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閒談】鑼鼓

THE MERIT TIMES
文/林松樺
字級
收藏文章
31觀看次
文/林松樺

玩味傳統戲曲,除了在行當上琢磨,更有人鍾情於文武場。正所謂三分前場,七分後場,一齣好戲除了演員唱、念、做、打的爐火純青,還需仰仗文武場的烘襯,其武場鑼鼓就是不可缺失之一環,保障戲文演進外,更多時候的巧妙運用,更有著畫龍點睛之妙。

東方藝術得以迷人,大抵是在其總於抽象和具象之間游走、迷離,鑼鼓即是如此;將銅器、鼓板擊奏的音聲以文字記述,相對於以指法、徽位結合的古琴簡字譜、音階般的工尺譜,傳統武場的傳記方式顯得單純而質樸許多,卻又可從中窺得種種細膩;諸如小鑼音色上亮,輕擊記做「令」,重擊為「台」;大鑼聲音低沉厚亮,輕打記「孔」,重敲寫做「匡」。用這些狀聲詞為記,於教授時口傳心授,久而久之自然琅琅上口,由聲入心,瞭然自知。

傳統的鑼鼓樂,北管音樂雅稱其「鼓詩」,京劇鑼鼓曰為「鑼鼓經」,或詩或經皆是雅俗共賞,念誦時鏗鏘有力,在擊打前已有金石之聲。打擊樂可曰是最原始且最直白的語言,喜怒哀樂俱在不言之中。

文化長河中,傳統戲曲已累積出其系統性,前場有唱念作打,後場鑼鼓更是如此,為配合演員情緒、身段及唱腔,發展、設計出對應之鑼鼓,取名也甚為有趣,有以其節奏快慢為名,如:「急急風、流水」,雖皆為直版節奏,但前者節奏緊湊如疾風匆促,多用於打鬥、逃亡情緒高漲時;後者平舖直述如細水長流,用處多在於情緒較平和時。

也有取名是以其功能性為標題者,像是「馬夫讚」,就是用在角色馬伕出場時,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今人多以為鑼鼓吵雜而無章敘,實則是未能多研究其底蘊,若有機會能深究探索,無論是戲曲後場還是鑼鼓樂,或許可以從中收穫前所未有的樂趣。 ♣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