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疫後振興觀光產業的首務

THE MERIT TIMES
社論
字級
收藏文章
31觀看次
社論

近三年來由於新冠疫情的衝擊,全球的觀光旅遊業幾近停擺。最近各國陸續開放邊境。中國大陸在一月八日解封,北上廣等城市迎來防疫政策調整後的首批入境航班,入境量迅速成長,創疫情以來的新高。

國內旅遊業者也呼籲政府盡快開放陸客來台。疫後振興觀光的重點就是在陸客。

由於兩岸關係冰封,民進黨於全面執政後,在二○一九年七月三十一日暫停核發來台自由行通行證,陸客來台驟減,大幅衝擊台灣的觀光業;半年後全球爆發新冠疫情,觀光業進入冬眠期。儘管政府對觀光旅遊業採取紓困措施,但是客源不進來,再多的紓困也難以支撐長期的蕭條。

在引頸企盼多年之後,疫情總算減緩,各國陸續開放邊境。其中日本對台開放之後,許多民眾迫不及待的赴日,說明疫後民眾出國心切。蔡總統在元旦致詞中也提到要振興觀光業,希望今年入境旅客的目標達到六百萬人次。

要達到這個目標並不困難,完全在於政府的作為,據二○一九年統計,當年來台旅客一千一百八十六萬人次創歷史新高,其中中國大陸二百七十一萬人次最多,扣掉大陸、港澳,日韓加上新南向剛好六百萬人次。所以蔡政府就是刻意不把大陸客計入。

在馬政府時期,開放陸客自由行之後,每年約有五百萬人次來台,即使是到後期也有百萬人,但自蔡政府的禁令之後,陸客來台大幅下滑,疫情期間幾乎斷絕,陸配、陸生都因為政治因素被拒絕入境。

在馬政府期間可以看出,大陸客是台灣觀光業最大的客源,不但來的人多、消費力也強,可以說是台灣觀光產業的支柱,連日月潭阿婆的茶葉蛋都紅遍對岸。

陸客來台觀光的最直接效益當然是經濟,台灣的觀光業欣欣向榮,幾個原來就知名的風景區如日月潭、野柳、太魯閣、墾丁都人潮洶湧,一些老街也成為火紅的觀光景點,台北市不僅故宮、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每天人龍絡繹於途,連青田街、永康街也成為民國風的文化巷弄而備受喜愛,當然,附近的商家都賺得荷包滿滿。如今呢?有些街道已經蕭條、門扉半掩,商家早已不知去向。

疫後各國積極推動觀光業,鄰近的南韓、日本相當積極,泰國也由總理親自督軍,啟動「普吉沙盒」,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也都劍及履及,打造綠色通道,開發觀光實驗區,吸引觀光客。

其中尤以歐洲國家對於中國旅客的歡迎,最受矚目,疫情前中國在世界的觀光消費一年就達二千五百億美元,歐洲著名精品店都有懂中文的店員服務,疫後,中國觀光客仍被視為貴客。

全世界都把陸客當財神爺,只有台灣拒絕這個財神爺。陸客來台不僅有經濟效益,它還有與其他國家不同的因素就是政治和文化的效益。

兩岸之間因為政治分隔了七十年,正因為有雙方的民間交流,才更能促進政治的和諧。蔡政府「親美反中」政策不僅使得台海兵凶戰危,更讓兩岸人民間的關係劍拔弩張、互相敵視。如果兩岸民間多交流、互動,久了之後自然水乳交融,化解戰爭於無形,這才是兩岸觀光最有意義和價值所在。

振興台灣觀光產業很簡單,恢復馬政府時代開放陸客來台,觀光產業立刻復甦,更有利於兩岸的和解,蔡政府何妨深思。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