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說新語】觀爆米花卜流年

THE MERIT TIMES
文/朱振藩
字級
收藏文章
25觀看次
文/朱振藩

約當三十年前,曾經有段時間,愛讀《鄭板橋集》,尤其是其道情及家書,每常吟詠再三。而在其家書內,有一段印象至深,寫道:「天寒地凍時暮,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薑一小碟,最是暖老溫貧之具。」

文中的炒米,即爆米花。它不只是用水泡,而且能製成長方形一塊塊的米花糖,甚至能搓成圓球,名喚「歡喜團」。而不加糖黏結的散裝米,放入罈子內封存,乃農村在春節前製作的食品,方便隨時取用,如以開水一泡,可代替早晚茶;平時來了客人,則算得上是個點心了。

舊時的爆米花,有一個古怪名字,應和諧音有關,將它稱為「孛婁」,其實就是「卜流」。根據南宋范成大《石湖集》,有「拈粉團欒意,熬稃腷膊聲」之句,並自注云:「炒糯穀以卜,俗名『孛婁』,北人號『糯米花』。」

而所謂「熬稃」,即是把糯米蒸熟,接著晾乾,置熱鍋內翻炒,使其膨脹爆大。《田家五行》亦謂:「雨水節,燒乾鑊,以糯稻爆之,謂之孛婁花,占稻色。」是以從「腷膊」響聲及膨脹程度,能預測稻穀收成之好壞,故稱作「卜流年」。

爆米花不光只用糯米,也常用粟米。時至今日,也會用糙米、玉米、薏仁等。在南宋極為盛行,並延續至明清。此觀明人李翊《戒庵老人漫筆》中收錄的〈爆孛婁詩〉及清人李竹南〈申江竹枝詞〉,即可見其一斑。

前者是首七言律詩,詩云:「東入吳門十萬戶,家家爆花卜流年;就鍋拋下黃色粟,轉手翻成白玉花。紅粉佳人占喜事,白頭老叟問生涯;曉來妝飾諸兒女,數片梅花插鬢斜。」後者則曰:「糯穀乾收雜禹糧,釜中腷膊鬧花香;今朝孛婁開如雪,卜得今年事事強(或作「勝舊年」)。」

爆米花通常年節前完成,但為了「卜流年」,上海和大部分江南地區的人們,會保留適量熟米,擇正月十三日「驅蝗之神」劉猛將誕辰爆炒。如此日的米花,爆得腷膊作響,開得又胖又大,即預示今年五穀豐登,喜事臨門,生涯不惡,勝過往年,可喜可賀,此即「卜流年」是也。

事實上,莊稼收成好壞,繫於天災人禍,而其中最難測的,莫過於蝗蟲災了,撲天蓋地、寸草不生。因而祭祀「驅蝗之神」,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這位劉猛將到底是誰?一直眾說紛云。

有稱宋將劉銳,有謂劉銳之弟、亦是宋將的劉錡,有說是南宋金壇人劉漫塘,也有說是吳川劉承忠。總之,它專指一種驅蝗蟲類型的化身。據《劉猛將寶卷》上的說法,他為上海駱駝墩人,自幼喪母,受盡後母折磨,仍能堅守孝道。後遇特殊機緣,得到真人指點,獲天書一部,寶劍一柄,胄甲一副,隨軍征戰,履建奇功,死後玉皇大帝敕封「驅蝗之神」,保護民間農業生產。

以上所言固屬荒誕不經,但爆米花卻從祭祀食品演變成節日食品,原本意在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收,進而喜事連連,盼望結婚生子又發財,卜得個好流年;結果因勢利導,反倒祭了五臟廟。

當下傳統民俗漸泯,爆米花成為點心,此一食品已趨多元,如米花糖(內可加花生、瓜子等)、米花糕點和米花粥等,甜鹹皆有,風味別致,成為當下年節常備的食品了。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