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人物60】 策略專家瑞夫斯: 企業想永續 玩樂很重要!

THE MERIT TIMES
文/楊慧莉
字級
收藏文章
26觀看次
布魯克斯自動化公司因玩「特立獨行遊戲」而繼續在商場上一路挺進。圖/推特
瑞夫斯看孩子玩樂高時自創規則和自己的世界,備受啟發。圖/Pixabay
本身沒有飯店和客房的全球住宿網「Airbnb」的出現,凸顯「反公司遊戲」的效用。圖/Pexels
小孩想像力豐富,玩樂時激發的想像力,也是大人世界所需要的。圖/Pexels
企業經營是很嚴肅的事,但開會可以很放鬆,解放員工的想像力。圖/Pexels
圖/Boston Consulting Group
現在大家偶爾光顧實體銀行的在地分行,如果銀行業者先前有玩「事前驗屍法遊戲」,就會對此現象見怪不怪。圖/Pexels
文/楊慧莉

競爭優勢

讓玩樂

激發好點子

馬丁‧瑞夫斯(Martin Reeves)是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 )設在舊金山的BCG亨德森研究所董事長。

波士頓顧問公司的角色有如智囊團,專門提供企業於策略和管理上的新點子。瑞夫斯在公司任內所做的研究主題包羅萬象,如創意、策略、適應力、公司活力、雙元性組織、社會兩極化和生態系統策略,協助企業活絡自己的組織。多年的研究和實務經驗,讓他深諳企業成功經營之道,也成為「想像力」的提倡者,還與人合著《想像力機器》(The Imagination Machine)。

大人世界也要玩

事實上,瑞夫斯在工作任內用許多「想像力遊戲」,協助企業領導發揮創意,想像更多新的可能性。之所以用「想像力遊戲」,是因為他從自家小孩玩樂高遊戲的觀察中得到啟發,「我很喜歡看我的孩子們玩樂高,特別是看到他們從中自創規則和自己的世界。」

有一次,他的兩個女兒拿著娃娃、一些繩子、幾塊木料等物品在玩。他好奇問她們在玩什麼,結果女兒回答,「當然,就是一個小公主駕著一條龍,飛去紐約拜訪那裡的農場動物,不然呢?」

小朋友的作樂讓瑞夫斯備受啟發,「她們不會怕說『如果是這樣那樣呢?』或是『有何不可?』,小孩隱約知道而大人容易忘記的事,那就是遊戲才不只是為了好玩呢。遊戲是愉快而自發性的行為,看孩子玩樂的表情就知道,還可加速和降低學習風險,有助孩子嘗試新的行為並想像許多可能性。」

身為與大人斡旋的企業策略家,瑞夫斯非常推薦「玩」,「事實上,『玩』在商業裡不只可行,而且還很必要和迫切。」

持續成功要創新

玩,是小孩的天性和日常,但在大人世界也管用,何以如此?

根據瑞夫斯的觀察和心得,商業競爭優勢在當今世代流逝得比任何時代都快。上個世紀八○年代,表現好的商業佼佼者可以持續領先十年左右,但現在限縮到約一年。

換句話說,現今商業上的成功普遍來說都很短命,要想歷久不衰,就變得不太容易,也很難得。重新思考是新作法。為了持續站上巔峰,甚至只是原地踏步,都需要不斷重新思考企業的方向。不過,事情可能沒那麼簡單,「因為企業一旦有了很成功的商業模式,就會受困於讓過往成功的心智模式。」

事實上,瑞夫斯在協助企業的過程中發現,策略無法延展,除非先延伸想法,而玩心就是延伸想法的一個最棒方式。不過,策略家的意思不光是字面上的意思,好比說,把樂高遊戲搬上會議桌,雖然他有這麼做過,而且也算管用。但,他最常做的是,用研發出的很多想像式遊戲,協助主管們伸展他們的想法。

試試反公司遊戲

瑞夫斯口袋裡有許多好用的想像式遊戲。舉例而言,如果有企業卡在仍用讓過去和現在成功的鏡片看待世界,就該試試「反公司遊戲」(Anti-Company Game)。玩法是拿出一張紙,條列出所有對公司策略而言很重要的事項,然後把紙張翻過來,在背面列出相對的鏡像假設。接著,提出最好的商業策略來支撐這種相反的狀況,其所觸發的想法將讓人很驚訝。

瑞夫斯舉了此遊戲在實務上的例子。假設你是連鎖飯店的執行長,玩此遊戲的鏡像假設就是你沒有自己的飯店、客房,甚至也沒管理任何飯店或客房。乍看之下,有些荒謬,「但你怎麼知道它是荒謬,而不是你不熟悉、沒試過,也不自在?」

事實上,如果二○○七年前,有飯店經理人玩了「反公司遊戲」,就會預見全球住宿網「Airbnb」的出現——這是一家線上出租住宿民宿的公司,本身並沒有飯店和客房。如此一來,就能因先自我衝擊而不被「Airbnb」衝擊。

因此,「反公司遊戲」,能讓人抽離本位主義,接受那看似不切實際的想法,進一步將它發展為強而有力的商業點子。

特立獨行也無妨

除了翻轉本體的「反公司遊戲」,瑞夫斯也對想要拓寬業務的公司提出「特立獨行遊戲」(The Maverick Game)。他表示,在各行各業都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蝦米,這些小公司特立獨行,其存活不免讓大公司以自己的經驗妄下論斷,「他們知道自己在做啥嗎?」「他們的商業模式合理嗎?」「他們那樣會賺錢嗎?」而覺得他們應該沒搞頭。對於這些小蝦米,瑞夫斯覺得,與其從大公司自信和自在的角度去評斷,不如試著去假設他們對未來的賭注才是對的,並想想那個賭注對自己的商業模式會造成什麼結果,也試著找出他們的想法才是正確的理由。

商場上,有個因玩「特立獨行遊戲」而繼續成功的實例:布魯克斯自動化公司(Brooks Automation)。這家公司看到有些特立獨行的小型生物科技公司改造半導體設備製造公司的技術和專利,因此想從他們的角度看待事物,結果發現那些改善後的技術還可運用在其他脆弱和易受汙染的材料上,如生物樣本。在釐清此事的重要性時,他們重新思考生物樣本的處理、儲存、運送、標示和辨識。結果,他們不僅成了自動化生物銀行新產業的成功先鋒,還決定把生物資料庫變成業務主軸。正因為把焦點放在特立獨行公司的眼界上,他們有了新的發展出路。



遊戲示範

最壞打算 成功在望

商場上,常常計畫趕不上變化。有時,計畫可能還會錯得離譜。不過,商場策略家瑞夫斯覺得就算是再糟糕的計畫也能拿來當作靈感喔。想知道怎麼一回事嗎?他建議大家玩玩「事前驗屍法遊戲」(Pre-Mortem Game)。

聽取第一線看法

在這個遊戲中,業主的角色是幫公司寫訃聞,假設五年後一定關門大吉,然後列出倒閉原因、失敗的關鍵之處、為何及如何失敗。這個遊戲的挑戰在於一不小心就落入「基礎線謬誤」的陷阱,即以為把賭注押在現行商業模式風險才最小。而一開始看起來好像是,等到發現不是、想採取行動時,往往為時已晚。

不過,員工通常憑直覺,會最早警覺到有問題的商業模式,但他們很難啟齒,當商業模式承受壓力時,說出來,更成了禁忌。如果有經理人創造出「遊樂場」,一個能讓大家安全探討替代方案或其他情境的空間,那麼就能透過員工的大量經驗,了解公司的弱點、缺點和盲點。

瑞夫斯舉數位銀行的出現為例。他以自己在美國的經驗來說,「現在大家偶爾光顧實體銀行的在地分行,但如果業主有玩『事前驗屍法遊戲』,就會及早從員工口中得知分行客戶在慢慢流失,也不會在看到現今的數位銀行大行其道時而瞠目結舌,像『聯邦數位銀行』(NewBank)這樣的公司就成功說服四千萬的拉丁裔美國人,讓他們覺得現在進實體大樓辦理銀行業務有些過時了。」

公司玩樂之必要

瑞夫斯認為,一個企業想持續成功,只有把公司內部的弱點全面攤開檢視,才能激發人用穩健的方式,去重新思考企業的未來,「而任何人、任何員工、任何團隊都能運用人類的想像力,當然任何公司也能,想像力是定義人類這個物種的特徵之一。」

他表示,企業如果沒有做好想像,就等於沒做好領導;企業經營是很嚴肅的事,但不該把玩樂排除在外。他相信,當領導人能擁抱玩樂和想像遊戲時,就能解放旗下員工的想像力,因發現顛覆性的新策略,而讓公司有未來。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