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擬建黑山峽水庫 恐破壞生態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76觀看次
甘肅、寧夏兩省區日前就黃河黑山峽開發方案達成一致。圖為位於寧夏中衛市黃河黑山峽河段的南長灘村,如果黑山峽水利工程建成,這一古村將被淹沒。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位於中國大陸甘肅省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交界的黑山峽水利工程,將興建總裝機容量2.6百萬瓩的大柳樹水力發電廠,這是中國南水北調工程向西拓展的布局之一,卻引發居民流離失所與破壞生態的擔憂。

中國當局力主的南水北調計畫,雖屢遭質疑將造成「南水北耗」,不過香港《南華早報》(SCMP)8日報導,地方政府對此甚表歡迎,並說這是一舉數得,包括可帶來穩定的用水供應,阻止可能導致河床上升與增加洪患風險的泥沙淤積,增加電力供給更是不在話下。

但如此一來,估計也將危及6400公頃(1萬5184英畝)的可耕地沒入水中,當地居民7萬3000人將被迫搬遷,凡此種種皆因打算闢建一座,電站總裝機容量只有長江三峽大壩1/10的發電廠,有大陸專家質疑建設必要性。

南水北調工程關鍵據點

黑山峽是中國南水北調工程方案西線的關鍵據點,據中國當局的構思,一旦南水北調的架構竣工,長江每年可輸送數十萬立方公尺的用水至華北地區。

水力發電廠如今已遍布中國各主要河川,以利發電和防洪,但黃河大規模的開發已引發爭議,主要在於恐破壞環境生態與居民流離失所的擔憂。已知寧夏回族自治區的3鎮7村居民將首當其衝,有關單位將盡快評估,受波及的人數、地產與耕地面積。

澎湃新聞報導,被稱為「改天換地工程」的黑山峽水利工程,位於黃河幹流黑山峽出口以上兩公里處,是黃河上游最後一個能建高壩大庫的理想壩址。建成後將開闢新灌區,「再造一個塞上江南」。

專家籲考量斷層與保育

有關黃河黑山峽河段開發的爭論長達70餘年,寧夏方面提出大柳樹修建高壩一級開發方案,甘肅提出小觀音、五佛、紅山峽、大柳樹四級低壩開發方案,爭論關鍵主要包括壩址地震安全、泥沙輸移與河道淤積、防洪、水資源調配、灌溉與生態、水庫淹沒與移民等問題。有專家指出,該大壩建成後會淹沒甘肅靖遠、景泰等地大片優質耕地,淹沒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淹沒南長灘等著名古村落和古長城等歷史遺蹟,壩址和淹沒區亦涉及可能引發大地震的活躍斷層。且該區涉及位置是黃河諸多珍稀本土特有魚類重要原生棲息地,其中黃河特有珍稀瀕危物種「北方銅魚」等或走向滅絕。

另方面,大陸多地近日受到暴雨侵襲而傳出災情,據中國中央氣象台預報,10日至13日在華南地區及四川、陝西等地將會有新一輪的豪大雨,可能引起洪水、山洪和地質災害。華南地區本次的豪雨災情始於4日,其中江西省是重災區,至少已造成49.7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超過人民幣5.2億元。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