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施魔法 讓廢棄物開花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3觀看次
基加斯特希望這些藝術作品,能夠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圖/取自基加斯特IG
基加斯特新作品的特色,是從廢棄書籍中長出植物。圖/取自基加斯特IG
基加斯特新作品的特色,是從廢棄書籍中長出植物。圖/取自基加斯特IG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法國一位藝術家基加斯特(Stéphanie Kilgast)以軟陶為創作媒介,再結合鋁罐、玻璃瓶、陶瓷餐盤等人造垃圾,讓五顏六色的真菌和植物彷彿是從這些物品中生長蔓延出來一樣,她希望這些令人愉悅的獨特藝術作品,能夠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

三十七歲的基加斯特一直都秉持著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觀,也是這種理念促使她創作出一系列引人入勝的雕塑品。她最新作品的特色,是從廢棄書籍中長出色彩斑斕的花卉、珊瑚、海洋生物和真菌等。

基加斯特出生於德國,母親是法國人、父親是芬蘭人,目前與丈夫一起居住在法國凡恩市(Vannes)。基加斯特坦言,自己從小時候就開始嘗試各種藝術創作。

「我當然不是那些可以展現高度寫實主義的神童之一,而且我從來沒有非常專注於一種特定的媒介材料」,基加斯特說:「十六歲以前,我一直用珠子創作各種東西,還做過編織、畫畫等等。之後開始接觸油畫顏料並嘗試用它畫點東西,之後參加繪畫課程並學會了使用丙烯酸樹脂,從此,這種媒介便成為我的一種選擇。在以後的生活中,我意外發現軟陶這種雕刻介質,此後我花了將近十年的時間製作超逼真的微型食物雕塑。」

擔憂生態環境

轉變作品風格

當基加斯特意識到,人類活動對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時,她的藝術實踐發生重大轉變。「我喜歡讓這些垃圾或丟棄的物品繼續發揮作用,讓我們生產和消費的垃圾,重新長出各種有生命的東西」,她說:「當我看到人類活動嚴重影響生態環境時,我試圖透過一些作品來表達擔憂,但又不知道具體該如何做,所以我從事藝術創作,直到有一天我想到使用丟棄的鋁罐,我意識到這個想法非常合理且有意義。」

事實上,除了十幾歲時參加過一段時間的繪畫課程外,基加斯特並沒有正式學習過藝術,反而獲得建築學碩士學位。然而,這位藝術家憑藉才華和努力仍取得成功,除了最近在澳洲墨爾本的貝納特畫廊(Beinart Gallery)舉辦個展,她還經常在世界各地參展。

「每幅作品都修改很多次,嘗試各種顏色,然後覺得它仍很糟糕,最終不得不重來」,她說:「我沒有草圖、沒有預先設計,每次創作時都是即興發揮,所以過程中我感覺自己在打仗,直到開心為止。不過,這是非常有趣的戰鬥。」

基加斯特表示:「我認為試著從周圍普通的小生物中,看到美麗是很重要的,因為透過感受這些小小的自然之美,你會漸漸學會愛它的整體並希望保護它。」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