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今年經濟寒風刺骨

THE MERIT TIMES
社論
字級
收藏文章
27觀看次
美國矽谷銀行(SVB)與Signature銀行上周先後倒閉,顯現美國經濟與金融危機暗潮洶湧,美國聯準會(Fed)壓制通貨膨脹的貨幣緊縮措施陷入兩難,原因為通膨反彈,繼續升息無可鬆手,但眼見多家銀行陷入經營危機且可能引發擴散效應,迫使Fed不得不重新評估利率走向。

美國經濟並未衰退,勞動市場仍熱,通膨仍高於預期,面臨嚴峻挑戰。而持續快速加息的後遺症來了,公債價格下降,股市大幅震盪,SVB倒閉就是因為存款(負債)與高品質債券(資產)之間期限錯配(duration mismatch),長期債券應付不了蜂擁提現之急。但是,要抑制通膨達標遙遙無期,不繼續加息無從壓下通膨。

由於這波通膨為近四十年之最,所以Fed貨幣政策從超級寬鬆不得不轉到激進緊縮。雖然這次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不大,但若為了降低恐慌情緒而停止升息,反而暗示金融體系的確存在重大風險。如果用貨幣政策來應對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反對經濟造成不良影響後果,可能使金融市場更加動盪。

美國經濟看似仍一片榮景,但金融動盪與衰退危機仍是陰霾重重,另有需求不繼的隱憂問題。近幾個月包括中國大陸和台灣出口劇減,反映全球經濟面臨新一波衝擊,後續趨勢難以樂觀。台灣占GDP比重最大的是出口,在全球需求不振的情況下,主計總處預估今年出口年將減百分之五點八四,實際情況可能更糟。台灣寄希望於中國大陸疫情解封後帶來的需求復甦,若中國經濟復甦不如預期,則將對台灣出口及經濟成長的影響重大。

中國大陸經濟近期雖有回溫,仍在高度逆風下,主要倚賴的內外雙循環都現負面訊號。就內循環而言,失業居高不下,消費信心不足,仍難支撐內循環。至於外循環,除了全球需求下滑,產業鏈外移不息,也面對諸多國家競爭,逐漸丟失世界工廠地位。中國經濟內憂外患尚未根本解除,有增無減的情況下,台灣的出口動能恐難提振。

投資也難樂觀。前幾年因為台商回台投資熱絡,撐起高投資率,對經濟成長卓有貢獻,近來民間投資受到出口需求衰退及前景不明影響,投資不再熱絡。目前的投資主要來自政府與國營事業的投資。而內需,由於通膨的抑制,也是疲弱不振。

國際經濟詭譎難測,面對史上罕見的複雜環境,台灣今年的經濟景氣動向難以樂觀估算,成長趨緩在所難免,衰退風險有很大可能,將是二○○八年全球金融風暴以來最嚴峻的局面。這樣的預判並非杞人憂天。事實上,去年第四季台灣經濟成長率已為負數的百分之零點八六,為二○一六年第一季以來首度出現負成長;去年經濟成長率也只有百分之二點四三。

今年情勢更不樂觀,主計總處日前已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二點一二。未來若出口繼續低迷,消費仍然不振,民間投資不足,一如歐美國家,無法有效控制通貨膨脹,則今年經濟成長率可能跌破百分之二,也可能受歐美金融危機衝擊。政府忙著投入大選之際,實應騰出更多精力,密切關注經濟情勢,並且提出有效對策。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