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老樹 永續土地記憶

THE MERIT TIMES
本報苗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42觀看次
卓蘭鎮上新里百年老榕幾年前確診褐根病,目前已逐漸恢復健康。圖/胡蓬生
卓蘭鎮新里百年老榕確診褐根病,因切除樹身下方樹幹,以支架和培育氣生根為老樹「續命」,看起來像浮在空中。圖/苗栗縣政府提供
【本報苗栗訊】苗栗縣有不少老樹或珍貴樹木,與土地、居民的生命記憶緊密連結,全縣迄今由苗栗縣政府列管的受保護樹木共99棵;老樹面臨病蟲害、天災等挑戰,縣府與民眾展開搶救大作戰,一些案例也展現尊重生命和護樹、愛樹的保育精神。

卓蘭鎮上新里的百年老榕幾年前確診褐根病,縣府及相關單位斥資百萬元經費搶救,過程中因切除樹身下方染病樹幹,以金屬支架和培育氣生根為老樹「續命」,讓老樹有如「飄浮在空中」;完成救治作業後,持續監控老樹生長情形,最近比對空拍相片,發現老榕恢復活力,枝葉再次呈現繁茂的榮景。

支架、輸液顧老榕 像住加護病房

這株老榕位於上新里苗58鄉道山尾伯公廟旁,樹齡估計超過220年,2019年證實感染褐根病,為搶救這株百年老榕,專家鋸除主幹下方1公尺多的染病部位,老榕的根系、土壤也全部挖除,再換上沒有褐根菌的新土;老榕「動手術」前,先以多根金屬支架,撐住老樹上半部枝幹及樹冠,因主幹下半部被鋸除且移走土壤,使老榕一度呈現上半身「懸空」的場景,因而被稱為「飄浮空中的老樹」。

縣府農業處生態保育科指出,榕樹的主幹和枝幹上有「氣生根」,可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如垂落接觸地面,還能加速生長且變粗,成為具支撐力量的「支持根」;專家在主幹、枝幹劃開多處傷口,並包覆、提供「輸液」,增加氣生根的生長數量,周邊還設置自動灑水裝置,老榕如同在加護病房中接受密切照顧。

老樹下方更換並填滿土壤後,原本懸空部位也被包覆起來,枝幹的2、30支氣生根透過導根作業與地面接壤,未來將成為支持根。

農業處生態保育科指出,第一階段搶救作業是設法將氣生根變為支持根,須持續維護與監測,2021年3月起,農業處以空拍機對老榕進行病害檢查與枝葉量監測,比對照片後發現老樹逐漸恢復活力;這次搶救過程將納入保育研習推廣課程,讓老樹不單是陪伴當地民眾,更成為苗栗搶救褐根病樹木第一個活教材。

油杉培育「分身」  刺桐樹屋伴學童

苗栗市恭敬路接近聯合大學好漢坡的樹林中,有株編號42號的受保護樹木「台灣油杉」,屬於台灣的珍稀樹種,近日不敵褐根病的侵擾,下半部樹身染病。

去年底專家勘察後發現,油杉下半部已染病嚴重,但上半部的頂枝仍生機盎然,決定截取油杉的多株頂枝,送往苗栗區農業改良場以扦插保種方式,培育小樹苗,將在各處重新復育,期盼老油杉透過「分身」,重新成長為一株株大樹。

後龍鎮福寧宮前方2株樹齡近百年的老榕樹,前年出現枯黃、樹幹中空等病況,護樹義工彭鈺明花了2個月搶救,分別以換土、切除、移植、嫁接、給氧的「手術」,還為其中一株老榕輸液「吊點滴」。

雖然經過搶救,但有的樹木還是無法存活下來,例如:西湖國小有2株百年刺桐,多年前發現病害,其中1株枯死,校方在老刺桐上搭蓋樹屋,變成校園植物導覽中心;公館國中門前的雪松前幾年出現病害,經救治後,還是未能存活,校方將樹材製成木桌、木椅,繼續陪伴師生。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