行實在,守德空間一塊,慚愧果一個,勤勞節儉十分,因緣果報全用,方便不拘多少,結緣多多益善,信願行通通用上。 此藥用「包容鍋」來炒,用「寬心爐」來燉,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脾氣不要大,要柔和一點),於整體盆中研碎(同心協力),三思為本,鼓勵作藥丸,每日進三服,不限時,用關愛湯服下,果能如此,百病全消。切忌言清行濁、損人利己、暗中箭、肚中毒、笑裡刀、兩舌語、平地起風波。以上七件速須戒之,而以不妒不疑、不放縱、自我約束、心性有道來對治。 圖/unsplash 除此,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養成運動的習慣,多動腦筋,讓自己有活力、有動力;飲食上少肉多菜、少鹽多淡、少食多嚼、少細多粗,也是生活保健之道。 人生的種種病痛,大都是對外來事物牽掛太多,以致心不能靜、氣不能和、度不能宏、口不能默、瞋不能制、苦不能耐、貧不能安、死不能忘、恨不能釋、矜不能持、驚恐不能免、爭競不能遏、辯論不能息、憂思不能解、妄想不能除,種種都是因未淡未空所致。若能以般若空慧觀照,不執著有病、無病,健康、不健康,一切隨順因緣,隨順自然,相信就能生活歡喜,身心皆自在了。 延伸閱讀:影音/星雲大師開示 如何學生存得自在

MORE

【星雲大師如是說】馭心

文╱星雲大師 有時候,常聽到有人埋怨,怪別人不肯聽自己的話,其實,最不聽話的是我們自己。我們的心,今天要求這樣,明天希望那樣,總是翻來覆去,心猿意馬。你能把自己的心好好的駕馭、掌握嗎?在此提供「馭心」的六種法門: 第一、鬧時練心:古云:「靜中靜非真靜,動處靜得來,纔是性天之真境。」心要能在喧囂吵鬧的情境中,保持住本心的平靜,這才是真功夫。古來祖師大德,在作務勞動中打透禪關,維摩大士弘法於紅塵裡;龐蘊居士一家人悟道於俗務中;身居高位的斐休、楊億在官場中一面運籌帷幄,一面參禪學佛。這些都是「熱鬧場中做道場」練心、修心的典範。 第二、靜時養心:三國諸葛亮說:「寧靜以致遠。」想要達成遠大的目標和成就,需先讓自己的心沉靜下來。吾人都有顆虛妄的心,常在亂念中起無明,滋生迷思,尤其在情緒低落時,容易生氣,逞意氣,造成無法彌補的後果,宛如洶湧的浪潮掀翻船隻。經云:「靜念投於亂念裡,亂心全入靜心中。」紛亂的心回歸平靜時,正是摒除外物妄心撥弄,獨坐觀照,善護自心的時刻。 第三、閒時守心:忙碌的現代人,大多羨慕出塵隱士沒有世事的忙碌和人情的困擾,過著閒雲野鶴、逍遙自在的生活。其實悠閒時,如果不能攝心守意,缺乏定力正念,反而容易心生悶慌。古云:「山中賸有閒生活,心不閒時居更難。」所謂「閒生活」,指的是吾人要能適時將塵世俗務放下,人我是非放下,過往恩仇放下,困擾執著放下。因為守得住心,才能享有真正的悠閒自在。 第四、坐時驗心:有謂:「坐破蒲團不用功,何時及第悟心空?」一個人光在形式上修行,盡作表面功夫,而不用心修持,即使把蒲團坐破了,依然不能入道。參禪不是打坐,念佛也非靠口念,而是要清楚檢視個己的起心動念。在人生的舞台上,不管我們在哪一個階層工作,主角也好,幕僚也好,都要守本分,能負責,配合整個大團體的運作,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力而為,因緣具足,必定會有收穫的。 圖╱資料照片 第五、言時當心:佛教裡要人戒除的十惡當中,口犯的兩舌、惡口、妄言、綺語就佔了四項,可見口業的過失,比身心造業還來得快、來得多,切勿逞一時口舌之快,造罪惹禍。在日常生活中,言語是我們人際和諧、事業成敗的關鍵。「愛語如春風,惡語如穢器。」希望大家都能以如春風般的話語揚起眾生信心的風帆,以甘霖般的話語溫潤眾生乾涸的方寸,以陽光般的話語照破眾生的愛見無明,以淨水般的話語滌盡眾生的五欲塵勞。 第六、動時制心:《菜根譚》云:「不可乘喜而輕諾,不可因醉而生瞋,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鮮終。」人在情緒起伏的時候,很容易感情用事,判斷錯誤,而事後招致悔悟。人心浮動,就像水面泛起陣陣漣漪,不能如實映照景物,看到別人華廈轎車,便嫌自己屋子簡陋、車子破舊,甚至鋌而走險,作姦犯科,讓自己陷入罪惡的深淵,無法自拔。吾人在動盪的情境時,要攝心保持正念,清清楚楚知道自己的心思舉止,不能任憑妄心浮動,如此才能做到以靜制動的境界。 古云:「心如平原走馬,易放難收。」我們的心就像脫韁野馬,到處奔竄,如何能安定下來呢?請參考馭心的六種法門。 第一、鬧時練心。 第二、靜時養心。 第三、閒時守心。 第四、坐時驗心。 第五、言時當心。 第六、動時制心。 ──摘自《星雲大師全集163•星雲法語3》  

MORE

四攝法

佛教有四種度化眾生的方法,稱為「四攝法」,也就是以四種方法來攝受眾生。四攝法是增進人際關係的方法,是為人立身處事的準則,《華嚴經》云:「若能成就四攝法,則與眾生無限利」,菩薩隨化度生,須善解種種方便,故先以四攝法攝受眾生,比方說我佈施給你,讓你產生好感;我對你讚美,讓你歡喜和我相處;我給你種種利行,給你方便;我以同理心與你相處,得到你的信任,如此就容易讓你得度了。關於「四攝法」,說明如下: 第一、佈施,法施重於財施:佈施,不光是指錢財、物質、醫藥的財施,還有法施,也就是知識道理的教導、方法技術的傳授,或是講說佛法勉勵怯弱者,讓他們身心健全,能憑自己的能力自給自足、自立自強,甚至有能力幫助他人。財施,只能解決一時的困難,因為物質錢財會有用完的一天,如果是傳授技術、講述佛法的佈施,才是用之不盡的寶藏,才是根治貧困、救濟殘弱最徹底的方法,所以法施重於財施。 第二、愛語,法語重於軟語:「愛語」並不是說一些諂媚、奉承、虛偽、言不及義的語言,而是要講說佛法讓他人受用。例如,讓你了解慈悲、向你解說戒行、告訴你如何忍辱,使眾生心安而明義理,讓你生生世世受用不盡。《禮記》說:「安定辭,安民哉。」「安定辭」就是離妄語、兩舌、綺語、惡口,而說真實的語言、安慰曉喻的語言、歡喜慶祝的語言、善巧柔順的語言,使對方充滿信心與歡喜。藉由愛語與眾生結善緣,再進一步使其歡喜接受佛法,信受奉行,成就普度眾生的目的。 第三、利行,法利重於俗利:世俗上的方便利行有限,佛法上的利益之行無限。例如幫忙照顧小孩、幫忙提重物、聽人訴苦、走路時禮讓行人、坐車時讓位給老幼婦孺、協助盲者過馬路等,這些都是有限的利他之行。佛法上的利行是捨棄自利,以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冤親平等的大慈悲心利益一切眾生,使眾生歡喜信受佛法,如佛陀的「捨身飼虎,割肉餵鷹」,都是難行能行的利他之行。 第四、同事,法同重於人同:我們常聽人說,我們是同鄉、同事、同學、同宗,這些的相同,只是「人同」,都是有限的;法同則是指見解上的相同,而且能隨緣隨眾,就如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也就是說,對軍人講政治、對老師講教育、對商人講經濟、對學生講未來學。不但是對各種領域、各個階層的人,講說他們熟悉的話題、語言,還能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能與對方感同身受,如此才能親近眾生同其苦樂,增加彼此的瞭解和信任。 「四攝法」不限於用在度化眾生之上;社會上,不論那個部門,那個階層的人,能懂得善用「四攝法」,必能於中得到良好的人際關係,並於其中獲得自他的利益。「四攝法」有下面四點: 第一、佈施,法施重於財施; 第二、愛語,法語重於軟語; 第三、利行,法利重於俗利; 第四、同事,法同重於人同。

MORE

《星雲法語》領眾的秘訣

漢高祖劉邦曾問韓信:「我可以領多少軍隊?」韓信說:「陛下可以領兵十萬。」「我只能領十萬兵,那麼韓信大將軍你能領多少兵啊?」韓信回答:「多多益善!」漢高祖聽了很不是滋味,韓信補充說:「陛下能領將,而韓信卻只能領兵。」由此可知,有的人能領將,有的人會領兵。 在社會上工作,都有機會成為一位領導者。會領眾者,則帶動大家努力向前;但也有的人領眾雖少,卻常常不安不和。領眾確實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也是需要有秘訣。其學問如何?有四點: 第一、輕財足以聚人:金錢不過是財富的象徵,改善生存的一種方法,常言道:「錢乃身外之物」,過分執著,不知如何使用,也是一種可惜。尤其領眾者,太過重視錢財,利益不捨得與大眾共享,沒有人肯跟隨你,如何聚人。相反地,疏財仗義之人,捨棄個人的利益,將利益與大眾共享,如此才得人心,眾人必將對你忠心耿耿,敬重予你,才足以聚集人眾。 第二、律己足以服人:作為一位領導者,不能以其昏昏而使人昭昭。檢點自己的行為,以使眾人心悅誠服的擁護,並服從自己。應以嚴厲對待、要求自己,對自己規劃的嚴格一點,要求自己言行正當,要求自己守法。如果無法約束自己,又怎能要他人去接受約束呢?如果能夠嚴以律己,就能夠使大眾心中對你生起敬意,讓大眾對你服從了。 第三、量寬足以得人:俗語說:「宰相肚裡能撐船」,肚裡能不能撐船,衡量你是否具有資格領眾。肚量寬大,能容人才能得人,才有眾跟隨你。所謂「大海能納百川,故能成其大;高山不辭細壤,故能成其高。」大海無所不納,才有寬廣的容量接納百川,高山能夠如此雄偉,是因其不擇細壤。佛教裡「心包太虛」、「一念三千」的主張,說明了量寬、包容的真義。因此,要想得到人才為自己所用,首先就必須要有容人的雅量。 第四、身先足以率人:無論什麼事情都能以身作則,所謂「身先士率」,你就可以統率人眾。如果是遇到苦難的事情都叫別人去,遇到利益就自己來,是沒有人會跟隨你的。老子說:「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這就是說明,事事都能夠帶頭率先,自然能夠率領部下。 古人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領眾必須以身作則,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如此才能使大眾信服、敬仰。所以,「領眾的秘訣」四點,應該要注意的: 第一、輕財足以聚人,       第二、律己足以服人, 第三、量寬足以得人, 第四、身先足以率人。

MORE

祥和之氣

文/星雲大師 人腦有個「左顳頂葉」區,主掌人們的正面情緒。此區愈活躍,就愈能感受祥和,有人稱它為「快樂中心」。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研究員戴維森,對修行多年的佛教徒做研究,發現他們擁有祥和寧靜之氣,就是這個「快樂中心」能經常保持良好的狀態。其實,不僅是修行人,大多數的人也都渴望內心擁有一片祥和,這個人人本具,不假外求的「快樂中心」,怎樣才能發揮功用呢?在此提供四種方法: 第一、孝親感恩是祥和之道:一個人能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必能招致祥和。佛經將孝敬父母師長稱為「敬田」,與佛法僧三寶列為同等地位。能時時刻刻回應他人的善意與溫情的人,心中自然充滿柔和與善意,又何愁不能感應祥和之氣? 第二、勤勞慈悲是祥和之道:經典中說,有兩種田是我們要勤於耕種的。一是敬田,二是憫恤孤苦貧窮之人的「悲田」。佛陀告訴弟子 :勤於照顧窮苦貧病的人,功德與供養佛陀一樣。因此,律己勤懇精進,待人慈心悲憫,能夠招來祥和的磁場。 第三、寬恕敦厚是祥和之道:明朝儒者王錫爵說:「忠恕為存心之本」。在佛教講,恕則是一種放下,當我們拒絕寬恕他人的錯誤,其實受到最大折磨的正是自己。你看,蛤蚌能包容跑進身體的砂粒,才有璀璨晶瑩的珍珠;假如我們也能以寬大的胸襟來包容異己,必定自己內心會先感受到溫柔敦厚的祥和之氣。 第四、禮讓謙遜是祥和之道:有些人時常習慣「意氣之爭」或「據理力爭」,殊不知,你贏了理,卻輸了人情。一個人如果老是想為自己爭一口氣,不讓半步,不肯吃一點虧,必然無法維護良好的人際關係。所以我們要想招感祥和,為人處事就要:多說好話、多一些禮貌、多一些謙虛、多一些讓步。 祥和是一種美德,祥和是自尊尊他;祥和能帶來歡喜,祥和能帶來快樂。以上提供這四點意見,給想擁有寧靜之氣的人參考。 第一、孝親感恩是祥和之道, 第二、勤勞慈悲是祥和之道, 第三、寬恕敦厚是祥和之道, 第四、禮讓謙遜是祥和之道。  

MORE

轉心的重要

文/星雲大師 台灣話說小孩子到了青春期,有所謂「轉大人」,才能更成熟;表演者到了某個階段,也有所謂「轉型期」,才有更大的演出舞台。人生要「轉」才能成長,吾人的心也是要「轉」,才能開闊。到底如何轉心?以下四點意見: 第一、不貪心而喜捨:貪的習氣會讓我們對於外在一切人事物、感受、財富、名位等,無有厭足,奔馳追逐,惹得身心不得止息清淨。如果能轉貪心為喜捨心,就能分享給大眾,廣結善緣;能捨去慳貪之心,就會無所罣礙,獲得自在。 第二、不抱怨而仁慈:怨是心有不平而積累的情緒。怨氣引生恨意,怨言招致誤會,抱怨損人不利己,哀怨自憐不討喜,不但無法解決事情和問題,可能演變得更糟,可說是一無是處。如果能將抱怨轉為仁慈,人慈悲了,心地也柔軟了,智慧就會生出,所謂「慈悲無障礙,智慧遍十方」,一定可以化解許多問題。 第三、不懶惰而勤勞:懶惰是一種病,有許多過患,如散漫、閒逸、他人嫌惡、內心無所著落等。反之,勤是精進不懈,勞是付出努力,如古德所云:「衣不天降,飯不地湧;一衣一食,皆必出自勞動。」因此,轉懶惰而勤勞,會受人肯定,受人尊重。 第四、不執著而明理:經典說,執由虛妄分別之心,對事物或事理固執不捨,又稱迷執、執著、計著。它會讓我們無法認清真相,也不能認識真理,因而種種煩惱妄想繫縛,難以解脫。假如你能放下一分執著,就少一分癡迷;少去一分疑迷,就增長一分明理,人生也就多一分智慧與圓融。 「轉」很好,稻田轉作之後,可以增加農民的收益;峰迴路轉之後,會有另一片新天地。只要我們的心一轉,人生有無量的可能,未來有無窮的希望,生活有無限的機會,心靈有無邊的空間。以上四點「轉心」,提供吾人參考。 第一、不貪心而喜捨,   第二、不抱怨而仁慈, 第三、不懶惰而勤勞,   第四、不執著而明理。

MORE

平常心

文/星雲大師 佛教講「平常心是道」,平時我們也常常聽到有人說要用平常心做人,要用平常心處事。「平常心」究竟是什麼意思,怎樣才能保有一顆「平常心」?有四點看法: 第一、失意事來,治之以忍:《史記‧汲鄭列傳》說:「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一個人失意的時候,最能感受「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有的人因此自怨自艾,消極頹唐;有的人則怨天尤人,憤世嫉俗,這都是一種負面的情緒作用。真正有修養的人,儘管世情澆薄,我以一忍治之,自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能忍的人,他就是有平常心。 第二、快心事來,處之以淡:「人逢喜事精神爽」,遇快心事時,一般人莫不是歡天喜地,欣喜若狂,恨不得天下人都能分享他的快樂。「喜形於色」固是人之常情,然而能如謝安在「淝水之戰」,姪兒謝玄以寡擊眾,取得勝利後,消息傳來,猶能奕棋如常,不動聲色。這種「快心事來,處之以淡」,就是一種平常心。 第三、榮寵事來,置之以讓:人有榮譽之心,而後知所向上,值得嘉許。然而自古以來多少文武大臣、後宮佳麗,為了爭寵顯榮,彼此勾心鬥角,甚至導致政爭戰亂,禍國殃民,反而罵名千古。 所以,榮寵不是爭取而來的,所謂「實至名歸」,名實不符,有時候求榮反辱;能夠洞澈此中道理,在榮寵之前,以平常心視之,就是明哲保身之道。 第四、怨恨事來,安之以退:人有不平,易生怨恨。怨恨猶如一把雙刃刀,傷人又傷己。遇有委屈不平時,不必難過、不必計較,何妨退一步想;能以平常心安之以退,自能泰然自適,則怨恨無由生起。 平常心是一種透析世情,了悟人生的智慧;能以平常心處世,自能「超然物外見真章」。如何是「平常心」?有四點: 第一、失意事來,治之以忍; 第二、快心事來,處之以淡; 第三、榮寵事來,置之以讓; 第四、怨恨事來,安之以退。

MORE
/92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