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 傳遞魅力

THE MERIT TIMES
文/露 
字級
收藏文章
28觀看次
圖/yapei
圖/yapei
文/露 

在這個凡事都講求效率的速食時代中,「慢食」風潮逐漸成為另一種飲食文化的新崛起!細嚼慢嚥、五感體驗等種種自我觀察,相信是小朋友們在學校教育裡經常接觸到的一環!

嗅覺味覺 傳遞風味



等等!或許您會納悶:這跟我們今天要談的「香料」有什麼關係呢?如果我們在進食時失去了嗅覺、如果我們無法靜心體會香氣在鼻腔與身體裡流竄的過程,那麼,香料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當然,這不包含工業化時代以來所衍伸出的各項人工香料等食品添加物!)先來談談氣味的傳播方式,除了大家熟知的:透過鼻子嗅聞由外界進入鼻腔的氣味分子以外,還有另一條連結嘴巴後方的咽喉與鼻腔的祕密通道,在進食時,與口腔相互配合著。前者稱為鼻前通路,而後者,當然就是鼻後通路囉!兩者都會由鼻腔內的嗅覺受器接收氣味,進而傳遞到大腦,只不過感知的味道屬性不同。

鼻後通路也掌管「嗅覺」?沒錯!我們在咀嚼時,食物的氣味經由口腔微加熱而再揮發,由後方的咽頭進入鼻腔,再由鼻腔內溼溼黏黏的嗅球們所偵測,這與我們直接嗅聞外界的味道是有所區別的。食物這些豐富多元的氣味與味道,便是在整個咀嚼的過程中,藉由口腔、鼻腔、大腦互相配合,建構出屬於自己的食物記憶庫!當下次再碰到相似的味道時,大腦便會撈出過往儲存的資料,告訴自己:啊!美味的麵包出爐了!抑或是:噢不!麵線糊裡有討厭的香菜!

香料氣味

各有千秋



現在大家可以了解,用心品嘗食物的重要性了吧!當我們專注在眼前當下的食物,除了是對料理者與食物的尊重外,更是對人體這微妙精密結構的一種珍惜!而自然界中,展現最強烈氣味的寶座,當然非香料莫屬了!香料泛指各種有特殊氣味的芳香植物,它們可來自植物的各個部位,例如抗炎抗氧化的薑黃(根)、蘋果派與卡布奇諾的最佳拍檔:肉桂(莖、樹皮)、香料界的貴婦:番紅花(花蕊)、最普遍的辛香調味:胡椒家族與花椒(果實、種籽)、提神醒腦必備:薄荷(葉)……香料的學問與種類多到足以開一門課來詳細介紹呢!

小朋友們都知道印度是數一數二的香料大國,在他們著名的阿育吠陀體系裡,就運用了許多香料於其藥草食療、芳香療法、能量賦予等作用。香料大部分屬性都是溫熱的,在中醫保健上來說,可以抗菌除臭、趨寒暖身、強健脾胃、改善消化道機能等作用。覺得食欲不振時,吃份特調咖哩吧!覺得壓力如山大時,來壺紓壓的香料花草茶吧!

據研究,觸覺及嗅覺是人類最早發展完成的感官,然而我們使用視覺的頻率卻愈來愈高,用餐時間非追劇不可,「好好吃飯」似乎變成浪費時間的行為?近幾年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失去嗅覺與味覺是它的症狀之一,當我們體會過索然無味的生活,或許會更珍惜香料、美食帶給我們的感官刺激吧!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