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緊張 美商有應變計畫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43觀看次
【本報台北訊】台灣美國商會昨公布最新調查顯示,面對台海可能出現的衝突或緊急事件,近半在台美商對於這個地緣政治風險將制定應變計畫。

路透報導,台美商會7日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33%受訪的在台美商表示他們的業務遭到台海緊張局勢的「嚴重擾亂」。相較之下,去年8月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中共發動對台報復性軍演後,當時馬上執行的調查僅有17%美商遭到台海局勢嚴重影響。

個人焦慮感並未上升

7日發表的報告是在去年11月15日到12月16日間進行調查,儘管受訪美商對於台海局勢的「個人焦慮感」並未上升,但是已經有47%受訪美商表示他們要不是已經訂立計畫,要不就是已經收到總部指示,對於「地緣政治氣候的改變」要有應變計畫。

台美商會執行長魏立安說:「我們意識到這些公司要不已經開始啟動設立,要不就是正在更改他們的業務應變計畫。我們知道這件事正在發生。」

在裴洛西訪台後,國際焦點一度集中在台灣,許多外媒的報導方式甚至是以「可能即將開戰」的預期心理進行報導。美國商會的這次調查報告,調查時間點是在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14日在印尼碰面後,美中關係看似正朝向和緩方向發展時,但美國企業對於發生緊急事故的危機感不減反增。

74%擔憂電力供應

在能源方面,受訪美商表示台灣最令他們擔憂的能源問題依序是:電力是否能穩定供應占74%、憂心電網韌性占70%、綠色能源的可用性且是否足以應付業者需求則占68%。

今年台灣美國商會調查首度納入永續發展ESG項目,而為配合台灣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該份調查顯示,56%的美國商會會員公司已正式承諾落實淨零排放,並使用100%再生能源。

值得注意的是,有46%會員表示台灣法規須根據經濟與社會需求與時俱進,對於法規監理環境滿意度所有指標皆顯著下降,相比去年,不滿意度提高了11個百分點。

且有34%受訪者認為法規和政策是台灣商業環境最需改善的關鍵領域,也有43%的受訪者表示對於政府各部門解釋法規的不一致性深感困擾。台灣美國商會會長施立成舉例,法規不一致性部分,包含再生能源領域,在綠能定義以及能提供綠能認證解釋;另外,醫療相關法規,例如保密協議等,呼籲接軌國際規範。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