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觀自在】千手觀音百變現身

THE MERIT TIMES
文/本報綜合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105觀看次
現存敦煌莫高窟的千手千眼觀音經變最為豐富。圖/取自微信旃檀精舍
現知洛陽龍門石窟的初唐千手像為最早,而敦煌莫高窟的千手經變最為豐富。圖/取自微信旃檀精舍
唐代武則天倡導畫繡千手觀音像,遂使千手千眼觀音菩薩流布天下。圖/取自微信旃檀精舍
敦煌藏經洞中也偶有北魏剌繡佛畫出現,可知從北朝至唐,一直有繡佛作品出現。圖/取自微信旃檀精舍
千手觀音像的法器,主要為息災、降服、祈願、成就等種種表徵。圖/妙熙

Notice: getimagesize(): Read error!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layoutv3/dom5.php(87) : eval()'d code(1108) : eval()'d code on line 286

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im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layoutv3/dom5.php(87) : eval()'d code(1108) : eval()'d code on line 299

Warning: imagescal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null given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layoutv3/dom5.php(87) : eval()'d code(1108) : eval()'d code on line 299

Warning: imagepng()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null given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layoutv3/dom5.php(87) : eval()'d code(1108) : eval()'d code on line 301

Warning: imagedestroy()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null given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layoutv3/dom5.php(87) : eval()'d code(1108) : eval()'d code on line 302
千手觀音也具法身、報身和化身,因此有頂上十一面,身上四十手,手中各有一慈眼的形像。圖/取自微信旃檀精舍
文/本報綜合報導

千手千眼觀音傳入中土,曾經歷一段波折。據《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呪經序》記載,唐初武德年間,中天竺瞿多提婆「於細㲲上圖畫形質,及結壇手印經本」進獻高祖,但「太武見而不珍,其僧悒而旋轡。」

貞觀年中,又有北天竺婆羅門僧持梵本奉進,唐太宗即敕令智通共梵僧翻譯,隨即送入內廷,但未能流通。至高宗永徽四年,智通又在總持寺譯出《千轉觀音經》、《清淨觀音經》與《觀音隨心咒》。據經後記,「通作此法,觀世音菩薩親自現身。」而北天竺蘇施伽、常州正勤寺主慧琳、居士李太一,是在洛陽傳千手法的另一派。

觀音化現 千手千眼

又《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呪經序》載,烏杖那國婆羅門僧達摩戰陀,善解陀羅尼呪句,「於妙㲲上畫一千臂菩薩像,并本經呪進上。神皇令宮女繡成,或使匠人畫出,流布天下,不墜靈姿。」武則天倡導畫繡千手觀音像,遂使之流布天下。敦煌藏經洞也偶有北魏剌繡佛畫出現,可知從北朝至唐,一直有繡佛作品出現。

關於千手千眼觀音的由來,有云:觀音菩薩發大誓願訖即得千手,化現千手千眼降魔,其千手眼可出千佛及千轉輪王。後世則結合中國孝道,觀音化現為妙善公主,捨己身之手眼以救父,終得千手千眼,妙善公主故事廣泛流傳民間。

現知洛陽龍門石窟的初唐千手像為最早,而敦煌莫高窟的千手經變最為豐富。千手千眼觀音之形像、姿態、持物、印相等變化很多,主要有三面、十一面等,手臂則有二、四、八、二十五手和四十手等種類。更有密匝如數,作成千隻手,如大足石窟中宋代石雕、開封大相國寺、莫高窟元代壁畫,皆有觀音呈現千手。

敦煌「千手經變」起於盛唐,出現有單、三、十一面及五十一面等,日本僧人輯成的《祕藏記》記載有二十七面像者,而京都法性寺有二十七面觀音立像,奈良金峰山寺與兵庫清澄寺則有廿七面絹畫像。

所持法器 祈願息災

千手觀音像的法器,主要為四十正大手所持執,以示息災、降服、祈願、成就等種種表徵。《千手經》記載:「若為富饒,種種珍寶資具者,當於如意珠手;若為種種不安求安隱者,當於羂索手;若為腹中諸病,當於寶鉢手;若為降伏一切魍魎鬼神者,當於寶劍手。若為降伏一切天魔神者,當於跋折羅手;若為摧伏一切怨敵者,當於金剛杵手。」不空譯本則有:甘露手、施無畏手、日精摩尼手、月精摩尼手、寶弓箭手等。

蘇哺羅所譯經中,專有略說四十手之法的部分,此經將四十手分置五部即:佛、金剛、摩尼寶、蓮華、羯摩部,每部配有八手,分別管息災、調伏、增益、敬愛、鉤召法。《千光眼祕密法經》云:「三昧光中涌出二十五菩薩,頂上具十一面,身上具足四十手,各有一慈眼。」二十五菩薩各具四十手目,可合為千手千眼。

依《入楞伽經》,生死輪迴之謎累計分為二十五種,由因必得果,因果不亡,故稱為二十五有,如地獄有、畜生有、餓鬼有、阿修羅有等。雕刻與繪畫中,初唐龍門像雕有十二正大手,大足宋刻有一千七十正大手,手勢生動,持物各不相同。而敦煌七十幅千手觀音壁畫中,正大手從二、八、十至五十、六十二、七十二至一百支的種種變化皆有,但以合於經軌四十二正大手為多。

榆林窟第三窟中,西夏塑繪的千手觀音六十二正大手圖樣,過去均釋為有踏碓、犁耕、釀酒、鍛鐵等工作場景。近來發現其決非描畫一般市井小民,實為藏密中的得大成就者,是西夏觀音圖與藏傳密法結合的珍貴特例,為不同像系及傳承之間融會變通之例,非常獨特。



觀音眷屬二十八部眾

千手眼觀音具十一面者,如《造像量度經續補》云,觀音菩薩也具法身、報身和化身三種。法身觀世音菩薩有八手,頂為十一面;報身觀世音有四十手;化身觀世音有九百五十二手,合為千手。藏系的十一面千手觀音多為十一首重疊,千手作成放射形的三層團扇狀,四十八手中各有執物,極為繁複精緻。其餘的九百五十二手,不持物,皆作施願印。

觀音護法眾圖像

千手觀音有二十八部眾眷屬,皆為護法神。如密跡金剛力士、摩醯首羅王、那羅延堅固王、金毘羅王、滿善車王、摩和羅王、畢波迦羅王、帝釋天、大辨功德天、東方天神母天、毗樓勒叉天、毗樓博天王、毗沙門天王、金色孔雀王、婆藪仙人、散脂大將、難陀龍王、沙迦羅龍王、阿修羅龍王、乾達婆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後羅伽王、大梵天王、金大王、滿仙王、雷神、風神等。

這不難看出二十八部與諸天部很接近,而天部有二十天、二十四天、二十八天之說,其間有些增長變化。一般諸天排列有禮佛之隊列,還有《金光明經》科儀,即薰修道場之席列。而千手觀音及其眷屬圖像,在四川石窟、敦煌絹畫與佛寺皆有,排列樣式多元。

北京明代大慧寺殿堂中,二十八部眾的塑造極為出色,也與諸天的關係更為貼近,如鬼子母、帝釋、四天王等。而大英博物館藏〈千手千眼觀音圖〉中,則繪出了日光、月光菩薩、如意輪菩薩、帝釋天、白梵天、金翅鳥王、功德天火頭金剛、大黑天摩訶迦羅、摩醯首羅天等。但現存二十八部眾圖像與經本紀載難以完全對應,其間有些源流變化尚不易釐清。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