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就是我家

THE MERIT TIMES
文/DV 
字級
收藏文章
24觀看次
圖/123RF
文/DV 

地球上的生物都不能單獨生存,從簡單的原生動物到高等生物的人類,共存的實例不勝枚舉。

三種共生 依存密切



生物共生現象常見,你我最熟悉的名詞應該是「互利共生」,如凶猛的疣豬和背上的食蜱鳥,牠們之間的關係就是:食蜱鳥從疣豬厚皮的褶紋中覓食蜱,牠的行為可使疣豬減輕蜱寄生的痛苦,食蜱鳥又能獲得食物;又像是藻類植物與三趾樹懶之間,藻類植物生長在樹懶的粗毛夾縫中,雨季時藻類繁盛,形成綠色的偽裝,使樹懶更容易在樹叢中生存,不過除了互利共生,另外還有兩種共生模式。

一種叫做「片害共生」,是指兩種生活在一起的生物,其中一方會獲得利益,另一方可能是被犧牲的一方,也許談不上被對方害死,但絕不好受,如:狗狗和身上的跳蚤、小朋友腸道中的蟯蟲、人頭髮中的頭蝨,都屬於這類共生,不過這種共生方式,我們更熟悉的名詞是寄生。

片害共生 片利共生



還有一種叫做「片利共生」,兩種生物一起生活、一起吃住,也是一方會得利,但是另一方並不會有害處,舉一個例子,我們都理解沙魚是凶殘另人害怕的,但是想不到沙魚竟然也有共生動物能與之共存,那種生物稱作鮣魚,牠能與沙魚共存共食。鮣魚的背鰭演變成吸盤,吸附在沙魚的身上,當沙魚捕獲獵物,撕裂吞食的時刻,鮣魚也能分一杯羹,偷吃沙魚殘存的食物,更有趣的是,沙魚並不在乎這些宵小,牠倆行動配合得十分完美,簡直就是天然共生夥伴。

看完這些共生的模式,小朋友能理解你我一家的概念嗎?住在一起,有時有免費的交通工具可搭乘,吃現成的食物,得到完善的保護,生物的共生是不是非常有趣,沒有你家我家,不分彼此啊!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