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帶魚竹莢魚 輸陸解禁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6觀看次
中國大陸昨起解禁台灣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外界解讀只是序曲,未來可能陸續恢復釋迦等農漁產品輸陸。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去年8月以台灣輸入的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驗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樣本為由,禁止該品項輸入。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15日宣布,已取消冷鏈食品通關時實施新冠病毒的核酸監測檢驗等措施,宣布即日起恢復台灣冰鮮白帶魚、冷凍竹筴魚輸陸。外界視為序曲,未來可能恢復台灣農漁產品在大陸市場。

兩岸關係 發生積極變化

上海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包承柯表示,大陸對台灣漁業部分資源進行進一步開放,是這幾個月以來,兩岸關係之間發生的積極變化之一,當前「這樣的變化還在發展」,相信其他因病蟲害、註冊問題,遭大陸暫停進口的台灣農漁產品相關業者,向陸方積極反映,也會逐步得到妥善的解決。

農委會昨表示,樂見大陸符合國際標準,並持續將漁產品銷往高端市場。

過去台灣輸入食品、水產品被禁時,政府完全後知後覺,此次大陸開放輸入,衛福部食藥署昨表示,尚不知悉。食藥署回應,「沒有收到國台辦通知」,但去年大陸因新冠病毒為由,暫停2項產品輸銷大陸;現如今大陸對新冠病毒管理制度改變,當初禁止的原因不復存在,因此解禁。

新北市養殖漁業發展協會總幹事吳鴻銘表示,目前協會也尚未收到任何通知,還不清楚是否真的能夠出口,但對漁民來說,每年出口額高達上億的白帶魚、竹筴魚都能夠順利輸銷對岸,是相當好的消息。

先前被禁止的東和食品則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國台辦此次解禁的政策,也未有相關通知,但東和食品內部將進行開會討論,再決定是否重啟冷凍竹筴魚、白帶魚的輸銷,有結果將再進行說明。

遭禁食品 還有2千多項

大陸自2021年1月起,以各類理由暫停台灣農漁產品、食品進口大陸,包括肉類、鳳梨、釋迦、蓮霧、柑橘和石斑魚等,及因海關註冊問題暫停糕餅、水產品、酒水飲料等各類2000多項台灣食品輸入。因此,雖大陸1月通過金門高粱在內63家台灣食品企業註冊,和昨日恢復台灣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輸入,但距離兩岸恢復正常經貿往來,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大陸去年陸續禁台漁產輸入,面對禁運,高雄市政府與農委會、漁業署及業者多方合力,獲日本訂單,昨於興達港區封櫃出口7公噸白帶魚,未料,陸方下午突然宣布恢復白帶魚輸陸。聽聞消息,興達港區漁會總幹事郭展豪說,現已漸入產季尾聲,短期來看並無直接獲利。能恢復通路固然是好,但能有更多穩定通路,並維持漁民生計,才是最踏實的做法。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