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 現打詐新破口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30觀看次
【本報台北訊】正當「打詐國家隊」全力打詐的同時,但在台灣電子支付日益普及的情況下,卻驚傳新的打詐破口。電子支付業者指出,由於《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等相關法規來不及修改,致使現在電子支付業者竟然無法從聯徵中心,看到衍生性的警示帳戶資訊,已成為防詐的重大破口。

台灣目前有10家專營加上20家兼營,一共30家電子支付業者,街口支付、全盈Pay、全支付、一卡通MONEY、悠遊付、I Cash等業者最有代表性,可說比起銀行還要融入民眾的日常生活,且電支與銀行、用戶的3方金流往來關係也愈趨密切,電支業者卻面臨和銀行之間的警示戶與衍生警示戶交流受阻的問題。

銀行主管坦言,現行金融機構在人頭戶匯款相關的警示帳戶通報案件,僅有存款類警示帳戶資料有揭露,但這些揭露資料並不包括電子支付的警示帳戶,如果金融機構要看到這類電子帳戶的警示帳戶資料,就必須修改相關法源,但相關的修法問題,一年多來沒有下文。

電支業者抱怨,當存款帳戶的舊戶成為警示帳戶時,電子支付業卻無法從聯徵中心獲得衍生性警示帳戶資訊;同樣的,存款帳戶的銀行也無法獲得電子支付業的衍生性警示帳戶資訊。現在除了修法之外,不知警政署規畫的「金融資料調閱暨聯防通報電子化平台」上線之後,能否改善這個嚴重的金融機構聯防通報的痛點。

此外,金融機構聯防通報目前只能使用傳真方式通報下一家金融機構,以及還得打客服電話「轉接」確認是否收到傳真,而沒有快速窗口來確認。尤其是現在都已無紙化作業的時代,竟然還需要找傳真機來通報,通報之後還得打客服確認,而且客服電話經常還打不進去:「簡直不可思議!」

電支業者也抱怨,金融聯防通報案件有疑問時,大都只有承辦員警能回答,須配合承辦員警執勤時間,沒有固定窗口可確認,也因此錯失處理詐騙案的黃金時間。

7詐騙態樣 銀行提高警覺

此外,詐騙集團騙取民眾的血汗錢有各種手法,還會教民眾到銀行匯款時要怎麼應對銀行員的詢問。警政署近來密集分批找各銀行開會,在會中向銀行曝光最常見的7種詐騙說詞以及態樣。

警政署透過各種詐騙態樣的掌握,匯整出6大最常見的詐騙藉口,包括買房、投資、裝潢費、借貸、買車、買精品等6大名目,另外,民眾若在臨櫃時一直盯住手機、也會被懷疑在接受詐團的指引,警政署要求銀行務必提高警覺。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